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淮水韵怎么写
秦淮水韵
————————————
我沿着一把桃花扇走向你
沿着杏花村外
牧童遥伸了千年的手指
我的秦淮河
你是我心间迂回不去的那一脉乡愁
灯光在水里软剑穿梭
水纹在光里蛇形游弋
谁沉在朱楼画阁抚拾琴韵
谁醉在斜烟轻雾举茶对月
你的前尘至今仍在古都流浪啊
一如夫子老庙悠悠的记忆
桨声如潮
繁华如夕
我只见衰草连天的桃叶古渡
寂寥如你
我泣血美艳的六朝金粉
莫非你仍在兰舟浅语低笑萦回把盏
莫非你仍在香车翩然起舞临风弄箫
莫非
你化过妆的笑与泪
还在媚香楼的薜荔墙外徘徊复徘徊啊
我的香君
醉倒别人
也无力撑起自己浮萍的身心
谁生就王侯谁又命定红尘
王谢旧时的穿堂燕
可曾衔去你骨里的
玉洁冰心
你立在渔舟晚唱里轻笑春风
却唤不醒今天隔江犹唱的后庭商女
今夜
又是沙洲冷冷
半钩弦月
已钓不起你的断鸿声声
就让我江南月样的情愁
都随了这秦淮水韵
斑驳如漆
流逝无痕
一如你风雨路尽的
那声叹息
2. 关于秦淮的诗词歌赋
1. 秦淮夜泊——赫铸 宫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萧。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2. 秦淮远眺——张著 赤栏桥下暮潮空,远火疏舂晻霭中。
星月半天分落照,断云千里附归风。 严城鼓角秋声早,故国山川王气终,莫讶时来一长望,越吟荆赋思无穷。
3. 金陵晚眺——傅若金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白日馀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荫桥。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4金陵雨后登楼——彭泽 醉依危栏看雨收,分明远树见晴洲。千年壮丽山为郭,十里人家水绕楼。
燕子近来谁是主,凤凰已去有遗秋,如何东晋诸名士,却上新亭双泪流。 5汤圆——顾起元 杏花村外酒旗斜,墙里春深处处花,莫向碧云天外望,楼东一抹缀红霞。
.《泊秦淮》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秦淮杂诗》清. 王士祯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3.《春恨》唐. 钱珝 负罪将军在北朝,秦淮芳草绿迢迢。 高台爱妾魂销尽,始得丘迟为一招。
4.《秦淮泛舟》唐. 王安石 强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风溯午潮。 花与新吾如有意,山於何处不相招。
5.《秦淮歌》清. 乾隆 祖龙东巡压王气,通淮凿断方山埭。 痴心虑后五百年,讵知亡秦在二世。
长源因此名秦淮,萦纡建业达水隈。 时塞时疏异沿革,秣陵终免淮为灾。
六朝往事难寻迹,王谢燕飞谁氏宅。 风流江令倦游归,惟见秦淮依旧碧。
杨吴窃据筑金陵,清波溶溶乃贯城。 十六红桥夹两岸,蜀娇越艳扬新声。
千金买笑轻一掷,缠头锦是寒女织。 会称盒子斗新奇,薛鸭袁羊饤珍食。
而今功令禁俳倡,歌楼舞馆都荒凉。 烟花丽景纵逊昔,瘅邪敦朴诚良方。
6.《怀金陵三首》松. 张耒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7.《秦淮夜泊》宋. 贺铸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8.《秦淮海图》明. 唐寅 淮海修真遗丽华,它言道是我言差。 金丹不了红颜别,地下相逢两面沙。
9.《高邮雨泊》清. 王士祯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10. 《送王成之给事》松. 陆游 我昔扬帆掠吴楚,夜泊秦淮听春雨。 明朝冠盖拥长亭,误辱诸公问良苦。
是时众中初识公,天骥蹴踏万马空。 知心投分财数语,玉麈谡谡生清风。
冶城醉墨鸦栖壁,长干祖道花照席。 公方闭户试诸生,坐叹江山少颜色。
尔来俛仰三十春,欲话旧游无故人。 岂知邂逅逢一笑,使我肝胆还轮囷。
衰迟少复入城市,虚左屡招惭主意。 秦 淮 河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孔尚任《桃花扇》 梨花似雪柳如烟, 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分影照婵娟。 白骨青灰长艾萧, 桃花扇底送南朝; 不因重做兴亡梦, 儿女浓情何处消。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入 朝 曲 谢脁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輈。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秦淮灯船歌 汪懋麟 秦淮五月水气薄,榴花乍红柳花落。
新荷半舒菡萏高,对面人家卷帘幕。 晚来列炬何喧阗,鼓吹中流一时作。
火龙一道灯船来,众响啁嘈判清浊。 一人揭鼓扬双锤,宫声坎坎两虎搏。
一人按拍秉乐句,裂帛时闻坠秋箨。 一人小击云锣清,仿佛湘娥曳珠络。
横笛短萧兼玉笙,芦管呜呜似南龠。 两旁列坐八九人,急羽繁商不相若。
或涩如调素女弦,或溜如啭早春雀; 或缓如咽松下泉,或激如挑战场槊。 有时回帆作数弄,月白沙明叫饥鹤。
六船盘旋系一缆,万点琉璃光灼灼。 牛渚燃犀群怪惊,昆明习战老鱼跃。
众人互奏时一呼,如听宫中上元乐。 吁嗟此声何自来,万历年间逞欢谑。
中山开平盛甲第,富贵熏天凌卫霍。 谢公巷口开画楼,江令宅旁起朱阁。
传闻宴客端阳前,妙舞轻歌进金凿。 青溪之南桃叶东,院里名娼好梳掠。
一笑直欲三年留,倒心回肠爱眉角。 珠玉如泥卖歌笑,酒肉成山委溪壑。
流传直到南渡时,万事荒淫付杯杓。 作赋尚留才子名,盘游苦恨宰臣恶。
此时灯船知最奇,此时兵戈已交错。 天心杀运不可回,三十年来莽萧索。
余年童稚不及逢,白头老人说如昨。 今年来游恍梦寐,烽火暗天浑不觉。
纷纷荡子登酒船,岸岸河房动芳酌。 此地有湖名莫愁,我欲言愁恐惊愕。
世人忽忽无远忧,悲歌拔剑地空斫。 嗟我旅人行且归,醉眼迷离石城脚。
《也写秦淮》 ?十里珠帘,灯火隐约 ??秦淮河畔的曲音犹未散尽 ??远去的故事里 ??一河春水,轻漾历史的平静 ?? ??遥听夫子庙的禅音 ??哪里觅得六朝的繁荣 ??白鹭洲的细柳 ??正轻摇如烟的往事 ??乌衣巷口,王孙的彩舫结伴而来 ??旋舞的裙下,跌落 ??几度哀怨的韶华 ??琴声悠悠,弹不破黑夜的禁锢 ??笙歌心碎,独锁秦淮一河烟雨 ??彩舫轻动,浅笑的柔波里 ??谁人,可知歌女的痛楚 ?? ??艳妒群芳,一袭妩媚 ??招惹。
3. 秦淮这名字怎么由来
在远古时代,秦淮河就是扬子江的一条支流,新时器时代,沿岸就人烟稠密,经济发达,这里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化,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流入城里的内秦淮河东西水关之间的河段,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两岸全部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飞檐漏窗,雕梁画栋,画舫凌波,桨声灯影,加之人文荟萃、市井繁华,构成了集中体现金陵古都风貌的游览胜地——秦淮风光带。
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又名“龙藏浦”,相传当初秦始皇东巡至金陵,有方士说金陵乃王气之城,秦始皇为了江山永续命人挖河断龙脉,因成“秦淮河”。
秦淮河,更以秦淮八艳的事迹闻名于世。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然后呢,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她们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来较多,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4. 关于秦淮的古诗
1、人月圆·甘露怀古
元代:徐再思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译文:登上江边的高楼眺望前朝的甘露寺,秦淮河上已是一片秋色。残垣断壁荒草萋萋,廊殿空寂落叶飘零,厚厚的青苔爬上了台阶。
游人都已归去了,暮色已深,只有大江日夜奔游不息,淘尽了千古英雄人物。木兰花开,似见一点生机,因无人观赏不知为谁而开。
2、折桂令·问秦淮
清代: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译文:曾经的秦淮两岸画船窗寮,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
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
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刚绽放的黄花上有几只蝴蝶在飞,刚落下的红叶如此美丽,却没有人来欣赏了。
3、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清代:王士祯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译文:一年多来那停泊秣陵画舫行舟让人想念,秦淮水上阁楼让人魂牵梦绕。整个大地都笼罩在多日的细雨微风中,一片朦胧,本应是姹紫嫣红,如今却似残秋。
4、秦淮杂诗·其八
清代:王士祯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译文:阮大铖用小字把新歌恭录素绢上,福王带着微笑观赏精彩的歌舞。千百年来秦淮河流淌着呜咽的流水,不应再恨孔范还有人比他更突出。
5、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
宋代:苏轼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
译文:昨夜度过扬子江寻找住宿的地方时,远望中疑似来到秦淮河畔。明月夜里,谁在吹笛,笛声竟是这么悲哀?那富深情的高贵歌妓和侍女,竞相跟随过到江北来。
情爱,尚未成真而今又要分离了,好事难得如愿啊!驾船人要急于开船,催促歌妓与侍女回江南去,他们不得不分离。我预计她们回去以后的心情,也当同我的心情一样悲伤。
5. 古秦淮三字是谁写的
赵朴初题的。
狂草“古秦淮”
南京夫子庙名气太大,对它的任何介绍可能都是多余的。不过比它名气更大的是秦淮河:“十里秦淮、桨声灯影”谁人不知、那个不晓?“古秦淮”是夫子庙的根、是夫子庙的源。庙前贡院街上一东一西有两个古色古香的牌坊,坊额大书“古秦淮”。东、西牌坊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复建的,游客游览到此,瞅着“古秦淮”三个大字眼直翻:十有八九认不得。那是狂草体,不知道从那个帖子上摹下来的。即使有相当文化,不懂书法也认不出来,塘老也在其中。绝大多数人把“古秦淮”认作“古毒淦”。“古毒淦”什么意思?与夫子庙有什么关系? 把本地人、外地人搞到一头雾水。于是改换字体的呼声渐起,据塘老回忆,这个建议至少有15年之久了。不过2003年1月2日,塘老逛夫子庙时发现坊额上“古毒淦”没有了,换上了赵朴初题的“古秦淮”了。看来“曲高和寡”是不行的,“长官意志”是强大的,“推陈出新”是不易的。字体改过来了,在牌坊前捉摸“古毒淦”的游客没有了,没有狂草的牌坊仿佛又失去了什么。不改不好,改也不好,世上最难办的事大概就是:改!
6. 泊秦淮的写法是什么
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诗从文字的面上看似乎批评的是歌女,而实际上是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这首诗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尤其是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7. 描写“秦淮河”的句子有哪些
1. 有雨,就有了秦淮河荡漾的绿。
翻新的油纸伞,做旧的旗袍,那些如花美眷,到底去了晚晴楼,还是桃叶渡?过往的君子,是在文德桥下马,还是在白鹭洲沽酒?2. 岁月被抽空一截,雨水就来填满一截,让光阴的波纹,不增不减。朱雀桥边,唐代的青苔连着野草花,对面众多的人里,一定有那个刘禹锡,翘首等待那些早就消失的燕子,就像我在乌衣巷口,等一场诗题里的艳遇。
3.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灯影轻薄洒、淡月映秦淮”。在我的记忆中,南京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既不是总统府,也不是夫子庙,而是秦淮河。
秦淮八艳、乌衣巷、朱雀桥、王谢故居、秦淮酒家、画舫,都让我记忆犹新。4. 朱自清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写道:“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
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他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无数次的萦绕在河月的梦里,久久回荡…… 5. 梦里几度,在秦淮河畔,这个上演了一幕幕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的地方,我留恋徜徉。
泪光几许,追寻着桨声灯影,融合着秦淮烟雨,在我渐渐凝重的眼眸中放映出古往今来多少悲欢离合的人间往事。6.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这一条流淌了几千年的蔷薇色的河流,终于再现在我的面前。
虽然不愿意回来,不愿意揭起那道伤,但我还是一步一步地走进,走进心海翻腾的世界。重回这里,已看不见我走时的那一条路,代替的是这里一座座小楼和新街商铺。
7. 蓦然,我从水与光的谐舞中,意会到了已经作古千百年的英雄豪杰,他们建功立业的豪气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流失淡去,就在不远处,他们向后世的我们招手;意会到了美艳绝伦的歌妓佳丽,她们回眸一笑,就袅袅婷婷地依着水流飘向秦淮残梦的那一端,从此芳踪难觅……8. 脑海中早早就有了一条从前人的诗词歌赋中流来的秦淮河,只不过略显零碎罢了。刘禹锡那首著名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让我以为秦淮河是一条香艳的河,流淌着许多红尘弱女美丽的身影和软软的琴声,这也正应了成见中金陵那浓浓的脂粉气。
9. 泮池码头位于夫子庙前,笼罩在一片厚重的灯光和水雾之中。当我坐进有各色花灯装扮的画舫内时,南北两岸的巨灯彩照扑面而来,霎时有一种宛如梦中的感觉。
南岸的照壁上,两条金色的巨龙腾空飞舞,下面是由蓝色光影织成的水幕,似滚滚河水奔流而下;北岸那恢宏的夫子庙、高大的江南贡院,在一排金黄色灯光的晕染下,显得庄严而肃穆。金黄自古为帝王之色,我立时感到帝王的威严,我想到自宋明以来这里曾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的墙壁上“明经取士,为国求贤”八个大字仍在熠熠生辉。
10. 我真的好希望秦淮河能如凤凰涅盘一般,轻身振翅,扶摇于新的辉煌之中。虽然心有遗憾,但倚靠玉栏,任目光随意漂浮在水波之上,心仍然被瑰丽的水色光影陶醉了。
这是怎样的景象呀!近的,远的,强的,弱的七彩光芒,纷纷堕入水中,把满河的水印染得姹紫嫣红,犹如水晶宫般璀璨,犹如彩虹般夺目,犹如万花筒般奇幻。船儿从远处缓缓驶来,荡起水波,刹那间,水和光一齐颤抖起来,然后,光影被打碎,满世界金光闪闪的,我就想,这是秦淮的星眼在闪烁,这是秦淮的梦境在变幻,这是秦淮的魂魄在舞蹈。
11. 可当我真正站在秦淮河畔时,才发现“纸醉金迷” 、“六朝金粉”的秦淮河,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已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韵。碧绿的水面沉潜着历史的清流,静静地流淌着,河面画舫凌波,灯笼高挂,不是晚上,自然就看不到灯影,听不到桨声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当年秦淮河两畔宾朋满座的酒家,如今依然林立,只是和热闹非凡的夫子庙相比,这里却显得有点冷清了。
那些梦里的艳丽灯花,披着轻纱的曼妙女子,缠绵悱恻的吴侬软语,还有那锦瑟琵琶,都带着遥远而朦胧的颜色,只在古旧的书页里重复吟唱。梦里依稀,媚香楼里那个一袭白衣、清骨傲神的叫李香君的女子呢?还站在那洒满月光的楼里凭栏寻思。
12. 秦淮河的水越发变得深绿了,早已看不见河里的小鱼儿,只有那摇摇曳曳在河里的小船儿,伴着艳红的灯笼,慢慢悠悠地穿过一座又一座的桥,向着梦想,向着梦里的情缘划去。多年的伤感随着这楚楚的河风消散了,我的爱恋,我的秦淮,此时正在温柔地等待我,她依然繁华,依然千家万户,依然红红火火。
我仿佛还能看见昔日风华绝代的秦淮八艳,在灯火迷离的幻影中妩媚风情,袅袅多姿,温柔蜷娟,可有多少人会怜惜她们背后的痴情相守,年年肠断呢?红颜薄命,有情女子总遇负心之人。13. 朱自清那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又知道了秦淮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淌着桂舫兰棹、灯曳波漾的美景,尤其是在迷蒙的夜里。
14. 再后来,读了孔尚任的《桃花扇》和余怀的《板桥杂记》,方知道秦淮河还是一条厚重的河,流淌着秦淮八艳美丽动人的故事,以及自六朝而明清悠长的历史文化。从美人到。
8. 参加秦淮之星评选希望之星怎么写
、写清你的特长,比如绘画、书法什么的。
2、写出你的申请意愿 3、申请目的(服务同学、提高自我水平、提高自身素质) 4、请求予以批准 XXX: 我是XXX,我对祖国和人生充满希望。更想成为宣传之星,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宣传之星”在我心中是个神圣的名词。
向上,她反映思想状况和成长历程;向下,她传达规章制度和管理意向;向内,她组织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向外,她联系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宣传之星”存在的基础;自我锻炼,提升自我素质的意义是“宣传之星”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所以,我向往成为“宣传之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假如我能顺利成为“宣传之星”,我会积极、主动、民主、协助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在其中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办事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
同时也自觉地学习和体会“三个代表”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及参政议政意识。 由于我爱好文学,如果能顺利成为“宣传之星”,我会树立我们“宣传之星”的形象,可以代表我们年轻一代的心声。
可以说,我希望成为“宣传之星”就是为了完成上述愿望。当然,以我一己之力是难。
9. 秦淮夜泊翻译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如首句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的迷蒙夜景,大可以看出语言的精练、准确、形象。
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如首句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的迷蒙夜景,大可以看出语言的精练、准确、形象。
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下句却运用了浅显的典故,以表达他深沉的感情,颇为雅丽清新。这一切,都使得这首诗显得词来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富有艺术勉力。
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
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
秦淮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杜牧另有一首《江南春》,是写金陵春色的,基调开朗得多:“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罢这二十八字,闭目就能想见唐朝的金陵春色:黄莺于红花绿柳,酒旗飘在水村山郭,风景是极动人的则是许许多多的寺庙,它的缕台在烟雨中放光,这些寺庙是南朝留给金陵的宗教艺术财富。
10.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秦淮杂诗(其一)
王士禛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清顺治十八年(1661),王士禛在扬州任推官,有事往金陵,居秦淮之侧,作《秦淮杂诗》一组二十首,所咏皆秦淮之事。本诗为组诗的第一首,总写到秦淮河的感受。
首联突兀而起,写诗人在金陵秦淮河边的一种低回哀婉的情愫。“秣陵”,秦时改金陵邑为秣陵,即今之南京。诗人来到秦淮河,直述其“肠断”、“梦绕”,吧个人的情感赤裸裸地袒露出来。依之常理,没有牵肠挂肚的伤心事,不能“肠断”;日无所思,“梦绕”亦无从谈起。但诗人因何念“年来肠断秣陵舟”,又何以情牵梦绕于秦淮水上楼,诗中并不明示,下一联反转以写景衬托此情:“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烟雨迷蒙,乃是江南春色的一大特征,但“十日雨丝”,是否由给人以“淫雨绵绵”之嫌呢?不同的心境感受自然迥异。诗人的感受即十分奇警:原本给人以特殊美感的浓浓春景,此刻在他眼里却如“残秋”一般让人倍凄冷了。强烈的反差,愈加映衬出诗人在秦淮河畔情绪的低落凄哀,使得整首小诗韵致浓郁,愁肠千回。
诗人在秦淮河畔为什么会有这般心境?如果联系到整组诗中时见咏怀明代遗迹之语,诸如咏徐达宅第是“朱门草没大功坊”;咏南明皇家旧苑是“旧苑至今零蔓草,枉将遗事吊隋陈”;用秦淮岸上旧院艺妓,则说“尊前白发谈天宝,零落人间脱十娘”;至莫愁湖更有“年来愁与春潮满,不信湖名尚莫愁”,均明显流露出对朝代更替、物换星移的感叹和对前朝消亡的悲哀。如果再联系到诗人的生活阅历,是可以揣测本诗是伤悼明亡之意的。王士禛在明代度过童年,他的祖父、父亲作为明遗民都入清不仕、隐居乡里。王士禛他来到南明故都金陵,览旧朝之风物,感念秦淮水上楼昔日之繁华,萌生今不如昔的吊古怀旧之情亦属自然。虽然仅就本诗而言尚不凿实这一点,但诗中所透出的伤感情绪,置之于清初明亡不久,明遗民甚众之际,它是极易勾起人们与吊明有关的联想和共鸣的。不着意将底蕴端出,而留给读者以丰富的遐想,恰可视为诗人的成功之处。
王士禛倡导的诗歌“神韵”说,主张诗要含蓄蕴藉,推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让人颇有所感却又难以指实本诗,乃是其实践自己试论的力作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