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管理系统分析报告与设计报告书怎么写
一.需求描述 1、系统设计的背景信息 教务管理是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教务日常管理工作日趋繁重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7373666、复杂。
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款基于Internet网的综合网上教育管理软件。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易发生数据丢失,统计错误,劳动强度高,且速度慢。
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教学管理行为,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教务管理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教务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务管理政策的研究实施,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目前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还是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公务员之家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同时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教务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所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运行性和功能效用的多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需求分析 描述对系统的功能需求、信息需求和系统性能要求等。 教务管理系统(Educati0nal Administrati0n Man— agement System)~ 个学校管理系统的一个重点。
从 业务角度来分析.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应满足以下需 求: (1)通过智能化资源调配管理优化高校教学资源,高效调配和合理利用教师、教室、实验室、时间等.解决高校资源紧缺、多校区、院系两级管理状况下排课、排实验室、排考场难等问题; (2)随着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大部分高校正在由传统的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系统在设计时考虑了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以及过渡时期等不同阶段教学管理软件衔接的需求.从而解决了学校课程库、成绩库、学生库等的数据迁移问题 (3)强化基于Intemet/Intranet面向师生的服务和互动管理.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 也方便了学生 如通过计算机快速高质的选课管理给学生的课表随机派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程的选择(4)系统严格遵循教育部的学籍学历规范和有关信息标准,规范课程代码、教师代码、学号等编码,避免代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发生。
2. 系统开发报告应该怎么写
1.1编写目的 说明这份测试分析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阅读范围。
1.2背景 说明: a.被测试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该软件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指出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 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问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测试概要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项测试的标识符及其测试内容,并指明实际进行的测试工作内容与测试计划中预先设计的内容之间的差别,说明作出这种改变的原因。 3测试结果及发现 3.1测试1(标识符) 把本项测试中实际得到的动态输出(包括内部生成数据输出)结果同对于动态输出的要求进行比较,陈述其中的各项发现。
3.2测试2(标识符) 用类似本报告3.1条的方式给出第 2项及其后各项测试内容的测试结果和发现。 4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4.1功能1(标识符) 4.1.1能力 简述该项功能,说明为满足此项功能而设计的软件能力以及经过一项或多项测试已证实的能力。
4.1.2限制 说明测试数据值的范围(包括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列出就这项功能而言,测试期间在该软件中查出的缺陷、局限性。 4.2功能2(标识符) 用类似本报告4.l的方式给出第2项及其后各项功能的测试结论。
。
5分析摘要 5.1能力 陈述经测试证实了的本软件的能力。如果所进行的测试是为了验证一项或几项特定性能要求的实现,应提供这方面的测试结果与要求之间的比较,并确定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对能力的测试所带来的影响。
5.2缺陷和限制 陈述经测试证实的软件缺陷和限制,说明每项缺陷和限制对软件性能的影响,并说明全部测得的性能缺陷的累积影响和总影响。 5.3建议 对每项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如: a. 各项修改可采用的修改方法; b. 各项修改的紧迫程度; c. 各项修改预计的工作量; d. 各项修改的负责人。
5.4评价 说明该项软件的开发是否已达到预定目标,能否交付使用。 6测试资源消耗 总结测试工作的资源消耗数据,如工作人员的水平级别数量、机时消耗等。
或者 以下资料需要你的精心的文字和格式整理 基于CMM的项目级软件测试 杨忠秀,潘雪增,平玲娣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浙江杭州31ooz} > 摘要:从CMM的角度分析了项目级软件测试的活动过程,并且讨论了侧试用例的编写和各侧试阶段的输出。 关键词:CMM;软件测试;测试用例;测试报告 中图法分类号:TP311.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695(2004)05-0009-03 CMM是由SEI提出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它描述了有 效的软件过程单元的框架,为从事软件开发的机构描述厂从混 乱、不成熟的软件过程向成熟、有纪律的软件过程改进的一条 途径,它是基于实际实践,并月_根据过程控制达到控制产品质 量的日的。
“说你要做的,做你要说的”是CMM的底线,CMM 的关键过程域的突出特点是以“依据书面规程”或者“遵循书 面的机构管理策略”这样的用语作为引导。CMM强调过程文 档化,并按文档进行实践。
本文对于具体的CMM不作介绍, 而是根据实际CMM的软件开发中所进行的测试过程来分析。 基于CMM的软件测试阶段及其活动性 随着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的增加,软件产品应用到社 会的各个领域,用户为了保证业务的顺利完成,对软件产品的 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个软件开发公司,软件的质量成 为公司生存的关键。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人运行前,对软件 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是软件质量保证 的关键步骤。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因 此,现在软件开发商越来越多地重视软件测试过程,软件测试 已经占到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40%到50%。下面从软件的生 命周期来对软件测试阶段和各阶段活动特点进行分析。
1. 1软件测试的三个阶段及其作用 根据CMM软件生命周期来看,测试分为三个阶段。 (1)单元测试。
本阶段是对软件的基本组成单元进行的 测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的最低级别的测试活动,它 在编码完成后马上进行。在单元测试活动中,软件的独立单元 将在与程序的其他部分相隔离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 的日的是:①使软件尽早正常运行;②为集成测试奠定基础;③快速定位错误;④使修改缺陷成本更低。单元测试在整个软件 测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一个尽早测 试原则:缺陷发现越早,消耗的成本就越低。由于单元测试具 有不彻底性,对于模块间接口信息内容的正确性、相互调用的 关系是否符合设计无能为力。
(2)集成测试。本阶段是一个应用系统的各个部件的联 合测试,以决定它们能否在一起共同工作,部件可以是代码块、独立的应用、。
3. 毕业设计报告怎么写
XX大学理工类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学校: XXXX 学生学号:X 学生姓名:XX 班级名称:XX 任务起止日期 2007年 2月 1 日 至 2007年 3月 20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自行车配件管理系统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它的含义是指在当前情况下,研制这个信息系统是否必要,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它包括必要性、合理性。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是针对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开发是否存在内外部的必要条件,包括技术上、资金上、经济上、人力资源以及组织管理上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要分析在目前条件下是否有必要开发这样一个信息管理系统。 我国自行车配件销售企业的计算机管理水平还很低,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采用计算机管理业务,财务,生产流程等诸多环节已成为自行车配件企业的必然趋势。
自行车配件的计算机管理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跋涉,但是,传统企业一定要顺应信息时代作出的选择,信息化管理经营必然是自行车配件企业的必由之路和改革之路。 系统分析 本系统由出库登记设计,入库登记设计,出库退货设计,入库退货设计,库存查询设计,库存盘点设计,出库查询设计,入库查询设计,出库退货查询设计,入库退货查询设计,商品信息设计,客户信息设计,供应商信息设计,系统管理设计,14个部分组成。
1、出库登记设计主要用于日常出库开票,自动计算金额。自动生成6位出库票号,有多种结算方式。
2、入库登记设计用于日常入库开票,自动计算金额。自动生成6位入库票号,有多种结算方式。
3、出库退货设计实现出库退货功能,自动计算金额,自动生成6位出库退货票号,有多种结算方式。4、入库退货设计实现入库退货功能,自动计算金额,自动生成6位入库退货票号,有多种结算方式。
5、库存查询设计可按不同字段、不同条件查询库存信息,支持快速浏览库存信息。6、库存盘点设计主要实现以表单欣赏形式显示库存数量大于0的全部商品的信息。
7、出库查询设计、入库查询设计、出库退货查询设计、入库退货查询设计都可选择不同字段、不同条件查询相应信息,同时支持日期查询,以多种方式浏览相应商品信息,支持快速浏览相应信息。8、商品信息设计,客户信息设计,供应商信息设计可添加、修改、删除相应信息,以多种方式浏览相应信息,可以根据不同字段、不同条件查询相应信息,支持快速浏览相应信息。
9、系统管理设计调用“新增用户”、“修改密码”窗口,完成相应操作,确认管理员身份。 实现的预期目标:计算机管理信息化。
操作简单易行,查询方便灵活。系统集进销存与一体。
系统内部控制严密,可靠性强。详细记录审查,应用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更加完善。
系统构架清晰,界面美观友好,功能全面,数据存储安全完善。将其管理模式、管理思、方法融入现代管理企业的理念和方法。
提升到一个新的管理层次上。提升员工的素质。
系统具体设计 4.1.1用软件工程这样的一个概念、方法来贯串这个毕业设计过程的步骤 4.1.2用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想结合来开发此系统 所谓生命周期法是系统开发完全按照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六个阶段。原型法是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对有关方面做一定的调查研究,快速开发出一个管理系统,交给用户使用,并根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不断修改,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4.1.3 注意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4.1.4 注意系统的易用性 4.2 系统的数据库系统和前端开发工具 4.2.1数据库为sql server 4.2.2 PowerBuilder9.0 A.PowerBuilder9.0语言扩展性好,而且移植性强,性能稳定。 B.它提供了众多的描绘器用于创建和管理不同的对象,从而大大降低了面向对象应用系统的开发难度,提高了开发质量和开发速度。
C.它具有强大的数据库操作功能。 需求分析 1需求描述与分析 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数据库系统,明确应用环境对系统的要求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
特别是数据应用非常广泛,非常复杂,要是事先没有对信息进行充分和细致的分析,这种设计就很难取得成功。 通过需求分析阶段对图书管理系统的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图书管理的目标,收集支持系统总的设计目标的基础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要求,确定用户的需求,并把这些写成用户和数据库设计者都能够接受的文档。
事实上,需求分析是数据库开发中最难的任务之一。因为,第一,系统本身是可变的,用户的需求必须不断调整,使之与这种变化相适应。
第二,用户很难说清某部分工作的功能处理过程。所以,设计人员必须认识到:在整个需求分析以及系统设计过程中,用户参与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法展开调查分析。
2需求分析的步骤 需求分析大致可分为三步来完成,即需求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评审通过。 1.需求信息的收集 需求信息的收集又称为系统调查。
为了充分地了解用户可能提出的要求,在调查研究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了解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方式。 2. 调查的目的 首先,要了解组织的机构设置,主要管理活动和职能。
其次,要确定组织的目标,大致管理。
4. 系统分析报告该怎么写啊
软件测试分析报告包括内容及大体格式:
1.1编写目的
说明这份测试分析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阅读范围。
1.2背景
说明:
a.被测试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该软件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指出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 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问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测试概要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项测试的标识符及其测试内容,并指明实际进行的测试工作内容与测试计划中预先设计的内容之间的差别,说明作出这种改变的原因。
3测试结果及发现
3.1测试1(标识符)
把本项测试中实际得到的动态输出(包括内部生成数据输出)结果同对于动态输出的要求进行比较,陈述其中的各项发现。
3.2测试2(标识符)
用类似本报告3.1条的方式给出第 2项及其后各项测试内容的测试结果和发现。
4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4.1功能1(标识符)
4.1.1能力
简述该项功能,说明为满足此项功能而设计的软件能力以及经过一项或多项测试已证实的能力。
4.1.2限制
说明测试数据值的范围(包括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列出就这项功能而言,测试期间在该软件中查出的缺陷、局限性。
4.2功能2(标识符)
用类似本报告4.l的方式给出第2项及其后各项功能的测试结论。
5分析摘要
5.1能力
陈述经测试证实了的本软件的能力。如果所进行的测试是为了验证一项或几项特定性能要求的实现,应提供这方面的测试结果与要求之间的比较,并确定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对能力的测试所带来的影响。
5.2缺陷和限制
陈述经测试证实的软件缺陷和限制,说明每项缺陷和限制对软件性能的影响,并说明全部测得的性能缺陷的累积影响和总影响。
5.3建议
对每项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如:
a. 各项修改可采用的修改方法;
b. 各项修改的紧迫程度;
c. 各项修改预计的工作量;
d. 各项修改的负责人。
5.4评价
说明该项软件的开发是否已达到预定目标,能否交付使用。
6测试资源消耗
总结测试工作的资源消耗数据,如工作人员的水平级别数量、机时消耗等。
5. 毕业设计报告里,系统实施和系统设计里应该写些什么
2.3 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一、系统应建立友好的界面,既要操作简单、直观、灵活,又要易于学习掌握。开发学籍管理系统目的是为了方便学校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录入、修改、查询和统计报表。如果操作复杂,就失去了推广价值。
二、系统在用户输入用户名、用户个人密码时,应具有自动识别身份的功能,以帮助用户改正错误。
三、系统在确定用户名称和密码后,应具有自动连接数据库的功能。
在正确连接数据库后,首先应对用户的名称和密码进行检验,若没有此名称应给出相应的提示,系统在查询到管理员姓名后,应具有显示相应信息的功能。
(1) 在正确连接数据库,查询到用户相应的信息后,应在界面上显示相关的信息。
(2) 系统应具有界面相互转换的功能。在每一个模块之间应具有相互转换的功能,而无需用户退回主界面重新选择。
(3)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系统应遵循有关信息安全标准,具有切实可行的安全保护和保密措施,以及对计算机犯罪和病毒的防范能力,确保数据永久安全。
2.4 应用需求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两方面的需求,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学生和教师。学生的需求是查询院系的课程、学生选课情况及学生成绩的查询;教师对学生信息系统进行操作,对学生的学籍信息、学校内部院系部、所设课程以及学生成绩进行管理,同时形成学生选课查看确认;学生可以直接查看选课情况,学生可以根据本人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还可以进行本人课程查询、选课设置、成绩查询及系统设置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一般情况下,学生只应该查询和维护本人的选课情况和个人信息,若查询和维护其他学生的选课及成绩查询信息,就要知道其他学生的学号和密码。这些是很难得到的,特别是密码,所以不但满足了学生的要求,还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
本系统主要实现学生信息管理、院系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和选课设置,其中学生信息管理有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和学生所在院系及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等;院系信息管理有院系编号、院系名称和联系电话;班级信息管理有院系编号、院系名称、班级名称、辅导员等;课程信息管理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院系、教师、教室、课程人数、已选人数、上课时间、学分等;选课信息管理有学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期、分数等。
(1) 学生信息模块完成学生的登陆,然后根据各位同学所在的系不同,调用相应的信息模块。其中学生登录模块的功能是验证登录人员确实是本院的学生,学生启动本系统后,系统提示输入学生学号码和密码,验证后进入主控操作界面。
(2) 教师信息模块完成教师的登陆,然后根据各位教师所在的系不同,教师所教的课程不同,调用所选的课程.其中教师登陆模块的功能是验证登录人员确实是本院的教师,教师启动本系统后,系统提示输入教师工号和密码,验证后进入主控操作界面。
6. 系统日常运行报告要如何写
资源简介教会你如何写需求分析报告~~·需求分析说明书1、系统功能结构图(HIPO图)(在该功能结构图中选一个子系统进行逐层分解)2、系统功能说明(对以上选中的子系统进行功能描述)3、现有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及说明(对以上选中的子系统绘制手工系统或旧的计算机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并进行简单的功能说明)4、新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及说明(对以上选中的子系统绘制计算机系统下的业务流程图(重组后的)并进行简单的功能说明)采购管理系统分析采购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按已确定的物资供应计划,通过市场采购、加工订制等各种渠道,取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资的经济活动,采购业务的状况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
通常情况,企业的采购业务通常由采购部来执行——制造部根据销售定单制定生产计划,企业生产制造系统根据生产技术部提供的有关材料定额资料以及制造部提供的生产计划,考虑现有库存情况,生成采购计划。采购部根据采购计划分别进行国内采购和国外采购。
采购管理系统主要进行采购订单、采购入库单和采购的管理。采购业务发生后,采购部将采购录入采购管理系统,采购物料入库时,采购部储运科根据验收单在库存管理系统中录入入库单;财务部根据采购和物料验收单据进行采购结算,系统自动生成相关凭证,登记相关库存帐。
课程设计应该递交哪些文档?课程设计应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封面、②目录、③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④系统分析报告、⑤课程设计小组成员清单。如何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一个是系统分析报告。
可行性分析报告简单的来讲我们要求大家写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企业目前的状况进行描述,指出企业需要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即需要信息系统),然后从经济上、技术上、管理上阐述企业是否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最后得出系统是否可行的结论。我们的课程设计是基于系统可行来进行的。
用文字把以上内容描述清楚就是我们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最快线程间数据交换算法有效避免锁竞争下载通过IBM存储解决方案应对信息爆炸问题HTML5AudioAPI开发游戏音乐您的IT安全来自SystemX服务器下载《从有限资源到无限发展潜力》Windows应用商店全新的商机。
7.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怎么写
一、电子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安排
1. 摘要 2. 目录 3. 前言/引言 4.正文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二、摘要
1. 要求: 完整、准确、简练。
2. 包含内容:
(1) 所进行设计或研究工作的主旨、缘起、目的等。即:为什么要进行这一工作?
(2) 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过程,采用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果。即:做了什么工作?
(3) 结论及其价值或意义
3. 关键字(Key Words): 一般3~5个,最能代表报告内容特征,或在报告起关键作用,最能说明问题的词组。
4. 注意:
(1) 摘要应用第三人称书写;
(2) 不得引用他人的著作;
(3) 摘要应排除本学科已成常识的内容;
(4)同义词不要并列为关键字。
三、前言(序言、绪论、引言、导言 )
前言主要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设计工作(课题意义),本课题相关技术的现状与特点,拟采用的方案或路线 。
可以有以下的一些内容:
1. 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
2. 本课题的技术指标或设计要求、研究方案、技术路线与特点。
注意:(1) 不要与摘要雷同;
(2) 学科中的常识内容、科普内容不必赘述。
四、正文
正文是整个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包括所进行设计或研究的整体内容。
主要包括:
1. 设计要求:(基本要求,提高要求)
2.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电路设计;(包括方案比较,设计计算等内容)
4. 实验、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设计工作的总结,不只是前面实验结果部分已作出的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应概括出整个设计工作的结论性意见或认识。
要求: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准确。
此外结论部分有时可以包括作者提出的建议、下一步工作的设想及改进意见等
注意: (1) 不要以第一人称(我)来书写;
(2) 不要对在设计过程中的常识性错误进行 讨论。
六、参考文献
本部分列出撰写论文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章、书本及其它文献。
1. 书写格式: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 →卷号(期号)→页码
2. 举例:
[1] 梁宗善. 电子技术基础与课程设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2] A.P.Goutzoulis and D.R.Pap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cousto-optic devices, Marcel Dekker, New York, 1994 (按时间顺序)
3. 注意:(1) 作者或责任者不明时,注明“佚名”。
(2) 序号应与文内引用注释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