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表内部都有一个振荡频率十分稳定的石英水晶振子,这个石英振子由门电路产生一个通常是32.768K的稳定的振荡频率。再经过电子分频器的15次分频后,得到秒脉冲。秒脉冲送到步进电机,每秒钟推动步进电机动一次。显示仪表中,我们便可以看到测量数据。具体要看测量什么了。例如数字频率计中,先将被测信号变成脉冲,再用一个门电路来控制闸门开启时间,假设每开1秒钟就关闭,用来计算1秒钟内进入的信号的脉冲数,从而得到频率值。而对频率较低的信号,可以让闸门开启10秒钟来计算脉冲数,从而得到更准确的信号频率。对于频率较高的信号,也可每计算其0.1秒、0.01秒时间内的脉冲数,也就是用不同的量程档来测量。数字仪表中只要用了存储器,每次测量结果就能在存储器中暂时保存,直到下一次测量时才会被新的测量数据替代。由此可见电子表的工作原理的核心就是其内部频率为32.768KHz的晶振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电子表计时显示电路设计实验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