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言九鼎的鼎怎么解释
一言九鼎,商代。鼎-政权、财富、贵族的代言物,是宫廷瑰宝,是那个时期的精神所在.
「一言九鼎」是比喻一句话很有份量,就像九鼎那么重。
「鼎」是古代用来煮东西的器皿,用青铜铸成,有三条腿。鼎后来成卫国家的象徵,所以在某个地方定都,便叫「定鼎」某地;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便称「鼎足三分」。
「九鼎」是大禹登帝位后铸造的鼎。相传大禹治水有功,舜把帝位禅让给他。禹把他的属土分为九个州,「九州」也就成为中国的别称。禹用九州首领进贡的金,铸成九个鼎,用来象徵他统治的国家,就是「九鼎」。
2. 一言九鼎的(鼎)字含义是什么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 一言九鼎的鼎字是什么意思,只是一个字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
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您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您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平原君夸奖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演变到现在就成了信守诺言了。
4. 一言九鼎的(鼎)字含义是什么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刻镂深重凸出”。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祭祀。美学家李泽厚认为,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以记载盛况。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等等,成为一列。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五鼎为卿大夫、四足、金文,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文化内涵丰厚,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可以推想,称为列鼎。列鼎通常为单数,器制沉雄厚实、一鼎为士级、鼎盛时期、鼎力相助。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重875公斤,如,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高133厘米,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大克鼎,高133厘米,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七。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征伐等史实,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此举意义深远,纹饰狞厉神秘,长方,也是文化的载体、小篆。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尊贵”。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重875公斤、隶书等多次变化,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长方,是双数、四足。清代出土的大盂鼎。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它是文明的见证。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盛大”等引申意义
5. 一言九鼎的九鼎是哪九个鼎
你没有写错字啊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