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信推送消息怎么编辑制作
1、首先,打开微信编辑器,然后开始编辑内容,标题啊,封面图片之类的,接着就可以开始编辑正文内容啦。一般来说,你可以选择运用模板,选择好模板之后就开始添加文字和图片,其实这样的还是比较简单的。
2、然后你就可以把你自己编辑好的微信同步到你的微信公众账号上面,这样你就可以在你的微信公众账号后台看到最新编辑的微信推送。
3、然后你如果要把这一微信推送到公众账号里,就可以直接点击群发,然后就可以了。
4、最后排版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模板,但是要选择比较美观,所以说,排版是很重要的。
2. 如何学习写推送
掌握四个技巧,就能写好推送文案
1言简意赅
相对来说,除了社交平台,资讯内容类APP的使用频率较高,也需要快人一步发出热点新闻,内容的高度精炼和博人眼球就显得非常重要。巧妙扩充信息容量,地点人物事件齐全;关键文字字体加粗,格外显眼。
2巧设悬念
推送消息可以利用用户的猎奇心理,适当在文案中埋下伏笔刺激用户打开。比如这一条,有声音有画面,充分调动感官,让人觉得奇葩而搞笑,想去一探究竟。
3合情合景
一刻APP的内容定位为豆瓣内容精选,是偏感性的情绪及故事集中圈子,推送下面这样一条内容,很有可能刚好引起共鸣:
4出其不意
在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今天,还有部分运营人员“铤而走险”,用比较拟人而非“通知”的语气推送消息,撒娇卖萌,嘲讽嗔怪,让人眼前一亮。
3. 消息推送是什么意思
消息推送: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在网络上通过定期传送用户需要的信息来减少信息过载的一项新技术。推送技术通过自动传送信息给用户,来减少用于网络上搜索的时间。它根据用户的兴趣来搜索、过滤信息,并将其定期推给用户,帮助用户高效率地发掘有价值的信息。
推送原理
手机推送服务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建立一条手机与服务器的连接链路,当有消息需要发送到手机时,通过此链路发送即可。
推送服务的使用流程虽然略有差别,但是大致都和IOS的APNS相似:
1、首先是应用程序注册消息推送。
2、IOS跟APNS Server要deviceToken。应用程序接受deviceToken。
3、应用程序将deviceToken发送给PUSH服务端程序。
4、服务端程序向APNS服务发送消息。
5、APNS服务将消息发送给iPhone应用程序Push service方案评价标准。
4. 如何实现消息推送功能
在开发Android和iPhone应用程序时,我们往往需要从服务器不定的向手机客户端即时推送各种通知消息,iPhone上已经有了比较简单的和完美的推送通知解决方案,可是Android平台上实现起来却相对比较麻烦,最近利用几天的时间对Android的推送通知服务进行初步的研究。
在Android手机平台上,Google提供了C2DM(Cloudto Device Messaging)服务,起初我就是准备采用这个服务来实现自己手机上的推送功能。Android Cloud to Device Messaging (C2DM)是一个用来帮助开发者从服务器向Android应用程序发送数据的服务。
该服务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轻量级的机制,允许服务器可以通知移动应用程序直接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以便于从服务器获取应用程序更新和用户数据。C2DM服务负责处理诸如消息排队等事务并向运行于目标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分发这些消息。
但是经过一番研究发现,这个服务存在很大的问题:1)C2DM内置于Android的2.2系统上,无法兼容老的1.6到2.1系统;2)C2DM需要依赖于Google官方提供的C2DM服务器,由于国内的网络环境,这个服务经常不可用,如果想要很好的使用,我们的App Server必须也在国外,这个恐怕不是每个开发者都能够实现的;有了上述两个使用上的制约,导致我最终放弃了这个方案,不过我想利用另外一篇文章来详细的介绍C2DM的框架以及客户端和App Server的相应设置方法,可以作为学习与参考之用。即然C2DM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就需要自己来实现Android手机客户端与App Server之间的通信协议,保证在App Server想向指定的Android设备发送消息时,Android设备能够及时的收到。
下面我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案:1)轮询:应用程序应当阶段性的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并查询是否有新的消息到达,你必须自己实现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例如消息排队等。而且你还要考虑轮询的频率,如果太慢可能导致某些消息的延迟,如果太快,则会大量消耗网络带宽和电池。
2)SMS:在Android平台上,你可以通过拦截SMS消息并且解析消息内容来了解服务器的意图。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我就见过采用这个方案的应用程序。
这个方案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完全的实时操作。但是问题是这个方案的成本相对比较高,你很难找到免费的短消息发送网关,关于这个方案的实现,可以参考如下链接:/apis/mobile-java-push/。
3)持久连接:这个方案可以解决由轮询带来的性能问题,但是还是会消耗手机的电池。Apple的推送服务之所以工作的很好,是因为每一台手机仅仅保持一个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事实上C2DM也是这么工作的。
不过这个方案也存在不足,就是我们很难在手机上实现一个可靠的服务。Android操作系统允许在低内存情况下杀死系统服务,所以你的通知服务很可能被操作系统Kill掉了。
前两个方案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三个方案也有不足,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来弥补,以便于让该方案可以有效的工作。毕竟,我们要知道GMail,GTalk以及GoogleVoice都可以实现实时更新的。
Ø 采用MQTT协议实现Android推送MQTT是一个轻量级的消息发布/订阅协议,它是实现基于手机客户端的消息推送服务器的理想解决方案。我们可以从这里下载该项目的实例代码,并且可以找到一个采用PHP书写的服务器端实现。
架构如下所示:wmqtt.jar 是IBM提供的MQTT协议的实现。你可以从如下站点下载它。
你可以将该jar包加入你自己的Android应用程序中。Really Small Message Broker (RSMB) ,他是一个简单的MQTT代理,同样由IBM提供。
缺省打开1883端口,应用程序当中,它负责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并将其转发给指定的移动设备。SAM是一个针对MQTT写的PHP库。
你可以从这个下载它.send_mqtt.php是一个通过POST接收消息并且通过SAM将消息发送给RSMB的PHP脚本。实例代码:可以从GitHub上下载实例应用。
运行该应用以后,通过手机浏览器访问/demo/android-push/,在第一个输入框输入设备ID,在第二个输入框输入想要发送的消息内容,按下“Send Push Message”按钮,你就应该可以看到手机上收到了通知了。你也可以从这个GitHub地址上下载android-push源代码,它包含了send_mqtt.php脚本。
Ø 采用XMPP协议实现Android推送这是我在项目中采用的方案。事实上Google官方的C2DM服务器底层也是采用XMPP协议进行的封装。
XMPP(可扩展通讯和表示协议)是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协议,它用于即时消息(IM)以及在线探测。这个协议可能最终允许因特网用户向因特网上的其他任何人发送即时消息。
androidpn是一个基于XMPP协议的java开源Android push notification实现。它包含了完整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经过源代码研究我发现,该服务器端基本是在另外一个开源工程openfire基础上修改实现的,不过比较郁闷的是androidpn的文档是由韩语写的,所以整个研究过程基本都是读源码。它的实现示意图如下:androidpn客户端需要用到一个基于java的开源XMPP协议包asmack,这个包同样也是基于openfire下的另外一个开源项目smack,不过我们不需。
5. APP运营中,推送消息怎么做能产生最大效果
想消息推送达到预期效果的最大化,需要掌握以下5个W:1.Who: 推送对象 2.What: 推送内容 3.When: 推送时间 4.Where: 推送场景 5.Why: 推送原因 详细内容查看原文网页链接要想做到以上5个W,运营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兴趣偏好,这里推荐一款免费的用户行为数据采集分析工具Cobub Razor。
通过这5W,明确我们推送消息的目标、内容、对象、推送时间和场景,让用户看到推送消息带给用户的价值。推送是最好的用户触点,做一款贴心的符合用户习惯的产品比天天挂在口头的用户体验更为重要。
6. 微信公众号怎么推送消息
打开微信公众平台并登录。
点击进入素材管理界面。
在 素材管理界面,鼠标移到 + 时,会出现单图文消息和多图文消息。
单图文消息只能发一篇文章,发布文章一定要写标题、封面图片、正文内容,作者可填可不填,但是可以填写摘要。
多图文消息是最少需要发布两篇文章,最多目前是发布八篇文章。
编辑好文章保存后,自动跳转到素材管理页面,然后再点击选择左侧的“群 发功能”。
在群发功能里选择编辑框上面第五个“图文消息”,找到刚刚编辑的图文消息素材,就可以点击发送了。
群发时可能还会遇到需要微信验证,按步骤进行即可。
7. APP消息推送该如何做
1、细分消息推送的对象,不随意push全量
首先要建立用户数据库,对用户特征、地域、偏好进行细化,这部分可以通过账号体系引导用户主动选择,也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建立用户模型。
2、尊重用户,把主动权还给用户
尊重用户第一步就是把选择的主动权还给用户,消息推送的前提是用户充分信任APP才给了授权,就像邮件订阅一样,用户有取消订阅的权利,否则就会屏蔽你的邮件来源。
在上面的消息推送时用户心理反应模型中,用户遇到反感的消息时,会首先想到关闭消息,甚至关闭消息推送的授权,这个时候要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否则当用户找不到关闭的入口,就只能将APP卸载掉,直接导致用户流失。
3、从用户接受信息的场景反推消息推送的时间
现在的APP推送机制都由服务端进行控制,在推送时间上需要正确得把握。
首先千万别在大半夜push消息,除非是预报地震,影响用户休息等对用户形成打扰都是不友好的行为。
二是从用户使用场景出发,选择合适的推送时间。以天气类APP为例,通常用户会在早上出门前想知道一整天的天气情况、温度变化,因此天气类APP最好的推送时机就是早上。
再举一个浏览器的例子,每到年前各大浏览器厂商都开始做抢票,必然涉及到给用户推送抢票日历,那么抢票日历的推送时间放在早上合适吗?仔细考虑一下这个使用场景,12306的放票时间从早上8点开始,等到抢票当天才提示用户需要抢票,会不会给用户一种突然措手不及的感觉?用户需要提前准备抢票设备(手机APP、网速较快的电脑、可信赖的浏览器等),所以选择在前一天晚上推送是不是更为合适?
4、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
永远只推送用户感兴趣,且选择与用户心理定位相符合的内容。
微信的订阅模式值得被参考,为什么每天收到那么多微信消息提示但用户不会反感?因为这些都是用户主动订阅的内容,订阅就代表着感兴趣,感兴趣就会点开看,就是这样的逻辑。
为什么说要选择与用户心理定位相符合的内容,如果一个音乐APP整天推送新闻,用户会觉得这是挂羊头卖狗肉,这种与产品无关的消息推送短期内会带来流量上的利益,但长期来讲破坏产品在用户心理的定位,得不偿失。
5、根据使用频次决定消息推送的频率
工具型APP用户可能每天只打开一次,而社交型APP用户每天会打开20次以上,这就是产品类型决定的使用频次差别。用户心理有一个平衡值,恰到好处的消息推送频率会让用户不知不觉对APP形成依赖。
社交型APP可以推送得频繁些,因为用户希望第一时间收到好友发来的消息;工具型APP按照使用场景和使用频次进行推送,通常每天不可以超过一条;内容型APP则不需要按时间决定,当用户订阅的电视剧有新剧集更新,那么就第一时间给用户推送消息。一切以用户感受为中心的运营事半功倍。
6、推送的信息要与落地页一致
从APP开发者的角度,一切消息推送皆以用户打开APP为目的,那么用户打开时进入的是不是用户想要看到的界面?有很多APP推送的是活动信息,但点开进入的是APP首页,用户还要花精力去寻找活动页面入口在哪儿,这就是不友好的用户体验,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用户点开消息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