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震耳欲聋”造句
用“震耳欲聋”造句如下:
一、会场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
二、操场上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三、今天天气非常闷热,吃过午饭,天空乌云滚滚,雷声震耳欲聋。
四、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震耳欲聋。
五、一到晚上,这里到处播放乐曲,音量毫无节制,震耳欲聋,彻夜不息。
六、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回荡在简陋的家中,仿佛一声春雷。
七、大合唱的歌声清脆嘹亮,震耳欲聋。
八、枪炮声大起,震耳欲聋,我前线将士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九、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终于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
十、河水波涛汹涌,水声震耳欲聋。
十一、刚一进入峡谷,飞驰而下的瀑布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
十二、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震耳欲聋。
十三、除夕的晚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十四、他们得到第一个警报就是马蹄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响声。
十五、迪思扣舞厅的音乐实在是震耳欲聋,我们不得不跑出来。
2. 描写声音大的就是震耳欲聋的声音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
1、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2、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3、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4、欢声雷动:欢呼声像打雷一样。形容极其热烈的欢乐气氛。
5、沸反盈天: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6、惊天动地:惊动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极大。
7、雷霆万钧:比喻威力极大,不可抗拒。
8、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如同水在鼎中沸腾一般。
9、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10、鼓乐喧天:形容音乐演奏之声嘈杂热闹。
11、响彻云霄:形容声音极大,直透高空。
12、震耳欲聋:耳朵都要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13、振聋发聩:声音大得使聋子能听到声音。
14、龙吟虎啸:像龙在鸣,虎在啸。多形容人的歌吟声嘹亮。
15、喧宾夺主: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16、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17、声振林木:声浪振动树木。形容声音宏亮(多指歌声)。
18、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19、金鼓喧阗:〖解释〗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3. 用震耳欲聋造一个30字左右的句子
1、一只硕大的大象从门中走了出来,它们在草地上吃着饲养员给的食物,还不时地甩起长鼻子对天吼叫,这声音可真是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啊!
2、最后我们放了一挂1000响的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3、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回荡在简陋的家中,仿佛一声春雷。
4、那一次的鼓掌只有我一个人听到,但却是那样震耳欲聋。
5、一个黑漆漆的夜晚,闪电划过宁静的天空,雷声是那样的震耳欲聋,不久后雨点落了下来,它清洗着大地的尘埃;风,呼啸而过,带来了丝丝的清凉。
4. 震耳欲聋是描述声音的
震耳欲聋是描述声音的响度 .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是感觉判断的声音强弱,即声音响亮的程度,根据它可以把声音排成由轻到响的序列。
响度由气压迅速变化的振幅(声压)大小决定。但人耳对强度的主观感觉与客观的实际强度并不一致,人们把对于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其计量单位也为分贝(Db),它是根据1000Hz的声音在不同强度下的声压比值,取其常用对数值的10倍而定的。取对数值的原因是由于强度与响度的增加不是成正比关系,而是真数与对数的关系!例如声音强度大到10倍时,听起来才响了一级(10dB),强度大到100倍时听起来才响了两级(20dB)。对于1000Hz的声音信号,人耳能感觉到的最低声压为2x 10E-5Pa,把这一声压级定为0dB,当声压超过130dB时人耳将无法忍受,故人耳听觉的动态范围为0~130dB。人对强度相等、频率不同声音感觉是不同的;声压级越高,人的听觉频率特性越平直;声压级越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越小;频率f<16~20Hz以及f>18~20KHz的声音,不论声级多高,人耳都是听不到的。故人耳的听觉频率为20Hz~20KHz,这个频带叫音频或声频;不论声压高低,人耳对3KHz~5KHz频率的声音最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