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栖怎么读音是什么
栖的读音有qī、xī两种。解释如下:
1、[qī]栖
形声。字从木,从西,西亦声。“西”指“太阳归西”、“太阳下山”。“木”指“树木”。“木”与“西”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下山的时候,鸟儿回到树上的巢里”。本义:鸟类歇息。说明:本字并非简化字,而是一个古代就有的独立汉字,列在《汉语大字典》第537页。本字与从木从妻的“木妻”字同义。在“木妻”这个字中,“妻”代表“妻室”,即“家”,指雄鸟回到有雌鸟孵蛋的窝里)
2、[xī]栖
(1)居息的处所,止息的地方。
(2)床。
(3)不安定的样子。
组词:栖止、共栖、栖居、栖息、栖身、双栖、两栖、栖鵀、栖真、栖迹、山栖、栖地、国栖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共栖[gòng qī]
两种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
2、栖居[qī jū]
栖息;居住。
3、栖息[qī xī]
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4、栖身[qī shēn]
居住(多指暂时的):无处~。~之所。
5、双栖[shuāng qī]
飞禽雌雄共同栖止。
2. 栖的读音什么时候读xi
当栖表示不安定的意思的时候读 xī 。
栖
拼 音 qī xī 部 首 木 笔 画 10 五 行 木 五 笔 SSG
[ qī ]
鸟在树枝或巢中停息。也泛指居住或停留:~止。两~。
[ xī ]
〔栖栖〕不安定的样子。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一、栖栖 [ xī xī ]
1、亦作“栖栖”。忙碌不安貌。
《诗·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朱熹 集传:“栖栖,犹皇皇不安之貌。”《论语·宪问》:“ 丘 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而乃自西徂东,席不暇温,欲慕 孔 墨 栖栖之事。”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诗之十五:“谁念东山客,栖栖守印床。” 宋 王安石 《哭梅圣俞》诗:“栖栖 孔 孟 葬 鲁邹 ,后始卓荦称 轲丘 。” 黄节 《沪江重晤秋枚》诗:“重逢莫作蹉跎语,正为栖栖在乱离。”
2、孤寂零落貌。
唐 白居易 《胶漆契》诗:“陋巷饥寒士,出门甚栖栖。” 宋 范成大 《潺陵》诗:“春草亦已瘦,栖栖晚花少。”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君不见,栖栖穷巷孤寒儒,此时此际如苦荼。”
二、栖栖惶惶 [ xī xī huáng huáng ]
栖栖:忙碌的样子;惶惶:心不安定的样子。形容忙碌不安。
出 处
晋·葛洪《抱朴子·正郭》:“及至衰世,栖栖惶惶,席不暇温。”
三、栖栖不安 [ xī xī bù ān ]
形容忙碌不安。
3. 社日 王驾栖的读音
社日[shè rì] 王驾[wángjià] 栖 [qī]
一、作品原文:
社日⑴
鹅湖⑵山下稻粱⑶肥,豚栅鸡栖半掩扉⑷。
桑柘⑸影斜⑹春社散⑺,家家扶得醉人归⑻。
二、词句注释
⑴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
⑵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一年两稻,故方仲春社日,稻梁已肥。
⑶稻梁肥: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
⑷“豚栅”句:猪归圈,鸡归巢,家家户户的门还关着,村民们祭社聚宴还没回来。豚栅(tún
zhà),小猪猪圈。鸡栖(qī),鸡舍。对,相对。扉,门。
⑸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
⑹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
⑺春社散:春设的聚宴已经散了。
⑻醉人:喝醉酒的人。
三、白话译文
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天色已晚,桑树柘树的影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