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位加法竖式上的点写在哪怎么写
写在需要进位的数字前一位的最上面,例如下图:
进位加法,数学运算的一种,加法的一种。例如十进制时,一位上的数相加过十,则在此位上写相加得数的个位,向下一位进十位上的数。
数学运算的一种,加法的一种。当两数相加时,某一位的结果每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上一位计1,这就是进位。
如:48+56=104,8+6=14>10 则向上一位(十位)进1,4+5再加上进位得来的1,即4+5+1=10 也需向上一位(十位)进1,当运算中存在进位的加法称为“进位加法”。
扩展资料
进位是一种运算形式,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它是标准算法的一部分,通过从最右边的数字开始合并然后传递到左边。 例如,当在十进制下计算6和7的和等于13时,“3”被写入右边一列,而产生的进位“1”被写到左边。
十位数向下一个数字转换,在本例中,在十列中为3 - 1。 根据这种方法,“借”这个词是一个不正确的词,因为十是从来没有回报。
十位数从左下一个数字复制,然后通过将其添加到“借用”列中的减号中“给予回报”,在本例中,在第十列中列出了4 - (1 + 1)。
2. 什么叫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数学运算的一种,加法的一种。例如十进制时,一位上的数相加过十,则在此位上写相加得数的个位,向下一位进十位上的数。
数学运算的一种,加法的一种。当两数相加时,某一位的结果每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上一位计1,这就是进位。
如:
48
+ 56
————
= 104
8+6=14>10 则向上一位(十位)进1
4+5再加上进位得来的1,即4+5+1=10 也需向上一位(十位)进1
当运算中存在进位的加法称为“进位加法”。
扩展资料
方法
先用某种学具表示相加的两个数,再把表示两个加数的学具合在一起,数一数,数出的结果就是两个数相加的得数。例如,计算9+5时,先在左手边摆出9根小棒,再在右手边摆出5根小棒,然后将这两堆小棒合在一起,数出一共有14根小棒。
这个计算方法同样源自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以及他们对加法运算含义的初步认识。只不过,和“方法一”相比,一方面学生的数数过程更多地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另一方面则更多地体现了“加法就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认知经验。
事实上,这个计算方法也暗合了基于自然数基数理论的加法定义,即如“设A与B是两个没有公共元素的有限集合,它们的基数分别是a和b,那么集合A和B的并集C的基数c,叫做a与b的和,记作a+b=c”。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位加法
3. 什么是退位和进位加减法
退位减法,数学专有名词,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进位加法,数学运算的一种,加法的一种。例如十进制时,一位上的数相加过十,则在此位上写相加得数的个位,向下一位进十位上的数。
举例说明:
33+18=51,进位加(个位满十进一)
51-18=33,退位减(个位不够减,十位退一)
扩展资料:
数学运算的一种,加法的一种。当两数相加时,某一位的结果每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上一位计1,这就是进位。 如:
48
+ 56
————
= 104
8+6=14>10 则向上一位(十位)进1
4+5再加上进位得来的1,即4+5+1=10 也需向上一位(十位)进1
当运算中存在进位的加法称为“进位加法”。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进位加法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退位减法
4. 幼儿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怎么写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计算的方法与上节相同。同时,本节教材兼有巩固上节教材的任务。本节教材也分两段进行,第一段是口算方法,第二段是“用数学”。
口算方法的教学,先让学生从情境中引入8加几的计算,然后通过让学生摆一摆解决8加几等于多少的问题,认识把8凑成10的过程,并通过在算式下标注凑十过程的方法,及时抽象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方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和掌握。再运动知识迁移的规律,探索7加几,6加几时如何把7、6凑成10,提高学生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用数学”环节的教学,与9加几“用数学”内容相比,难度有所增加。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需要学生自己收集。并让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探寻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学习9加几的时候,学生对凑十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是单一的练习,只知道机械地分出一个 1来,为什么要分出1来却不太清楚。所以在学习8、7、6加几的时候对要分出几来凑十可能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一定要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再与9加几时分出来的数进行比较,让学生理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9663935解这一道理。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时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充分运用迁移规律,放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理解和掌握8、7、6凑十的方法,逐步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算法,达到脱离实物通过思考也能算出得数。体会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根据图意和问题思考,确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为学生以后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