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息怎么写
1、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有短平快的特点,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讲究真实、及时!
2、消息的要素一般包含五个“W”,即以下五个词的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为“W”: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
3、消息的结构:标题(有的会加上引题或副题)、消息头、导语、主体、结尾。例:
某某公司张三荣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标题)
本报讯 记者李四 报道(消息头) 某月某日,省政府在某某会堂召开省第某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会议总结了……,并对……进行了表彰。某某公司张三等45位同志被授予“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导语)。
评选省劳动模范,是省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的有力举措……(主体)。
据了解,……。(结束语)
2. 新闻的结语怎么写比较好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所以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一、如何写新闻稿结尾:
1、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2、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3、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4、特点是通俗
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二、举例:
1、本报由七月二十五日起推出「内地生在香港」系列专题,今天暂告一段落。
2、我们先后采访了高考状元,更多的是加入投资银行、期货、公关或教育等行业的十几个留港毕业生(分别见八月十五、二十二日)。他们不只是过客,在寻梦香江的过程中,这里也成了许多人的第二家乡。
3、可以说,香港的多元文化,成就了他们,他们也丰富了香港的文化内涵。问题是,这里拥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多元的机会、国际化的氛围,香港人有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进而贡献祖国?
3. 怎么写消息
消息写作指导消息的分类�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因此 ,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一)动态消息 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
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 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综合消息 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 报道。
(三)典型消息 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 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四)述评消息 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
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消息写作的原则和要求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3、要表现,不要陈述。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消息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
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 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
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一)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 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
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 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 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 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 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 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
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
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 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
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
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
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 气氛。 3、提问式。
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 思考。 4、结论式。
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
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 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
4. 如何写好消息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尾
消息就是短小的新闻,或称新闻报道,只需把最近发生的某一件有意义的事,精练、准确地进行叙述就可以了.一条清晰,完整的消息,应具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五个因素.消息的内容虽包罗万象,但写作形式却有共同特征,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1、标题.有单行的单式标题和双行、三行的复式标题.复式标题除正题外,还有用以引出正题的引题和对正题进行补充和说明的副题.标题的拟定要求精练、准确、鲜明、生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2、导语.指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把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意义概括出来,用以揭示主题,吸引读者.语言既要高度概括,又要力求生动.3、主体.它是消息的中心部分,它承接导语,详细地叙述事实,说明问题,用充分、具体、典型的材料对导语所作的叙述充分地,要求条理清晰,形象具体.4、背景.指消息发生的历史原因和环境,为充实消息内容、烘托和发挥主题服务,使用背景材料要遵循“有用精当”的原则.这部分许多时候可以省去.5、结尾.要简洁有力,同导语紧密呼应.(一)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如:1、专家(who)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what)(2008年10月01日来源:新华社);2、学校(who)因高三学生在宿舍吸烟(why)劝其转学(what)(2008年10月01日来源:四川新闻网);3、会昌(who)举体育盛会喜迎新年(what)(2009年1月4日,来源:赣南日报).(二)导语.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导语的特点:有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下面具体解剖一篇消息的导语:石城返乡农民工喜获“年礼”赣南日报2009年1月6日头版:近日(when),石城县琴江镇(where)的黄爱华(who)刚刚从东莞返乡就收到一份“新年大礼”——县里统一发出的返乡农民工优惠卡(what),优惠项目包括就医、就业、技术培训、法律维权等内容.我们要学习,一是时间的表述,找最近时间点.二是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1、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2、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3、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4、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5、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这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么,导语有哪些类型呢?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导语的形式主要有: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如写烟叶生产势头好,就从描写某一生产现场如何一派繁忙,再讲整个乡或县的烟叶生产情况.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如开头以提问的方式,接着某乡或县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如1月6日赣南日报头版头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走访慰问:1月5日,带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及农村低保户、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敬老院老人和困难企业的关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深入到章贡区、赣县、南康走访慰问.另外还有号召式、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关心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如果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沉重,不堪重负.如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穿靴戴帽.三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导语应开门见山,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这里要做好“第二种语言的翻译”,使之通俗化、大众化、口语化.五忌导语公式化.一些通讯员或记者喜欢用一个框框去套多种内容,结果是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公式化导语必然导致导语无新意,面目可憎.六忌概念化.导语内无具体新闻事实,充斥了大而空的套话、空话、官话.七忌数字堆砌.导语内数字过多,就会淹没新闻事实.统计数字一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最好不。
5. 新闻的开场白和结束语
原发布者:比曹格还曹格
女生形象大赛主持稿主持人A:丹妮、B:维灏、C、浩男有请晚会主持人张丹妮、齐浩男、李维灏A: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B: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合:晚上好!B:从暗淡到闪亮,你就是华工的最亮之星。欢迎大家来到华南理工大学第八届男女生交流节闭幕式暨第九届女生形象大赛的决赛现场,我们是今天晚上的主持人A:我是主持人张丹妮C:我是主持人齐浩男B:我是主持人李维灏C: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莅临晚会现场的领导和嘉宾,他们分别是欢迎您们!A:另外,在此特别感谢某某品牌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C: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掌声有请XXXA:让我们再次掌声感谢XXX的倾心演出和选手们的精彩亮相。B:金秋十月已经悄然离去,陪伴我们这将近一个月的男女生交流节也将落下帷幕。A:我相信,是那一把把浪漫的涂鸦雨伞,那一个个精致的手工蜡烛,还有上星期一个个在灯光下摇曳着的舞影,都将成为我们日后的一个不能割舍的美好回忆。C:所以,就在今晚,我们将给它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A:在这灯光与花香汇成的海洋,我们展示绰约的风采。B:在这歌声与欢笑交织的圣地,我们舞动激情的青春。C:在这永恒与温馨筑成的星光之中,我们唱响时代的旋律。A:我们踩着悠扬的旋律,舞动,高歌,放飞青春美丽的梦想。B:我们带着心中的希冀,蜕变,绽放,撰写青春璀璨的篇章!C:下面,我宣布,华南理工大学第九届女生形象大赛合:现在开始!A:首先,请允许我简单
6. 新闻作文结尾写什么
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例如:
可以说,香港的多元文化,成就了他们,他们也丰富了香港的文化内涵。问题是,这里拥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多元的机会、国际化的氛围,香港人有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进而贡献祖国?
7. 如何写消息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形式。
“消息”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会有的不同的类型。
“消息”构成通常包括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新闻背景与结尾几个部分,有的消息没有通常意义的结尾,不是所有消息都有背景。有些消息导语是主体的一部分,如:倒金字塔式结构中,导语段是主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
8. 如何写好消息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尾
消息就是短小的新闻,或称新闻报道,只需把最近发生的某一件有意义的事,精练、准确地进行叙述就可以了.一条清晰,完整的消息,应具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五个因素.消息的内容虽包罗万象,但写作形式却有共同特征,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1、标题.有单行的单式标题和双行、三行的复式标题.复式标题除正题外,还有用以引出正题的引题和对正题进行补充和说明的副题.标题的拟定要求精练、准确、鲜明、生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2、导语.指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把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意义概括出来,用以揭示主题,吸引读者.语言既要高度概括,又要力求生动.3、主体.它是消息的中心部分,它承接导语,详细地叙述事实,说明问题,用充分、具体、典型的材料对导语所作的叙述充分地,要求条理清晰,形象具体.4、背景.指消息发生的历史原因和环境,为充实消息内容、烘托和发挥主题服务,使用背景材料要遵循“有用精当”的原则.这部分许多时候可以省去.5、结尾.要简洁有力,同导语紧密呼应.(一)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如:1、专家(who)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what)(2008年10月01日来源:新华社);2、学校(who)因高三学生在宿舍吸烟(why)劝其转学(what)(2008年10月01日来源:四川新闻网);3、会昌(who)举体育盛会喜迎新年(what)(2009年1月4日,来源:赣南日报).(二)导语.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导语的特点:有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下面具体解剖一篇消息的导语:石城返乡农民工喜获“年礼”赣南日报2009年1月6日头版:近日(when),石城县琴江镇(where)的黄爱华(who)刚刚从东莞返乡就收到一份“新年大礼”——县里统一发出的返乡农民工优惠卡(what),优惠项目包括就医、就业、技术培训、法律维权等内容.我们要学习,一是时间的表述,找最近时间点.二是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1、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2、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3、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4、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5、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这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么,导语有哪些类型呢?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导语的形式主要有: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如写烟叶生产势头好,就从描写某一生产现场如何一派繁忙,再讲整个乡或县的烟叶生产情况.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如开头以提问的方式,接着某乡或县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如1月6日赣南日报头版头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走访慰问:1月5日,带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及农村低保户、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敬老院老人和困难企业的关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深入到章贡区、赣县、南康走访慰问.另外还有号召式、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关心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如果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沉重,不堪重负.如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穿靴戴帽.三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导语应开门见山,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这里要做好“第二种语言的翻译”,使之通俗化、大众化、口语化.五忌导语公式化.一些通讯员或记者喜欢用一个框框去套多种内容,结果是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公式化导语必然导致导语无新意,面目可憎.六忌概念化.导语内无具体新闻事实,充斥了大而空的套话、空话、官话.七忌数字堆砌.导语内数字过多,就会淹没新闻事实.统计数字一般来说是枯燥乏味。
9. 消息的结尾该如何写好
消息体式短小,大多没有专门的“结尾”。
但没有结尾段的文体,并不意 味结尾的不重要和不存在。对于消息来说,有时没有“结尾”便是一种特殊 的结尾方式,只不过它不具有那个形式上的结尾而已。
因此,应该像重视其 它文体的结尾一样,重视消息的结尾。常用的消息结尾的方式有:一、评说事件和问题,发表见解。
如“有关教育专家认为,教育不公平 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平,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尽快解决,社会不安定因素将 会越来越多,人才培养过程也不会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持续下去,未来 的社会发展将会受到制约。”借专家之口进行评说,通过这样的评说,读者可 进一步认识教育不公平的危害,加深对消息主题的理解。
二、总结概括,明确意义和目的。一些内容较为复杂的消息,可以在结 尾处来一个概括性的总结,使全文的内容最终归纳在一个点上。
消息《改干 部委任制为聘任制改岗位一贯制为轮换制江都市打破机关干部“铁饭碗”》, 就是总结式的写法:“由于打破了应聘对象在身份等方面的一些限制,那种按 部就班、凭关系、凭资历提拔升迁已越来越行不通。 一些在工作上松松垮垮、业绩平平的人开始振作精神,以工作实绩求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总结 式导语,能够引导读者概括新闻内容,对新闻信息有全面了解。三、提出问题,给人启发和启迪。
在新闻事实已表达清楚的基础上,再 引导人们进一步联系现实、认清责任的写法,就是启发式,经常应用于具有 强烈对立、激烈冲突性质的新闻事实。 例如报道人们无视交通规则,乱闯红 灯的做法,可以采用这样的结尾:亮起的醒目的红灯,筑起的一道道护栏, 依然没有阻止部分行人在马路上随便穿梭。
生命,在这些人的心中,难道如 此没有价值?”运用启发式导语,能够激起人们的反思,对于某些共性问题产 生共鸣,增强报道效果。 四、展望未来,作出合理预测。
对新闻事实的发展和结果作出预测,通 常都是描绘乐观的前景。2000年2月28日《大河报》第4版刊登的消息《360个村归并成40个“空心村”吐出耕地两万亩》,写了这样一个结尾: “归并旧村增加了耕地面积,正阳县决心用5年时间完成全县的归并旧村计 划。
届时,正阳县农村将彻底告别破旧的农舍、繁杂的布局,正阳大地上将 出现一个个布局合理、节约土地的新农庄''这个结尾描绘了正阳县5年后的 新面貌,虽然这还只是个理想,并不是现实,但它是在现实基础上作出的合 理预测,有鼓舞人们努力奋斗的积极作用。总之,无论怎样的结尾,都应做到简练、精彩、合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