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帮我写一篇参观记
你改改里面的东西再用市博物馆参观记□单 市博物馆2001年落成以后一直都没有机会去看看。
这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于是,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那天,我决定去参观一下市博物馆。
孩提时代我参观过旧馆,据史料记载:1953年馆藏文物有瓷器、玉器等16大类逾万件国家一、二级文物。新馆是2001年在旧馆遗址的基础上落成,外观仿古,气势宏伟壮观。
市博物馆几个烫金大字非常醒目,包括地上一层及地下二层,对市民开放的地上一层6个展厅:辽西地区民俗、辽西古生物化石、馆藏瓷器精品、馆藏文化精品、辽西走廊历史文明等等。 辽西地区民俗厅,惟妙惟肖地还原了有时辽西走廊的历史文明,古时候人们留着长辫子,穿着旧式衣杉,有卖糖葫芦的,有古人磨磨的场景;还有古人住的旧屋、用的车轴赖以及烘托气氛的古城旧貌全景图,使观众有一个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遐想。
紧邻是辽西古生物化石厅,特别之处是馆藏化石为杜文雅先生全部私人收藏,在市博物馆尚属首例。平时在生物课本及新闻报道中提及的距今1、4亿年中生代侏罗纪恐龙蛋化石、南方塞武纪三叶虫化石精品、泥盆纪鹊头龙化石、孔于鸟化石等百不如一见的“国宝”,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另一侧面,我们不得不佩服文雅先生的远见卓识,对家乡热土的一片赤子之心。 如果你平时爱逛古玩市场,收藏古董字画, 态基馆藏瓷器精品厅,可以亲眼看到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玉器珍品,做工考究,千姿百态,藏品之丰,让人目不暇接。
即使你对古玩一窍不通,看完展览,你也能体验到收藏文化约博大精深,领略到高雅文化的艺术魅力。这次参观令我大开眼界,增长见识。
走廊里的张明文摄影展览也不逊色,引得参观的人驻足观看,其航拍的古塔夜景、大塔雄姿、锦城全景、锦州石化全景等等清晰度极高,细致到头发丝,让人看了有鲜活的感觉。作为职业摄影家,他足迹遍及祖国山山水水、锦城各个角落。
此次展览是万幅作品中筛选出来的新品佳作,再现“和谐锦州”的宏大主题。 穿过明亮的长廊,院落中还有抗日战争文物展和辽西民间工艺品展。
抗战时,战士用过的铁锅、棉衣、子弹、步枪、战刀、指挥刀军事地图和日本1945年战败投降书都在展览之列,使人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想:带着孩子看一次展览胜过读十本教育书籍,这种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胜过干言万语的“拿来主义”。
对面的就是辽西工艺品展。不可小视这些锦州的民间艺术家,他们个个身怀绝技。
义县粮食部门文化干事许会春的撕画撕字,堪称辽西一绝。他撕出的字比我们毛笔写的字还有笔锋神韵01992年他迷上撕纸至今,撕出5万多个字,数百幅画,虫鱼鸟兽、行草隶篆,无一不精。
仪意无限软陶艺术工作室创办人赵春香单位下岗,赴京潜心研究软陶艺术创作,作品被加拿大、大利时、荷兰等十几个国家收藏。沈阳世博会期间,她创作的“九龙盘”赴沈参展。
崔福绵的“标本贴画”,近百幅被市博物馆收藏。世界上最长的风筝、石板刻画、驴皮影、面人张、大字针扎制的骏马图等等,展厅不大,但含金量高,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
艺术无止境,民间有绝活,艺术在民间。 站在院落中,市博物馆古建筑群与古塔一墙之隔,遥相呼应。
古塔印证着锦州的历史轨迹,而市博物馆诠释着它的每一次变迁,每一个回眸。走出市博物馆那一瞬间,对我们成人来说只是-次简单的旅行而已,对末成年人而言,传承的是人类的文明史。
总而言之,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参观,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世界更精彩”,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2. 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
参观记
星期六上午,妈妈带我去参观科普馆,我们乘地铁来到了科普馆,来这儿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科普馆里的东西肯定很吸引人啦!”我开心地想。
买了门票,我们先来到了“航天专区”,通过介绍,我知道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比如: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个登上太空得生物是一名叫“莱卡”的航天犬;1971年苏联在太空中建立了第一个空间站,相继美国也建立了空间站;中国是古代火箭的故乡;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载人航天成功得国家……
过了“航天专区”,我们到了“科学原理区”。这一片区的作品都是根据科学原理研制成的。其中最吸引我得是那毫不起眼的“魔球”。
“魔球”与平常的皮球一般大小,只是颜色是透明的,魔球中间有一个蓝色的球,这个球的周边有七八根紫色的小绳在飘荡。我忍不住用手在魔球上面按了按,起初没有什么感觉。过了一会儿,我感到手有些疼,拿开一看,红通通的,带点麻麻的感觉。后看了介绍,我才知道这“魔球”是根据静电原理制作的。
我们由又去了“标本展览”处参观了,这儿到处都是五光十色的贝壳标本和五颜六色的蝴蝶标本,还有可爱的鸟类标本。这些鸟类标本栩栩如生,有的在展示自己的靓丽羽毛,有的在笼子里“高声歌唱”。有的在翩翩起舞……我不由得赞叹起来!
这次参观科普馆,我的收获还真不少啊,我从这儿得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想:到了夏天的时候,我要做上几个美丽的标本莱丰富我的业余生活。
3. 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
畅游桂林
暑假来临,我和妈妈随爸爸一起出差到桂林游玩。以前只是在电视上见到过桂林的景色,直到真正的处于其中,才能真正的感觉到与其“山水甲天下”美名相匹配的动人美景。
下火车时已是半夜12点了,大家都没有什么精力了。幸好预定的宾馆离火车站只有不到一站路,我们直奔宾馆而去。一同前来的还有爸爸的一个同事,他和爸爸住一间房,我和妈妈住一间,安顿好以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奔上床了。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先后去看了很多景点,有七星岩公园、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独秀峰、芦笛岩等等。桂林的山与我们陕西的山大不相同,陕西的山有一股豪迈之情,而桂林的山透着秀美。这里的山大都一枝独秀、形态各异,点缀在桂林城之中。秦岭,顾名思义,是山连着山形成的一条长长的山脉,透着稳重。但是,在我所去过的景点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各具形态的山峰,而是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的芦笛岩。
芦笛岩是因洞口附近生长着芦荻草,据说可以做成笛子而得名,早在1962年就正式对外开放了。进入洞内,空气的温度瞬间下降,如同待在空调房内一般凉爽。但最吸引人的是洞内大大小小的钟乳石、石笋,在五彩灯光的照耀下变幻成一幕幕奇特的景观。龙王的定海神针稳稳的立在洞中,孙悟空还在洞顶上张望,一旁的小鲤鱼正对着一汪清水照镜子呢。快看!那里还有一只青蛙在捕食。随着一路的美景,溶洞也快到了尽头,以一幕完美的花果山结束了我们在芦笛岩内的游览。 烟花缭乱
在桂林游玩中的一个小插曲也很值得回味。我们坐着小竹筏顺着漓江漂流,柔柔的微风迎面吹来,江边不时地还出现一两座桂林独特的山峰,如同到了世外桃源一般。
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一句毫不夸张的诗句。这般的美景,令人永生难忘。
4. 写一篇参观记(600~800字)
上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组织了让我们期待已久的春游活动。
这次春游的目的地是太子湾公园,我们可高兴了!一路上有说有笑,连路边的郁金香都被我们的欢歌笑语感染了,频频向我们点头微笑呢!还有徐徐的清风,温柔地瘙痒着我们的面颊,让我们忍不住开怀大笑……
沈老师走在大队伍的前面,帮我们寻找合适的草坪。只见他东看看、西瞧瞧,找的可认真了,那神情与平时给我们解答疑问时一个样!终于找到了一块又大又软的草坪,我们把带来的一次性餐布铺在上面。有的同学坐下就开始吃东西,不用说也知道他们是“小馋猫”;有的同学在草坪上追逐、玩耍;还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将带来的零花钱换成了可口的冰激棱了呢……
时间哥哥滴答滴答,跑得可快了!该集合了,沈老师开始清点人数,咦,怎么少了两个人?原来是我和李荣玺和蒲老师一起去拍照了,这可把沈老师吓坏了。要不是我们及时出现,可能沈老师都要去打“110”了!
最后,我们全班同学还在美丽的樱花树前拍了几张合影。在合影的时候,我还看见了几位姐姐在画路边的花,她们画得可像了,真可谓栩栩如生,画上的花儿仿佛在向我眨眼睛呢!
这次春游可真好玩,期待秋游能更好玩!
5. 一篇写参观记的作文,拜托急啊
科技馆参观记
今天下午,天气虽然不太好,可我却很兴奋,因为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去科技城参观。
下午一点半,我们坐着汽车,高高兴兴地向目的地——科技城进发,不一会儿便到了。我们首先参观了“《从延安到中南海》摄影回顾展”。我想了解从延安到中南海的历史故事,便迫不及待地跟着导游向大厅走去。
刚走到大厅门前,就看见大厅中央的柱子上写着“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走进大厅,展现在眼前的一幅作品是延安的城墙。只见延安的城墙是那样的坚固,一位红军战士正昂首挺胸地站在延安城上,是那样的庄严、肃穆。随着导游,我们又来到另一幅照片前,它向人们诉说了当年老百姓的艰苦生活。只见一位瘦骨如柴的老大爷面目憔悴,他双手拿着一个破碗,我凑上去一看,原来碗里装的是草根、树皮。我想,如果不是革命烈士解放了中国,我们现在可能还要过这种苦日子。再往前走,一幅**和劳动人民在一起植树的照片展现在眼前。照片上的**面带笑容,双手拿着铁锹,一边劳动,一边向人们问寒问暖,从这幅照片上可以看出**平易近人,和人民心连心。参观完摄影展厅,我们便来到了水族馆。一走进水族馆,馆内那浅蓝色的光线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就好像真得走进了海底世界。进门向左拐,各种标本便尽收眼底。有微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科技城。天虽然还是阴沉沉的,但我却美滋滋的。因为这次参观使我知道了从延安到中南海的历史,了解到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还让我认识了很多海底生物。
6. 参观记怎么写,参观记作文范文
【第一篇】:黄山参观记顺着石阶往上走,来到半山腰,云雾盘旋在半山腰的四周,好似给那细细的蛮腰系上了一根亦真亦幻的腰带,真是如虎添翼。
再往上走,云雾越来越浓了,几乎笼罩了整个黄山。放眼四望,仿佛有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
我使劲掐了一下自己,“哇,好痛!”我叫了起来。原来这不是做梦,是真的。
对黄山的奇松,我更是情有独钟。你看,那棵迎客松,姿态优美,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生机勃勃。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像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此时的我不禁会问:“迎客松啊,迎客松,你此刻正在欢迎我的到来吗?”嘿!,那迎客松在习习的微风中,好像在说:“是啊,我非常欢迎你,希望你下次再来。”
迎客松总是那样,多少年了,依然做着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动作,我想,这就叫做忠于职守吧!迎客松真是名副其实的黄山的象征。 此时,我以到达了山顶,鸟瞰四周,一切都变得那样的渺小,那样的清晰,那样的精致……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今天总算深刻体会到了。如果你心情烦躁的话,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顿时,什么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黄山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浓装淡抹,没有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也没有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但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我爱黄山! 【第二篇】:人民大礼堂参观记远看,大礼堂真像一座华丽的宫殿,气魄雄伟,金碧辉煌。
近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上有高大挺拔的树木,美丽的鲜花,青翠的草坪,还有三股清澈的喷泉。
人们在广场上游玩、散步,悠闲极了。 大礼堂坐南朝北。
来到正楼门口,只见八根枣红色的大柱子矗立在礼堂正前方。每两根柱子间挂着一个小巧玲珑的木质灯笼,十分和谐。
屋檐上雕刻着金色的龙和凤,与绿色的琉璃瓦互相交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整个礼堂的主色调以红、绿、金三色组成。
走进大门,顺着台阶往上走,就来到了大厅。大厅高65米,相当于几十层高的摩天大厦。
最下面是一个半圆形舞台。舞台的两侧有两根枣红色的擎天大柱,中间雕刻着金色的凤凰和牡丹。
牡丹花有三层,最中间是蓝色的,像是把大海的颜色融了进去;第二层是绿色的,不浓不淡,与其它颜色配合得很和谐;最外面是红色的,好象给舞台增添了一丝喜气。舞台可以容纳上百人同时在台上表演,并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施。
观众席四楼一座,每个座位都是红色的,可容纳四千人同时观看演出。并且,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使观众迅速撤离,每层楼都设有14个安全出口。
大厅的屋顶 是穹隆形的,像半个鸡蛋壳覆盖在上面,由1008块石砖组成。晚上,在灯光照耀下,石砖发出亮光,犹如浩瀚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相信当年张家德爷爷也为这个屋顶煞费了很多苦心吧。
7. 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
游绍兴东湖 打开影集,一张张游览绍兴东湖的窄片映入眼帘。
这使我回忆起前年去绍兴东湖的情景。 前年春节,我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东湖。
步如东湖大门,眼前一片宽阔。远处有一座约摸200米长,100米高的孤山,它象一只猛虎,俯伏在地面上;又好似一条卧龙,盘踞在池边狂饮。
高山上长满了雪松等各种常绿树。前几天刚下过鹅毛大雪,树枝上挂着毛茸茸的亮晶晶的银条,树冠上挤压着沉甸甸的雪球儿。
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 这座山十分陡峭,险峻。
仿佛被一把巨大无比的快刀切过一般,人也觉无办法从崖上爬到山顶的。据说这座山是古代工人开凿而成,这是我十分敬佩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在山脚下,是一片碧绿的湖水。 这湖水平的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孤山的秀姿;这湖水绿得像一块碧玉,无暇而明丽。
面对清澈见底的湖水,使我想起了绍兴名酒:黄酒,大概就是此湖水酿制而成的吧,喝一口,甘甜级了。 我随着人流上了百米长的竹林小道,透过枝叶婆娑的竹林,看到了乳白色的雾气缠枝绕旋,飘飘悠悠。
竹子上层的积雪开始融化,而下层的雪却挂上了冰凌,像一条晶莹的玉柱,闪闪发光。在白雪的映衬下,青竹翠色欲流,刚劲挺拔。
“绍兴是个好地方,江南水乡美名扬。
.”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伯伯得意洋洋的哼着小调,而我听着小调,看着东湖美景,如痴如醉在这山水之中。啊!绍兴东湖,你不愧为祖国母亲身上的一颗明珠。
“咔嚓咔嚓!”爸爸设下了我在这里的镜头。童年的大自然与秀美,一起留在我心中。
黄山游记 黄山雄踞安徽南部,它山体独特,玲珑巧石,千姿百态,有着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陡峭,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山的怪石,峨眉山的清凉,是我国著名的山岳之一。 我是坐车去黄山的,车子驶进郊区后,一路上虽见山峰连绵起伏,但都平淡无奇。
不料刚转过一个大弯,眼前的景色突变,好象顷刻间拉开了巨大的帷幕。只见那里峰林如海,辟地摩天,危崖土兀,幽壑纵横,美不胜收。
到了黄山脚下,我们休息了十分钟后,开始了艰难的旅程。我们一路上,爬爬停停,好不容易爬到玉屏楼,只见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耸立在岩石缝中,它的树干中部伸出的两大侧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挥展双臂,欢迎四方的宾客。
导游介绍道,这是迎客松。过了玉屏楼,我们继续出发,刚走几步,几个队员一屁股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不走了,喘着气说:“真是累坏我了,早知道不来了。”
队长鼓励地说:“坚持就是胜利,黄山的美景还在前头,不走了多可惜啊!你们走不动,我背也要背你们上去。”他们被队长的一番话打动了,立刻站了起来,继续上路了。
途中我们经过了黄山第一险一线天。爬一线天时,真可谓是头顶烈日,脚踏寒冰。
要时刻注意着脚下的冰,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我们一个推着一个,终于到达了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光明顶。
我抚摩着刻着字的石碑,不禁想起《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明教圣地。从光明顶往下看,漫天云雾悄然而至,穿行于山峦之间,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回旋,时而舒展,由而展现云海,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时,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岛在海中沉浮,转眼间,又波涛起伏,浪花飞溅。
望着远处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家的路上,我们都回味着黄山的胜景。
黄山它虽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壮观的禅院宫苑,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8. 写一篇参观记,有的就给我,要作文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希望看看动物园,参观动物园不仅是儿时的乐趣,而且是我职业、爱好使然。
尽管我在一些文章中抨击动物园囚禁生灵,但那是与自然状态比较而言的,只要我们能换位思考而不要自以为是。从动物园的历史沿革分析,当今的动物园,确实有积极一面,起到了濒危物种繁衍、公民休闲娱乐、城市生态调节,特别是通过教育手段,动物园已经成为普及生物知识和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的重要场所。
8月10日,我们科普考察团一行结束了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的访问,下午,大家都要去逛商店,我恰恰对此没兴趣,便要求去动物园,我知道,惠灵顿动物园是一处建园近百年的老牌动物园,同北京动物园一样,都是1906年建园。 不是因为我的执著,而要感谢大家的宽宏大量,我们在北岛的向导小黄驾驶着福特旅行车,一个能坐十人的车,却只载着我一个,奢侈!驶向惠灵顿动物园的路上,我的心里充满歉疚。
从市中心的博物馆,到山坡下的动物园,不过十几分钟就到了。动物园门口很清静,可谓门可罗雀,门票10元新币(台湾向导坚持称纽币,因为他们管新西兰叫纽西兰),相当于人民币50元。
看来,票价比我们的野生动物园还便宜呢。 一进门,迎面一面玻璃的水景,犹如一个水体的剖面,为人们打开一扇洞悉水獭生活的窗户,一只浑身湿漉漉的水獭,在岸边抖动着水花,一副贵妃出浴的样子。
水獭的邻居是野猪,不知在野外是不是也这样。一个女饲养员正在向野猪的运动场上投颗粒饲料,看来,野猪也得吃猫粮狗粮了,屈就了! 前方水域宽阔,水中一岛,岛上有栖架与大树,我猜,该是灵长类了吧,果然,一只体色浑黑的白颊长臂猿正吊猴似地在枝头向来人张望,他身后是一位体型稍小毛色棕黄,我回身卖弄似地对小黄说,这是一对儿,黑色的是雄性,黄色的是雌性,然后,我从喉咙深处发出高亢的啼叫声,引得公猿攀上高处,像是在寻找忽然出现的第三者…… 一座掩映在绿荫中的建筑,叫做“昏暗世界”,看来,是夜行动物馆了,但究竟是什么动物呢?我在光线微弱的屋子里努力寻找,这时,一位热情的小伙子,这个馆的饲养员,他告诉我,这里养的是大名鼎鼎的楔齿蜥,他指给我动物的位置,我才在溪水潺潺、草木扶疏的暗处见到一只恐龙般“古香古色”的动物。
饲养员像介绍自己亲人是的介绍说,这是公的、那是母的,他们真的是恐龙时代就已经存在的动物。我真佩服他,怎么知道这两位“神仙”藏身之处的。
接着,另一位神秘动物出现了——几维,一只大嘴、无翅,相貌滑稽的鸡一样大小的鸟,在暗影迷离的草丛后,一闪而过,看来,几维是一种非常羞涩的鸟。黑暗中,无法察觉我的喜形于色,这可是著名的新西兰的国鸟啊,我竟然见到活的了,在号称“无翼鸟”故乡的新西兰,几十种无翼鸟都已经灭绝了,几维,是硕果仅存的一种,楔齿蜥则更是历尽磨难的活化石,今天,我都见到,幸甚至哉! 在水那方,几只南美卷尾猴嬉戏着,它们面前,有一只大鹈鹕游弋。
这是中国的锦鸡,国画里锦绣前程的象征物,那是世界最小的熊——东南亚的马来熊,我向唯一的听众小黄介绍着,令我惊讶的是,这里,竟然有苏门达腊虎,这是世界最小的虎,在虎笼前,有世界各种虎现存数量的展示版,在一种斑马前,有各种斑马的花纹展版,这种举一反三的动物园教育方式,值得借鉴。 拾级而上,林密鸟喧,峰回路转,猎豹、非洲野狗、阿拉伯狒狒的展区,依次而设,可取的是,均依山而建,近似自然环境,既便于动物隐蔽,也方便拍照。
让我很感兴趣的还是狒狒的展示手段,一堵画着北非法老陵寝壁画的墙,两尊神狒或圣狒的雕像,是按金字塔中的雕像克隆的。我坐在雄伟的公狒狒面前,隔着玻璃,与他合影,感受到一股来自远方的既古老、又活生生的非洲风情。
我想,我们的动物园,为什么不能从文化方面,而不仅仅是从科技方面,来展现有关动物的科普呢? 想不到在惠灵顿动物园,有数只小熊猫,即红熊猫,这是原产与南中国和尼泊尔的美丽动物。更令我惊讶的是,距小熊猫不远的笼舍,竟然有一对棕尾虹雉,虹雉是一种大型野鸡,我曾在岷山考察过野生的绿尾虹雉,所以,感情特殊,站在虹雉的笼舍前,我连连感叹:“难得,难得!” 山坡下,传来一片喧嚣,一听这动静,我就知道,是黑猩猩,因为,我做过几年黑猩猩的饲养员,闻声便知。
循声走过去,果然是一大群十余只黑猩猩,看来,惠灵顿动物园的繁殖工作相当成功,或者说,这些动物,相当给面子,也许是环境适宜,也许还有,工作人员和游客态度友善…… 天色偏晚,我匆匆看过马达加斯加领狐猴、南美金狮胥、还有地势天然,情趣盎然的猫鼬的圈舍,深感不虚此行,园不在大,出奇制胜。惠灵顿动物园,果然有不少可爱的、可拍的、可圈可点的、不同凡响之“畜”。
这里很不错,你可以去看看提问者评价非常感谢你的回答。
9. 一篇写参观记的作文,要有作文题目,有作者
桥
中国有很多很多的桥,有历史悠久的卢沟桥、赵州桥、洛阳桥、广济桥;有古典质朴的大七孔桥;还有雄伟壮观的武汉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这些桥不仅为交通事业做了许多贡献,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又同时给城市增添了一道道风景线。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桥梁建筑师,只要我们能有爱心、同情心、感恩的心,我们就可以筑一座质朴无华的“桥”。
记得有一次,在上体育课,我在自由活动的时候,突然听见了哭声。我朝声音的方向跑过去,发现在花坛旁有一个小女孩在呜呜地哭着。我很奇怪,就问她:“你怎么了?”她却不回答,我又问:“你到底怎么了?”她抬起头,眼泪汪汪地回答说:“我被人欺负了,还摔了一跤。”说着,她卷起裤腿给我看,我一看,呀,好大的伤口!便轻轻地把她扶起,带她去了医务室。出来的时候,她向我道谢,我说没关系,马上跑回了教室。回了家,我心里直乐,我用同情心搭了一座“爱心桥”,好高兴呀!
5月12日下午大约2:00的时候,四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而在同一时间内,政府部门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里派救援人员赶到了四川,那时已经是晚上了。救援人员冒着倾盆大雨、山体滑坡、一次又一次的余震的危险,“迫不及待”地感到救援现场,抢救着一个又一个微弱的生命。多么伟大呀,是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搭起了一座“生命桥”。
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他们用知识和智慧浇灌我们,让我们在学习中成长,成为一个品学兼优、有用于社会的人。老师把知识教给了我们,为我们搭起了一座“知识桥”。
生活中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桥”,让我们都去做那些乐于奉献,给人们带来幸福、快乐的桥。
10. 怎么写参观记,有没有例文,参观记哦
例文一篇
参观记
--------------------------------------------------------------------------------
作者(来源):定安路小学二(2)班 邵正丰 发布时间:2004-12-17
12月11日 星期六 晴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到武林广场参加市公安局举办的“警营开放日”活动。我看到广场上人山人海,一排排的消防车、警车整齐地排列在展览馆正大门两边,很多小朋友都爬到车子上。我还看到看枪的队伍排成长龙,大家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笑脸,我赶紧拉着爸爸的手排进队伍。排了很长时间终于轮到我了,警察叔叔让我摸了摸手枪和冲锋枪,还让我瞄了瞄狙击枪。我知道这把枪能准确地打到很远的目标。接下来我们还观看了警察叔叔和警犬的表演,我看了真高兴,希望我长大以后也能当一名警察。
指导老师:应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