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号是几年级学的
七年级下册数学。
根号是一个数学符号。根号是用来表示对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进行开方运算的符号。
若aⁿ=b,那么a是b开n次方的n次方根或a是b的1/n次方。开n次方手写体和印刷体用表示,被开方的数或代数式写在符号左方√ ̄的右边和符号上方一横部分的下方共同包围的区域中,而且不能出界。
扩展资料:
书写规范
1、写根号:
先在格子中间画向右上角的短斜线,然后笔画不断画右下中斜线,同样笔画不断画右上长斜线再在格子接近上方的地方根据自己的需要画一条长度适中的横线,不够再补足。(这里只重点介绍笔顺和写法,可以根据印刷体参考本条模仿写即可,不硬性要求)
2、写被开方的数或式子:
被开方的数或代数式写在符号左方v形部分的右边和符号上方一横部分的下方共同包围的区域中,而且不能出界,若被开方的数或代数式过长,则上方一横必须延长确保覆盖下方的被开方数或代数式。
3、写开方数或者式子:
开n次方的n写在符号√ ̄的左边,n=2(平方根)时n可以忽略不写,但若是立方根(三次方根)、四次方根等,是必须书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七年级下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根号
2. 关于根号正确写法的故事是什么啊
在西元前五世纪左右的希腊,有一个非常权威的研究团体,叫做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万物皆数 ,即都可用整数与整数的比值表示。 但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有一个叫做希博索斯的年轻人,首先发现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不能用整数的比值表示,虽受到激烈的反对,他仍坚持有这样一个数存在。 一直到16 世纪的大数学家笛卡尔,才开始采用 (根号)表示平方根,期间相隔2000年。
开方亦是最早产生的运算之一。古埃及人 以“”表示平方根(root);七世纪印度人婆罗摩笈多以“c”(carani(平方根)之首个字母)表示平方根;十五世纪阿拉伯人盖拉萨迪以“”为平方根号(Sign for root)。
二世纪罗马人尼普萨斯以拉丁词语latus(意 即“正方形的边”)记平方根,这词的首个字母“l” 后更成为欧洲重要的平方根号之一。十二世纪 ,蒂沃利的普拉托等人也采用这符号。十六世纪法国人拉米斯也采用这符号,如“l 27 ad l 12” 得“l75”(即√27+√12=√75);法国数学家韦达亦用过这符号。到了1624年,英国人布里格斯分别以 “l”,“l3”,“ll”表示方根、立方根及四次方根。
而另一於欧洲被广泛采用之方根号“”,亦是源自拉丁词语“radix”(意即“平方根”)。这符号 最先出现於由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的《几何原本》(欧几里得著)第十卷中,其后斐波那契和帕乔利等人均采用这符号。及至十六至十七世纪间,许多数学家如:塔尔塔利亚、韦达(亦采用“l”)等 人都以“”为平方根号。
於德累斯顿(1480)手稿内,在数字或字母前 以一点“.”表示求平方根;两点“..”表示求四次方根;三点“…”表示求三次方根及四点“ ….”表示求九次方根。而於格丁根手槁(1524)内,则以“”表示平方根;“ce”表示立方根及 “cce”表示九次方根等,如: (即 ),其中的cs为communis(意为结合),表示先加再开平方。
德国人鲁多尔夫是较早以“”表示平方根的人之一。他於1557年引入“”后,又分别以 “”及“”表示三次方根及四次方根。斯蒂文则分以“”及“c”表示平方根及立方根,至 1640年,又以3)(表示√3.x2及以3)20+392表示 。1637年,笛卡儿采用√作平方 根号。1647年,奥特雷德以“r”表示平方根,以“[12]”或“表示十二次方根;1655年,沃利斯以“3R2”表示 ;1721年,哈顿分别以“”及“”表示三次方根及四次方根;1732 年,卢贝尔以 表示25的三次方根,与现代 的符号无异。其后,各次方根号都逐渐以这形式表达,开始了现代符号的使用。
3. 关于根号正确写法的故事是什么
根号的由来
现在,我们都习以为常地使用根号(如, 等等 ),并感到它使用起来既简明又方便.那么,根号是怎样产生和演变成现在这种样子的呢?
古时候,埃及人用记号“┌”表示平方根.印度人在开平方时,在被开方数的前面写上ka.阿拉伯人用表示.1480年前后,德国人用一个点“.”来表示平方根,两点“..”表示4次方根,三个点“。”表示立方根,比如: .3、..3、。3就分别表示3的平方根、4次方根、立方根.到16世纪初,可能是书写快的缘故,小点上带了一条细长的尾巴,变成“”.1525年,路多尔夫在他的代数著作中,首先采用了根号,比如他写4 是2,9 是3,并用 ,表示. 但是这种写法未得到普遍的认可与采纳.
与此同时,有人采用“根”字的拉丁文radix中第一个字母的大写R来表示开方运算,并且后面跟着拉丁文“平方”一字的第一个字母q,或“立方”的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开的是多少次方.例如,现在的,当时有人写成R.q.4532.现在的,用数学家邦别利(1526-1572)的符号可以写成
其中“└ ┘”相当于今天用的括号,p相当于今天用的加号(那时候,连加减号“+”“-”还没有通用).
直到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第一个使用了现今用的根号 “ ”.在一本书中,笛卡尔写道:“如果我想求a2 +b2 的平方根,就写作, 如果想求a3 -b3+ab2的立方根,则写作 .”
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有时候,被开方数的项数较多,为了避免混淆,笛卡尔就用一条横线把这几项连起来,前面放上根号 √ (不过,它比路多尔夫的根号多了一个小钩),就成为现在的根号形式.
现在的立方根符号出现得很晚,一直到18世纪,才在一些书中看到符号的使用,比如25的立方根用表示.以后,诸如等等形式的根号渐渐使用开来.
由此可见,一种符号的普遍采用是多么地艰难,它是人们在悠久的岁月中,经过不断改良、选择和淘汰的结果,它是数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某一个人凭空臆造出来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