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的雨字怎么写
如图所示。
雨,拼音:yǔ(名词), yù(动词)
部首:雨
部外笔画:0
总笔画:8
基本字义
雨,yǔ
1.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
雨,yù
1. 下雨,落下:~雪。
详细字义
雨,yǔ
〈名〉
1.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rain]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2.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3. 比喻朋友 [friend]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 杜甫《秋述》
2. 雨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1、仿甲骨文“铁三二·三”的写法:
“山”字倒写(三直等长),“山”的三直下再添三直(但不要和倒写的那个“山”字的三直相接,稍离开些。)
2、仿甲骨文“前三·二0·三”的写法:
“山”字仍照1倒写(但“山”的中间一直出头,近似于“巾”字,并要把“巾”字第二笔的勾去掉。)“巾”下添三直(与“巾”的三直也不要连接。)
3、仿甲骨文“燕一四三”的写法:
“雨”字左右各减去一点后,再在下面添三点,三点要呈倒三角形排列。(同样,减了两点的这个“雨”字,右下的勾也要去掉。)
3. 大、雨、天字的古文字怎么写
大、天、雨的古文字写法
大的古文字,是一个站立的人的正面形象。有头、身(用一个竖画的线条表示),有张开的双臂,有叉着的双腿。这是一个雄赳赳的成年男子。对小孩子来说,成年男子,不仅仅是外表的个头大,而且有另一种大,心理上的大,威势,硬气。
天,是在“大”即在站立人正面形的头顶处,画一横,用以指示头顶的所在。
雨,是画一横,表示天空,下面画几行断续的点,表示雨;也有写一个“上”字(古文字的“上”字,是在作为一条基准的横线的上面再加一条短些的横线),在“上”字的下面画几行断续的点;也有这样的字形,一个异形的“天”字,再加几行雨。
示意为:
4. 古代的伞字是怎么写的
对我们来说,下雨时撑开伞挡雨是那么自然的事,但事实上,伞的发明并不是用于防下雨,它最早是用来遮挡阳光的。
无人知晓究竟是谁最先发明了伞,但伞的使用已经非常悠久。很可能最早使用伞的是中国,那是远在公元前11世纪的事了。
伞在古埃及和巴比伦是被当作遮阳伞使用的,而且还有一桩与使用遮阳伞有关的奇事,即它是荣誉和权力的象征。在古代的远东,撑伞只限用于王家贵族。
在欧洲,希腊人最早使用阳伞。伞的普遍使用也是在古希腊。而欧洲第一个用伞来挡雨的是古罗马人。
在整个中世纪,伞几乎没人使用。后来它的再次出现,是在16世纪的意大利,并仍被视为权力和威严的象征。1680年,伞出现在法国,稍后是美国。
在18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地区到处使用伞来挡雨,拿的形式在这段时间没有很大的变化,尽管它们在重量上变得更轻了。直到20世纪,女用伞才被制造出来,并且花色逐渐繁多了。
400O年前,一个偶然的发现启发中国人发明了伞。在倾盆大雨中,有个孩子顶着一张荷叶挡雨。可是,凹面向上的荷叶积了不少雨水,渐渐顶不住了。孩子灵机一动,把荷叶翻过来扣在头上。一顶凸面朝上的伞形帽出现了。人们发现,伞形的东西有挡雨的作用,于是伞便应运而生。
早期的伞是用树叶或草编织成的,后来出现了用油纸和竹片做的伞,用丝绸做的伞。20O0年前,又出现了有完整骨架、能开能合的伞。
另一种说法是:鲁班发明了伞
古时候一到下雨天人们就不太爱出门,因为那时侯没有伞,出去要淋湿的,有一天,鲁班在路上走,突然下雨了,他只好来到一座亭子里避雨,这时候,鲁班在想:如果能有一种东西能档住雨,这样人们上街就不用害怕下雨了,他抬头一看,看到了亭子的照型,于是心里就有了一种想法,他回到家用几条木棍做了个架子,上面顶着油布,这样世界上第一顶伞就做成了
5. 雨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雨”字的繁体字还是“雨”。
雨:多音字,1. 雨 [yù]2. 雨 [yǔ]
1、雨 [yù]
〈动〉(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雨 [yǔ]
〈名〉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为谜底的谜语:
1.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2.万条细线随风飘,泪眼汪汪往下掉(打一自然物)
组词:
1、透雨:[ tòu yǔ ],指能把田地中干土都淋得湿透的雨。
2、梅雨:[ méi yǔ ],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正值梅子黄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