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廷”繁体字怎么写
“廷”没有繁体字 一.基本释义 延yán (1) ㄧㄢˊ (2) 引长:~长(ch俷g )。
~续。蔓~。
~年益寿。 (3) 展缓,推迟:~迟。
~缓。~宕。
~误。 (4) 引进,请:~聘(聘请)。
~纳。~师。
~医。 (5) 姓。
(6) 郑码:YMII,U:5EF6,GBK:D1D3 (7) 笔画数:6,部首:廴,笔顺编号:321554 二.详细注解 延yán 1.[动] (1) 同本义 。 延,长行也。
——东汉·许慎《说文》。按,字亦作“蜒”。
蝮蛇蜒只。——《楚辞·大招》 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韩非子》 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书·召诰》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晋·陆机《长歌行》 莫不延颈举踵。——《吕氏春秋·顺说》 (2) 又如:延瞩(引颈瞩目);延望(引颈远望);延算三纪(延长寿命三十六年);延年(延长寿命);延息(延长寿命);延期(延长或推迟日期)。
(3)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
摈者,延之日升。——《礼记·玉藻》 主人延客祭。
——《礼记·曲礼》 出延射。——《礼记·射义》 (4) 又如:延接(引进接待);延入(引入);延登(引入而登殿)。
(5) 拖延 。 延至七年(拖延到民国七年,即公元1918年)。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如:延挨(拖延);延俄(延迟一会儿)。 (7) 绵延。
如:延袤(绵延;连绵);延昌(绵延昌盛)。 (8) 延续。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国家无事。——西汉·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延寿文疏(祝寿的颂辞);延誉(称扬优点,使其名声远扬)延玩(迟延玩忽)。
(10) 蔓延。 延,遍也。
——《方言十三》 延及于平民。——《书·吕刑》 前后邃延。
——《礼记·玉藻》 (11) 又如:延地(到处);延灼(蔓延燃烧)。 (12) 邀请;请 。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饮宴既毕,谦延玄德于上座。
——《三国演义》 (13) 又如:延师(聘请教师);延款(延请,款待);延医(请医生)。 (14) 迎击 。
秦人开关延敌。——汉·贾谊《过秦论》 三.组词及造句 1、压延 yā yán 造句:橡胶磁铁产品主要是由磁粉和天然橡胶粉经挤出成型、压延成型、注射成型等工艺而制成的具有柔软性、弹性及可扭曲性的磁体。
2、延性 yán xìng 造句:基于量纲分析原理和有限元计算,提出了一种利用球形压头压入实验基于能量的反方法确定延性材料的塑性特性。 3、拉延 lā yán 造句:对车身覆盖件进行拉延成形数值模拟,通过板料成形极限图、厚度分布图、应力应变分布图,保证覆盖件的工艺数模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 4、延展性 yán zhǎn xìng 造句:第一组称作“赛特詹姆斯系列”,这组设计本来是专为一家餐厅定做的。
椅子独具延展性的面料包裹的泡沫软垫可根据每位顾客的不同身材而随意改变。 5、拖延 tuō yán 造句:它们的交换价值并不取决于他们的含银量,而事实上是按其全部面值兑换黄金,而这种兑换又是可以在任何时刻无拖延、无成本地进行。
2. 霆繁体字怎么写
霆
拼 音:tíng
部 首雨
笔 画14
1. 劈雷,霹雳:雷~万钧。
2.震动:“天冬雷,地冬~,草木夏落而秋荣”。
〈名〉
2. (形声。从雨,廷声。“霆、电”实同一词,后来岐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轻雷或无电,疾雷必有电,故霆的本义:为疾雷,为霹雳)
3. 同本义
霆,雷余声也——《说文》
疾雷为霆。——《尔雅·释天》
如雷如霆。——《诗·大雅·常武》
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文选·张衡·东京赋》
畏之如雷霆。——《左传·襄公十四年》
千雷万霆。——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霆激(雷霆激发。形容来势凶猛;比喻迅速快捷);霆击(快速攻击,如雷霆一般迅疾)
4. 闪电
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淮南子》
〈动〉
5. 震动
天冬雷,地冬霆,草木夏落而秋荣。——《管子》。尹知章注:“霆,震。”
组词
雷霆[ léi tíng ]比喻人的盛怒或声威极大
霆策 [ tíng cè ]疾雷闪电。策,马鞭。比喻闪电。
轰霆[ hōng tíng ]响雷。
疾霆[ jí tíng ]急遽发出的霹雳。
霆威 [ tíng wēi ]雷霆之怒,盛怒。
3. 霆繁体字怎么写
霆拼 音:tíng 部 首雨笔 画14劈雷,霹雳:雷~万钧。
2.震动:“天冬雷,地冬~,草木夏落而秋荣”。〈名〉(形声。
从雨,廷声。“霆、电”实同一词,后来岐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
轻雷或无电,疾雷必有电,故霆的本义:为疾雷,为霹雳)同本义霆,雷余声也——《说文》疾雷为霆。——《尔雅·释天》如雷如霆。
——《诗·大雅·常武》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畏之如雷霆。
——《左传·襄公十四年》千雷万霆。——唐· 李朝威《柳毅传》又如:霆激(雷霆激发。
形容来势凶猛;比喻迅速快捷);霆击(快速攻击,如雷霆一般迅疾)闪电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淮南子》〈动〉震动天冬雷,地冬霆,草木夏落而秋荣。
——《管子》。尹知章注:“霆,震。”
组词 雷霆[ léi tíng ]比喻人的盛怒或声威极大霆策 [ tíng cè ]疾雷闪电。策,马鞭。
比喻闪电。轰霆[ hōng tíng ]响雷。
疾霆[ jí tíng ]急遽发出的霹雳。霆威 [ tíng wēi ]雷霆之怒,盛怒。
4. 繁体字彤怎么写
彤字的繁体字是:彤,是它本身。
拼音:tóng
部首:彡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五笔86:MYET
仓颉:BYHHH
笔顺:ノフ.一ノノノ
四角号码:72422
汉字首尾分解:丹
汉字部件分解:丹彡
笔顺读写:撇折点横撇撇撇
释义:
1.(会意。从丹,从彡( 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
2.同本义。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
3.赤色。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
4.彤管(笔)的简称。
5.周代国名 。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彤史[tóng shǐ]
古代宫中女官名。掌记宫闱起居等事。
2.彤管[tóng guǎn]
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
3.珥彤[ěr tóng]
珥笔。彤,赤管笔。
4.彤壶[tóng hú]
朱漆漏壶。古代计时器的一种。
5.彤庭[tóng tíng]
亦作“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
6.彤车[tóng chē]
朱漆车。王侯之乘。
7.彤鱼[tóng yú]
古国名。
8.彤宫[tóng gōng]
彤庭。
9.丰彤[fēng tóng]
林木茂密貌。
5. “礼”的繁体字怎么写
礼
礼[lǐ]
笔划 5
五笔 PYNN
部首 礻
结构 左右结构
繁体 礼
五行 火
笔顺
点、横撇/横钩、竖、点、竖弯钩
释义
1.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 2.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 3.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4.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 5.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姓。
详细释义
〈动〉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脩五礼。——《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
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礼记·王制》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大戴礼记·本命》
邀见讲钧礼。——清·周容《芋老人传》
设九宾礼于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礼神(祭神);礼祠(以礼祭祀);礼诵(礼佛诵经);礼佛(顶礼于佛;拜佛)
表示敬意;尊敬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礼交(以礼相交接);礼待(以礼相待);礼陈(以礼陈说);礼新(礼待新来者)
礼拜,顶礼膜拜
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李白《秋浦歌》
又如:礼揖(行礼作揖)
礼遇;厚待
礼天下之奇才。——宋·苏洵《六国论》
信而礼之。——明·顾炎武《复庵记》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又如:礼任(礼遇信任);礼异(特殊礼遇);礼案(掌管官妓乐籍的部门;亦作“乐案”。官妓乐籍档案)
〈名〉
礼节
礼节甚倨。(傲慢。)——《史记》
又如:军礼(军人的礼节);回礼(回答别人的敬礼);礼闱(指会试。因由礼部主持,故称);礼宪(礼仪和法令);礼检(指合乎礼仪的品行);礼职(指有关礼仪之职务);礼门(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礼度(犹礼法。礼仪法度)
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
又如:礼防(指礼法。谓礼之禁乱,犹防之止水);礼典(礼法);礼宗(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礼则(礼法,礼制)
礼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
又如:丧礼;礼记(书名。西汉戴圣编,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礼体(礼仪,体统);礼上(官员上任交替);礼装(礼衣;礼服)
礼物
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陆纳传》
又如:财礼(彩礼。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礼券(用以代礼物之券)
礼貌
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轻而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
无礼则脱。
秦则无礼。
礼文;礼书
儒以诗礼发冢。——《庄子·外物》
礼者,礼经也。——《礼记》注
又如:礼志(言礼之书);礼书(古代记礼法之书);礼传(指礼书);礼经(古代讲礼节的经典);礼学(礼经;礼书之家)
通“体”(tǐ)。身体
采葑采菲,无以下礼。——《韩诗外传·卷九》
姓
相关词语
盒礼 望礼 风礼 夺礼 费礼 议礼 射礼 襚礼 加礼
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