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的甲骨文怎么写
“地”字最早见于小篆,没有甲骨文的字型见于考古发现。
迄今所存的甲骨文十五、六万片中,单字量约4400个,可识可读的约2400字,其中约1400个见诸于现代汉语字典,其余2000字尚不可释读。
也可能“地”字就包含在这2000个尚不可释读的甲骨文文字之内。
地的小篆字体如下图:
《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
《说文解字》: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字形采用“土”作边旁,“也“ 是声旁。
扩展资料:
①本义,名词:远古的简单墓穴。如:坟地、墓地
②名词:人类居住的星球上生物栖息的广大疆野。如:田地、土地
③名词:空间,处所,场所。如:地点、地方
④名词:行政区域,领土。如:本地、外地
⑤名词:介于省、县之间的行政区域。如:地区、地市
⑥名词:实质,内部。如:见地、心地
⑦助词:用在现代汉语的状语和中心词之间。如:静静地睡 、悄悄地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甲骨文: 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2. 地的甲骨文怎么写
“地”字最早见于小篆,没有甲骨文的字型见于考古发现。
迄今所存的甲骨文十五、六万片中,单字量约4400个,可识可读的约2400字,其中约1400个见诸于现代汉语字典,其余2000字尚不可释读。也可能“地”字就包含在这2000个尚不可释读的甲骨文文字之内。
地的小篆字体如下图:《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从土,也声。 《说文解字》: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
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字形采用“土”作边旁,“也“ 是声旁。
扩展资料:①本义,名词:远古的简单墓穴。如:坟地、墓地②名词:人类居住的星球上生物栖息的广大疆野。
如:田地、土地③名词:空间,处所,场所。如:地点、地方④名词:行政区域,领土。
如:本地、外地⑤名词:介于省、县之间的行政区域。如:地区、地市⑥名词:实质,内部。
如:见地、心地⑦助词:用在现代汉语的状语和中心词之间。如:静静地睡 、悄悄地走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甲骨文: 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3. “山”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甲骨文的山字的写法如下:
山的其他写法: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山,宣发地气。高山宣发地气,散布四方,促生万物,有石崖而高耸。象高峰连绵之形。所有与山相关的字,都采用“山”作边旁。
4. 人的甲骨文怎么写
一、人的甲骨文写法: 二、人的释义: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2、每人;一般人。 3、指成年人。
4、指某种人。 三、人的组词: 为人、生人、送人、来人、走人 忙人、怕人、成人、人民、巨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此籒文。象臂胫之形。
凡人之属皆从人。 白话版《说文解字》:人,天地间品性最高贵的生物。
这是籀文。字形像垂着手臂、挺着腿胫的形象。
所有与人相关的字,都采用“人”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来人[lái rén] 临时派来取送东西或联系事情的人。
2、主人[zhǔ rén] 接待客人的人(跟“客人”相对)。 3、本人[běn rén] 说话人指自己。
4、友人[yǒu rén] 朋友。 5、人[rén men] 指许多人。
5. 甲骨文的土字怎么写
土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图:
土拼音:tǔ
释义:
1.土壤;泥土:黄~。黏~。~山。~坡。~堆。
2.土地:国~。领~。
3.本地的;地方性的:~产。~话。这个字眼太~,外地人不好懂。
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法。~专家。~洋并举。
5.不合潮流;不开通:~里~气。~头~脑。
6.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
白话版《说文解字》:土,大地用以吐生万物的介质。上下两横的“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中间的一竖“丨”,像植物从地面长出的样子。所有与土相关的字,都采用“土”作边旁。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本土[běn tǔ]
乡土;原来的生长地:本乡~。
2.土豆[tǔ dòu]
马铃薯的通称。
3.乡土[xiāng tǔ]
本乡本土:~观念。~风味。
4.净土[jìng tǔ]
佛教认为佛、菩萨等居住的世界,没有尘世的污染,所以叫净土。
5.土黄[tǔ huáng]
像黄土那样的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