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一来源采购的涵义概念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单一来源采购的涵义概念及特点 单一来源采购是一种没有竞争的采购方式。
采购实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向单一的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提供者征求建议或报价来采购货物、工程或服务。 《示范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了单一来源采购;《指南》在“招标以外的采购方法”一章中规定的直接签定合同方法即是单一来源采购。
《协议》第7条规定了限制性招标,相当于单一来源采购。《指令》规定了谈判程序,其中不带竞争邀请的谈判程序即是单一来源采购。
单一来源采购的适用条件 由于单一来源采购只同唯一的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提供者签定合同,所以就竞争态势而言,采购方处于不利的地位,有可能增加采购成本;并且在谈判过程中容易滋生索贿受贿现象。 所以对这种采购方法的使用,“规则”都规定了严格的适用条件。
一般而言,这种方法的采用都是出于紧急采购之时效性或者只能从唯一的供应商或承包商取得货物、工程或服务之客观性。现将“规则”规定采用单一来源采购的情势作一比较研究,阐述如下: 1。
招标失败。 在采用公开和限制程序情况下没有合适投标,且原条款未做重大改变。
招标失败的原因或是无人投标,或是串通投标,或是投标由不符合参加条件的供应商所提出。《协议》和《指令》都有此规定。
2。采购标的来源单一。
基于技术、工艺或专利权保护的原因,产品、工程或服务只能由特定的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提供者提供,且不存在任何其他合理的选择或替代。 各“规则”都有此规定。
3。紧急采购时效之需要。
不可预见事件导致出现异常紧急情况,使公开和限制程序的时间限制难以得到满足,且出现该紧急事件的情势也非归因于签约机构。各“规则”都有此规定。
4。附加合同。
如《指令》规定,就供应合同而言,在原供应商替换或扩充供应品的情况下,更换供应商会造成不兼容或不一致的困难。 但此类合同的期限不能超过三年。
就工程合同而言,现存合同的完成需要未预料到的额外工程,该额外工程即不能同主合同分开(经济和技术原因)又非常必需,只要该额外工程仍由原承包商完成且价格不超过原合同的50%。就服务合同而言,实际上不能同主合同分离,且为主合同之完成所必需的、未曾预料到的额外服务,只要该额外服务的总价值不超过主合同价值的一半并且该额外合同仍然授予原服务提供者。
《改稀贰ⅰ缎议》、《示范法》也都有类似规定 5。研究、实验或开发合同。
采购实体为谋求与供应商或承包商订立一项进行研究、实验、调查或开发工作的合同,但合同中包括的货物生产量足以使该项业务具有商业可行性或足以收回研究开发费用者除外。《示范法》、《协议》和《指令》都有此规定。
6。重复合同。
需要增加购买、重复建设或反复提供类似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并且该原合同是通过竞争邀请程序授予且新合同授予同样的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提供者。除《示范法》外,其他“规则”都有类似规定。
7。设计竞赛。
如《协议》规定,与设计比赛获胜者签署合同的情况,只要该比赛是按照公开邀请所有资格合格者都参加的方式公开而有组织地进行的,并且比赛是由独立的评判团判定。 《指令》也有此规定。
另外,除了以上共同的适用条件之外,“规则”还有各自独特的适用条件。 《示范法》规定,在采购实体的采购涉及国防或国家安全、并断定单一来源采购为最适当的采购方法;或出于经济发展、就业、国内优惠等政策考虑情况下,也可适用单一来源采购。
《指南》规定,如果负责工艺设计的承包商要求从某供应商采购关键部件,并以此作为性能的条件,那么采购机构也可采用直接签定合同的采购方法。 《协议》规定,在商品市场上采购的产品或只有短时间内出现的条件极有利的采购,也可使用限制性招标方法。
2. 单一来源采购谈判的内容,作为供应商应该做好什么准备,注意哪些
单一来源采购在一般情况下,采购机构会直接与单一供应商进行谈判,以确定是否成交。
该采购方式是政府采购法定方式中的特例,它不能体现政府采购的竞争性原则,因此,采购机构使用该方式一般比较慎重。对于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只能从惟一供应商处采购的项目,有关信息应当在财政部门指定的官方媒体上发布公告,以听取相关供应商的意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注意事项: 1、在符合下列条件的情况下,供应商才有可能被确定为单一来源采购的对象:供应商在技术上具有垄断性,采购人只能从惟一供应商处采购;供应商在时间上具有垄断性,由于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采购人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满足不了项目对时间的要求;供应商在配套上具有垄断性,为了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采购人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但添购资金总额不能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 2、单一来源采购并不代表采购机构一定会与供应商成交。
一般情况下,只有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才会成交:一是保证质量,是价格合理,否则采购人可以通过变更采购需求的方式重新选择供应商。 保证质量的含义有:一是满足采购人的技术要求;二是满足采购人数量、交货时间、服务、付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价格合理的标准是:一不能突破采购预算;二不能高于其他单位的采购价;三不能比同类相近产品价格高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