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评注赏析是什么
“评注”一般指对文章(包括不同形式、不同题材,如小说、散文、诗歌等等)选取有代表性的词、句或段落进行评论与注解,“赏析”是从文学欣赏角度对文章的语言特色、篇章结构、立意选材等方面进行分析鉴赏。
评注赏析很多时候合在一起说,如果严格区分,“评注”比较倾向于从有代表性的词、句等点着手,“赏析”更倾向于从整体结构、立意等大处着眼。评注赏析的写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中1、2、3主要是评注方法,4、5、6主要是赏析方法):1、评注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例句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评注:一个“飞”字,写尽少儿活泼和欢快,一个孩子,少不更事,他并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也不理解搬家的意义,他的欢快与大人们的沉重形成一个鲜明对照。2、分析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评注:此句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对春天来临时大地苏醒的情状和山水太阳的变化作了一个宏观的勾勒,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万物变得生机无限,活力无比。例句3:“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评注:作者捕捉到大海清波微漾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多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的几种情态。用“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来比喻海浪声的轻柔;用“情人的蜜语”来比喻海浪声的甜美;用“落花飘零在水上”来比喻海浪声渐闻渐远,直至杳然无声的情态。
这种多角度的设喻,将落潮时大海的轻柔、静谧刻画得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3、分析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例句4:“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评注: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例句5:《鼓神》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
(B) 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评注: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4、分析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例句6:“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赏析:以大海周围的景物岛、山、星星为衬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静美”推进一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幅清丽、温柔、恬静的“海睡图”。
例句7:“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赏析:此句几个老渔父的喝彩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老渔父的喝彩,侧面烘托出双喜这伙少年驾船技术的高超。
5、分析句章结构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一篇文章的结构通常有顺叙、倒叙、首尾呼应等多种结构形式。例句8:“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例句9:“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赏析:文章首尾照应,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使文章结构谨严。
6. 总结思想。
2. 作文评注写在哪儿
鼓励
“鼓励”是人生旅途的航标,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鼓励”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行为,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关怀的眼神……它可以让人转败为胜,也可以让人恢复自信,还可以……
记得那是去年六月的一天,阳光明媚,瓦蓝的天空绣着几朵洁白的花儿。我们班和六(1)班进行了激烈的拔河比赛。参加比赛的队员们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各就各位”裁判员说道。枪声一响,同学们就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眼看拔绳子上的红布在慢慢地向我们这边挪移而来。
突然,我高兴过头,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我们失败了一局,大家垂头丧气。这时班主任老师走过来安慰我们,鼓励我们不要气馁,“失败是成功之母”。眼看就要胜利的,却因为我的过失而离我们而去。这时我的心犹如一座大山压着,压得喘不过气来。我担心同学们会埋怨我,责备我……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同学们不但没有丝毫的埋怨与责备,却是鼓励。“不要丧气,我们还有机会,没有失败,怎么会有成功呢?”“没关系,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正是由于同学们的鼓励使我恢复了自信。此时此刻我下定决心一定在夺回属于我们的胜利。
“现在是中场休息,下面即将进入第二局比赛,我们来准备准备”,我们队长说。我们仔细分析了六(1)班之所以取胜的原因。第二局比赛开始了,刚上阵我们就使出了全身力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六(1)班发起了攻势,我们胜了一场。
3. 评注性的文字是什么意思
评注 即评论与注解。 一般是是在你读某段文字时 你用笔在旁边空白的地方进行标注(在读文章时先标注再评论或是写上你的见解)然后写你的见解,具体的比如可以说:目光呆滞 (内容)这四个字突出了作者的无奈与震惊。 (写法) 作者在此处运用了排比 ,比喻,拟人,此处也是照应前文,使故事情节达到高潮。
给 《于园 》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就是要你把本应在书上评注的写到作业本上,你可以把某个词 或是某句话 或是某段话抄下来 在后面就行评注就行了。
4. 求3篇有评注的作文,500字左右
父亲的布底鞋甘肃考生在我的心目中,父亲一直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胸怀宽阔如大海。
[开篇从父亲写起,看似离题,但“他的胸怀宽阔如大海”一句,暗合了话题,显示出了考生构思谋篇的机智]父亲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经笑着问父亲:“你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怎么还穿这么土的鞋子?”父亲微笑了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此处写父亲穿着的落伍,为后文写父亲心灵的高尚作了铺垫。“父亲微笑了许久,没有说一句话”吸引读者读下去,搞清楚父亲只笑不答的原因]父亲曾经对我说:“孩子,你别以为现在咱们有钱了,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村。
人的血,咱的骨子里要有农村人的那份质朴和忠厚。”我听着父亲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语言质朴自然,对话富有个性,符合父亲的身份,彰显出考生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父亲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没有好衣服穿,还吃不饱肚子,但是父亲学习很刻苦,肯下功夫,老在班里拿第一名。[笔锋一转,从父亲小时候写起,过渡非常自然,很好地完成了倒叙的任务]在贫困的威胁下,许多孩子都辍学回家去放羊,但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一个老实却又坚毅的庄稼人,咬着牙说:“再苦再穷,也要让娃儿把学上出来。”
就这样,爷爷用他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完了初中,而家里也因此穷得一无所有了。父亲,以他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憨厚聪明,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却也在爷爷的心头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儿这么争气,可到这县城中学上学的学费从哪里来?”爷爷在炕头辗转反侧愁了一晚上都没愁出个结果。
第二天早上,爷爷沉着脸对父亲说:“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麦。”懂事的父亲眨了眨眼睛,像明白了什么,二话没说拎起镰刀就跟在爷爷身后迈出了院门。
[在平实的叙述中,进一步为揭开父亲常穿布鞋的原因作铺垫。爷爷没有办法让父亲继续读下去,看来品学兼优的父亲只有辍学了。
读到这里,读者的心不由得提了起来]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楞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了的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村祖上风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争了一回脸,咱村人脸上光彩……大家来送送娃儿……”眼泪顺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滑了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跪下……”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落在泥土地上……[乡亲们来送父亲,是因为乡亲们眼中有“别人”;爷爷要父亲跪下,是因为父亲眼中也有“别人”。本段看似与话题没有关系,实则处处与话题相连]父亲后来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穿着布底鞋吗?那天我走的时候,村里四奶奶塞给我一双布鞋说:‘小三子啊,这年头大伙儿都困难是实情,可人活一辈子,不能老想着自己,还要多替别人着想着想,谁家没有个难处啊?你四奶奶我活到这把老骨头,就盼着子孙后辈能出个人才,将来做个大官,让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孩子们都能念上书。
’后来我上了大学,见了世面,可每当我面对城里灯红酒绿的世界时,我就想到当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得活良心,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看着父亲眼角闪光的泪珠,我忽然明白了父亲当年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原因:人不能光活自己。[“人不能光活自己”一句,如当头棒喝,点明题旨,水到渠成地交代清楚父亲为什么常年穿布鞋。
文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那颗受感动的心依然在跳动着,乡亲们的朴实,父亲的执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满分作文成功之道大家普遍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好写,但写好难。好多考生的作文没有特色,给人千人一面,千人一文的感觉。
但当我第一次读到这篇作品的时候,我深为小作者的构思所折服。乍一看题目“父亲的布底鞋”,以为是一篇跑题作文,等到读完全篇后,我们发觉这位考生写了一个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这个故事的题旨恰恰和话题内容“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完全吻合。另外,小作者有清醒地运用个性化语言的意识。
从父亲的身份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作者没有选用华丽的语言,而是采用质朴的语言写就。试想,让父亲说一些漂亮的辞藻,讲一些深奥的道理,那还会是常年穿布鞋的父亲吗?人物显然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我个人认为,要写好自然朴实的语言,对考生运用语言的要求更高,因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乃是语言运用的上乘境界。文章结尾点题也是本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文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果小作者不在结尾亮出“人不能光活自己”这一句话,奏响了全文的最强音,也有可能被认为是离题了,因为考场作文毕竟和阅卷教师是“一面之交”。总之,考场作文的写作,不能浅如小溪,平如山丘,而要想方设法在“新”字上做文章,力争给阅卷教师留下“这一个”的突出印象。
比如本文构思的不同寻常,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都是这篇作文获。
5. 摘抄怎么写
读书笔记的种类 读书笔记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四大类。
(1)摘要式。 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警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
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2)评注式。
评注式笔记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
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3)心得式。
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
常用方法有:札记,也叫札记,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4)记载式。 1)笔记本。
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2)活页本。 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
便于分类,节约纸张和日后查阅。 3)卡片。
好处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 4)剪报。
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5)全文复印。 重要读书材料,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复印编目分类留用。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