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竖心旁的笔顺
笔顺,小学一、二年级早已学过,还有必要在学毛笔字的时候再来啃苏吗?是的,笔顺的正确与否对写好毛笔字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字的笔画顺序的先后,关系到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关照、呼应,关系到这个字的笔画间笔意的联系以及字形的美观。正确的笔顺是写好毛笔字的关键之一。
笔顺怎么来的?笔顺是古人在书写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而成,是由篆书到隶书、到楷书不断发展的结果。笔顺的口诀有七点: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左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内,先进后关。但其中最基本的规律是从左到右,自上而下。这一规律与我们右手执笔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先写右边再写左边,右手会将所写部分的视线挡住。
(一)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是从一个字的上部写起,顺势往下写到底。譬如写“盖”字,先写两点后写“王”,最后写“皿”。
(二)从左到右
“从左到右”是从一个字的左边往右写。例如写“御”字,先写“彳” 再写“缶”,最后写“卩” 。但口诀是死的,不能生搬硬套。譬如“火”字的笔顺是先两点,后写“人”,如果从左到右写成图116那样就错了。还有竖心旁的笔顺应该是先写两点再写长竖,而不能从左到右:先左点再长竖最后写右点,其结果,点到竖画的起笔处,再从竖的收笔处到右点,来回走了冤枉路(见图116),不如先两点后长竖(或先长竖后两点)好。“方”字是写完点横再写钩,继而写撇,钩与撇之间有笔意的呼应,反之如图116就不美观。写“道”字须先写“首”再写走之,不能硬套“从左到右”而先写走之再写“首”(见图116)。
(三)先中间后左右
“先中间后左右”,指遇到以中间部分为中轴而左右对称的字,要先写中间,后写两边。如写“小”字,先写中间的竖钩,再写左右两点。这是因为先将中间位置固定了再写两边,字不至写歪。但是写“灭”,不能先中间写成图116那样。
(四)先横后坚
“先横后竖” 是指先写横画再写竖画。如“土”字的笔顺是横。竖、横。但“步”字是从上而下,先写中间的竖,再写右短横再左短竖,继而写长横及下面的“少”。不能写成图116那样。“长”字是先撇后横再竖钩,最后写捺,不能先横后竖再撇捺(见图116)。“可”字笔顺是先横后“口”,最后写竖钩,不能先横后竖钩最后写“口”(见图116)。“女”字是最后写横。若先写横,写“好”字就糟了(见图116)。可见,“先横后竖”只是一般规律,不能硬套。
(五)先撤后捺
“先撇后捺”,指有些字撇捺并存,应先写撇后写捺。如写“会”字,应先撇后捺,再写“云”;“义”字可先撇后捺,也可先点后撇捺,两种方法均可以。写“九”字也应先写撇后写横折弯钩,不能反之。不然写“旭”字就要多走许多弯路(见图116)。
(六)先外后内
“先外后内”,指有外框的字,先写外后写内。如“同”字,要先写外框,再写“一口”。
(七)先进后关
“先进后关”,指全包围结构的字最后写底横。如“国”字,先写左竖,再横折竖钩,将三面外框写好后写“玉”,最后写横封口。
以上七点亦只是一般规律,有些字的笔顺是对的,但快写时却不美。如“臣”字,先横后竖快写就不美(见图116)。再如“成'字,先横后撇也不佳(见图116)。这就需要仔细琢磨。有些字有多种笔顺,并一直延用至今,是约定俗成,需借鉴古代书家的各种不同的
写法。我们只有掌握汉字书写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才能将毛笔汉字写得更精到、更合理、更美观。
2. 笔画点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丶”在作为笔画的时候,多写于田字格的中间偏上的部位。
笔画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笔画可分为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ㄟ)、折(乛)等几类,具体细分可达30多种。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短点、右点、左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竖点,实际上是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
主要有以下特点:
直与弧。一般横、竖为直;撇、捺、钩为弧。书写时,做到直如线,弧如弓,直而不僵、弧而不弱。弯与折。一般带有弯的笔画,如竖弯、竖弯钩的弯处为弯;折画的折处为折。书写时,弯处要圆转,用提笔;折处要折中带圆,用顿笔。做到弯而不软,折而无死角。
长与短。这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由于字的结构需要决定的。如长横相对短横为长,短横相对长横为短;长竖相对短竖为长,短竖相对长竖为短;长撇与短撇也是同理。等等。粗与纫。这也是笔画之间相比较而言的,是因笔尖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如横、竖下笔和收笔较重,线条粗;行笔较轻,线条较细,带有尖状的笔画,如撇、钩、捺、提画的下笔和行笔较重,线条较租;收笔时(捺画的下笔处)用提笔,线条细、出尖。
斜与正。这是指汉字笔画形态的可变性。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字中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以求得结构的平稳。比如撇画,在“人”字中写成斜撇,而在“月”字中就要写成竖撇;横画在“上”字中要平,而在“七”字中就要写成左低右高的斜横。这样“七”字的笔画才均匀,重心才平稳。
上述笔画的这些特点,反映了钢笔楷书线条的丰富性、可变性,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汉字笔画线条的动态美和力度美,为钢笔书法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