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胜”字大写怎么写
胜的繁体字:胜。
胜的读音:shènɡ。(形声。
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⑴ 同本义 [can bear] 胜,任也。
——《说文》胜,克也。——《尔雅》莫之胜说。
——《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胜。——《诗·商颂·烈祖》。
传:“任也。” 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管子·入国》。注:“堪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唐·李朝威《柳毅传》又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 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 胜兵(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 ⑵ 战胜,打败 [defeat]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胜,克也。
——《尔雅》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宋·苏洵《六国论》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汉·贾谊《论积贮疏》又如: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⑶ 胜过 超过 [surpass prevail over] 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又如:胜常(超过平常) 胜却(胜过)(略胜一筹) ⑷ 一说通“称”。相当 相称 [be equal to] 为礼而不终,耻也 中不胜貌,耻也。
——《国语·晋语四》调乃三体相胜。——《礼记·学记》注 ⑸ 克制 制服 [exercise restraint check subdue] 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胜也。
——《管子》又如:胜残(遏制残暴的人) ⑹ 通“升”。上升 [rise] 卿当日胜贵。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常用词语1、百战百胜 【bǎizhànbǎishènɡ】 [ gain every battle victorious in every battle ] 军队的一种战斗素质。意为战一百次,胜一百次,每战都取得胜利。
形容极能善战,所向无敌 例: 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史记·魏世家》2、不胜枚举 【bùshènɡméijǔ】 [ too numerous to be counted;can be multiplied indefinitely ] 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为数极多 例: 至于花型、式样更是多到不胜枚举 例: 奇迹之多,简直不胜枚举3、乘胜追击 【chénɡshènɡzhuījī】 [ pursue enemy troops in retreat ] 趁着胜利追击溃败的敌兵4、出奇制胜 【chūqízhìshènɡ】 [ defeat one's opponent by a surprisemove ] 用奇兵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出人意料的办法取胜5、得胜 【déshènɡ】 [ succeed;win a victory;triumph ] 取得胜利 例: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6、反败为胜 【fǎnbàiwéishènɡ】 [ turn defeat into victory snatch a victory out of defeat ] 一种作战思想。
意为打了败仗不泄气,重整旗鼓,利用敌人松懈麻痹的思想去进攻,就能变失败为胜利7、防不胜防 【fánɡbùshènɡfánɡ】 [ impossible to defend effectively cannot reckon with all eventualities be not easy to guard against cannot stand up to ] 要防的事太多,提防不过来 例: 这种小人,真是防不胜防。——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8、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ɡōnɡwúbùkè,zhànwúbùshènɡ】 [ all-conquering evervictorious ] 军队的一种素质。
意为进攻,没有攻不下的 作战,没有不取得胜利的,百战百胜 例: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9、好胜 【hàoshènɡ】 [ seek to do others down ] 各方面都想胜过他人10、获胜 【huòshènɡ】 [ win victory be victorious triumph ] 取得胜利 例: 甲队以五比○获胜11、举不胜举 【jǔbùshènɡjǔ】 [ be too numerous to list ] 举也举不尽,形容极其多 例: 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鲁迅《伪自由书》12、决胜 【juéshènɡ】 [ determine the victory ] 决定胜负 例: 决胜千里之外13、览胜 【lǎnshènɡ】 [ visit scenic spots ] 观赏美丽的景色 例: 中华览胜14、略胜一筹 【lüèshènɡyīchóu】 [ slightly better be a cut above have an edge on ] 略微好一点 例: 我这“兄”字的意思,不过比直呼其名略胜一筹。
——鲁迅《两地书》15、美不胜收 【měibùshènɡshōu】 [ so many beautiful things that one simply can't take them all in be too beautiful to be absorbed all at once ] 美景多得看不过来 艺术品太美而目不睱接16、名胜 【mínɡshènɡ】 [ scenic spots place famous for its scenery or historic relics ] 有著名的古 例: 饱览名胜17、旗开得胜 【qíkāidéshènɡ】 [ win in the first battle ] 战旗一展开就取胜,比喻一举成功或事情一开始就取得成果 例: 人人奋勇,个个英雄,端的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关汉卿《五侯宴》18、取胜 【qǔshènɡ】 [ win score a success ] 在竞争或比赛中战胜对手,获得胜利 例: 以多取胜19、全胜 【quánshènɡ】 [ win completely ] 全面胜利 完全胜利 [ win all ] 全部获胜 例: 大获全胜20、人定胜天 【réndìnɡshènɡtiān】 [ man can conquer nature ] 人定:人谋。
典出《逸周书·文传》:“兵强胜人,人强胜天。”人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 例: 登门就之,或人定胜天不可知?——《聊斋志异·萧七》。
2. 大写的一怎么写的
大写的一,写作壹。
(1)什么是大写数字?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小写的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2)大写数字的起源。
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字,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现在,虽然解放后有些账目逐渐改用阿拉伯数字,但是重要账目;支票汇款;股票国债票据依旧使用大写汉字数字。那么,使用大写数字是起源于何时呢?《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写数字的来历》一文是这样说的:“为反贪树廉,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 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这就是说,用大写数字记数,是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
上面的说法可靠吗?据有关的资料记载,并非如此。大写数字的使用,最迟也得再上溯近七百年,首倡者当推富有改革精神的唐代武则天。她是绝无仅有的敢于自创文字的女皇;她的名字武曌的“曌”字,就是明证。据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考据家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可知《岱岳观造像记》是则天朝所树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写数字。顾炎武考证说:“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
大写数字在则天朝以后不仅使用在碑石上,也出现在诗文中。唐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宋版《白氏长庆集》中《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有这样的记述:“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漆捌万贯。”其中“贰”“拾”“漆”“捌”都是大写数字。顾炎武说这个“漆”字,本应作“桼”,三点水是后人妄自加凿的。“漆”后简为大写字“柒”,又省作小写的“七”字。
大约到了宋代,官府文书所用计数数字都得用大写。宋代学者程大昌在其所著《演繁露·十数改用画字》中写道:“今官府文书凡计其数,皆取声同而画多者改用之。于是壹、贰、叁、肆之类,本皆非数,直是取同声之字,借以为用,贵点画多不可改换为奸耳。”
上面所举有关的记述,都充分证明,使用大写数字记数,是在武则天当政的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它并非像侯先生所说的始于明代朱元璋时期。
(3)大写数字的用途。
一、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二、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三、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四、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举例如下:
1·阿拉伯数字中间有"0"时,中文大写要写"零"字,如¥1409.50,应写成人民币壹仟肆佰零玖元伍角。
2·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只写一个"零"字,如¥6007.14,应写成人民币陆仟零柒元壹角肆分。
3·阿拉伯金额数字万位和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万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不写"零"字。如¥1680.32,应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叁角贰分,又如¥107000.53,应写成人民币壹拾万零柒仟元伍角叁分。
4·阿拉伯金额数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元"后面应写"零"字。如¥16409.02,应写成人民币壹万陆仟肆佰零玖元零贰分;又如¥325.04,应写成人民币叁佰贰拾伍元零肆分。
五、在文书中有万元、亿元等单位约定的,如¥533.12万元,应写成人民币伍佰叁拾叁点壹贰万元。
3. 斗字的大写怎么写啊
“斗”字的大写如图
简体部首: 斗 ,部外笔画: 0 ,总笔画: 4
释义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 形容小东西的大:~胆。
◎ 形容大东西的小:~室。
◎ 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
◎ 特指“北斗星”:~折蛇行。
◎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 古同“陡”,突然。
组词
◎ 斗箕,斗记 dǒuji,dǒuji
[fingerprint] 指印,因指纹有斗有箕,所以把指印叫做“斗箕”,也叫“斗记”
◎ 斗筐 dǒukuāng
[basket] 一种用竹篾编成的筐,口径约三尺,两边有柄
◎ 斗笠 dǒulì
[bamboo hat] 用竹篾夹油纸、竹叶等制成的宽边帽子,用以遮太阳或雨
◎ 斗乱 dǒuluàn
[ash fly and stuff be mixed and disorderly] 飞腾杂乱
◎ 斗狠 dòuhěn
[struggle with fierce and malicious means] 运用凶狠手段与别人斗胜
◎ 斗鸡 dòujī
(1) [cockfighting]∶雄鸡之间斗架的一种游戏或比赛,有时用于赌博
(2) [gamecock]∶用于斗鸡游戏或比赛的雄性鸡
造句
1、这两个国家的争斗,就像两虎相斗,必然有一方蒙受重大损失。
2、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不要为私利而争斗,而要顾全大局。
3、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互相争斗,最后竟落得同归于尽的下场。
4、公司的职员们各分派系,勾心斗角,我不想加入他们之间的争斗。
5、一个国家如果政治清明,便上下同心;反之,便舟中敌国,互相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