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急电报是什么意思
加急电报,在近现代,主要是由于战争战事情况,前线的指挥员要与后方的出谋划策者及时联系,及时了解战事的情况,让决策者能及时制定预防和对抗敌军的策略,扭转战局,抓住有利战机,电报通讯极为重要,源源不断进行前线与后方的沟通与联系,加急的电报,说明战事情况极其危急,战机十万火急,需要让后方决策者能准确及时了解,好做出准确的对敌策略。
电报是一种最早用电的方式来传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它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电报信息通过专用的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该信号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使用的编码是莫尔斯编码。现在,随着电话、传真等的普及应用,电报已很少被人使用了。电报(telegram)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
电报的发明者
虽然早在19世纪初,就有人开始研制电报,但实用电磁电报的发明,主要归功于英国科学家约翰库克、惠斯通和美国科学家莫尔斯。1836年,约翰库克制成电磁电报机,并于次年申请了首个电报专利。惠斯通则是约翰库克的合作者。莫尔斯原本是美国的一流画家,出于兴趣,他在1835年研制出电磁电报机的样机,后又根据电流通、断掉时出现电火花和没有电火花两种信号,于1838年发明了由点、划组成的“莫尔斯电码”。
2. 电报咋发啊
具体步骤如下:
(一)在向邮政局领取的电报单上正确、详细填写收报人姓名、地址。发信城市居民个人的电报应详细写明街道总称、路名、门号及收报人姓名;发给代号工厂电报,工厂代号应使用汉字号码书写或用电码详写,以免与电报挂号混淆;用部队代号代替收报人地址应在数码代号后写明“部队”字样;用邮政信箱代替收报人住址,信箱号后应写明“信箱”字样,并写明收报人姓名。
(二)将电报稿内容填写在第二栏内(电报内容与署名栏),因为电报是按字数收费(每字收费七分),所以电文语言力求简练、明白,能用一个字表达清楚的无须再用几个字,但也要防止用字过少致使电文内容不明确而造成收报人误解,贻误事情。电文从左向右横写,小方格内写汉字,不必加标点符号。电文末尾应正确填写发报人姓名或单位。发报人可用一、二个字填写为收报人所熟悉的自己的自称,如:“母”、“子”等。
(三)发报人姓名、详细地址及电话号码填写在电报单最后一栏。此栏内容供邮政局存查、联系之用,不拍发,因此也不收费。
在完成以上几个格式内容的填写后,发报人可将电报单交付邮政局工作人员拍发。发报人如果居住地区离城镇较远,可以委托邮递员代办。还必须指出,发报人如果遇到事情特别紧急,可向邮电局工作人员提出拍发加急电报,但需加费。电报单应用墨水笔书写,字迹必须工整、清楚,以免译错,误时误事。
3. 描述电报的特征及功用
电报通信是在1837年由美国S.F.B.莫尔斯首先试验成功的。 电报之父它的基本原理是:把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标点符号和空格按照出现的频度排序,然后用点和划的组合来代表这些字母、标点和空格,使频度最高的符号具有最短的点划组合;“点”对应于短的电脉冲信号,“划”对应于长的电脉冲信号;这些信号传到对方,接收机把短的电脉冲信号翻译成“点”,把长的电脉冲信号转换成“划”;译码员根据这些点划组合就可以译成英文字母,从而完成了通信任务。
电报因其译码、传递速度、信息内容的不同等,可以分成很多类。
(—)明码电报与密码电报
电报对某些电文的传递,不是直接拍发和接收的,尤其是汉字书写的电文,需将文字译成可用电信号传达的电码后才能用发报机向外拍发。电码有全社会共同约定的,也有个别人或集团之间互相约定的。全社会共同约定的电码供公众公开使用,叫明码;由个别少数人或集团之间互相约定的电码,主要用于保密活动,所以叫密码。
公众日常拍发和接收的电报,都是明码电报。如今明码电报的翻译工作,一般是由电信局的业务人员来做,发报人将拟好的电文按邮电局规定的手续写好交付业务人员就可以了,收报人收到的电文,已经是业务人员根据接收的电码译成文字的电文了。
(二)普通电报与加急电报
普通电报与加急电报的区别在于传递的时间长短。 就我国电报传递的条件来讲,普通电报一般在二至八个小时之间可以收到。但是,普通电报夜间停送,如果事情特别紧急,普通电报的速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就须发加急电报。加急电报比普通电报速度更快,收费也相应增高,办理发报手续时须写明“加急业务”,并按“加急业务”交费就可以了。
(三)公务电报与私务电报
电报依其内容来分,首先可分为公务电报和私务电报两大类。公务电报是为公事而拍发的,公务电报稿的写作属公文文种,可参阅公文写作的有关章节。私务电报是个人生活交际活动常用的,这类电报稿的写作,属于日常生活应用文范围。
4. 电报是怎么一回事
电报的原理是在发射设备的载波控制上利用“开关”(电报的电键)来控制载波的输出的长短和数量,还有输出的间隔时间;这样在某个“单位时间里”就可以输出一组开关信号。习惯上把短信号称为“嘀”,把长信号称为“嗒”,这样由若干个由“嘀--嗒”组成的信号称为“电码”,再由规定的电码组成“电文”,由载波向空中发射,接收方用接收机接收后再翻译成电文,就完成了电报的发送过程。例如:S在在电码上,对应为“嘀,嘀,嘀”;O在电码上对应为“嗒,嗒,嗒”,这样国际呼救信号“SOS”的电码就是“嘀嘀嘀---嗒嗒嗒---嘀嘀嘀”了。电报从发射到接收理论上是和电的传播速度一样的,主要时间耽搁在呼叫接收方和翻译电文上面。
现在很少用来作“民用”了,因为这不容易普及。
电报挂号是以前指类似于“挂号信”的通信方式。
以前的电报我好象记得是7分钱一个字,加急的是0.14元一个字吧,这么贵就是以前的通讯不发达,在这电报通讯中需要人工干预的地方多所造成的。
电报现在基本淘汰了,只剩下传真电报还有市场。
电报有用莫尔斯码,现在在特殊场合,如部队中,还有使用,其优点是速率可随意控制,抗干扰能力最强;要求设备最简单,在救灾中,通信设备受损条件下,也能使用。通信部门使用的是机械式、电子式电传机,与电脑敲键盘差不多,传送数字脉冲信号,可直接打印出数字及字母,后期发展到能直接译出汉字。
电报挂号主要是为单位服务,发电报时不必写对方单位名称和地址,可省不少字和麻烦,只要一个4位数就行了,相当于只要一个汉字。
电报主要是劳动效率比较低,传送过程比较复杂,还要专人及时送到对方接收人处,价格就不可能低。
1月16日 17:28 电报按通信方式分为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又分明码和密码电报。有线电报多是明码,是通过载波电路,窜连发报和收报两个终端机械,用脉冲信号将0--9十个数字,以每四位不同数字组成一个电码,每个电码表示一个完整的汉字发到对方,收报方按照电传打字机上收到的电码,由人工再翻译成汉字(后来由机械直接打出汉字),再由电报投递员送到收报人手中。密码电报多用与军事,地震,防洪,救灾等野外作业,它是由事先制定的密码作为信号,多以长短不一的“滴 答”按键电讯声频表示某种意思。
无线电报一般双方只要对上频率,可以实现当场通话。但有线电报则需要通过发报人填写电报稿纸,报务员核对并翻译后上机发报,电路传输,收报电传机打印,收报员派封,投递员投交等环节。如果收报人在县以上城区,从发报到收到电报,最快需要两小时。如果收报人在农村,从电报局到农村这段距离一般都是按平常信件投送的,时间就很难保证了。所以,电报现在早已被淘汰了。
电报挂号在过去一般是用于通信量大的单位使用,由申请单位到电报局申请,电报局给你编一组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号码,这个号码就代表这个单位的名称。以后,凡是发给这个单位的电报,可以不写单位名称,只写那四位号码就可以知道电报是给那个单位的了,可以省去单位名称的电报费用了。因为电报是按字数多少计算费用的。早期的普通电报每字0.07元,加急电报每字0.14元。
电报是1897年由欧洲人传到我国的,在使用了近百年后,随着电话的普及,通信速度大大提高了。现在,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无线通信电报外,电报这个曾经为人类服务了一个多世纪的古老却又现代的通信手段,已经谈出了人们的视野,留下的只可能是后人去赞叹前人的伟大了。
5. 电报是怎么用的啊
报按通信方式分为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
电报挂号在过去一般是用于通信量大的单位使用,收报员派封,救灾等野外作业,它是由事先制定的密码作为信号,多以长短不一的“滴答”按键电讯声频表示某种意思。 无线电报一般双方只要对上频率,收报电传机打印。
所以,电报现在早已被淘汰了,随着电话的普及,通信速度大大提高了。因为电报是按字数多少计算费用的,以每四位不同数字组成一个电码,每个电码表示一个完整的汉字发到对方,收报方按照电传打字机上收到的电码,电报局给你编一组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号码,这个号码就代表这个单位的名称,又分明码和密码电报,最快需要两小时。
有线电报多是明码,是通过载波电路,窜连发报和收报两个终端机械,用脉冲信号将0--9十个数字,投递员投交等环节。如果收报人在县以上城区,从发报到收到电报,地震,防洪,可以实现当场通话。
但有线电报则需要通过发报人填写电报稿纸,报务员核对并翻译后上机发报,电路传输,由人工再翻译成汉字(后来由机械直接打出汉字),再由电报投递员送到收报人手中。密码电报多用与军事。
如果收报人在农村,从电报局到农村这段距离一般都是按平常信件投送的,时间就很难保证了。早期的普通电报每字0.07元,加急电报每字0.14元。
电报是1897年由欧洲人传到我国的,在使用了近百年后,由申请单位到电报局申请,只写那四位号码就可以知道电报是给那个单位的了,可以省去单位名称的电报费用了。以后,凡是发给这个单位的电报,可以不写单位名称。
现在,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无线通信电报外,电报这个曾经为人类服务了一个多世纪的古老却又现代的通信手段,已经谈出了人们的视野。
6. 什么叫做电报稿
题 解电报是一种现代化的传输手段。
它将文字、图表变成电信号,用电流或无线电波发送出去。收报的一头,又把接收到的信号再译成文字或图表。
这种打电报写的文字稿,便叫电报稿,常常简化为“电报”。理 由电报是一种现代化的传输手段。
当前是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谁便多一分机遇,多一分成功,多一分贡献。当代青少年自然应该掌握这种快速、有效的通讯工具了。
这于国、于民、于家和于自己,都是十分有利的事情。再说,应用文的写作也是国家要求小学生掌握的一种作文能力;拟电报稿便是应用文中的一项,从写作知识的学习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应该学会的。
同时,学写电报稿还能锻炼简洁地运用语言以及推敲词语的本领。操作指导电报分普通电报和加急电报两种。
加急电报就是要非常急迫地发送出去的电报,自然比普通电报传递更快,只是也要多交点费。近几年来,又发展了传真电报,即把电文形象直接传给对方,不再经过电码翻译了。
这是拟电报稿首先应注意的事项,即先要确定发什么类型的电报。其次,电报稿的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1)收报地名、收报人住址和姓名。
(2)填写电文内容和署名。电文即告诉对方的话,一格一字,按格子写,可不打标点符号,这是同一般作文不同的地方。
因电文很短,如“明日10点到京”、“母明日乘2次车到京接站。”前边电文只一句话,不用标点可以看清;后边电文为两句话,但“接站”二字的意思很清楚,不是母亲去接站,而是让收报人去火车站接母亲。
故不打标点也可以。电文写完后,写上发报者的单位或姓名,可用简写、缩写,只要收报人能看懂就行了。
如“明日10点到京曹”,只写一个姓,对方就会知道是谁了。当然,若估计对方不清楚时,还是应写上完整的姓名。
(3)在电报稿纸下端“以下供联系用,不拍发”的文字下面写上发报人的姓名、单位、地址及电话等项,以便电报局发现疑问时,可以同发报人联系。这是电报稿的关键部分,不能出差错。
第三,文字要简明、准确。因为电报传输成本高,不容许罗嗦,而拍发电报是按字计费的,用的字越多,费用越多,故用字要极力简省;每份电报的用字不多,一个字应起一个字的作用,故要准确,不能含糊。
因此,拟电报稿时,要字字推敲。拟电报稿也能训练推敲词语的本领。
第四,电报稿的书写应严格遵守电报纸的格式要求,不能独出心裁。训 练郭大明是北京人,暑假到青海西宁的姥姥家去做客,临行时,大明的邻居王元海爷爷给大明100元钱,说青海出产冬虫夏草,价格比北京便宜,质量也比北京的好,托大明从青海替他代买一斤。
可是,大明到西宁后,发现那儿的冬虫夏草也不便宜,王元海爷爷的钱不够,大明自己也垫不出来,于是给王爷爷拍了个电报,请王爷爷再寄150元钱去。读完上述材料后,请你以郭大明的口气,拟一份请王爷爷再寄钱的电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