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烧的笔顺怎么写
烧的笔顺为点、撇、撇、点、横、斜钩、撇、横、撇、竖弯钩。
一、笔画笔顺
烧笔画共10画,烧的部首为大,除部首外6画,10画分别为点、撇、撇、点、横、斜钩、撇、横、撇、竖弯钩。
二、基本信息
1、拼音:拼音:shāo;
2、四角码:95812;
3、部首:火;
4、总笔画:10画;部首外笔画:6画;
5、98五笔:oatq;86五笔:oatq;
6、郑码:uhg ;统一码:70E7;仓颉:fjpu 。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烧,爇也。从火,尧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烧,焚草种地。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尧”作声旁。
造字本义:动词,将泥丕放在窑中的大火里制成陶器。
2. 大火的火是几笔
拼 音
huǒ
部 首 火
笔 画 4
释义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速。十万~急。
3.指枪炮弹药等:~药。~炮。
4.发怒,怒气:~暴。~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
6.形容红色的:~红。~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3. 描写大火的成语
【毒燎虐焰】:毒:恶毒的;燎:火烧;虐:凶残的;焰:火焰。恶毒的大火燃烧,凶残的火焰肆虐。形容凶猛狠暴虐的恶势力。
【红炉点雪】: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洪炉点雪】: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洪炉燎发】:洪炉:大炉子。大火炉里烧毛发。比喻事情极易解决。
【洪炉燎毛】:洪炉:大炉子;燎:烧。大火炉里烧毛发。比喻问题极易解决。
【燎原烈火】: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燎原之火】: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烹:煮;着:附着。用炽烈的大火煮油脂,把鲜花附着在织锦止。比喻好上加好。也形容更加热闹,更有排场。
【烈火真金】: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
【咸阳一炬】:咸阳:秦朝的都城;炬:火把,引申为火焚。咸阳的一把大火。指项羽率军到咸阳后将秦宫全部烧毁。泛指一把火烧光。
【燎原烈火】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熊熊烈火】熊熊:形容火势旺盛。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
【火光冲天】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
【火光烛天】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4. 描写“大火”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大火”的成语有:
毒燎虐焰、洪炉点雪、洪炉燎发、燎原烈火、燎原之火、烈火之金、咸阳一炬、熊熊烈火、光火烛天、烟炎张天
1、烟炎张天
【读音】:yān yán zhāng tiān
【释义】:烟火遮满天空。炎:同焰。
【造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 甚众。
2、燎原烈火
【读音】:liáo yuán liè huǒ
【释义】: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造句】:改革开放的洪流,似烈火燎原,不可阻挡。
3、熊熊烈火
【读音】:xióng xióng liè huǒ
【释义】:熊熊:形容火势旺盛。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5回:“冥器杌椅车轿,都陷在熊熊烈火之中。
【造句】:远看月季花,它像阳光中的一团熊熊烈火,又像鲜艳绚丽的晚霞。
4、毒燎虐焰
【拼音】: dú liáo nüè yàn
【解释】:毒:恶毒的;燎:火烧;虐:凶残的;焰:火焰。恶毒的大火燃烧,凶残的火焰肆虐。
5、洪炉燎发
【拼音】:hóng lú liáo fà
【释义】:洪炉:大炉子。大火炉里烧毛发。比喻事情极易解决。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5. “五”字的拼音怎么写
五”字的拼音是baiwǔdu
简体部首: 二 ,部外笔画: 2 ,总笔画: 4
◎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zhi期) 。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组词
◎ 五霸dao wǔbà
[the five princes] 其说法不一,一般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在诸侯中势力强大,称霸一时
◎ 五保 wǔbǎo
[the five guarantees]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
◎ 五倍子 wǔbèizǐ
[Chinese gall;nutgall;gallnut] 中药名。
◎ 五采 wǔcǎi
[the five colors] 即“五色”
造句
1 这次考内试,他提升了五个名次,获得了进步奖。
2 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罗布泊。
3 为扑灭这场森林大火,消防局动用了五个中队的警力。
4 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含辛茹苦地供五个孩子读容完了大学。
5 一队学生鱼贯而入,共有十四五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