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傅字的行书怎么写
傅字的行书写法如下:傅:[ fù ] 基本解释:1、辅相 :太傅。
2、教导人的人 :师傅。3、附着,使附着 :傅粉。
4、姓。相关组词:师傅、傅彩、傅粉 、皮傅 、傅会、班傅、傅姆 、傅师 、宫傅 、少傅、汉傅 、傅堞、白傅、谢傅等。
字形演变: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傅,相也。从人,尃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傅,辅佐。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尃”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1、师傅[ shī fu ] 解释: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生活像一道道菜,菜的美味否,那就要看你这个掌勺的师傅的水平了。
2、傅粉[ fù fěn ] 解释:搽粉。巴金 《家》三十:“却换了一个画眉傅粉的小生。”
3、太傅[ tài fù ] 解释:官名。三公之一,职很高太傅,中国古代职官。
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 ,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4、傅彩[ fù cǎi ] 解释:着色。
《宣和画谱·曹仲元》:“尤工傅彩,遂有一种风格。”5、傅会[ fù huì ] 解释:同附会:把没有关系的事物说成有关系;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说成有某种意义。
周振甫 注:“傅会,附会。把秦汉间事和当前情势结合起来讲。”
2. 传与付的行书写法,是传加一点便是傅吗
有那样写的,但不全是,不同的书法家写法也不一样。如传、付、傅:
3. 【傅】 和 【传(繁体)】 的草书写法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
两者草书书写是不一样的,傅和传繁体字(传)只是比较像,但是是不同的两个字,两个不同的字书写肯定是不一样的。
怀素草书傅字书法写法:
草书传字书法写法:
扩展资料:
传的繁体字从人从専(从叀从寸)。専为专的本字。専,上叀下寸,意为掌握纺织操作能力。传,是掌握制作操作能力的人。
傅的繁体字从人,声尃(fū),尃也表意,意为“培育奇花异草”,引申为“讲解奇花异草”、“传授知识”。“人”与“尃”联合起来表示“传授知识的人”。本义教师,引申义教授、教导、教育,辅佐、辅助。也可做姓氏。
傅,古时特指帝王的相或帝王、诸侯之子的老师。如:太傅;少傅,是传授“道”的,也就是传授成就王道、帝王之道的人;在百姓中则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往往是将传授技能、知识的师与传授品德、道德教育的傅一起由一人承担,所以在民间就一并称为“师傅”。
4. 傅的繁体字怎么写
无繁体字傅fù辅相:太傅。
少傅。教导:“傅立德义”。
教导人的人:师傅。附着,使附着:傅粉。
姓。笔画数:12;部首:亻;学汉字网给出傅的笔顺笔画顺序是:321251124124心得体会继续掌握好的相关信息:傅的同音字 fù 12画 部首亻偏旁字 傅字的成语 傅字的谜语辅相:太傅。
少傅。教导:“傅立德义”。
教导人的人:师傅。附着,使附着:傅粉。
姓。笔画数:12;部首:亻学汉字网给出傅的笔顺笔画顺序是:321251124124傅 fù 【动】 (形声。
从人,尃(fū)声。本义:辅佐) 同本义〖assist〗 傅,相也。
——《说文》。按,与俌略同。
傅,傅之德义。——《汉书·贾谊传》。
师古曰:“傅,辅也。” 郑伯傅王。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又如:傅父(古代辅育王室子女的年长男性保育人员);傅御(古代辅佐君王或诸侯办事的官员);傅弼(辅弼;辅佐) 辅导〖giveguidanceinstudyortraining〗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 今日傅教帝。——《汉书·陈平传》 又如:傅姆(古时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年老妇人);傅相(古时辅导国君、诸侯王之官);傅导(辅导) 靠近,迫近〖closeto〗 傅,近也。
——《小尔雅》 重欲傅人。——《考工记·庐人》 亦傅于天。
——《诗·小雅·菀柳》 又如:傅郭(靠近外城);傅近(靠近) 依附,依凭〖dependon〗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又如:傅堞(凭借城堞);傅丽(依靠) 通“附”。附着〖stickto〗 辩士见一端,或以意傅着星历,虚造匈奴、乌孙、西羌之难。
——《汉书·息夫躬傅》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韩非子》 又如:傅人(依附于他人);傅于(附着) 涂〖apply〗。
如:傅粉(敷粉);傅彩(在绘画中加上色彩);傅色(着色);傅致(涂上);傅饰(涂饰) 附会;强加〖beattachedwith〗。如:傅重(附会罪状);傅时(趋附时势);傅益(因附会而增加);傅理(附会于理);傅构(辅会虚构) 捎带,随带〖bring〗 边人驩激,执弓傅矢,唯恐不得进。
——《宋史》 通“赙”。以财物助丧事〖givepropertyforfuneralarrangements〗 若国札丧则令傅补之。
——《周礼·秋官下·小行人》 傅 fù 【名】 教师,师傅,古时特指帝王的相或帝王、诸侯之子的老师〖teacher〗。如:太傅;少傅 姓 傅会 fùhuì 〖strainone'sinterpretation;drawwrongconclusionsbyfaseanalogy〗同“附会”。
凑合,集合 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草相交漆白黑丹青之所为。——《列子·汤问》指文章的安排布局和修饰润色等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后汉书·张衡传》 参考资料在线汉语字典:3/3165.html。
5. 比字的行书写法
比 bǐ〈动〉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
(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compare;contrast]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 及,等到 [arrive]
(9) 比拟 [draw an anal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be equal to]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ave]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词性变化
◎ 比 bǐ〈形〉
(1) 接近;亲近 [intimate]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
(3) 密(与“稀”、“疏”相对) [dense]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harmonous]
◎ 比 bǐ〈名〉
(1) 比喻,比方 [metaphor]。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ratio]。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 比 bǐ〈副〉
(1) 皆,都,同等地 [all]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
(4) 近来 [lately;recently]
◎ 比 bǐ〈介〉
(1) 比起 [than]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for]
(4) 及,等到 [till]
组词:
1. 比拟 bǐnǐ
(1) [compare;match]∶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
(2) [analogy]∶对比,比较
2. 比赛 bǐsài
[match;competition;contest] 在竞赛中比较高低
3. 比量 bǐliang
(1) [measure roughly]∶不持尺而大致比划度量
(2) [have a competition]∶较量
6. 郭字草书怎么写
一、郭字草书写法:
二、郭的释义:
1、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城~。东~。
2、物体周围的边或框:耳~。
3、姓。
三、组词:
城郭 东郭 耳郭 傅郭
邑郭 机郭 谢郭 贾郭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郭,齐之郭氏虚。善善,不能进;恶恶,不能退,是以亡国也。
2、白话版《说文解字》:郭,在齐国境内已被灭亡的丘墟。喜欢善良,却不能进举;憎恨丑恶,却不能贬退,因此亡国。
三、相关组词:
1、城郭[chéng guō]
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
2、东郭[dōng guō]
复姓。
3、耳郭[ěr guō]
外耳的一部分,主要由软骨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也叫耳廓。
4、傅郭[fù guō]
指靠近外城。
5、机郭[jī guō]
弩上机牙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