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清"字有几种写法
书法"清"字有3种写法,分别是:草书、行书、楷书清字草书写法如下图:清字行书写法如下图:清字楷书写法如下图:拼音:qīng 部首:氵笔画:11五笔:IGEG释义:1.洁净;清澄。
与“浊”相对:~波。2.清楚;明白:分~敌我。
说~道理。3.查点:~仓。
4.寂静:~幽。5.尽;完;一点不留:~除。
6.不贪污:~廉。7.朝代名(1644—1911)。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扩展资料汉字演变:同音字:青、轻、倾一、青拼音:qīng1.黑色:~布。
~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草。
~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
看~。4.青年:老中~。
5.青海的简称。二、轻拼音:qīng1.重量小;负载力小。
与“重”相对:~如鸿毛。~装。
2.数量少;程度浅:年~。~伤不下火线。
3.不用猛力:~拿~放。4.不重要:责任~。
5.不重视;不认真:~视。~率。
6.不严肃:~薄。三、倾拼音:qīng1.歪;斜:~斜。
身子向前~着。2.倾向:左~。
右~。3.倒塌:~覆。
大厦将~。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箱倒箧。
~盆大雨。5.用尽(力量):~听。
~诉。~全力把工作做好。
2. 清字有多少种写法
1、草书:
2、行书:
3、楷书:
清拼音:qīng,注音:ㄑ一ㄥ,简体部首:氵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
繁体部首:水部,五笔:IGEG,仓颉:EQMB,郑码:VCQ,四角:35127
释义:
1、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清泉。清流(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
2、安静,不烦: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
3、单纯不杂:清唱。清茶。
4、明白,明晰: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
5、一点不留,净尽: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6、整理,查验:清理。清查。清点。清仓。
7、详细登记:清册。清单。
8、公正,廉洁:清廉。清正。清官。清绩。
9、洁净,纯洁:清洁。清爽。冰清玉洁。
10、高洁,高尚的,高明的: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
11、太平,不乱:清平。清泰。清和。
12、中国朝代名:清代。清宫秘史。
13、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清幽[qīng yōu]
(风景)秀丽而幽静。
2、清脆[qīng cuì]
(声音)清楚悦耳。
3、清香[qīng xiāng]
清淡的香味。
4、清寂[qīng jì]
冷清寂静。
5、清吟[qīng yín]
清美的吟哦;清雅地吟诵。
3. 用毛笔楷书写清字
清字的写法。
4. 清的篆体怎么写
清的篆体写法如下:字源解说 清,金文 (水bai) (青,即“倩”,美丽、漂亮),表示水体透澈漂亮。
有的金du文 将“青” 写成 。有的金文 将“青” 写成 。
造字本义:形容词,水无杂滓,明丽澄澈。篆文 承续金文字zhi形。
隶dao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丽水为“清”,丽日为“晴”;美目为“睛”,美意为“情”;好话为“请”,好米为“精”。
字形演变:扩展版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清,朖也。澄水之皃。
从水靑声。白话版《说文解字》:清,水净透明。
水澄澈的样子。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青”是声旁。
相关词汇:1、清早[qīng zǎo] 时间词。清晨:明日清早出发。
2、清水[qīng shuǐ] 清澈的凉水。3、清晨[qīng chén] 时间词。
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4、清洗[qīng xǐ] 洗干净:炊具权要经常清洗消毒。
5、冷清[lěng qing] 冷静而凄凉:冷冷清清。冷清的深夜。
5. 三国时期的“清”字怎么写
首先,三国时期采用的文字是繁体汉字,清的繁体字仍是清。
然后,三国时期的字体,楷体、篆体、隶书和草书都有。但是,从三国时期的碑刻与简文来看,是延续了隶书的风格。
三国时期主要还是隶书的居多。隶书:清楷书:清三国时期虽有草书(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
但是此时草书的实用价值不高,因而没有推广。这一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
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
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三国时的士族那时已经主要是在用楷书了。不过虽然隶书的地位在下落,不过在当时,隶书还是比较通用的文字书面字体。
6. 清龙行楷字怎么写
电脑里的字体应该都不是手写体(不过前段时间兴起过装手写体),华文行楷应该也是印刷体(抱歉,没找到官方介绍。大致上说,印刷体每个字包括间距都一模一样,便于阅读;手写体则不是,要讲间架和布局,还要便于行笔。)毛笔的行楷,碑帖的话,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一例,还有《圣教序》、《兴福寺碑》等等。学毛笔字的顺序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先学
楷书(多从“欧颜柳赵”四大家起),临唐碑,然后上溯魏晋,再兼顾宋之后各家,古人学书法此为正途;二是按照书法的发展顺序,先学篆(笔画的写法简单,便于练习间架结构)或者隶书,据说这种方法对难以长期坚持的人较为有效。如果学硬笔的行楷,可以去书店看看标有“行楷”的字帖,喜欢谁的字就练谁的帖。行楷的笔画顺序与楷书区别不算小,找本从笔画偏旁开始的比较好。另外,就我亲眼所见,毛笔字写得好与硬笔书法没必然的联系。我有一从小学认识的同学,三年级时大字就写得很漂亮了,学校还当作礼物送人,但是钢笔字(还有铅笔字)实在不敢恭维……可能因为书法不但要知道“是怎样”,更关键在于孰能生巧吧。(仅供参考)二楼的回答……汗,“行楷”与“楷书”是并列的,指“文字的结构形式”;而“颜体”是楷书的一种,指“书法的流派或风格特点”。有些字体既有手写体也有印刷体,比如楷书(而手写体又有毛笔和硬笔之分,有些字体在两种中都常用,而另一些只常见于一种);有些基本只用于印刷体,比如宋体、黑体;有些是美术字,电脑里很多这种字体,(与印刷体的关系我不太清楚)。
7. 巧字楷书怎么写好看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字体分类
1~3厘米的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大字),之间的为中楷。但这仅仅是笼统的分法,实际上,现实生活里很少出现过小于1厘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
小楷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大楷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
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
学习方法
中楷比较适合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陈槱《负暄野录》)
楷书临习章法
其一,整齐一律。
其二,多样统一。
钢笔书法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讲究用笔
笔画分明
结构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