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者,新闻稿怎么写
关键点拨:抓住事实五要素when(时间)、where(在哪儿)、what(是什么)、who(谁)、why(为什么),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有时候,后两个要素不是必需。
刚开始写作可能有点手生,作品不能被接受,不要放弃,坚持多写会有成效的,建议看一下所在报纸往期版面的典型文章,汲取有点多学习,祝你好运!说起来这些你都应该学过,帮你回忆一下吧!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
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
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
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
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
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
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
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
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光明日报) 1993年5月13日)。
简讯内容第一,篇幅简短。如“国际要闻简报”、“学术动态”、“市场漫步”等。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
如《一切依靠群众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6日)。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
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光明日报》1993年7月25日)。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
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
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辽宁日报》 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写法: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
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幅题) 双行标题。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
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
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
如: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
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
2. 如何写好记者报导的开头
篇报道稿,发表在广播、报纸上,叫新闻稿,或者叫消息。发表在学校的板报上,叫报道稿,或板报稿。
报道稿的内容很广泛,学校、社会、各行各业,新人新事,批评、表扬……
报道槁的要求,一要“新”:选择生活中最新鲜、最感人,有积极意义的事;二要“快”:报道要及时,要迅速;三要“实”:报道稿要实事求是地写,不夸大,不虚构,四要“短”:不管是登在报纸上,还是板报上,篇幅都以短小精悍为宜,力求语言简短、准确、生动。
养成经常给黑板报、广播站、报纸写稿子的习惯,能培养一个人的观察能力。使人变得敏感,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题材,提高认识能力。养成经常写稿的习惯,自觉地增加练笔的机会,久而久之,会使人思路敏捷,思考细致,下笔成文。即使碰上新的作文题,也难不住。
还是从怎样写好报道稿说起吧。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1第五题,向同学们推荐了一篇《我们的班级小图书室》的报道稿。分四个部分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第一部分,是标题。标题是把报道中最主要的事实最基本的内容,高度概括成一句话或几句话。标题是文章中心的概括,很重要。
第二部分,是报道的开头。如:“新学期开始不久,我们五年级两个班的少先队员,办起了班级‘小图书室’。”这是这篇报道的开头。把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用简明生动的话告诉给读者,这叫报道的导语。
第三部分,“图书室里的图书,除了一小部分是向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先介绍了图书的来源,接着写“每天午饭以后和课外活动时间……”介绍阅读时间。最后,“为了使图书不断更新,小管理员每隔一段时间,就设法调换一批新书……”介绍了阅读活动方法。
这段是这篇报道的中心,按事情的并列关系,从图书来源、阅读时间、办法等三个方面,把材料组织起来。这是报道的“主体”部分。
第四部分,“通过这项活动,队员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写出了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或者这项活动收到了什么效果,这是报道的结语部分。
结合《我们的班级小图书室》例文分析,我们抓住了写报道稿的简单的几个要点,可以按要求练习写报道稿,可以从自己身边开始,渐渐扩大,先报道班级的、学校的,逐渐报道社会上的新人新事。起初,可给学校板报写,以后再扩展到给广播站、电台、报纸写。有了兴趣,进步就快。有不少记者、作家,就是从年轻时给报刊写新闻报道开始,走上了成功之路的。
同学们,希望你们都要成为一个小小通讯报道员。
3. 校报关于记者节的报道如何写
你们学校有记者节活动吗?有的话就报道你们的活动。由这个小活动,引出记者节的由来,也算是个时新性较强的动态报道。
你们学校校报办得如何?如果很出彩,广受同学欢迎,你可以策划一起以“校园记者”为主题的新闻报道,包括校园记者的报道趣事、难忘之事、有意义的事;校园记者采访中的曲折坎坷,有报道价值的事;校园记者成长历程;再介绍下,校园名记者或优秀记者,校电视台、电台的也可参与,总之,就是有点到面的,把校园记者的全态全貌展示给读者。
记者档案知道吧,你看,记者也是有故事的,记者的故事也很精彩、非同寻常。
4. 记者的文章怎么写
记者的文章怎么写
有了丰富的素材库,剩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运用了。其实写作,特别是新闻写作不需要太多的修辞啊、描写啊,太多了反而会让人觉得华而不实,很累赘。需要的是两个“真”。
一是真实,真实不但是不弄虚作假、添油加醋,还要通过了解多方面的意见,从多角度看同一件事,使新闻更客观,报道更完整、文章更丰满充实。比如要采访你的一个老师,你会怎样采访呢?除了采访他本人以外,采访他的学生、他的领导、家人都很重要,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他是怎样一个人,不至于偏听偏信,听一面之辞。做记者想偷懒可是不行的。
二是真情,小时候某一天,我曾对妈妈说:“妈,我知道了,作文就是‘作’出来的。”结果给妈妈“教育”了一番,现在回想很好笑,后来才知道文章不是胡编乱造、不是天马行空,最重要的是有真情实感。军旅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报道的是朝鲜战争的事迹,他就是以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真情感动了全中国的人。
写作是记者的“拿手好戏”,一个美国的报刊总编给刚入行的记者的忠告是:如果你不能做到一睁眼就开始写作,那就试试干点别的吧。这个要求对于小记者是高了一些,但从中可见写作对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
而对写作来说最重要的无非是坚持,只要坚持,一定有收获!只要坚持,一定能成功!我能出这本书也正是因为我每次旅游不懈的坚持。
5. 报纸中的报道怎么写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
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我今天主要介绍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以及几种常用新闻题材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要从事新闻写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明确规定了实施与新闻的关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报道在后,也可以这样说,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 新闻写作,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实事。
我们来读一篇曾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 中国,充满投资机会东部沿海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节录) 记者最近对东部沿海地区100家“三资”企业做的调查发现,有39家已先后追加了投资。
这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这项调查是最近上个月间进行的。
记者就企业是否有利可图、是否享有自主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政策如何等几个问题,采用相同采访提纲,选择了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5个省市的100家“三资”企业逐家进行了调查。 在被调查的100家企业中,有77家已取得了可观的利润,尚未盈利的23家企业中,因经营不善等原因而致亏损的只有8家。
其余15家未能获利的原因包括:快速折旧、处于还贷期或处于开业投产初期,等等。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认为盈利对他们来说是早晚的事。
日商独资企业厦门莆田服装有限公司对所在地区提供的基础设施感到满意,总经理佐藤忠良对记者说:“这里的基础设施与海外相比已相差无几。”同在这一地区的中美合资鹭美存储盘片有限公司总经理杰瑞先生作了更高的评价:“厦门陆、海、空交通具备,通讯良好,人才集中,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区。”
另外98家企业在回答记者关于你对所在地区基础设施作用如何评价“的提问时,回答“较好”、“一般”、“较差”的分别为58、22和18家。 调查表明,有76家企业对中国员工的素质表示满意。
中国和联邦德国合资兴办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马丁.波斯特博士评价说,勤劳、智慧、积极、坦诚的中国合作者是联邦德国技术得以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 记者列入调查的其他一些问题还有:“你对政府提供的服务有何评价”,“你是否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你在中国的业余生活如何”等。
18家企业的外商认为“政府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支柱”,“政府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而17家则认为“没有得到政府多大的帮助”。82家表示他们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独立自主的管理企业,另外18家则称常常受到来自企业外部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的牵制和干预。
大多数外商对业余生活的“单调”、“枯燥”感到失望。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1990年)]《写一篇新闻报道》教学设计 江苏海安西场实验小学 王 丽 设计理念: 从读知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新闻报道的一般写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创造性的处理和加工信息、主动交流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这则新闻报道是怎样报道“我市第九届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决赛情况的。 2、领悟写法,领会习作要点:先交代比赛结果,再写比赛大体经过,最后补充了获得第三、四名的学校。
3、迁移运用,写一篇新闻报道。 课前准备 搜集几条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留心最近学校里开展的活动或社会上发生的新鲜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交流最近所听到或看到的广播、电视、报纸上的新闻报道。体会新闻的好处,激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2、介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语句,理解其含义。引导学生要关心社会,留心生活。
二、学文 1、自读例文。说说读了这则报道知道了什么。
2、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三、悟法 1、出示以前学的报道《和书籍交朋友》,讨论比较例文和这则报道的不同之处。
提示:题目不同,例文题目较长,把最重要的内容——比赛结果写出来了。 写法不同,例文先交代比赛结果,再写比赛大体经过,最后补充了获得第三、四名的学校。
2、分组讨论为什么这样写呢?引导学生体会新闻报道的特点。 3、如何将要报道的新闻告诉听者或读者呢? 用“开头……接下来……最后……”的句式说。
先说说这则新闻的写法,再归纳说出新闻的一般写法。 (板书:开头: 交代结果 接下来:事情经过 最后: 补充交代) 四、采访 1、分组进行“小记者在行动”活动,每组一名记者采访最近社会上发生的新鲜事或学校里开展的活动。
2、组员按照板书的提示将新鲜事或活动按新闻报道的格式跟小记者说一说。 3、指名说说。
4、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