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的拼音怎么写
过(过)
guò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超出:过于。过度(d?)。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刵g )。过剩。过犹不及。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错误:过错。记过。
功
过
(过)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功
过
(过)
guō
姓。
功
笔画数:6;
部首:辶;
笔顺编号:124454
2. "我与汉语拼音"征文怎么写
我与汉语拼音记得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跟着老师念起了“a”“o”“e”,牙牙学语,可是我从来都没有特别重视过这一个个跳动着的精灵.要知道拼音可是语文学习的第一道基本功啊!现在我逐渐长大了,对书中偶尔出现的拼音更加重视了,因为我现在已是高年级学生了,发现书中出现的拼音已是少之又少,如果出现了,也就是我们要新学的字,所以一定要先看拼音才能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原来从不在乎的拼音,因为几件小事,我对它们的看法慢慢改变了.记得那是一次单元考试,我早已信心十足,因为前一天晚上,我刚好复习了这一单元.但是一发下试卷,我却皱起了眉头,第一道“看词语写拼音”就把我难住了.“iu”和“ui”我总是搞不清楚,急得我满头大汗,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写下面的题.当老师判完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后悔万分,这件事情过后,我就再也不敢不对拼音不重视了.汉语拼音还是课外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记得有一次,我正兴致勃勃的看着《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其中有一个字我不认识,我本想囫囵吞枣,简简单单的糊弄过去,可又一想,老师不是经常教导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精益求精的么,今后在遇到这个字就熟悉了,于是我打开了我们家的小老师--字典,我按照部首查字法,查都了这个字的读音和解释.汉语拼音不仅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了缺少,在生活中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已是21世纪,家家户户都走上了小康生活,电脑的出现也较为普遍.在电脑上查资料,听音乐,上网聊天都是轻而易举,十分方便,拼音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前,我刚接触电脑时,只会拿着鼠标乱点,上网玩一些单击小游戏,因为这个,爸爸没少批评过我,有一天晚上,我写完作业,爸爸对我说:“你学学打字吧!不要天天玩游戏了,在这样下去,你的眼睛早晚有一天会看坏的!”我听了爸爸的话,坐在了电脑面前,爸爸先把输入模式调成了拼音输入法,爸爸又告诉我,只要输入学过的拼音就可以了,我半信半疑,按照爸爸的话做了起来,果然,当我输入拼音时,同一个读音的字便会琳琅满目的出现在我的面前.学好打字后,爸爸又教我怎样查资料.在我们平时学习当中语文都要查资料,那时我还不知道怎么查,每次都是爸爸帮我,慢慢的,看见爸爸查资料,我也好奇起来,跟着爸爸学了起来,后来我才知道,只要输入自己想要查的资料,搜索,想知道的就会立刻呈现在屏幕上了.学完打字和查资料后,我感觉家里有一个电脑还真方便.现在我已是电脑高手了,在网络上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发电子邮件给远方的亲人也不成问题,在节日时可以收到他们从网络上传来的祝福,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如果没有汉语拼音,就不能使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有提高,如果没有汉语拼音,我们现在的生活就不会那么方便.汉语拼音已成为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更加好好学习汉语拼音,让汉语拼音伴我们一路同行。
3. 过拼音怎么写的拼音
过 拼 音 guò guo guō 部 首 辶笔 画 6五 行 木繁 体 过五 笔 FPI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guò ]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 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来。
~去。~河。
~桥。~年。
~节。日子越来越好~了。
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户。~账。
3.使经过(某种处理):~罗。~筛子。
~滤。~淋。
~磅。~秤。
~油肉。~~数儿。
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了一遍。
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分。~期。
~犹不及。树长得~了房。
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硫酸根(SO5-)。~氧化氢(H2O2)。
7.探望;拜访:~访。 8.去世:老太太~了好几天了。
9.过失(跟“功”相对):~错。记~。
勇于改~。 10.传染:这个病~人。
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广场。把他送~了桥。
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一页。他回~头看了看。
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你。一匹马比得~两头驴。
[ guo ]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北京。我们吃~亏,上~当,有了经验了。
[ guō ]姓。
4. 过的拼音怎么写
过 guò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
~账。~程。
~渡。~从(交往)。
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
~磅。~目。
3. 超出:~于。~度(dù)。
~甚。~奖(谦辞)。
~量(liàng)。~剩。
~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 过 guo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 过 guō ◎ 姓。
5. 一个人也可以过的拼音怎么写
一个人也可以过的拼音:yí gè rén yě kě yǐ guò
拼音介绍: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6. 太迟了的拼音怎么写
太迟了拼音:tài chí le。
简介: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无论中国自己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字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海外华人地区,特别是华语地区如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7. 回来的汉语拼音怎么写
拼音:huí lái
声母:h、l
韵母:ui、ai
声调bai:阳平、阳平
意思:
1、归来。
引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du“ 王冕正从母亲坟上拜扫回来。”
翻译:王冕正从母亲坟上回来。
2、用在动词后,表示到原来的地方。
引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舅太太年前忙忙地回家走了一回,料理毕了年事,便赶回来。”
翻译:舅太太年前忙乎地回家一趟办完了事,就回到这面来。
3、一会儿,过一zhi会儿。
引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二回:“我妈妈先叫我来请安,陪着老太太说说话儿,妈妈回来就来。”
翻译:妈妈叫我先过dao来请安,陪老太太说说会儿,她一会儿就过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归来 [ guī lái ] 回来。
引证:许地山《再会》:“回靠窗棂坐着那位老人家是一位航海者,刚从海外归来的。答”
例句:旅游归来,老师让大蒙写一篇游记。
反义词:
离别 [ lí bié ] 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引证:巴金《新生·一个人格的成长》:“我这时候突然觉得离别并不是可悲的事情了。”
例句:我们就要离别母校,升入中学了。
8. 带着拼音怎么写
带着,拼音是:dài zhe。
带的基本释义
(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例如:皮带。
(2)轮胎,例如:车带。
(3)地带;区域,例如:温带。
(4)随身拿着;携带,例如:带行李。
(5)呈现;显出,例如:面带笑容。
(6)含有,例如:说话带刺儿。
(7)引导;领,例如:带队。
(8)带动,例如:以点带面。
相关组词:
带鱼、飘带、海带、领带、带头、皮带、热带、带领、彩带、韧带。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携带
读音:xié dài。
解释:随身带着;照顾,帮助。
引证: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二章:“为了省钱,两个人没有进饭铺,吃了点携带的干粮,喝了点凉水。”
例句:乘火车允许携带不超过圆园公斤的行李。
2、捎带
读音:shāo dài。
解释:携带;顺便;附带。
引证:《元典章·兵部三·使臣》:“今后出使人员除随身衣服铺盖雨衣外,别不得捎带其馀物件。”
例句:妈妈下班回家,还捎带买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