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游记的感想
游记”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散文的一种。
它往往以轻松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来记叙旅途中的见闻感想。明朝的时候,在我们江苏的江阴,出了一位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他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探访了许多名山大川,给我们留下了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现代的许多散文作家,都有一些脍炙人口的游记作品。 游记一般该主要写些什么呢?我的体会是:一是写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二是写与上述风光名胜有关的社会文化内容;三是写自己的见闻感想。
当然,这三方面的内容在文章中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小记者徐莹的《金山游记》就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内容。
她以游金山的若干景点为线索,移步换景,一一道来,写得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而她的重点,显然是放在了与景点有关的历史文化方面:“江天禅寺”是康熙题写,七峰亭引出岳飞的一段故事,慈寿塔内陈列着“金山四宝”,白龙洞中重温白蛇传的传说,芙蓉楼旁吟诵王昌龄的名诗,第一泉边宣扬陆羽的权威……。
所以我说,徐莹的《金山游记》是一篇很有“文化”的游记。 当然,她也写到了一些自然风光,她也表述了一些自己的感想,比如对岳飞的崇敬,对慈禧的厌恶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白蛇青蛇的同情和对法海的讽刺,还有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欣赏和怀念。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自然地融合在文章中,所以说小作者写得不错。 我们在写游记时要在这三方面开拓思路,选择材料,确定重点。
但要注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见闻感想来写,千万不能全抄游览说明书。
2. 作文让写游记的感受,怎么写啊
没找到游记结尾的写法,这是游记的写法,希望对楼主有用~!游记是一种以记述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一般以描写为主要手段,又常与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达作者独特的感受.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描绘了巴陵胜状的岳阳楼大观,写了满目萧然的霪雨之日和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艳阳情景,还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写好游记,要注意以下四点:一、细心观察,手写心记游记的写作犹如蜜蜂采花酿蜜,素材主要来源于游览见闻.细心观察,就是要抓住有特色的景观和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事物.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事物的特色都是在比较中显示出来的.游览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捕捉眼前的景物与其他地方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些同学只顾热闹或贪玩,常常忽视景点中的人文资料,如神话传说,乡风民俗,名人轶事,诗词典故,碑文楹联等等,结果是丢了西瓜抓芝麻,写起?自然内容贫乏,索然无味.所以,必要时还必须心记手写,也可以回来后查看有关资料,以保证内容的丰富充实.二、依据中心,决定取合旅途见闻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不可能什么都写进文章里.下笔前首先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绪,想一想本次游览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决定: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不写.题材的取舍,当然首先要选新颖有趣的内容,更要选有个性、有地方特色的材料,特别是上文提到的那些人文资料,不仅能使你的文章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而且读起来更有文化内涵,从而使你的文章更有社会价值.三、紧扣游踪,疏密有致游记的内容往往多而杂,写出来怎样才能做到清晰而不繁乱呢?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移步换景.即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完整有序地写出重要的游览过程.当然也要避免写成一本流水账或一幅游览路线图.所以,写作中要用浓墨重彩突出重要的点,跳出一般性的过程交代,使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为了使这个组合体结构匀称,我们还要运用一些穿插的技巧,将与景点有关的资料、数据等内容,通过游览者的交谈或引用等方式适时介绍,这样,就可以调整文章的结构,消除看上去有些部分“臃肿肥胖”、有些部分又显得“面黄肌症”的毛病.四、写好景物,注入感情古人云: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描写名山秀水是游记的重头戏,写好的关键是注入自己的真感情.我国古代众多游记名篇,“案头的山水”绝不仅仅是自然山水的反映.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诸笔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见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地把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现出来,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当然这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正好说明了好笔头要靠长期反复磨练的道理.。
3. 游记怎么写
教你怎样写游记 重点是 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 。
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一,观之有序,言之有序。写参观游览一类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顺序,而这种顺序又往往和作者观察的顺序一致起来,因此,只有观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
我们可以大致掌握以下常见的顺序: <1>以游踪为序。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
<2>以方位变化为序。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先中间后四周,先四周后中间地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布局全篇文章。
<3>以景物的类别为序。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在大范围内又有各种不同类别的景物。
例如:到了郊外,可以先看田野,再看山峦,最后看河流;到了荒原,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原野,最后看牛羊 其二,抓住特点,描写具体。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
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那么,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 <1>色彩特点。
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2>形态特点。
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例: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 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3>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
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其三,寄情于景,主题鲜明。
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
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
然而,当你挨了批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会截然不同了。游览中,无论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
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
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游记 是以作者真实的旅游见闻和感受为题材的一种记游性散文。
它是以大自然作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描绘风光,描写景物,表现出自然的美和生命,使读者随着作品所展示的山水画卷,神游千山万壑,领略奇丽风物,观赏名胜古迹,见识鸟兽虫鱼,瞻仰建筑风貌,宛如身临其境。 怎样写好游记呢? 一、要抓住景物特点。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进入我们眼界的景物也不例外。同是风景胜地,无锡以湖山见长,壮观开阔;苏州以园林著称,幽雅恬静;庐山以瀑布取胜,优美如画。
即使我们熟见的景物,在不同时令不同地点,它们的状貌也会有所不同。有位同学观察颇细,他认为东海看日出可称为 浮出 ,在城外小丘看日出可称为 闪出 ,在泰山顶上看日出则应称为 跃出 。
翻阅古今传世游记,其成功无不与写准了景物的特点有关。因而我们观景,要把握景物与众不同的特殊性。
唯其如此,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性,才会 活 起来。 二、要运用多种手法。
游记属文学作品,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手法:1、写景与抒情结合。游记写景,总是寄托着作者自己的喜怒哀乐,山是作者眼中的山,水是作者心中的水,山山水水通过感情的漂染,就带上了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
因此,在再现自然物象时,或情随景生,或移情入景,或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都应灌注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见识和爱憎,使自然景物成为有情之物,成为抒情言志的艺术形象。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清幽冷寂的环境,正是当时作者不幸遭遇下郁闷心情的曲折反映。
姚鼐的《登泰山记》写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雄浑的景象,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2、叙事与寓意结合。
游记中的叙事不能只停留在事件上,若能在所叙之事中寓含某种真理,则能提高其品位,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在记叙了作者亲自考察石钟山得名经过后,得出一个真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说明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其意义大大超越了游石钟山本身,显出深刻的文旨。3、现实与历史结合。
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只是无限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一瞬,眼前的景致常使人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若能在游记中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则能增强作品的历史纵深感,扩大其思想内涵。此外还可有机插入诗词典故、民俗风情、传说歌谣等以增加游记的知识性、情趣性。
三要呈现清晰的游踪。游记具有 记游性 特点,它要与游踪为线索,把游踪、风貌、观感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紧扣游踪行文。
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游踪一目了然。第一日,写江轮由重庆开出而未入三峡的一段历程。
先写中午江面 云雾迷蒙 ,再写。
4. 旅游后的感想怎么写
原发布者:liu33810761
旅游心得体会 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是增长见识和经验的好机会。古人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去名胜古迹可以看看古人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各种遗迹,了解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到更多的知识。去自然风景区,能够直接面对自然界的奇异景观,陶冶情操增长见闻。去繁华的大都市体验时尚、繁荣和人间百态。为了增强公司员工的团队意识,让员工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怡人风光,公司特地组织了一次“宝鸡九龙山”的活动。关于这次公司组织的旅游学习活动,目的是既让大家在每日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有一个身心放松的过程体验,又是提供员工外出学习交流的好机会,重要的是在体现出公司对职工关怀的基础上,如何把团队精神融入到活动中,营造全体员工团结凝聚、活跃、奋进的氛围。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让我们的大家庭更加和谐,从而更好的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展现了公司的团队精神,让大家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2018年7月31日,天气有点阴沉,但是阻挡不住我们的热情。早上和同事们一起,踏上了去宝鸡的高铁上。经过一上午的旅途,中午我们到达了九龙山。下午四点钟,我们召开了一次公司半年度总结会议。会议中我们先是做了一番新员工的自我介绍,让我更加具体的了解到了每一个同事。接下来陈总讲话,总结了公司的上半年工作,并且部署了下半年
5.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读书心得怎么写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谁拥有一个灿烂的童年,谁就拥有了世界,并可以让我们流连忘返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翁汤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一个聪明爱动的孩子,他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村庄,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鬼心眼儿多,可自己又不由自主的喜欢他;可在孩子们看来,他却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者,是个英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影子:聪明、勇敢、正直、乐观。
在第二章中,汤姆充分的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能让别人帮他刷墙,他故意表现的很有意思,让他省了不少功夫,还让别人心甘情愿的给东西他,作为劳酬。 而就在他和哈克相遇的那天晚上,两人一起目睹了一起凶杀案,为了主持正义,不畏强暴的汤姆站了出来,揭发了印第安乔的丑陋面目,解救了波特。
终于有一天,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乔、汤姆、哈克一行三人决定追求冒险的经历。 逃到荒岛上以后,人们都以为他们死了,正在为他们举行葬礼时,可他们却回来参加自己的葬礼,让他们的亲人破涕为笑。
而为了寻找财宝,两人又跟踪印第安乔来到了山洞找到了财宝,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从他们在困难当中表现的正直和勇敢,在平时生活中聪明活泼,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读了这本小说以后,我觉得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气馁,而要努力奋斗,坚持下去。如果能够做到这点,就可以走向成功。
汤姆在充满阳光的生活里告诉我们的只要有欢乐、有梦想,美梦便可以成真。终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挥,创造出一片我们自己的空间。
我觉得汤姆天真活泼,自由自在,但总有缺点,就是他太让别人操心了,特别是他的姨妈,为了他,经常担惊受怕,可汤姆却不明白,对一个妇女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要听话,这也是汤姆唯一不好的地方。不过我还是比较欣赏他对外面一切事武好奇心和想像力,而且大胆尝试,机智勇敢,向往自由,向往未来,这不能不让人赞叹。
我说童年就像一罐蜂蜜,越吃越甜。时隔越长,就越令人回味无穷。
所以,童年时间十分宝贵。但只要我们生活过的充实、有意义,就一定不会虚度光阴。
6. 300字游记
公园春游 清晨,我跟爸爸妈妈来到家附近的平安公园春游。
一进入平安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心形的大花坛。花坛里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红的,绿的,黄的。
各种颜色应有尽有。微风中夹杂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蝶儿在万花丛中自由起舞,好不快活。辛勤的蜜蜂也在其中忙碌着,还一边唱起欢快的歌儿来。
好一个热闹的小世界! 穿过花坛,来到一片青绿的草地上歇息。草地上也是热闹非凡。
小孩三五成群在草地上嬉戏玩闹,老人们认真地锻炼身体,年轻的三三两两谈天说地,时不时传来他们的欢笑声。
. 平安公园里最迷人的地方要数醉心湖了。清澈见底的湖水,微风吹来,荡起发处篡肺诂镀磋僧单吉一圈圈波纹。
偶尔看见一两条淘气的小鱼在水里嬉戏,很是欢乐的样子。湖的四周栽种了许多柳树。
一株株柳树静默着,好似一个个含羞的新娘。春风吹过,柳丝随风飘起,好像跟我们打招呼,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在公园里尽情游玩,好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 \ (不给奖,以后不写了滴哦)。
7. 怎样写好一篇游记
怎样写游记:
重点是“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一,观之有序,言之有序。写参观游览一类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顺序,而这种顺序又往往和作者观察的顺序一致起来,因此,只有观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我们可以大致掌握以下常见的顺序:
<1>;以游踪为序。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
<2>;以方位变化为序。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先中间后四周,先四周后中间地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布局全篇文章。
<3>;以景物的类别为序。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在大范围内又有各种不同类别的景物。例如:到了郊外,可以先看田野,再看山峦,最后看河流;到了荒原,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原野,最后看牛羊……
其二,抓住特点,描写具体。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那么,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
<1>;色彩特点。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2>;形态特点。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例: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3>;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其三,寄情于景,主题鲜明。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然而,当你挨了批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会截然不同了。游览中,无论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
8. 游记有感800字作文
斯威夫特的传世之作中,以《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1726)流 传最广,也最为各国读者所喜爱。
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 四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 的理想。
虽然格列佛起初以为小人国与英国毫不相像,但实际上小人国却是英国的写照。 透过那似是荒谬的逻辑,我们看到的是:国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个指甲,却狂妄 地自命为头顶天的宇宙统治者,以其无常的喜怒决定老百姓的命运。
官吏们也无需 德才兼备,只要跳绳跳得高,就可得到高官厚禄。 小人国的两党以鞋跟高矮为区分标志,这里影射的是当年英国的托利党(即保 守党的前身)和辉格党(后来发展成自由党)两党政治;而吃鸡蛋时是从大头敲开 还是从小头敲开,则指的是天主教与新教(亦称清教,即加尔文教派)之间关于教 会仪式的无稽之争。
为了这一区区争端,竟导致了小人国的内战,甚至殃及邻国。 由于小人国里的警察制度和诬告成风,格列佛不得不逃离那里。
大人国的人无论体力还是理智都超过了那群“小人”;大人国里实行的是理想 化的、有教养的君主政体,国王贤明而正直,经常关怀臣民,法律也是自由和福利的保障。在大人国国王的要求下,格列佛向他介绍了英国的社会及制度,他的溢美之词 在国王的追问下破绽百出。
国王对英国存在的营私舞弊、侵略战争和法律不公大加指责,并指出其原因就在于人心的卑劣自私。 飞岛国的科学家脱离人民与实际,从事不着边际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对属 地的居民,更采取残暴的手段:稍有叛逆,就将飞岛驾临上空,阻隔阳光,或降落 到其国土上,将居民碾压成粉。
这里揭露的正是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 格列佛还到了一个魔术家的国度,在那里回溯了古罗马的政治,对比了英国的 制度。
此时,他的思想已从支持君主政体变为拥护共和了。不过,他还只是赞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宗法社会。
如果这种看法还属于“浪漫的倒退”的话,格列佛对智马国的描述,则指出了 文明社会对于人类的腐蚀,表明只有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才是纯洁高尚的。这 一观点后来被法国的卢梭发扬光大,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端。
智马国的居民分为状似野兽的“雅虎”和有智慧、会说话的智马两类。“雅虎” 代表了人类的贪欲和败坏,而智马则生活在原始的善良社会。
不言而喻,如果人类 堕落下去,将与动物无异,那是多么可悲啊。
9. 一篇旅游过后的感想
可以写成游记,也可以写成散文,看你自己的喜好了。给你一个框架,自己按照框架编一下。
开篇:去某地旅游,为何去,之前与这个地方的的接触,此次旅行的期待,可以设置一个小悬念,比如,对这个地方的印象好坏,结尾时来个大的转变。
段落
1.路上的见闻,接近这个地方的时候,自己的感觉。
2.到了之后进入眼睛的变化,让自己的心潮澎湃,发下小感慨。
3.游历了哪些地方,变化在哪里?与之前对比下,多一些环境描写。
4.返程时的恋恋不舍,对此地的情感在返回时爆发了,抒发感情。
在游历时最好有一些人物,能够体现出本地的人情朴实,豪爽,等等,有人的故事是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