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增字练笔怎么写好看
(增)字可使用行书或者草书。
(行书)给人自由活泼的感觉。
(草书)给人放荡不羁的感觉。
(增)蔡云汉简体行书写法和中国龙新草体写法:
2. 行书嘉字怎么写
行书嘉字写法如下: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嘉:[ jiā ]
基本解释
1. 善,美 :嘉言。嘉宾。
2. 夸奖,赞许 :嘉奖。嘉许。
3. 吉庆,幸福 :嘉祥。
4. 欢乐 :嘉会。
5. 姓。
扩展资料:
嘉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
今四川省的绵阳市、剑阁县、广汉市,湖北省的随州市,河南省的登封市、邓州市、南阳市,福建省等地,均有嘉氏族人分布。
相关词语解释
1、嘉宾 jiābīn
意思:佳宾。
2、嘉惠 jiāhuì
意思:敬辞,称别人所给予的恩惠。
3、嘉耦 jiā'ǒu
意思: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夫妻。
4、嘉尚 jiāshàng
意思:赞美;赞许。
5、嘉玩 jiāwán
意思:欣赏与玩咪。
3. 行书的为字怎么写
行书的“为”字写法如下:
行书中,“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为:[ wéi ] [ wèi ]
基本解释
为[wéi]
1. 做,行,做事 :~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 :以~。认~。习以~常。
3. 变成 :成~。
4. 是 :十两~一斤。
为[wèi]
1. 替,给 :~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 :~了。~何。
3. 对,向 :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解释“为”为“母猴” ,实际是根据已经讹变和最初字形很不一样的小篆妄自揣测而猜错的。
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为”字从手从象,是个明显的象形字,象人牵着象,表示人牵象、役使象劳动的意思。
4. 曾字怎么写好看行书的笔画
练上面别写太长太宽啦上下差不多一样长的注意结构就好啦行书12画 汉语拼音:zēng,céng 曾的部首:曰 部外笔画:8 笔画总数:12 五笔86版:uljf 五笔98版:uljf 仓颉号码:cwa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汉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80606 郑码查询:udlk gb2312码:D4F8 Big5编码:B4BF uci-code:CJK 统一汉字 U+66FE 首尾分解:丷日 部件分解:丷囗小日 造字法:形声;上形下声 异体字: 汉字笔顺:丶ノ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笔顺编号:432524312511 笔顺读写:捺撇竖折竖捺撇横竖折横横 曾基本解释 曾 [zēng]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
~孙。古同“增”,增加。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姓。曾 [céng]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经。
未~。何~。
~几何时。古同“层”,重(chǒng )。
词组 曾几何时[ céng jǐ hé shí ] 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似曾相识[ sì céng xiāng shí ] 好像曾经见过。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曾经沧海[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
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不曾序过[ bu ceng xu guo ] 意思是没有宗族关系。
序,指按宗族的谱系排辈分。得未曾有[ dé wèi céng yǒu ] 指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曾参杀人[ zēng shēn shā rén ] 比喻流言可畏。曾无与[ céng wú yǔ èr ] 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曾母投杼[ zēng mǔ tóu zhù ]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未曾。
5. 行书的多字怎么写
行书的多字写法如下: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多:[ duō ]
基本解释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人多。
2. 数目在二以上 :多年生草。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 :多余。
4. 过分,不必要的 :多嘴。
5. 相差的程度大 :好得多。
6. 表示惊异、赞叹 :多好。
7. 表示某种程度 :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
8. 表疑问 :有多大呢?
9. 姓。
扩展资料: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夕字部】 多;康熙笔画:6;〔古文〕【广韵】【正韵】得何切【集韵】【韵会】当何切,朵平声。【尔雅·释诂】众也。【诗·小雅】谋夫孔多。
又胜也。【礼·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注】曾子闻子游丧事有进无退之言,以为胜于已之所
又刻求也。【左传·僖七年】后之人将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又称美也。【前汉·袁盎传】诸公闻之皆多盎。【后汉·冯异传】诸将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帝以此多之。
又战功曰多,见【周礼·夏官·司勲】。
又荒俗呼父为阿多。【唐书·德宗纪】正元六年,回纥可汗谢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