1. 怎么写微作文
微作文,就是写在微博上的文字,一般要求在140个字以内。应微博的要求,文字一般比较具有及时性,多是生活中的真实记叙和情感的真情抒发,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奇思妙想。
微作文对于选取素材、精练作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可以培养同学们对作文的正确认识,即作文不是作业,而是自己的情感表达。所以对于同学们来说,不妨试试写微作文,哪怕是一个片段描写,或是对一件事的记叙,或是自己的一小段随感,就算是一个点子也可以,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啦!
微作文短小、精练,语言生动、简洁,内容生动、吸引人,甚至像消息一样“一事一报”,具体的写法有几种:
一、叙述式微作文
即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归纳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记叙一件事。 二、描写式微作文
即采用描写的方式,根据目击的情况,对生活中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的感受。描写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又分神态、外貌、心理、细节等描写。
三、议论式微作文
往往采用先叙后议或者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事实,唤起读者的注意。
四、抒情式微作文
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它与叙事相对,抒发出最感人的内心情怀。抒情方式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直抒胸臆法等。
2. 怎样写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的写作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
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 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 校。”
(《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 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
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 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
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可以 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
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 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 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
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
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 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
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 “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
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 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 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 修》。 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 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
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 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 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三、密。
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 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
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
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 人意料。
文无定法——关于微型小说 曾经一时兴起写了一篇小说,结果被批为无病呻吟且缺乏小说基本要素。我不会编故事,但对这个没有小说基本要素之类的说法还是不服气。
所谓小说的基本要素不外乎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是最传统也是最老套的要求。 说到这里我不禁暗暗好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一个笑话《“贵族”与“爱情”》。
大学文科教授让每位同学写一篇短篇小说,要求小说中必须有“贵族”和“爱情”两个基本要素。 几天后,学生们相继完成了作业。
当教授看了楚峰头同学的小说后,非常无奈,因为两个要素都存在,小说内容是:“公主怀孕了。”教授只好让他再添加一些“幻想”要素。
过了几天,楚峰头又把他的“大作”交给了教授:“织女星座的公主怀孕了。” 教授看后非常生气,遂又令他在加一些“神秘”要素。
这回,楚峰头的小说变成了:“织女星座的公主怀孕了,是谁干的呢?” 教授实在忍受不了了,他使出了最后一招儿,那就是让楚峰头再增加“宗教”要素。 几天后,当教授带着胜利的微笑,看了楚峰头的小说后,竟把它撕了个粉碎。
“织女星座的公主怀孕了,OhMyGod!是谁干的呢?” 可见这个所谓要素的说法根本不是评价文章的标准。小说贵在出新,特别是微型小说。
但是出新不仅仅是情节的出乎意料,最重要的应该是选材及个性化的情感。而且个性化的范围应该在陌生化的新奇感之内,不应是晦涩难懂。
几千年的文明发展,无论怎样翻新总也脱不了一般的情节框架。无论是无意识的认同还是有意识的反叛,总归是基于同一种心理状态。
挖空心思编来的文章不过是一时的技巧之作,算个游戏罢了,而且通常是大家都觉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然后有意思,然后有意思,然后……就没了。 为何见书欲喜,见书欲悲,见书以为然?精品的著作总是心血之凝,哪怕作者以为是游戏之作,但其实是在放松的状态**现出的真实自我。
现在一般人学写小说似乎有这个毛病,比小说家更讲究什么要素的具备,其实那倒可以算做练习的必要,对于小说创作本身是没什么作用的。怕的就是连评价者也以这样的观点去看。
就象时下里似乎人人都可以学画水墨画,大众的参与评价的标准却反促水墨画趋向式微,道理是一样的。 一般说来。
3. 读后感微文怎么写
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读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三、读感结合有侧重:指导学生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二不二要。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指导学生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4. 如何写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 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 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 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 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可以 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 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 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 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 “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 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 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 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 修》。 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 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 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 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 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 人意料
至于微型小说特点,我不妨偷别人的话来加以说明:
(一)以微知著,以近知远。人物少,情节简单。但小而精,微而妙,以少胜多,以微观反映宏观。现实感强,迅速轻便,充满生活气息,但要写出艺术境界的“远”,使人联类无穷。
(二)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广泛吸取其它文章和艺术体裁的长处,可以称为“模糊小说”。
(三)取材精确,镜头小说。微型小说写的是面上的一点,这个点是运动展开的,可以称作影视中的“镜头”。一般短篇小说中的倒叙和补叙,在微型小说中要成为瞬间镜头的描写和串连,以免冗长叙述和说明。
(四)写特殊点,重情绪化。微型小说人物描写的特点是,写主要人物的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写主要人物的情绪心态。
如此来看,小说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似乎大多数人对此都有些误解。第一个特点是其很明显的见微知著。或者说带有中国自古以来的微言大义的痕迹,和寓言有相似之处。就是简单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哪怕是阿佛洛狄特的魔法也无法弥补深壑。这样一个简单的爱与不爱的故事才能升华到整个人类的意义,而不仅仅是风花雪夜。信任不仅是情人间的事,也是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一个基石吧!但情绪化心理描述的倾向很难让一般读者理解和接受,这又涉及到微型小说的第二个特点,即体裁的模糊性。
有意识地淡化情节,类似于散文化的叙述,大概这就是别人觉得有些小说中缺乏要素的原因吧!但情绪化的描写恰恰是微型小说的发展趋向。如不被理解的冷漠,用一种混乱的意识流来表达,幻觉与现实的重叠,恰好能够表现失去理智的思维状态。但是过于晦涩,组织零乱,这也是这种小说不被理解的原因之一。
5. 微散文怎么写
在网络空间里,短篇小说变得更短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微散文,既然是散文,就要具备散文的特点,既要有真实性与可读性,还要有意义或有意思。如果传统的散文是一朵牡丹花的话,那么微散文就是一枝玫瑰,好读、耐看且带着刺儿。
例子
1、几年过去,早已经不是过去的你了,是好事不是坏事。你又是本来的你,从哪里来又回到了哪里去。脸干净了,腿勤快了,心也安静了,而且没有了那些是是非非,争争斗斗,纷纷扰扰。
静下来可以思考,可以回忆,可以净化,可以对灵魂来一次改造,所以我写了一些东西。有的不免有无病呻吟之嫌,有的纯粹是为了填补空间,但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真”。真是一种美,真也是一种爱,起码是心灵的美,心中的爱。
2、生活就是时常改变、改善,其中包括家居环境,有条件应该换个新房。改变是一种观念,是一种创新;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尝试——当然是以劳动、金钱为代价的。正如一个朋友所说:“住新房,感觉就是不一样。”换一处新房,等于换一个活法,为自己花钱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
3、在走过了相当长一段路以后,还是值得回过头看一看的,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或者是“剪不段,理还乱”的缠绵。回首往事,英雄豪迈,“念天地之悠悠”,昨是而今非。
人为什么要怀旧?因为,旧日里有光荣、爱恋和追寻;因为,有昨天才有今天,有今天才有明天。昨天就是我们播下的种子,如果你幸运,它的果实或许够你后半生的享用。人一生时间有限,经营好前半生尤其重要。
4、年龄是资本,年轻是本钱,年轻与辉煌连在一起;年纪大了,收获的都是一堆枯枝败叶。“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花犹如此,人何以堪。
5、“吹吹海风,说说老公;喝喝咖啡,论论是非。”“世界上只有三样东西是真的:单眼皮是真的,狗对你好是真的,假的是真的。”这是电视剧《谁为爱情买单》里的台词,大众化、口语化、也有趣,就像热天吹来的一阵凉风,让人舒服、惬意。
6、什么是生活?老百姓忙于吃穿生计,当官的忙于保官升官,熙熙攘攘,利来利往,都为的是自己。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官也有,只是少了点,这一点上,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7、人得知足,就是要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不是你的,是你的,无论多和少都要满足。拿了不属于你的东西,不是偷就是贪。好人与坏人有时候只是一步之遥、一念之差,进一步是深渊,多一念是恶梦。
我们是吃过苦的一代人,而且曾经一无所有,现在得到的已经够多了。不要总是与那些比自己处境好的人比,任何时候都有在你之上的。
8、人这一生,算起来前20年是学生,后20年是养老,只有中间这四十年是好时候。从默默无闻到暂露头角,再到小有成就和事业有成,直至走向事业与生活的顶峰。它是人生的一半,也是人生的精彩。走过了,值得庆幸、值得自豪、也值得喝彩。
前后20年都是为自己而活着,只有中间这40年是为社会做贡献(即使养家糊口,也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回头看,承担了、贡献了、付出了,活的就值。
9、热闹过后,静悄悄的很好,它也是一种生活常态。动与静只是相对的,没有原来的动,就没有现在的静;没有原来的静,现在的静也没有意义,“闲若孤鹤,淡似疏云”,也只能是这种静。
10、做一件事,坚持了不一定成功;若不坚持,一定不会成功。坚持与否,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差别。有的时候,就只需要你再坚持那么一下,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就放弃了。
我们为什么不能坚持呢?就因为坚持很累、很苦、还看不到希望,而这时的放弃,却是一种诱惑、一种解脱。但是,如果你真的坚持了下来,那又是多么值得回味的啊!
11、人老了,一个缺点就是不容易被感动,缺少兴奋点,这也是衰老的表现。经常刺激一下,让自己走出常态,从而有所改变,至关重要。想要做到这一点,有时需要主动、需要寻找、需要转换。
还要懂得“不用则废”的道理,动动脑,动动手,动动脚,都有好处。我们往往后两点做得好,认为动脑则无所谓,差矣!恰恰是脑衰比体衰更可怕,就像脑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一样,脑衰老才是真正的衰老。
12、在你年轻的时候,需要一个把你举过他头顶的人,这个人就是你的导师、先行者、引路人。当到了有能力的那一天,你也应该这样做,当年你需要,现在他需要。
13、汤灿的歌大气、激情、正面、柔美,绝非无病呻吟,也无忸怩之态,尤以主旋律居多。听了她的歌,如雨露之于禾苗,似清风掠过心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感染。好歌还得好人唱,好歌就是唱好人的;好人就爱听好歌,好歌就是唱给好人的——不是吗?
6. 微作文是怎样的一种写作
每年高考题目中最受社会关注的当属作文题无疑,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微博的盛行,2010年网上出现了大批才华横溢的“高考微作文”,写作者在140字里给予了各种话题或妙趣横生或愤世嫉俗的解读.类型:令人纠结型传统高考的作文被指没有“创新”.在新浪微博平台上,网友们踊跃参与了“微作文”的写作,其中最受欢迎的考题,是全国I卷的《有鱼吃还捉老鼠》.猫为什么不放过老鼠呢?一千个网友心里有一千个答案.比较正统的思维方法,如网友“small100”的“微作文”:“有鱼吃就不捉老鼠了?大家可以看到,鱼是已经摆到了桌子上,而老鼠尚需努力捉取.就好比你告诉我今天有饭吃,就不必去努力做事,我们仔细想一想,桌上的鱼会不会有一天消失呢?那么捕老鼠的本领谁还保持着?有了捕老鼠的本领就不会被饿死.”相比之下,网友“睡喵妙”的“微作文”就思维更加开阔一点,他认为猫捉老鼠是满足了物质生活后,对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历经时代的变迁,猫发现鱼肉比鼠肉好吃还有营养,鱼的品种繁多,可以满足猫猫挑剔的口味.物质生活满足了,精神生活自然不能空虚,于是,老鼠就成了猫最好的玩伴,老鼠猫猫一家亲!”风情万种型同样大受网友欢迎的考题,还有江苏考题《绿色生活》.而在篮球迷眼里,绿色又是另一派场景:“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正在进行中,这题目是在预测总冠军啊!”还有联想能力特别丰富的网友表示:“这题要写人物关系,写个特里和布里奇的故事,不仅符合绿色生活,还符合2010年南非世界杯生活.”思考理想型北京的考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给了网友更多的发挥空间.网友“蜂麻燕雀”这样写道:“多年前,爷临终时问我:你长大了想干啥?我说:当明星.爷:为啥?我:当明星能挣钱.爷:挣钱干啥?我:给爷治病.爷:好孩子……多年后,爷在梦里问我:现在干啥呢?我:当医生.爷:为啥没当明星?我:医生能治病.爷:治病为啥?我:挣钱.爷:好孩子……”这篇短短的“微作文”,被网友评为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