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画眉鸟古诗带拼音译文
画眉鸟拼音版注音:
bǎi zhuàn qiān shēng suí yì yí , shān huā hóng zǐ shù gāo dī 。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shǐ zhī suǒ xiàng jīn lóng tīng , bù jí lín jiān zì zài tí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鸟翻译:
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2. 画眉鸟欧阳修注音
欧阳修的“画眉鸟”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随意移: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②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③金笼:镶金的鸟笼。
③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④始知:现在才知道。
⑤不及:远远比不上。
[解说]
作者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 样吗?
[今译]
千百声的鸟啭,任意回荡著,
(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
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赏析] 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
受羁绊的心曲。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
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
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3. 画眉是什么意思啊
我搜集到三种解释,不知道您具体指哪个,我帮您全部列出来:
1、化妆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产生于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画眉。汉代时,画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画越好看。《西京杂记》中写道:“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这是说把眉毛画成长长弯弯青青的,像远山一样秀丽。后来又发展成用翠绿色画眉,且在宫廷中也很流行。宋朝晏几道《六么令》中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这种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鲜事。《中华古今注》中说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人将此认作新的化妆方式,称其为“新妆”。难怪徐凝在诗中描写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2、动物
脊椎动物,鸟纲,鹟科,画眉亚科。为最常见的鸣禽。鸟的鸣声洪亮,婉转动听,并能仿效多种鸟的叫声。还会学人话,猫狗叫,笛声等各种声音。性机敏好斗。体长约24厘米。背羽绿褐色,**黄褐色,腹部中央灰色,头色较深而有黑斑。具有明显的白色眼圈,向后延伸呈蛾眉状的眉纹,故称画眉。留居我国长江以南的山林中,喜在灌木丛中穿飞和栖息,常在林下草丛中觅食,以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不善作远距离飞翔,为留鸟。在繁殖季节,雄鸟鸣声更为悦耳,食量加大,多以蝗虫、蝽象、松毛虫、金龟子和蛾类幼虫为食,故为农林益鸟。各地多在笼中饲养,成为珍贵的笼鸟。
分布:云南各地。中国中部和南部。
保护:未列入保护动物名单,但中国21世纪生物多样性保护议程将其列为应优先保护种类。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3.越剧剧目
古装剧。魏峨于1984年编剧。
写钱塘颜太公小有家财,只盼子孙兴旺,光耀门庭。其长子伯涛与周氏只生一女画眉,因未生男孩,常受太公冷眼。次子颜仲友与王氏生下一男子龙,颜太公百般宠爱。王氏欲独占颜家财产,挑起事端,诬陷周氏偷银,唆使颜太公逼画眉早嫁,赶出家门。画眉无奈,乔装随丈夫玉郎到故乡河西,兄弟相称,开馆教授蒙童。3年后两人一同赴考,不意画眉高中,官授南阳知府,玉郎落榜,随妻上任。颜子龙长大后吃喝嫖赌,败尽家财,气死爹娘。颜太公年过古稀流落街头。子龙得知姐姐画眉乔装为官,前来敲诈巨银,因欲壑难填,竟上告朝庭。画眉被押到京,乔装欺君,其罪当死。不料太后深为同情,封为女官,接回颜太公。颜太公宠子成患,因女得福,感慨不已。
浙江越剧一团1984年首演。导演杨小青,作曲吴昌年,舞美设计陈子达。周云娟饰成年画眉、戴月饰幼年画眉,尹钦阳饰成年周玉郎、陈长虹饰幼年周玉郎,高佩饰王氏,邵龙饰颜伯涛,刘关根饰成年颜子龙、毛戈平饰幼年颜子龙,姚剑英饰周氏,钱盛林饰颜仲友,宋顺发饰颜太公。剧本载浙江《戏文》杂志198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