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国学课程教案怎么写
首先:标题 第四课 手足
一、经典课文
心手相应,至巧至灵。
闲习屈伸,五脏咸宁。
暖日除履,信步于庭。
接纳地气,肾精由兴。
(一)字词注释
咸:都
履:鞋子
肾精:肾之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来源于先天之精,又依赖于后天之精的滋润。
(二)课文解读
手足不止于是四肢的末端,更是阴阳经脉交合联络的部位,经络系统中十二正经(手 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四阳经)分别起止于手足,这些经脉与全身的脏腑相通。所以,闲暇之时我们经常做做手指脚趾屈伸运动,使经脉畅通,五脏得到充足的气血,正如一个城市不堵车了,所以物资都能及时到达,城市也会欣欣向荣。
二、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认识手足的作用
(二)使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手足保护和保健方法。
三、活动准备
(一)教学DVD:音乐《小手拍拍,小脚踩踩》、视频《手部穴位保健操》、《课文诵读》。
(二)教具图片:《手部穴位分布图》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让全体幼儿起立,播放音乐《小手拍拍,小脚踩踩》,并带领幼儿跟音乐简单活动手脚。
(二)活动展开
1.操作活动:认识手脚
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手脚各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小朋友,既然我们的手和脚有那么多本领,对我们生活多么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它们,你们知道怎样保护它们吗?
2.健康指导:保护手脚
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情况,讲解保护手脚的基本方法。
A.不吸手指头,不啃手指头。
B.勤洗手,勤剪手指甲,保护手指甲干净和美观。
C.天冷时给小手抹上护手油,戴上手套。
D.不拿锋利或烫热的危险物品,保证安全。
E.穿鞋、穿袜子、勤洗脚、勤剪脚趾甲。
F.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可以预防疾病。
5
(三)活动结束
1.教师朗读本课课文,请有耳聆听。
2.教师结合“课文解读”对课文的大意进行解释。
3.教师领读,幼儿跟读2~3遍。
2. 小班国学《从小努力学习》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2、两个袋子(一个里面有东西,一个里面没有东西。)
3、各种食品包装盒(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是空盒。)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有”和“没有”
1.出示两个袋子
(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
2、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
教师: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怎么知道的?
二、判断“有”和“没有”
1、观看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观看后提问:你们看到超市里有什么?
2、幼儿操作
(1)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2)介绍操作要求:
在货架上的东西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
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3. .幼儿园国学爱学习的好孩子教案怎么写
第一节 课前: ① 准备教材:初读本,唱唐诗,教学CD ② 准备宣传VCD, ③ 点名单:了解学生结构,是否交费报名 ④ 弟子规总叙的卡片 ⑤ 检查电源以及播放设备 ⑥ 其他:黑板、水笔、粉笔、纸巾、时钟表 过程: 一、静定10分钟 1自我介绍①老师自我介绍 ②学生自我介绍 2静定训练:①音乐[一上课就播放] ②用游戏方法导入规则 ③语言暗示a[聪明的一休]b想一想:长相、1+1 ④睁开眼睛,再来一次:口令三二一。
⑤睁开眼睛:点名 二、大学20分钟 1第一自然段①听②跟读③指读的引导[一字一音]④小游戏:手指要指 ⑤跟磁带读,老师辅导指读 2预习第二自然段 三、唱唐诗《静夜思》15分钟 1读原文2小组过关3听CD 4 唱听CD 两遍 5大合唱 四、休息10分钟 1老师找孩子聊聊天,提示孩子上洗手间 2助手将提供借阅的VCD发给家长 2集合口令:击掌三声,口令十九八七……三二一“静定一分钟” 五弟子规1—2小节 1跟读总叙 两遍 2指读一遍 3后三小节两遍 4看卡片 5通读一遍 六、总结: 1静定的规和口令 2指读的方法 3作业[学而时习之] 4奖品:荧光棒 第二节 静定 自我介绍:名字+班级,老师的名字 游戏:1想象 2手指快算之手指表示数 内容:大学:第1、2自然段。弟子规:3—5小节[复习1—2小节] 奖品:铅笔 第三节: 一静定5分钟:口令之后播放音乐;语言暗示:马拉松比赛现场的场景:拉拉队,运动员,天上的飞机 二自我介绍3分钟:名字+班级+年龄[老师要登记起来] 三弟子规诵读:20分钟 1新课:6、7小节,带读,看挂图,轮读, 2复习:1—5小节:小组轮读,试背 3游戏:手指:一只手以内表示1—10的数;两只手逆数50以内的数 四休息5分钟 五静定1分钟 六大学20分钟 1读第三、四自然段。
带读,[意学生翻书] 2复习第一、二自然段。 3试背一自然段 七唱诗《清明》10分钟 八整理:静定,发奖品:削笔刀[下课:结束语] 第四节 一静定5分钟:播放音乐,口令,语言暗示[跑步坚持到底的毅力,我们也要学习,做静定的时候不说话,不动,安静的闭上眼睛 二演讲训练:按顺序不跑不跳大大方方上讲台,内容:名字+“我是怎么来到幼儿园的,放学的时候**会来接我”。
三弟子规: 1新课8分钟:8—10小节,三遍: 2复习8分钟:入则孝:齐背总叙;试背“入则孝”;带读1遍前7小节 3游戏3`:想象力游戏 蜗牛、山、桥、山洞、勺子、摇篮、睡觉的问号 4手指逆数2分钟:100——1 四休息5` 五集合:击掌三声,倒数,“三二一”静定一分钟六、大学20分钟:P18页 1新课:大学第二段,带读两遍,2字音提示:好 恶 [双胞胎、一人多名] 3复习:大学一段:试背一、二自然段,带读三、四自然段 七、吟唱10分钟:P48《清明》直接播放CD第三首,两遍后跟唱。 八调整时间:看弟子规吟唱一小段。
静定一分钟,静定的同时发奖品[小沙画],结束语 第五节 一静定:静坐 二演讲:名字+天气状况的描述 三弟子规:1新课:11、12小节,2复习:8—10小节 3背诵1—7 4想象力游戏 5指法游戏 四休息 五大学P19 1背第一段,2读第二段,3新课第三段 六调整时间:1看《负荆请罪》光盘 2唱清明 3静定+奖品(弹纸) 4结束语 第六节 一静定:静坐5分钟 二演讲:名字+早上来幼儿园的方式(谁送的?走路、坐车?)10` 记得点名 三弟子规:1新课:13—15小节,2复习:出则弟 3背诵孝1—7 4想象力游戏 5指法游戏 四休息5分钟 五大学P19 页1背第一、二段,2新课第四段 3复习第二、三段。 六吟唱:送元二使安西 七调整时间:1回忆德育故事《负荆请罪》,老师进行复述 2静定+奖品(削笔盒) 3结束语 第七节 一静定:静坐5分钟 二演讲:名字+我喜欢的小动物 点名 三弟子规:1新课:16—18小节,2复习:13—15 3指读1—7 4想象力游戏(土豆) 四休息5` 五大学 1、指读3、4, 2、背诵1、2 六吟唱:送元二使安西 七调整时间:1观看《管宁割席》,(老师复述阿拉丁神灯的故事)2静定+奖品(吹泡泡)3结束语 第八节 一静定:静坐5分钟 语言暗示想象:蜜蜂,蚯蚓,鸽子 二演讲:名字+我爱看的动画片 点名 三弟子规:1新课:19—24小节,2复习:16—18 3齐读1—5 4想象力游戏(圆) 5手指逆数100-1 四休息5分钟 五大学 1、指读4, 2、新课5 3、背诵2、3段 六吟唱:听弹琴—让会唱的上台跟伴奏CD唱(因为每孩子都有一套“儿童唱唐诗”教材了) 七调整时间:1观看《弟子规》吟唱VCD, 2(介绍动画片:龙猫等,建议少看不宜动画) 3静定+奖品(小卡片) 4结束语 第九节 一静定:静坐5分钟 (因为五一放长假,故重申静定的规则) 语言暗示想象:为什么蛋会变成动物呢?为什么金鱼不会淹死,为什么睡觉的时候它的眼睛一动不动?…… 二演讲:名字+说话劳动节假期是怎么度过的? 点名 三弟子规:1新课:25—28小节,2复习:19—24 3背诵1—12小节 (应弟子规经武教学的需要) 四休息5分钟 五大学 1、指读5, 2、背诵3、4段 六吟唱:清明(因为想在幼儿园六一的时候来个孩子唱唐诗节目) 七弟子规经武演示:老师边念边演示 (备用游戏:中国功夫) 八静定+奖品(荧光棒) 结束语 第十节 一静定:静坐5分钟 二演讲:名字+我爱读的一本书 点名 三弟子规:1新课:亲仁。
4. 小班国学弟子规对尊长,勿见能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必须的礼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怎样称呼尊长?以及见到尊长怎样打招呼?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场景让小朋友参与!教学内容: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复习内容:上堂课老师留的家庭做业,你的家庭都有哪些家规?请小朋友分别来讲述!让大家共同来学习。
正课内容:1句— 小辈的称呼长者,不要直呼名字。比如:你喊妈妈!不必在妈妈前再加上他的姓名。
“某某妈妈!”称呼老师或者其他人时,为了区分不同,可以在前边加上姓。比如:“某老师”“某师傅”!“某叔叔”等。
更不要当着人家的面,就直接呼长辈的名字。这些都是非常不礼貌的。
古代人为了尊重孔子,不敢直呼孔子的名字——孔丘,只是尊称他为孔子。连他的名字都不敢直写,把丘字少写一笔来代表他的名。
以表示对圣人的尊敬。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懂得这些礼貌。
在尊长面前不要表示出狂妄自大。你的年龄小,阅历短,经验又少,尽管你有能力,也不能在长者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
何况我们的能力有限,别人会觉得你无知可笑!你要虚心听取长者的教诲!如果一件事长者需要你去做,你只能说去试试看不知是否能做得好?表示我们小辈的谦虚。2句——趋:快走的意思!过去的人见到长者,都会马上鞠躬作揖。
长者会还一个点头礼,或者会跟你打一下招呼!你要等长者从你身边过去后,你才能走自己的路!现在有很多学生看见老师就好象没看见一样,一点礼貌都不懂!长大看见单位的领导也是如此,别说打招呼,就是面都不想见。见了人躲着走!可见,他没学过礼貌课,不懂得尊敬人。
3句——骑下马、乘下车,过去古代的人,一般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或者是坐马车。那么见到长者,赶快从马上下来,或者从车上下来,给长者行过礼,要等到长者过去,你再走。
其实这只是表明一种礼貌,不是非要等一百步了,你再走。总 结:有的小朋友说:“我们现在也不骑马了,都坐公共汽车,怎么跟长者打招呼呢?”我们要把古代的礼貌和今天的生活结合起来,如遇到经常见面的邻居(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可以打一声招呼:“早上好!”好久不见的亲戚朋友,见了面就要行鞠躬礼!见了老师要行队礼!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行礼?人家在谈话、上厕所、洗脸、在车上以及不方便的地方可不拘礼节!尤其是马路上、十字路口。
都不能去分散人家的精力。人家在高处,你在下边,不要打招呼!一面危险。
家里来了客人,送人怎么送?不要人家一出门,你就砰!把门关上了!要等到客人走到看不见了你才可以关门!不常来的客人对你家的环境不太熟悉,你要送到车站站点,等人家上了车,你再离去!远路的客人,更要送到汽车或者火车站,车开了才可以离去!以表示尊重之心!送电梯的客人,要等到电梯的门关合后,方可转身!还要有礼貌用语“欢迎你们下次再来!”或者“慢走!恕不远送!”以及“再见!”等。做为客人也要回敬主人:“请留步!”不必再送!”小朋友在生活实践中要慢慢学习!课堂练习:今天学习握手的礼节:(正确的方法)见了客人,先把手伸出来,成45度角。
(一般习惯用右手握)同时腰也要稍弯一点,不能太挺直,会让人觉得傲慢!握住对方的手时,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太松。用力太猛,会握疼对方,也不礼貌!手抓的不紧,会让人觉得你敷衍了事,不热情!眼睛要看着对方,同时说话。
比如:“你好!”“欢迎你!”等等。时间不能太久。
不要抓住人家的手就不放。有的人摇起来就没完。
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尤其是男士握女士手的时候,更不能抓住不放!会让人感觉到不礼貌!握手时需注意几个问题:1、男女握手的时候,一定要女士先伸手,男士才可以伸手。
2、长幼之间,一定要长者先伸手,晚辈才可以去握长者的手。3、宾、主之间,要主人先伸手,客人才可以去握手。
4、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下级才可以握手。介绍人也有规矩:1、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先介绍新朋友给老朋友。
2、如果其中有女的,要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3、长幼之间,要先介绍幼者,后介绍长者。
4、宾主之间要先介绍客人,后介绍主人。5、上、下级之间,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互 动:请一些愿意参与的小朋友一起来实践握手的礼节。作 业:熟读本章节的课文。
5. 小班国学《从小努力学习》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2、两个袋子(一个里面有东西,一个里面没有东西。)
3、各种食品包装盒(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是空盒。)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有”和“没有” 1.出示两个袋子 (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
2、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 教师: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怎么知道的? 二、判断“有”和“没有” 1、观看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观看后提问:你们看到超市里有什么? 2、幼儿操作 (1)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2)介绍操作要求: 在货架上的东西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 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6. 幼儿园国学小课本《弟子规》第一课教案怎么写
《弟子规》教案
【第一课】
一、礼仪训练:教站姿、坐姿(15分钟)
二、教读《弟子规》“总叙”和“入则孝”部分(15分钟)(休息5分钟)
三、教“孝”(1个小时):
1、在黑板上写“孝”的篆字解释涵义(师生互动阶段)
2、讲母亲怀孕和生产的过程,启发孩子的孝心
我们在母亲的子宫中最开始只是一个极微小的细胞,然后细胞通过吸收母亲的营养不断分裂长大,开始的3个月,我们的母亲往往会出现呕吐、恶心、困倦、失眠,甚至头疼、发烧、咳嗽等现象,有的母亲会吃什么吐什么,大多数的母亲这个过程会很难受;接下来的3个月,母亲身体的不良反映会小一点,但母亲会因为怀孩子而去吃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我们同学们平时吃饭会说我不喜欢吃这个我不喜欢吃那个,可是我们的妈妈在怀我们的时候只要我们好什么难吃的都会吃下去,想想妈妈的辛苦我们应不应该挑食?(不应该)我们挑食身体长不好对不对得起妈妈?(对不起);最后的几个月是母亲最难受的阶段,我们的妈妈肚子上会时刻承受近20斤的压力,走路看不见前面的路,睡觉抱着近20斤的“石头”,脚会肿,而且腰酸背痛。当“十月怀胎”成熟一旦“瓜熟蒂落”就是母亲过“鬼门关”的时候,母亲生产的痛苦大过世界上任何痛苦,所以在医院的产房里面产床床头的铁栏杆经常会是弯曲变形了的,就是母亲生产的时候痛苦拉拽所至。想到我们的母亲如此辛苦地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我们怎么还可以对她大吼大叫,怎么可以再让她痛苦伤心。
3、怎样孝顺父母?
孩子们会说:帮父母做事,给父母端水等。老师要告诉孩子们,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听父母的话,不惹父母生气。因为生气会让我们的父母长白头发、生病、老得快。
韩伯俞的故事:古代有一个孝子叫韩伯俞,从小母亲处罚他,他都欣然接受,没有哭过。后来他长大了,有一次他犯了过失,母亲处罚他,打他,结果他抱头痛哭。母亲很惊讶,她说,从小到大打你,你都没哭,怎么这一次哭了?他说,母亲啊,十多年来你打我,我觉得很痛啊,我都忍下来。但是今天你打我,我感觉不到痛,可见母亲您的身体一天一天衰弱了,我奉养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所以,古代的孝子都有一种哀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树枝不想摇动,可是风不停的吹,能不能停下来?(不能)当我们做子女想要孝养父母的时候,可能父母都不在了,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呀!所以,各位同学,要看得到父母的辛苦,所谓“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可列举自己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切身体会)所以,各位同学,行孝要趁早,人生知恩、感恩、还要赶快报恩呐!当机会不在,你想抱恩都不行了,那时,你的内心会有无限的遗憾跟感慨。
《弟子规》上告诉我们要做到孝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讲解课文意思)
四、静定训练(30分钟)
使用ICI国际文教基金会《帮孩子找到心灵宁静的角落》教材,和孩子们一起做1、2两段静定练习(把线上运动安排到最后进行)。
布置作业:
1、每天和父母一起读《弟子规》总叙、入则孝部分5遍;
2、在生活中尽量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不惹父母生气,记住惹父母生气的次数,下节科还课评奖。
7. 小班国学活动早发白帝城教案怎么写
早发白帝城教案 教材分析: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千古名诗,全诗共4行2句,写诗人乘船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的愉悦心情,前两句写早晨辞别了朝霞缭绕的白帝城,顺长江而下,一日之间就可以到达千里之遥的江陵。
后两句写三峡两岸树木中猿声响成一片,走出很远仿佛还能听见,整首诗写得轻灵飞动,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多种认字方法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背诵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意,体会作者遇赦后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重点与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
难点:体会作者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学情分析: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古诗,进而理解诗人的愉悦心情。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看插图、看视频、配乐反复吟诵课文,体会诗人的心情。“发、朝、还、重”四字是多音字,可以通过组词区别字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同学们,在很久以前,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出示李白头像)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你会背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配乐讲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李白因爱牵连蒙冤获罪,被流放到很远很远的夜郎城(今天贵州东部)一路上,他很伤心,走呀走呀,途中经过江陵城(湖北江陵县),那儿地势险要,水流很急,当小船慢慢行使到白帝城(今天重庆白帝山)时,突然接到了一个好消息,他无罪了,可以自由了,他非常高兴,决定顺水行舟回江陵,途中使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范读古诗,读后让学生评价。2配乐再读古诗,让学生评价读得怎样。
过渡,听完古诗,你一定也想读对吗?试一试读。3、生自由读古诗。
读时要求:读正确,通顺。4、指名读,齐读。
5.学习多音字“发、朝、还、重”进行区别字间,分别口头组词。三、品读古诗,感情意境。
过渡:让我们再深入的读一读古诗,你读懂了什么?1、出示古诗内容、2、指名读前两行。3、提问: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多远的路?要多长时间到?板书:白帝城——江陵4、问:从诗中看出李白什么感受?5、师述:白帝城在山顶最高处(指图)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有一千多里水路,因为李白急着回家,把好消息告诉家人所以试着用高兴的心情去读前两行。
6、齐读前两行。7、指名读。
8、指导朗读,板书:辞、还。9、指名读后两行。
10、看视频。师述:两岸的猿猴很多,一眨眼工夫,小船已过了很多座山,好象一只猿猴没叫完,船又到了另一只猿猴叫的地方,想象李白去时和回来时是同一条小船,但感觉不一样,去时伤心,回来高兴,又是顺水行舟,所以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的“一日还”“万重山”是李白的夸张的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楼高百尺”等诗句都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这是李白特有的风格。11、齐读后两行。
12、指导朗读全诗。四、再次朗读,升华情感。
过渡:这么美的诗还想读吗?1、打节奏朗诵。2、表演读。
3、配乐朗读。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过渡:诗读的很好,我们来复习一下生字。1齐读生字。
2指导“帝”“岸”两字的写法。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国是诗的国度,朗读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最高峰,课外同学们多收集一些唐朝的诗读一读好吗?。
8. 幼儿园小班国学经典《小树叶》教案怎么写
《小树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教学过程: 1、音乐表演游戏"小树叶"
(1)听音乐根据春夏秋冬小树叶的变化在教师的带领和提示下进行表演。(2)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被风吹得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沙沙的响呢,你听。(发声练习"小树叶沙沙")引导孩子感受强弱和音高的不同。
2、教师范唱
师:"小树叶沙沙的在响好象在说话,它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说了些什么?你想不想知道?答案在老师唱的一首歌里呢,快坐下一起听一听。 3、学习第一段歌词(1)范唱完提问:"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学生回答。
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它会害怕吗?我们一起问问它。 "(引导孩子们感受小树叶是在给妈妈说再见呢,用轻的亲切的声音来表现沙沙沙。)(2)语言节奏学说歌词教师:"咱们一起说说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
4、学习第二段歌词(1) 教师范唱第二段。
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你说它会回来吗?那什么时候会回来?我们听一听小树叶是怎样说的。” (2) 语言节奏学歌词
师:"听完了,你觉得它是一个怎样的小树叶?勇敢的小树叶是怎样说的?"
5、师完整范唱
师:"这首歌曲有两段表现了小树叶不同的心情,我先来给大家唱一唱。"
问:"刚才我唱的时候,第一段的沙沙沙和第二段的沙沙沙有什么不一样啊?"(第一段小树叶好像在对妈妈说再见,声音比较轻,而第二段小树叶在勇敢对妈妈说它会回来声音很洪亮,让所有得人都能听到) 6、完整的演唱师:"你喜欢这片勇敢的小树叶吗?那你来唱一唱,用你的声音来表现出勇敢。" 6、尝试领唱和伴唱(1)师领唱生伴唱教师戴上小树叶的头饰扮演小树叶来领唱,小朋友来伴唱,就只唱最后一句沙沙沙。(提示用不同的声音和感受来演唱)(2)个别领唱师:"谁想扮演勇敢的小树叶上来表演表演? 三、小结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居然在听音乐的时候,有个孩子哭了。他告诉我:“这首音乐让人听了心里难受”。虽然孩子没有能够很好的说准确,但是我能感受到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小小年纪的孩子居然也会因为听了音乐而伤心,而且还落下了眼泪,可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了孩子的情感教育,哪怕是年纪小的孩子,他都有他自己的内心世界。
9. 幼儿园国学(丧三年
教学设计(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道主要的亲戚关系和称谓。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家庭中主要的亲戚关系和称谓。(三)教学准备与学习资源应用:1、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2、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张“全家福”照片(四)教学过程:活动一:介绍家中的亲戚1、今天,老师从家里给你们带来了一张赵老师在春节时拍的照片,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照片)2、就是这张照片。
今年春节正好时赵老师的爸爸七十岁的生日,家里来了许多亲戚,所以这张照片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上面有我的父母和亲戚。
当然了,这中间还有我。3、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父母和亲戚们。
(介绍照片中的人物)活动二:理清亲戚关系1、这些就是我家的亲戚(出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亲戚间的称呼可是有讲究的哦。你能搞清他们间的关系和称呼吗?老师来考考你们!(多媒体出示:妈妈的姐姐:—————、爸爸的妹妹:—————……)2、看来同学们有时对亲戚们的关系和称呼还真有些搞不清。
这样吧,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学会这首儿歌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其中的关系搞得清清楚楚的。(出示儿歌)3、边打拍子、开火车读;再齐读。
4、怎么样?这下搞清了吗?好,再让我来考考你们。桌上有一张未完成的亲戚关系图,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为关系图下方的称呼找到适当的位置。
待会请小组代表上来交流。5、这下,大家总算把我们亲戚间的关系搞清楚了。
老师知道今天你们也把家里的“全家福”照带来了。谁愿意上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家的亲戚呢?总结:看来通过这堂课,我们了解了亲戚间的关系和称呼。
课后思考一下,怎样和亲戚间增进感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与亲戚来往,体验亲情。
教学过程:活动一:亲戚交往增情谊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清楚的了解了亲戚间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称呼。亲戚和我们有着亲近的关系,是我们的亲人。
2、虽然我们是一家人。但是并不都生活在一起。
瞧,徐佳佳同学还把她春节的情况用摄像机拍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的亲戚,看一看她是怎样和亲戚联系的?(播放录像)说明:录像教学能使教学更具体化、形象化和信息化。在课中播放班中一位同学在春节中和亲戚联系的录像,让学生再次回忆春节期间亲戚相见的融洽温馨的情景,从而缩短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更能提高教学质量。
3、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与亲戚联系的方式:上门拜访,电话联系,上网联系,书信往来……)活动二:情景演示,体验亲情1、亲戚间的互相来往和联系能加强彼此的感情。
但是,你们知道在和亲戚交往过程中应该如何表现,才能促进我们的亲情呢?下面请你们小组合作,来演一演如何正确的接待或访问亲戚。2、小组表演3、大家来评一评,他们演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为什么?4、和亲戚交往也要注意礼仪和场合,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5、学生交流说明:在课中能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尽力创设情境,课上就会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到小组表演,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定会充分展现自我。总结:小结:大家说得很对,同样是自家人,可是对待亲戚还是要有礼貌,对长辈我们要尊重,对年龄小的晚辈我们要谦让,这样才能使我们和亲戚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使我们的大家庭更和睦,更幸福。
让我们做家中的小天使让我们的大家庭变得更开心,更美好。
10. 幼儿园大班国学勤俭教案
设计意图: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渐渐淡忘了这个传统美德。许多家长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点,对孩子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物质上有求必应,出现了一些孩子在吃、穿、行上的攀比现象。在幼儿园经常会发现只咬一口就被扔掉的点心、没关的水龙头、画了聊聊数笔的图画纸……看着这些无谓的浪费,我深深感到,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必须从娃娃抓起。结合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存在很多浪费的现象,我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节约的重要性。
2.懂得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使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废弃的牙膏管若干。
2.生活中有关节约和浪费的多媒体课件。
3.自制教玩具。
活动过程:
一、以操作“挤废弃的牙膏管”引入,帮助幼儿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理解浪费的概念。
二、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讨论:你在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浪费的现象?(请幼儿回答)
三、观看PPT,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了解相关节约的方法。
过渡语:老师这有一些图片和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观看PPT: 餐桌上的浪费和饥饿的孩子。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节约粮食?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到节约粮食?(幼儿讲述)
(二)观看录像:幼儿洗手和餐后漱口的情况和缺水的现象。
提问:他们是怎么洗手、漱口的?浪费水会造成什么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到节约用水?(幼儿讲述)
(三)观看录像:幼儿画画纸被丢弃在垃圾桶和砍伐树木。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节约用纸?废旧物品可以如何再利用?垃圾要如何分类?(幼儿讲述)
(四)教师帮助幼儿提炼节约的三种方法。
四、运用节约统计表,强化幼儿的节约行动。
1. 师介绍节约统计表,对幼儿的操作提出要求。
2. 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节约行为,进行操作黏贴。
3. 教师对节约行为进行统计,小结。
六、活动延伸:“争当节约小能手
活动反思:
这节社会性活动我主要通过:
1. 通过“挤废弃的牙膏管”的操作活动为切入点,给幼儿浪费的概念。
2. 开展“说说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活动。让孩子们深刻体会,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我们身边。
3. 开展“观看图片和视频”。像洗手、漱口、画画等这些现象其实在平时生活中很常见,但都不被孩子们重视。当把这些现象以“曝光”形式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发现树立节约意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让幼儿了解资源的紧缺,认识环境的恶化,感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 开展“共同寻找节约的办法”。孩子们通过发现在在幼儿园、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意识到,从“不剩饭、不撒饭,把碗里的饭吃干净;洗完手关上水龙头,洗手水可以洗抹布、洗拖把、冲厕所等再利用,在家循环节约用水;纸张两面都能利用,然后再用来折纸,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等身边小事做起,让幼儿对勤俭节约有了一定的认识,让节约意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长大。”
另外,为了是目标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精心设置了“节约小能手”记录环节。首先,记录表中的四个项目是幼儿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写有幼儿号数的黏贴纸和合计栏便于教师和幼儿了解某个孩子的节约情况。便于幼儿根据记录表来提醒自己在这方面做好节约。
勤俭节约,不是这一节活动,就可以达到成效的,所以在最后活动延伸环节,我将“争当节约小能手”活动具体的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在班上开展“争当节约小能手”的评比活动,每天一张进行统计,每周评选一次,同时值日生要做好监督检查。
在组织社会性活动中我也有许多的困惑:
1.提供对照的画面能否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2.像这样的社会性活动,是否需要在集中教育活动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