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遵守纪律作文》
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遵守纪律这个规定。
班级遵守纪律遵守的就是上课不乱讲话,吃饭拿饭不大声喧哗,排队时不能交头接耳。然而每当老师让同学们遵守纪律时,同学们都说能做到,可是真正做到的同学又有多少呢?
当老师没来教室上课时,教室里便会乱成一锅粥,每个同学都在交流,有的甚至手舞足蹈起来,然而老师快走进教室时,教室里的同学便会鸦雀无声。难道,我们是为了老师而遵守纪律的么?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遵守纪律么?
当老师没来管理吃饭拿饭时,有的同学不排队了,有的同学说起话来了,有的同学打闹起来了,然而老师走过来时,拿饭的同学着急的的排成了一条队,队伍没了声响,打闹的同学慌张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难道,我们遵守纪律是给老师看的么?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遵守纪律么?
当排队去其他教室上课时,有的同学先走了,队伍一下子少了好多人,有的时候领队都走了,队伍散成了一堆沙子,现在的队伍并不是昔日那条整齐安静的队伍了,那条安静的队伍是老师铸造起来的,现在没有了老师,队伍便成立不起来了,难道,有了老师我们才能做好么?没了老师是否我们就做不好了呢?老师会永远跟在我们身旁么?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遵守纪律么?
在我看来,遵守纪律是要做到自觉的,是要做到持之以恒的!当老师不在时班长就要担任起管理班级的责任。当吃饭时老师不在身旁管理时,自己就要自觉的排队拿饭,吃饭要保持安静。当排队时老师不在身旁管理时,领队的人就要担任起整理队伍、让队伍保持安静的责任!遵守纪律是需要每个人自觉的,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是我们长大步入社会的关键所在。
这就是我对遵守纪律的感想,遵守纪律会伴随我们一辈子,请让我们从小时候学起遵守纪律吧!
2. 有关遵守纪律的作文
做尊师爱校的好少年
人们都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想,那学校就是一座花园了吧,而学生,就是这座花园里充分享受阳光和园丁的浇灌的鲜花。
也许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会遭遇忧愁,但与此同时,我们更能感觉到学校带给我们的快乐。
学习到了有趣的知识,结识了许多好朋友。一步步成长起来。
而在代表班集体参加比赛或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更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团结。老师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他们将知识传授给我们,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我们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可就是这样让我们受益匪浅的学校,大家却总是不注意去爱护她,不注意去尊重自己的老师。虽说现在我们常常将“尊师爱校”挂在嘴边,可扪心自问,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因为对老师、学校不满而口出狂言;在路上遇见老师而不主动问好;不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等等。事实上,这些行为不但伤害了学校、伤害了老师,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师爱校更是礼仪中很重要的的一部分。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唐代哲学家韩愈也曾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若没有教导我们的老师和提供教育场所的学校,我们永远无法摆脱蒙昧、拨云见日。我们难道不该深深感激他们吗?
天上的太阳正好,人间万物已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让我们即刻启程,做个讲文明、懂礼貌、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好少年吧!
3. 如何遵守纪律
纪律在我心
何为纪律?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纪律又是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的,因此有些青年人便产生了误解,认为遵守纪律和个人自由诗对立的,要遵守纪律就没有个人自由,要个人自由就不该有纪律的约束。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是分不开的。遵守纪律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虽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在学校期间必须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注意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让这种“优秀”纪律在我们心中荡漾。
学校纪律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没有严格的学校纪律,必然会影响学生习的惯养成,必然会导致学习的松弛,违纪成风。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大学校秩序的管理力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最终把纪律约束变为一种自觉的约束,把自觉的行为习惯升华为一种文明素养,让这种“优秀”纪律在更广阔的空间上飘荡,驰骋风云!
纪律属于道德的范畴。一个人的纪律性如何,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惟有思想道德高尚,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使遵守纪律成为我们自觉行动。
纪律,是你让优秀成为我们的习惯;是你一直荡漾这我们的心扉;是你让这种习惯成为文明素养。
纪律在我心,让我们一直将之坚守。
4. 作文 遵守纪律
尚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
《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是说治理国家要以德为先,提出“老百姓如果没有了羞耻心,统治者如果没有了法制,那么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史记》强调,“德是国家的根基。”
孟子也说只有用德去说服人们,才能做到使人心情愉快而由衷地佩服”;管子则提出:“达礼、仗义、廉洁、知羞是实现国家强大不可缺少的四个方面,如果忽视了这四个方面,国家就会走向灭亡。”所以,“礼仪、纪律、文明”非常重要。
古人都能够崇尚礼仪、遵纪守法、讲究文明,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世纪小学生更应该“学礼仪,守纪律,讲文明”。说起礼仪,我们在1~4年级的《思想品德》、《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读本》中,老师就曾教了我们许多,如《孔融让梨》、《尊师情深》、《尊敬老人》等,教育我们做学生的必须懂得尊师敬老、知书达礼,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是无数人们 通过不同形式的纽带关系连结起来的活的有机体。
要维持这种有机体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要有动力机制,还要有平衡机制,而规范动力、实现平衡的主要手段有两个,一个是法制,一个是道德。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讲法制就是要守纪律,讲道德就是要讲文明。
其实,纪律就在我们身边,如平常接触的《中学生守 则》、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等,这些都是我们学生所必须遵守的。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就发给我们了一本书,叫《学纪律,讲道德》,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一名好学生的指导书,这里边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为人的原则。
作为小学生,不讲卫生,就是不讲道德;不讲道德,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最后,我呼吁全国所有的小学生,从小做起,从小学起,努力做“学礼仪,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学生. 你自己再改下什么的就行了。
~ 什么是纪律?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为了共同劳动和生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要求建立相应的行为规则,用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行为规则,就是最初的纪律。没有这种行为规则,人们就无法协同活动,无法同自然抗争,也无法有秩序地生活下去。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纪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前苏联著名将领苏沃洛夫有句名言:“纪律是胜利之母。”
革命战争要取得胜利依靠铁的纪律,而今天,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强调纪律。这是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护安定团结,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个工厂如果没有劳动纪律,工人们各行其是,这个工厂就会乱乱糟糟,生产就会陷于瘫痪。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纪律,居民们在街上随心所欲,你骑自行车乱闯红灯,我驾汽车横冲直撞他步行随意穿越马路,那么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必然是一片混乱,交通事故带来的不幸就会降临在许多人的头上。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纪律又是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的,因此有些青年人便产生了误解,认为遵守纪律和个人自由是对立的,要遵守纪律就没有个人自由,要个人自由就不该有纪律的约束。 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却是分不开的。
遵守纪律,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凡是纪律,都具有必须服从的约束力。
任何无视或违反纪律的行为,都要根据性质和情节受到程度不同的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就是说,纪律是严肃的,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纪律又需自觉遵守。
只有自觉纪律才是铁的纪律。这是因为,纪律同法律、道德虽然同属行为规范,但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纪律介乎于法律和道德之间。
纪律与道德的不同之处,在于纪律具有强制性的要求,但这种强制性又比法律弱些,而自觉性的要求则比法律强些。所以,遵守纪律还需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
纪律属于道德的范畴。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纪律或无视纪律的约束,那就是没有道德。
一个人的纪律性如何,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惟有思想道德高尚,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理解,且具有执行纪律、维护纪律的高度自觉性、坚韧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经得住纪律的考验,甚至视纪律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
事实表明,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文化素养的人,有着高度自觉的纪律性;而道德品质低下、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往往是一个不能自觉遵守纪律的人。 遵守纪律,就需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增强自己对社会的义务感。
同时,要自觉地遵守纪律,不论大事小事,凡是纪律要求做到的,就坚决去做;凡是纪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在没有人监督和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同样遵守纪律,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使遵守纪律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学校的基本纪律规范是为了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
5. 我如何遵守纪律
我们中国一向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一直有着崇尚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是说治理国家要以德为先,提出“老百姓如果没有了羞耻心,统治者如果没有了法制,那么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史记》强调,“德是国家的根基。”孟子也说只有用德去说服人们,才能做到使人心情愉快而由衷地佩服”;管子则提出:“达礼、仗义、廉洁、知羞是实现国家强大不可缺少的四个方面,如果忽视了这四个方面,国家就会走向灭亡。”所以,“礼仪、纪律、文明”非常重要。
古人都能够崇尚礼仪、遵纪守法、讲究文明,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世纪小学生更应该“学礼仪,守纪律,讲文明”。说起礼仪,我们在1~4年级的《思想品德》、《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读本》中,老师就曾教了我们许多,如《孔融让梨》、《尊师情深》、《尊敬老人》等,教育我们做学生的必须懂得尊师敬老、知书达礼,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是无数人们
通过不同形式的纽带关系连结起来的活的有机体。要维持这种有机体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要有动力机制,还要有平衡机制,而规范动力、实现平衡的主要手段有两个,一个是法制,一个是道德。对我们小学生来说,讲法制就是要守纪律,讲道德就是要讲文明。
其实,纪律就在我们身边,如平常接触的《小学生守
则》、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等,这些都是我们学生所必须遵守的。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就发给我们了一本书,叫《学纪律,讲道德》,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一名好学生的指导书,这里边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为人的原则。作为小学生,不讲卫生,就是不讲道德;不讲道德,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最后,我呼吁全国所有的小学生,从小做起,从小学起,努力做“学礼仪,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学生.
6. 遵守纪律我能行的主题班会总结怎么写
为了使全班同学进一步了解、理解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能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做一个遵规守纪、诚实守信、勤奋向上的中学生。
教学目标: 以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为中心,通过生活实例窥探、行规讨论交流、反面案例启示、文明倡议书签名等一系列程序活动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要求: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在这个教室里开展开学以来第一次班队活动,我想,咱们开学已经一个月多了,我不知道大家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否有所了解,又是否落实到行动中了.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举办一次班队活动.二.由生活中的点滴谈起 三、《 是对还是错》班主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是遵规守纪的结果,好的习惯能够规范我们的行为。
坏的习惯却能误导我们的行为,甚至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那么平时我们的一些做法或者习惯是不是符合规范呢?下面进入第一个活动:判断下面说法是对还是错。
(1)要考试了,我的钢笔不见了,小龙不在,我拿他的用一下(╳)(2) 不入二厅是指不入游戏厅和舞厅.( √ )(3)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 )(4)吃饭时要做到边吃边聊,这样才越吃越香(╳)(5)手中有废纸或其他垃圾随手丢在路边,反正没有人看见(╳)(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 √ )(7)上课太累人了,我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再说(╳)(8)别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脚,立即给你道歉了,你说没关系(√)(9)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 )(10)晚上休息时间到了,我睡不着,干脆出去散散步回来再睡(╳)(11)前面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赶紧绕道而行吧,免得给他打招呼(╳)(12)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
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13)这些作业我不会做,不如拿同桌的来抄抄吧。(╳)(14)排队时可以大声喧哗、勾肩搭背,只要不被老师看见就行了。
(╳) 四、答题竞赛:(全体同学参与,赢取小奖品) (班长)非常感谢三组同学的表演,为了检验同学们今天的收获,下面我们开展答题竞赛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参与,看谁回答的有快有正确。一、填空题1、乘公共汽车,给老,弱,病,残,孕及环抱婴儿者让座2、上课迟到者应在教室门口喊“报告”,经教师同意后再进教室。
3、出操集队时要做到快、静、齐。4、学生要做到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5、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二、选择题1、教师走进教室,班长(a ),教师检查纪律后答坐下。
(a)喊“起立”“敬礼”(b)喊“敬礼”“起立”(c)什么也不喊2、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要( c)。(a)喊“报告”允许后进入(b)轻敲门,允许后进入 (c)喊“报告”或轻敲门,允许后进入。
3、评“三好生”的条件有 c 。(a)思想好、学习好、与同学关系好 (b)学习好、与同学关系好,能为班级争荣誉 (c)学习好、身体好、思想好5、不满( b)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a)11周岁(b)12周岁(c)13周岁6、与同学发生摩擦时( b)。(a)与他吵一架(b)耐心地交谈,化解矛盾(c)不理对方7、上下楼梯,靠( b)走。
(a)左(b)右(c)中间 四、行规讨论交流 请大家结合生活中你自己碰到的实际例子,我们进行讨论交流,请站在一个规范中学生的立场,思考:1.你认为小陈和小蔡同学违背了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哪些条例,请选择: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 ②不顶撞老师 ③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 ④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 ⑤穿着得体,不盲目追求时尚 ⑥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扔纸屑 ⑦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资源,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 ⑧不与社会上行为放荡分子来往,不上网,打游戏机 ⑨不抽烟,不喝酒 ⑩不斗殴打群架 ⑾不迟到、早退、旷课 ⑿工作认真负责,不走逃跑主义路线2.请问违反了这些行规条例,其危害有哪些?3.如果让你去帮助小陈和小蔡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你有何高招?请大家讨论3分钟,然后自由发言!反面案例介绍:我们也学到了应该怎样规范和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想必大家都有着深刻的认识,总归一点就是先得遵规守纪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因为好的习惯可以让大家受益,自身存在的坏习惯无形当中会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
不信请同学们一起看看下面两个反面案例,相信更能对你有所启示和震撼。五、通过案例,再谈启发 六、倡议书签名 (班主任)同学们,不遵规守纪危害确实很大,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使学习退步,班心混乱。
我们要遵规守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缺点为集体争光。同学们:良好的行为影响你的一生,如果播种行为,收获的是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的是性格,那么播种性格,收获的将是人生。
为了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我们班委会发出如下倡议: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顶撞老师 ②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