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氏中睢字怎么读啊
姓氏中睢字读音:suī
睢拼音:huī、suī
一、睢huī
1、张目仰视的样子。
2、欢乐的样子。
二、睢suī
1、水名,在河南。
2、睢县,在河南。
3、放纵、骄横的样子。
4、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睢剌[suī là]
乖离不正。
2、睢园[suī yuán]
睢苑。
3、睽睢[kuí suī]
眼眶凹陷的样子。亦指眼眶凹陷的异族人。
4、睢维[suī wéi]
目开合。
5、睢阳曲[suī yáng qǔ]
歌曲名。
2. 睢字怎么读,啥意思
睢拼音:huī,suī
基本信息:
部首:目,四角码:60015,仓颉:buog
86五笔:hwyg,98五笔:hwyg,郑码:LNI
统一码:7762,总笔画数:13
基本解释:
一、睢huī
1、张目仰视的样子:睢盱。
2、欢乐的样子:扬袂睢舞
其他字义
二、睢suī
1、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2、睢县,在河南。
3、见“恣睢”。
4、姓。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恣睢[zì suī]
放纵、骄横的样子。
2、睢剌[suī là]
乖离不正貌。
3、盱睢[xū suī]
张目仰视貌。
4、睢睢[suī suī]
仰视貌。
5、睢苑[suī yuàn]
汉梁孝王刘武所造园林。在睢阳(今河南商丘东),故称。后亦借指名园。
3. 睢宁的 睢的 正确读音
睢
睢
suī
1 睢县,在河南。
2 睢宁县,江苏徐州
3 姓
“睢”与“雎” 睢字从目,读sui,齐庄公时有睢休相。睢,地名,今河南商邱,以居地为姓。元扬州睢景臣有《高祖还乡》散曲,闻名于世。雎字从且,读Ju,明洪武年间有御史雎稼,为雎姓闻人。今扬州二姓均有,且皆属冷僻姓氏,常为人们读错或写错。
我国还有一个稀少的姓氏就是“睢”姓,读音为sui,《中国姓氏起源》一书中说:“睢,东周战国时,赵国有大夫因功封于睢邑(今河南省睢县),子孙遂定居其地,以食采之地名命姓,乃成睢姓。见《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史国强菩第404页)这是典型的以居住地的地名,做为本族的姓氏的例子。睢姓现在仍然存在,分布河南商丘,四川遂宁等地区,在宋朝、明朝都有名人。
详细字义
◎ 睢 huī
〈形〉
(1) 仰视的样子 [looking-upward]
睢,仰目也,从目,隹声。——《说文》
暴戾恣睢。——《史记·伯夷传》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
(2) 又如:睢盱(睁眼仰视的样子);睢睢(仰视的样子)
基本词义
◎ 睢 suī
〈动〉
(形声。从目,隹( zhuī)声。本义:仰视) 同本义 [stare at]
睢,仰目也。——《说文》
暴戾恣睢。——《史记·伯夷传》。正义:“仰白目怒貌也。”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注:“仰目视貌也。”
4. 唐睢的睢怎么读
suī
解释
睢 suī
仰视:睢盱(仰视)。睢睢(仰视的样子)。 姓。 笔画数百:13; 部首:目;
组词
睢剌 睢呿 睢睢 睢睢盱盱
睢维 睢盱 睢阳度曲 睢于
造句
一、清朝末年,西太后统治时期问,穷奢极侈,暴戾恣睢,丧权辱国,顽固腐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答亡。
二、清朝末年,西太后统治时期,暴戾恣睢,丧权辱国,顽固腐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三、现在,人类暴殄天物,暴戾恣睢使得大量的野生物逐渐消亡。
四、这个狗内官,暴戾恣睢,滥杀无辜,当地乡民对他恨之入容骨。
五、敌人暴戾恣睢,想以此来削弱我们的气势。
5. 睢字怎么读,啥意思
睢拼音:huī,suī基本信息:部首:目,四角码:60015,仓颉:buog86五笔:hwyg,98五笔:hwyg,郑码:LNI统一码:7762,总笔画数:13基本解释:一、睢huī1、张目仰视的样子:睢盱。
2、欢乐的样子:扬袂睢舞其他字义二、睢suī1、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2、睢县,在河南。3、见“恣睢”。
4、姓。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恣睢[zì suī] 放纵、骄横的样子。
2、睢剌[suī là] 乖离不正貌。3、盱睢[xū suī] 张目仰视貌。
4、睢睢[suī suī] 仰视貌。5、睢苑[suī yuàn] 汉梁孝王刘武所造园林。
在睢阳(今河南商丘东),故称。后亦借指名园。
6. 请写出“黍”字的读音,“睢”字的读音,“履”字的读音,
shǔ] [ㄕㄨˇ] 郑码:MFOK,U:9ECD,GBK:CAF2 笔画数:12,部首:黍,笔顺编号:312343424134 黍类是禾本科一类种子形小的饲料作物和谷物。
亚洲或非洲可能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栽培。一般株高0.3至1.3米(珍珠黍可高达1.5至3米)。
穗状或总状花序,也有圆锥花序。除珍珠黍外,种子脱粒后谷壳不脱落,去皮后常呈奶油白色。
黍类在亚洲很多地区、俄罗斯和西非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美国和西欧主要作为牧草或用来制干草,但在中世纪的欧洲也作为主要谷物。
黍类有很多种,如珍珠黍(是印度和非洲的普通粮食,适于贫瘠干燥土壤)、扫帚黍(在美国作为饲料,在亚洲和东欧供食用)、谷子(也称小米或粟,北美和欧洲西部作为干草种植,在中国等亚洲国家是重要粮食作物)、指黍(南亚和非洲部分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日本黍(种植于日本和美国,用于制干草)等等。黍类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蛋白质含量约6%至11%,脂肪约1.5%至5%。
黍类味浓,不能制膨松面包,主要用于小面包干及做粥或饭。世界年产量约3000吨,主要生产国是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和俄罗斯。
黍 shǔ <名> (形声。从禾,雨省声。
本义:植物名。亦称“稷”、“糜子”) 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broomcorn millet]。
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黍,禾属而黏者也。——《说文》。
按,今北方谓之黄米。 天子乃以雏尝黍。
——《礼记·月令》。注:“黍火谷。”
黍白芗合。——《礼记·曲礼》 无食我黍。
——《诗·魏风·硕鼠》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 又如:黍离(喻覆没;衰败。
西周亡后,周大夫过故宗庙官室,只见满目黍离,十分荒凉);黍酒(用黍酿制的酒);黍醅(同黍酒);黍月霍(一种杂有黍米的肉羹);黍谷生春(比喻厄运有了好的转机) 糜稷一类草本植物 [panic grass]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宋·王安石《后元丰行》 古时建立度量衡的依据 [base]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黄米做的饭 [millet] 其镶伊黍。——《诗·周颂·良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过故人庄》 又如:杀鸡为黍 黍子 shǔzi [broomcorn millet] 一年生草本植物(Panicum miliaceum),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煮熟后有黏性。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睢 suī ①睢县,在河南。
②姓 {恣睢}zī suī 任意胡为:暴戾恣睢 <动> (形声。从目,隹(zhuī)声。
本义:仰视) 同本义 [stare at] 睢,仰目也。——《说文》 暴戾恣睢。
——《史记·伯夷传》。正义:“仰白目怒貌也。”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
注:“仰目视貌也。 lǚ 鞋:西装革履。
削足适履。 践踩,走过:履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
履任。履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
如履薄冰(身临其境)。 步伐:步履维艰。
执行,实行:履行。履约。
〔履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指领土:“赐我先君履”。
笔画数:15; 部首:尸。 履 lǚ 【动】 (会意。
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
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
本义:践踏) 同本义〖treadon〗 履霜,履虎尾。——《易·坤》 可以履霜。
——《诗·魏风·葛屦》 履蒯席。——《礼记·玉藻》 地履其黄。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足之所履。——《庄子·养生主》 又如:履危(蹈践高危之处);履亩(勘查田亩);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履霜(踩踏霜地。
比喻由眼下迹象而警戒未来);涉水如履平地;履冰(行于冰上);履冰狐(踏冰而过的狐狸);履坦(行于坦途);履虚(行于虚空之中);履薄行走(于薄冰上) 穿鞋〖puton〗 自履藤鞋收石蜜。——唐·李贺《南园》 登位〖ascendthethrone〗 履其位而不履其事。
——《礼记·表记》 履至尊。——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履任(到任,就任);履位(就位) 经历某种景况〖experience〗。
如:履炭(比喻经历艰难);履运(遭逢时运) 实行〖fulfill〗 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礼记》 又如:履善(行善);履蹈(实行);履中(实行中庸之道);履谦(行谦让之德);履经(行邪道) 躬行〖keeppersonally〗。
如:履仁(躬行仁道);履方(躬行正道);履正(躬行正道);履忠(躬行忠诚之道);履约(躬行简约) 开始担任职务〖assume〗 将履新任。——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履任(上任,就职);履端(开头) 履 lǚ 【名】 鞋〖shoes〗 履,足所依也。
——《说文》。按,古曰舄,曰屦,汉以后曰履。
今曰鞵。此字本训践。
转注为所以践之具也。 丝作之者谓之履。
——《方言四》 脱履户外。——《列子·黄帝》 衣敝履空。
——《汉书·鲍宣传》 不辨衣履。——清·周容《芋老人传》 蹑丝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孺子,下取履。
——《史记·留侯世家》 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