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祝寿书法作品怎样落款
如果是对联,最好落上下款,上款落“贺X(姓)+对他的称呼(比如伯父叔公等)+寿”,下款正常写,不过末尾要写上XX“敬书”或“敬上”,上款一定要比下款高,这样是表示尊敬。
如果是一般作品,也就是写在一张纸上的,落款就直接在最后一起写,也是先写对别人的尊称,再后面写自己名字+“敬书”、“敬上”之类。祝寿书法作品落款要注意称谓,不同身份要用不同的称呼。
具体如下: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扩展资料:一代伟人**的贺寿方式:《学习时报》刊载《**耐人寻味的生日宴》一文中,描述了伟人**过生日的故事。
步入老年后,**似乎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日,但他不接受别人的宴请,只是在每年12月26日这一天邀请一些友人聚一聚,餐桌上没有珍馐美味,更没有寿星端坐、接受别人跪拜祝寿之类的旧俗。975年12月26日,是**82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个生日。
这次生日,餐桌上也很简单,只是比平时多了几样菜。这顿生日饭,**喝了胖头鱼汤,他高兴地说:“胖头鱼汤好香噢!”吃的时候,他坚持自己用勺舀汤喝,不让别人帮忙。
**的这个生日,金日成送来了朝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6339鲜的大苹果表示祝贺。这些苹果,装在竹制的圆形果篮里,篮子的把上缀着两个红色缎带,上面有金日成用朝文亲笔写的“祝**主席长寿”几个字。
**见了老朋友送的礼物,自然高兴。他拿出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端详片刻,然后对身边的人员说:“这苹果,留下两个,其他的你们分着吃吧。”
在分享中,**过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生日。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党史频道 -**过生日。
2. 给长辈贺寿的作品怎么落款啊
可以先写“书贺某某某老先生(亲人的话就写尊称)**大寿”,后落“*年*月晚辈***敬书”。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的格式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
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扩展资料:书法落款常识:1、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 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2、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 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 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 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广,“台”有“高”义 ,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3、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 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 、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 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 4、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 ,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 芳鉴”。 5、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等致其 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6、公鉴 共鉴 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 共鉴”等。
7、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 不必有师生关系。
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
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