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拼音怎么写

1. 中国古代有拼音吗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就是这种情况。例如《说文》中的“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才”。 后代的经学家把这种方法说成“音某”,也是同一个意思。比如唐代陆德明编写的《经典释文》有“拾,音十”。直音法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的情况,比如“丢”字,我们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这是违反学习原则的。

另一种注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调的字来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声”。“刀”是平声字,“到”是去声字,单用“到”来对“刀”字注音是不准确的,因此必须法“到”字的声调改变了,才能得到“刀”字的读音。同样的,这种注音法虽然比直音法有所进步,但是由于需要改变声调,然后才能读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还有一种注音法,就是我们熟知的反切法,又称反音、切。反切法自东汉到清末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对汉字标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说“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读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称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由此可见,反切是一种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现代的汉语拼音不一样。现代的汉语拼音是一种音素拼音,即每个音素用一个或两个字母表示,因此,用汉语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个字母,如“哦”,也可以用两个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个、四个字母来标注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是根据声韵原则来进行拼音的,它其实是一种双拼法,总是用两个字来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个字(上字)代表声母,第二个字(下字)表示韵母以及声调。即使是“零声母”,也必须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乌寒切”。同样的,即使既有韵头又有韵尾的韵母,也只能用一个反切下字。比如“香”就是“许良切”。

由此可见,反切比起上述两种注音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避免的,反切法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声母,就应该只表示辅音,但是实际上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一个完整的音节,单纯表示辅音的汉字是不存在的。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韵母的,就应该只表示元音,但是同样的,以元音开头的汉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须借用带有辅音的汉字来作为反切用的下字;其次,在音韵学中,反切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反切的上字不一定和它所切的字同“呼”(所谓的“呼”是音韵学中的一个概念,现代汉语中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以及撮口呼,而中古时期则只有开口呼与合口呼两种)。例如,“乌,哀都切”,其中“乌”是合口呼,“哀”是开口呼。

在以后历代中,反切被不断改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广韵》和《集韵》。虽然都是宋代的韵书,相差只有几十年,但是《集韵》的反切已经有了很多的改进。明代的吕坤所写的《交泰韵》,清代的潘耒所写的《类音》,设计出了新的反切方法。

但是无论怎么样,用汉字注音都会带有局限性。因此在明朝以后,中国开始出现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这是在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发明的。最早的是利玛窦根据拉丁文发明的二十六个声母和四十四个韵母的拼音方案,然后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由于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成的,所以人称“利、金方案”。它的出现引发了中国几百年以后用字母拼音的潮流。到了清末民初,出现了切音法,经过改进之后就是我们现在在字典的最后几页上经常看到的注音字母(拼音字母旁边的那种)。

2.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3.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

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扩展资料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4. 求古代注音法

先说注音的哈,楼主去翻下《说文解字》之类的古代字典,会发现注音是用XX切(XX代表两个字~)比如说我要知道“美”字的读音,可以写成这样“莫北切”,取“莫”的声母m,“北”的韵母ei,声调取北,就是“美”的读音了。其次就是注音符号,初看起来像日语……其实二者没有一点关联。

列举几个注音符号(最前边是注音符号,后面是发音):

ㄚ 啊 a a a 大 (ㄉㄚˋ, da) ㄛ 喔 o o o 多 (ㄉㄨㄛ, duo) ㄜ 婀 e e e 得 (ㄉㄜˊ, de) ㄝ 诶 e ê eh 爹 (ㄉㄧㄝ, die) ㄞ 哀 ai ai ai 晒 (ㄕㄞˋ, shai) ㄟ 欸 ei ei ei 谁 (ㄕㄟˊ, shei) ㄠ 凹 ao ao ao 少 (ㄕㄠˇ, shao) ㄡ 欧 ou ou ou 收 (ㄕㄡ, shou) ㄢ 安 an an an 山 (ㄕㄢ, shan) ㄣ 恩 en en en 申 (ㄕㄣ, shen)

关于注音符号详细见百度知道:

其实古代字的读音都是夫子教的,夫子怎么读,学生怎么读,一代代往下传。切法和注音法是后边有了字典为了方便查阅发明的。

至于平上去入,平声即是现代汉语中的第一和第二声,上声即是第三声,去声即是第四声,入声音调短促而急,分布在现代汉语声调中。即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但是有些方言里还保留有部分入声,比如粤语)。如果楼主要学习这方面的,可以去找下相关的诵读视频,挺多的。

另外普通话推广之前,陕西话,特别是长安、咸阳一带的方言,被称为“雅言”,就是诵读诗书经典之类全都可以用这个音。虽然不才不了解这方面近现代的变化,不过想来相差不会太大。楼主可以略微借鉴。

另外《红楼梦》不才未曾看过,想来因该也采用《平水韵》,但是韵书里没有”十三门“一项,或许是”十三问“也未可知。

5. 中国拼音怎么来的 是古时就存在的还是近代才有的

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的读音来。

因此,为了便于传授和学习汉字,自古以来人们创造了许多给汉字注音的方法。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下面两类: 1.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

比如“读若”法: 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字》) 比如“读为”法: 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

比如“直音”法: “肇”注“兆” 。(《尔雅》)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知道“雷”“仪”“兆”字的读音,也就顺理成章地会读“儡”“义”“肇”字了。

2.双拼制 用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用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把它们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的方法。 其中,反切法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种双拼制注音法。

即反切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比如: 缓,胡管切。

(《广韵》) “缓”字的读音,就是取“胡”字的声(h),取“管”的韵和调(uan),然后拼合成(huan=h+uan)。 此外如: 哀,乌开切。

敖,五劳切。 收,式州切。

器,去冀切。 矣,于纪切。

语言包括三个部分:音、形、义,三者不可分。就中国而言,训诂学开始早,语音研究较晚。

但是,对语言学习来说,音是迫切的需要。汉字当中形声字比例很高,这也提出了对音的研究的要求。

自然,后来读音发生了变化,所以会出现仅据声符读音的“秀才认半边字”的现象。 中国古代标音方式的演变 《说文》的标音方式是:譬况、直音和读若。

其实质是声音类似,用同音的语词或同音字来注明音读。同时辅以一些其它办法,如急言、缓言、长言、短言、内言、外言等来描摹一个字的读音。

南北朝开始出现的对汉字读音的研究,跟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佛教传入中国,由于梵文是拼音文字,因此一些学者从梵文与汉文的比较中受到启发,创造出了反切这种注音方式,来标注汉字。

反切,就是利用双声、叠韵的方法,用两个字来拼切出需注音的那个字的读音,被切字与反切上字同声,与下字同韵和调。在不同类型文字的比较中,发现了汉字自身语音的特点,即汉字读音同时具有声、韵、调三个要素,所谓“音、韵分出”,而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字音、母音混。

陆法言的《切韵》第一个从语音角度对汉字进行了研究,但该书失传了。相对于《切韵》,宋代陈彭年等作的《广韵》是以国家名义颁行的韵书。

它保留了《切韵》的大部分材料,从本质上讲,它也是属于《切韵》系统。也正因此,也就出现了问题,即《广韵》过于尊信《切韵》,而全然不顾已经发展了的语音,因此同实际脱了节。

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当时诗人作诗用错韵的情况,这就是他们株守韵书的结果。直到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才真正董理当代的语音情况,它以当代的北方话为准,反应了入派三声后的汉语语音面貌,是现代普通话语音的源头。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东来,带来了拼音文字。同南北朝时期一样,文化交流给中国的语音学带来了新内容。

利马窦第一个用拉丁语拼写汉字。至清代,从顾炎武到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学者返而推求上古音系,成绩巨大,但是学术研究基本上与实际生活关系不大。

段玉裁虽然提出了之、脂、支三分的创见,但无法说明上古时这三个韵部的音值具体有哪些差异。瑞典人高本汉所以被誉为著名的汉学家,就在于他在清代学者研究基础上,采用了国际音标来研究汉语语音。

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建立与此关系很大。 近代以来汉字标音方式的出现 1605年利马窦出版了《西字奇迹》,第一次用拉丁语拼写汉字。

此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有多种汉语拼音方案。 威妥玛。

早在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英国外交官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1818—1895)在华任职期间就设计了一套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方案,这种标音方式称为威妥玛式,但影响不大。威氏在华期间曾编写了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归国后成为剑桥大学首任汉语教授。

注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是中国第一套公定为汉字注音和推行汉语标准音用的拼音字母。

字母共计39个,后增为40个。有浊音声母、入声调类,分尖团,后以北京音位标准,**广浊声母,方言注音用。

1930年国民党政府改其名为注音符号。1958年后在大陆为《汉语拼音方案》代替,台湾地区仍然使用。

这套方案用类似汉字的符号进行标音,章太炎对此起了很大作用。 国语罗马字。

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发表了《国语罗马字拼音发式》,这是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重要方案之一,1928年由国民党政府大学院公布。该方案特点是用字母变化表示声调。

如:iou(幽),you(由),yow(右)。 《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 解放后,国家为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非常重视汉语拼音方案的讨论。

1955年8月,文政会收到655个方案,包括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罗马字母以及汉字等多种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了拉丁字母,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部分。

6. 谁知道这个字怎么念

这个字就是总的繁体字 总zǒng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总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心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五笔86:UKNU 五笔98:UKNU 仓颉:CRP 笔顺编号:432514544 四角号码:8033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3B 基本字义 1. 聚合,聚在一起:~之。

~数。~体。

~结。汇~。

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

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

~经理。~统。

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 5. 经常,一直:~是这样。

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糸( mì),悤( cōng)声。

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2. 同本义 [tie into a bundle] 总,聚束也。

——《说文》 总,结也。——《广雅》 素丝五总。

——《诗·召南·羔羊》 总角之宴。——《诗·卫风·氓》 令徒隶衣七总布。

——《史记·孝景帝》 总布二匹。——《汉书·王莽传》 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

——《礼记·内则》 以麻总发。——《新唐书》 3. 又如:总发(指童年,幼年。

同总角);总角之好(指幼年相契的朋友。也称“总角之交”);总丱(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 4. 聚合;汇集 [get together;collect] 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

——《书·盘庚》 功名之总也。——《史记·礼书》 总揽英雄。

——《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总萃(会合聚集);总集(聚集,集合;汇集许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总猥(聚合的样子);总聚(综合聚集);总总(聚合的样子);归总;汇总;拢总 6. 结,系 [tie]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 扶桑。——《楚辞·离骚》 解扶桑之总辔兮,纵今之遂奔驰。

——《汉书》 7. 又如:总辔(系马。指停驻) 8. 持 [hold]。

如:总干(持盾) 9. 统领,统管 [govern] 总要万物于风雨。——《荀子·哀公》 公受朝寄,总兵西下。

——《隋书·元谐传》 总兹戎重。——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0. 又如:总朝政;总己(统摄自己的职务);总戍(主管军务;统管军事的长官);总帅(统率;统帅) 11. 总括;概括 [summarize;generalize] 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

——《荀子·不苟》 总此十思。——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 又如:总凡(概括);总批(总括性批语);总微(概括精微的道理);总论(全面而概括的论述) 13. 总揽 [assume overall responsibility;take on everything]。

如:总要(总揽政事);总务(总理各项事务);总览(总揽。全面掌握;广为延揽) 〈名〉 1. 禾稿;连穗带杆的禾把子 [a bundle of cereal crops]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

——《书·禹贡》。孔传:“禾稿曰总,入之供饲国马。”

2. 束穗;流苏 [tassels](古代的车马装饰品) 王后之五路,重翟,锡厘朱总。——《周礼》。

贾公彦疏:“凡言总者,谓以总为车马之饰,若归人之总,亦既系其本,又垂为饰,故皆谓之总也。” 3. 又如:朱总(朱红色的车饰) 4. 整数 [integer] 银子成总了,我差人回家取去!——《老残游记》 5. 麻杆扎成的火把 [torch] 错总之法,横于坐所。

——《管子》 6. 姓 〈形〉 1. 全部,全面 [general;total]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总崩溃;总批发;总目;总代理;总动员;总产量;总成本 3. 为首的,担任较高级职务的,领头的(如高于同类头衔的其他人) [chief;general]。

如:总制(总督);总河(总管治理河道事务的官员) 〈副〉 1. 皆;一概 [all]。如:总里(都;全部;总共);总不如(都不如);总疑(不停地怀疑);总是(全都是) 2. 一直;一向 [always;consistently]。

如:总是站在斗争的第一线;总疑(不停地怀疑) 3. 终归,毕竟 [after all;eventually]。如:他总还是个孩子,哪能像大人那样有力气;总来(总归;终究);总悉(总归) <连> 1. 用法同“纵”。

纵然;即使 [even though;even if]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度破讷沙》 年兄总要出家修行,也该与我们作别一声,如今觉得忒歉然了!——《醒世恒言》 2. 又如:总有(虽然有;即使有);总做(纵使);总然(纵然;即使);总饶(任凭;尽管) 常用词组 1. 总罢工 zǒngbàgōng [general strike] 各行各业所有参加工会组织的工人同时举行的罢工 2. 总兵 zǒngbīng (1) [command]∶统领军队;率兵 降本期总兵。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governor;garrison commander]∶明代统帅军队出征的将领,后来成为镇守一方的将领的职称。清代总兵为地方驻防军队的高级武官,也叫“总镇” 3. 总部 zǒngbù (1) [general headquarters]∶军队或某些系统的最高领导机关 陆军总部 (2) [head office]∶企业总店,企业或活动的管理中心 该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市 4. 总裁 zǒngcái (1) [head examiner]∶清代称中央编纂机构的主管官员和主持会试的大臣 (2) [director-general;president;governor;managing director]∶某些政党和国家首领的名称;某些机构(如银行)或公司最高的管理人员或总经理 5. 总成 zǒngchéng (1) [help sb.to accomplish sth.;complete;accomplish;do a stroke of business]∶成全;作成(多见于早期白话) 总成我这桩。

7. 古时候的汉字有拼音吗

最早是没有汉语拼音的

最早出现汉字拼音是在明朝时期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利玛窦等传教士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

而目前我们使用的则是1958年文字改革后使用的汉字拼音。其实新中国使用汉字拼音

还有为拉将汉字改拉拼音的原因 应为那个时候计算机不能录入汉字

8. 古时汉字没拼音,怎么区读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

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就采用这种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读若准”。 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如“女为说己者容”中,使用“说者曰悦”来进行注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没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过於冷僻,这就难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袜音韈”等。 魏晋时期发展出了反切法,据传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响。

汉字的发音可以通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拼来注音,使得所有汉字发音都有可能组合出来。如“练,朗甸切”,即“练”的发音是“朗”的声母与“甸”的韵母及声调所拼成。

近代以来,又发展出了汉字形式的注音符号(俗称ㄅㄆㄇㄈ)以及很多拉丁字母注音方法。注音符号仍是台湾教学的一部分,而目前中国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汉语拼音。

由於汉字以本身表义为主,注音方面较为薄弱。这个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献,不至於产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世界一样,用字措辞太悬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断古代声韵的难度。

例如“庞”从“龙”而得声,但今日北京话前者读“pang”,后者为“long”。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就是音韵学所探讨的课题。

满意请采纳。

9. 拼音怎么写读

『呵』

拼音:he

部首:口

笔画:8

读法:ā,ɑ,hā,hē,kē, 笔顺25112512 五笔编码ksk kskg

以上是呵字的读音、笔画等简单信息,下面是呵的意思在字典中的详细解释。

◎ 详细解释

【动】

弯〖下〗〖bend;stoop〗

他很大方地呵一呵腰,就走出去了。——茅盾《子夜》

另见ā;a;hē;kē

【动】

(形声。从口,可声。本义:怒责,大声发怒地喝斥)

同本义〖abuse;berate〗

诃,大言而怒也。从言,可声,字亦作呵。——《说文》

诃,怒也。——《广雅·释诂二》

纵而弗呵虖。——《汉书·食货志》。注:“责怒也。”

青邶之山有鸟焉,其音若呵。——《山海经·南山经》

呵,责也。——《玉篇》

王出而诃之。——《韩非子·内储说下》

厉声以呵。——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呵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2633636(大声斥责;吆喝);呵怒(怒斥);呵格(喝斥殴打);呵索(呵叱搜查);呵辱(辱骂);呵逐(斥骂驱逐);呵问(责问;盘究)

喝道,喝令行人让路〖hoot〗

武夫前呵,从者塞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又如:呵引(呵道);呵卫(喝道护卫的人);呵道(亦作“呵导”。古时贵人外出时,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让路)

呼叫〖yell〗。如:呵噪(众声呼叫);呵吓(喧哗)

嘘气;哈气〖breatheoutwiththemouthopen〗。如:呵手(向手嘘气使暖);呵冻(冬天手指冻僵或笔砚成冰,呵气使温暖或融解);呵砚(天寒嘘气使砚中墨汁解冻)

喝〖drink〗

次日早辰,小鸦儿吃了几个冷饼,呵了两碗热水,依旧挑了担子出去。——《醒世姻缘传》

你不吃,呵嗏儿罢。——《金瓶梅词话》

【叹】

表示惊讶〖aha〗。如:呵,这小伙子真棒!呵会(幸会)

【象】

笑声〖laugh〗

有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菩萨蛮》词

又如:呵呵(笑声);呵呵大笑

另见ā;a;hā;kē

呵斥

hēchì

〖bawlout;berate〗∶大声或粗暴地责骂

一个高个子红头发工头,他的主要德行是呵斥工人

〖excoriate〗∶严厉指责

呵呵

hēhē

〖roarwithlaughter〗象声词,笑声

呵喝

hēhè

〖shoutloudly〗发怒而大声喝斥

呵禁

hējìn

〖berate〗大声喝斥制止

呵欠

hēqiàn

〖yawn〗困倦时往往情不自禁地张开大口吸气的现象

深深打了个呵欠

呵责

hēzé

〖abuse;berate;excoriate〗大声斥责

——译音用字。如:呵罗单,古国名,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

另见hē

ā

【叹】

表示惊异或赞叹。同“啊”〖ah〗

呵,青春,愿你光芒四射。——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另见a;hā;hē;kē

a

【助】

表示感叹或惊讶的语气〖ah〗

安家立业了,日子过好了,可是不能忘本呵。——周立波《暴风骤雨》

另见ā;hā;hē;kē

古时的拼音怎么写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古时的拼音怎么写

知识

十二月十二日英文怎么写

阅读(26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十二月十二日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我的生日是十二月十二日.英语怎么说,我的生日是十二月十二日英语怎么说,一月一日到十二月十二日英文,分下来,不要缩写。january 1月 短语 janfeburary 2 febmarch 3 marapril 4 aprmay 5 m

知识

儿童的英语复数怎么写

阅读(22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儿童的英语复数怎么写,内容包括孩子的复数用英语怎么写,儿童英语的复数是什么,儿童英语的复数是什么。儿童英语的复数是children原词:child 英[tʃaɪld] 美[tʃaɪld] n. 小孩,孩子; 幼稚的人; 产物; 弟子;

知识

占笔画顺序怎么写

阅读(2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占笔画顺序怎么写,内容包括占字的笔画顺序,左右的笔画顺序怎么写,收笔画顺序怎么写。丨笔画顺序,就是丨,从上到下写笔画:笔画是指汉字书写时不间断地一次连续写成的一个线条,它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可分为横折、横、竖、竖钩、

知识

一辆车的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6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辆车的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一辆车的辆的拼音怎么写,一辆车的辆的拼音怎么读,一车的一拼音怎么写。辆拼音:liàng,声母l,韵母ang,音调去声。基本信息:部首:车,四角码:41527,仓颉:kqmob86五笔:lgmw,98五笔:

知识

礼的田字格怎么写

阅读(1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礼的田字格怎么写,内容包括“节”字的田字格写法,“让”字田字格怎么写,瑜在田字格怎么写。向左转|向右转

知识

繁体的宴字怎么写

阅读(23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繁体的宴字怎么写,内容包括宴繁体字怎么写,宴的繁体字怎么写,宴的繁体字怎么写。“宴”是一个会意字,在甲古文中 左边是个圆圈中有个点,右边是个“女” 字;金文中的“宴”外边像是个屋子的形 状,里边是甲骨文的“宴”字,

知识

学校生活作文300字作文怎么写

阅读(2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学校生活作文300字作文怎么写,内容包括难忘的校园生活作文300字怎么写,快乐的校园生活作文怎么写300字左右,四年学校生活作文300字。难忘的校园生活水工学校是我们快乐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时至今日,曾经的一节语文课堂使我受

知识

迁新居请柬怎么写

阅读(1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迁新居请柬怎么写,内容包括乔迁请帖怎么写,乔迁请柬怎么写,新居请柬写法急。格式为送呈###先生台启谨订于公历 *年* 月* 日*时(星期 *)农历 ***月**在**(住所)举行新居落成并乔迁之庆 ,届时恭请光

知识

顽皮英语怎么写

阅读(2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顽皮英语怎么写,内容包括顽皮用英语怎么说,顽皮的用英语怎么说,顽皮的英文单词怎么写。淘气的英语:naughtynaughty 读法 英 [ˈnɔ:ti] 美 [ˈnɔti] 作形容词的意思是:顽皮的;淘气的;不听话的;下

知识

游记作文的开头怎么写

阅读(2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游记作文的开头怎么写,内容包括作文开头怎么写的游记作文,游记作文600字开头及结尾怎么写,游记作文开头怎样写。还有许多雕像,秦始皇雕像是用金属做的。我真舍不得大海和海里的鱼儿,坐了一晚上的车第二天早上就到了,好像要掉

知识

努力努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33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努力努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努力的努的拼音是,“努力”的“努”的拼音,努力的努字拼音。[nǔ]努部首:力笔画:7例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努筋拔力(竭尽全力;费了很大的力)却才见押司努嘴过来。《水浒

知识

认字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71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认字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认字``要写出拼音,手写认字读音,认字第一个字怎么拼写。先学好拼音,借助拼音去认识字!可以从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先读准实物的字音,在表上文字!慢慢孩子就认识很多字了!在读准拼音的同时,可以找同音

知识

昂贵的英文怎么写的

阅读(2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昂贵的英文怎么写的,内容包括昂贵的英文怎么写,昂贵的用英语怎么说,昂贵的英文怎么读啊昂贵的英文怎么读啊呀。其实可以表示“昂贵”的英文单词很多,立刻可以想到的就有expensive、overpriced、dear等等。 英文要表达得地道

知识

尾字田字格怎么写

阅读(3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尾字田字格怎么写,内容包括尾巴在田字格里怎么写,妤字田字格怎么写,“写”字的田字格怎么写。妤字田字格的写法:

知识

一辆车的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6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辆车的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一辆车的辆的拼音怎么写,一辆车的辆的拼音怎么读,一车的一拼音怎么写。辆拼音:liàng,声母l,韵母ang,音调去声。基本信息:部首:车,四角码:41527,仓颉:kqmob86五笔:lgmw,98五笔:

知识

花露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1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花露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雨的拼音怎么写,刘明霞的拼音怎么写,“相映”的拼音怎么写。拼 音 dī dí dì de 部 首 白笔 画 8五 行 火五 笔 RQYY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ī ](外)“的士”(出租

知识

艇拼音怎么写

阅读(1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艇拼音怎么写,内容包括漂流艇拼音怎么写,海上有一搜游艇拼音怎么写,自制快艇拼音怎么写。您好。拼 音 tǐng 部 首 舟笔 画 12五 行 火五 笔 TETP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轻便的小船:游~。汽~。2.某些大

知识

吝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23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吝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吝啬的拼音怎么写.是.什么意思,吝世和这三个字的汉语拼音怎么字,迭吝嗄这三个字汉语拼拼音怎么写。以为的拼音是yǐ wéi。释义:指作为,用作;“以之为”的省略形式;犹言让他(她)做;把它作为。通常在口语之

知识

痴迷的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2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痴迷的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痴迷的拼音怎么读,后两个字拼音咋写痴迷,痴迷的英文单词怎么写。遍的读音:biàn二、遍的组词:遍问、遍历、遍叠、遍处、溥遍、识遍处、漫山遍野、遍体鳞伤、尸横遍野。三、遍的基本字义: 全面,到处

知识

i的拼音格式怎么写

阅读(4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i的拼音格式怎么写,内容包括i汉语拼音格式怎么写,拼音“i”的声调怎么写,l的汉语拼音格式怎么写。小学一年级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就是汉语拼音,那么拼音究竟该怎么写呢?拼音的正确写法是怎样的?小编特将拼音的写法整理在这里供

知识

竖字拼音怎么写

阅读(2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竖字拼音怎么写,内容包括竖毅拼音怎么写,也字没有了一竖是什么字写拼音,横竖的竖怎么写。△ miē 乜 <代> 粤语方言,也是这个词现代最多的用法。意为:什么 偷偷摸摸不知做乜鬼?――陈残云《香飘四季》(从这个引用可以看出,

知识

圆滚滚的拼音怎么写的

阅读(2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圆滚滚的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包括圆滚滚的拼音怎么写,圆滚滚的拼音怎么写,圆滚滚这个词的拼音。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