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示儿》怎么改写
天灰蒙蒙的,在一所房子中,许多人面对床上的人低头不语。年幼的孙儿,年迈的老者,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于外面的天气一样——又灰又冷、暗淡无光。这是为什么呢?床上躺着的人又是谁呢?床帘里传出一阵阵咳嗽,一位面部皱纹的慈祥老者慢慢地从床上坐起来,一只手颤抖着从床帘里伸出来:“吾……咳咳……”那位老者欲言又止,,这既是因为疾病的困绕,又是因为年迈的身体,“爹爹,保重身体啊!”一位愁容满面的壮汉劝到,全家人忍不住都哭了出来。“我陆游……一生什么都没留下……只有几首……发自肺腑的诗……咳咳”老者的咳嗽声越来越厉害了,只听“哇”的一声,鲜红的血从老者的嘴中喷了出来,地上、帘上、床上,又多又红,幼小的孙子见状,立刻地哭喊了起来,全家也急呼:“老爷子,别说了,我们都知道!”“不……咳咳……你们不知道”老者倔强地说道,不过一切话语都显得那么有气无力,“我……陆游……咳咳……一生有两个目的……一是咳咳……希望国家富强……统一安定……咳咳二是……希望百姓安居乐业……我,一生……作诗亦是为此……咳咳……”他面色苍白,用奄奄一息的声音继续说下去,“而今,我……已知己命……咳咳马上要离开人世……”“不,您不会的!”小孙子拼命地喊着。“乖,咳……我的遗产就这几首诗……你们……要好好珍惜……在此,咳……我仍有愿望没有实现,祖国尚未统一,我亦留诗一首,既……做遗产,又……作遗嘱,既……托我愿,又……勉众志……”这几句话,老者并没有喘多少气,谁都感到奇怪,谁也想问个究竟,可这个屋中的人,都不说话,都在倾听老人的指示,老者开口了:“吾儿听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爷爷!”“爹爹 !”“啊,您别走啊!”从此,宋朝的伟大诗人陆游就伴随着一首流芳千古的诗永远离开了人世。现如今,〈〈示儿〉〉这首诗已成传世佳作,是因为他绝妙的文笔,也是因为他的爱国之心,而我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真想对九泉之下的陆游爷爷说一声:“陆游爷爷,现在的中国已是国富民强,祖国统一也指日可待,您的〈〈示儿〉〉将会与全中国十二亿人民的心同在,让我们一起来迎接中国的真正统一,迎接中国美好的明天!”
2. 《示儿》这首诗是怎么写的啊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译: 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3. 古诗《示儿》怎么写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
告诉儿子。 但:于“原”相同,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
乃 :你,你的。 元:此字为通假字,通“原”,意为: 原来。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无:不要。
(为通假字,通“勿”)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不 复存了,只是悲伤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朝 廷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 一定不要忘记把这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
诗词鉴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 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 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 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 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 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 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 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 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 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 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 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 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 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 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 ,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 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 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 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 诗人的爱国感情是何等的执著、热烈、真 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 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 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 鸣。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 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 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 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 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 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 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