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阁字怎么写

1. 怎么学写隶书

隶书又称佐书、八分书。正恒《四体书势》说:“隶书者,篆之捷也。”许慎《说文解字•叙》说:“秦天经书,涤除旧典,官狱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实际上隶书就是篆书的简约与急就。

隶书上承篆籀,下启行草。隶书产生于战果,兴于汉。隶书作为一种实用书体,曾通行于汉代。汉以后虽然被草书、楷书、行书诸书体所取代,但仍然由于其字形的美观、结体的多变,备受人们的欢迎,并成为今天书法艺术创作中颇受欢迎的一大书体。并由于自汉以来隶书传世的碑刻、墨迹众多,也是入门书法的极好途径。

就初学者学习隶书而言,今人的隶书墨迹,只能看,决不可以直接去临写。如果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看也是很有危险的,因为你尚不知学哪些、弃哪些。故临习只可以临写古人的字帖、碑版。其道理很简单,我们学习书法只可以学习经过历史淘洗后而积淀下来的东西,遵循历史的成功经验,无疑是件事半而功倍的事。

学习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要不断摒弃糟粕,这个难度较大,需要不断提高审美认识。所以学书先要多看、多读,提高自己的审美鉴别能力之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临写,这是极为必要的。如果自己看都看不懂,也不明白哪里好、哪里坏,那又如何去学习?如果学了坏的、丢弃了好的,那还不如不学吗。因此,永远要眼光在前,动笔在后。否则笔动错了,还不如不动。

汉隶是汉代隶书的统称。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 ,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以别于“唐隶”。从宏观上将秦汉隶书划分为古隶、汉隶和八分三种形态:一是古隶:古隶的流行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111年,即从秦武王时期至汉武帝晚期。这只是大致的分期。古隶的特征为纵向取势,横不平,竖不直。二是汉隶:广义的说,所有汉代的隶书都是汉隶,包括汉初的古隶、汉隶(狭义的汉隶)和八分书。狭义的汉隶是指西汉使用最广泛的隶书体。汉隶较古隶规范,又不像八分那样具有装饰性,是西汉直至汉末的通用书体。汉隶的特征为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三是八分:八分是隶书中的艺术书体。八分书的特征是取左右分布之势,突出挑画和捺画。

学习汉隶,最好从临写汉碑开始。但汉碑里的字,有些初学者欣赏不了,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临写。就必得找个老师请教了。汉碑风格多种多样:

公正俊逸的如《曹全碑》、《朝侯小子残石》、《乙瑛碑》、《华山碑》、《张景碑》、《史晨碑》、《礼器碑》、《张寿碑》、《袁博碑》等。此类碑版,技法精妙严谨,意态典雅端庄,点画细腻完善,结体平正匀称。

古拙雄强的有《鲜于璜碑》、《张迁碑》、《开通褒斜道刻石》等。此等碑刻,形貌古拙质朴,意态简远雄浑,点画苍劲凝重,结构方正稚拙。

疏旷萧散的有《衡方碑》、《西狭颂》、《郙阁颂》、《封龙山颂》等。其艺术风格雍容大度,意态安闲古雅,笔画风后遒润,结构疏扩方满。

奇倔纵容类的有《石门颂》和一些简牍墨迹等。意态疏放恣肆,笔画圆浑洒脱,结构富于变化。

2. 隶书数字0如何写

隶书的概述 关于隶书的定义,近人吴伯陶先生一篇《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的文章中说道:“可以用这个字的本义来作解释。

〈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其次究竟什么样子才叫隶,隶与篆又有什么样的严格区别,吴伯陶先生在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订定,这里再节录吴文中值得考虑的几小段。吴云∶ “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举例,可参阅原文)。

他又说∶“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我们判断某种字体是否隶书,就要首先看它是否出现有破坏篆书结构失掉象形原意之处。”(按∶下面重点符号是我加上去的) 吴先生经过仔细排比研究,得出那样的科学论据来,作为学术上篆、隶的不同定名的分野,自然是很值得重视的。

不过我现在还有两个问题想要问,那就是∶一,篆书也不能够个个是象形字,一开始就有象形以外的许多字存在,因此,仅仅失掉“象形原意”似乎有些不够。我的意思是说隶的破坏古文(“象形字”是一种字体的笼统名称,事实并非个个“象形”,例子甚多,不待列举),不仅仅是破坏象形而已。

二,今天看到的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和湖南长沙马王堆墓中出土的简帛书中发现其中字的结构有变篆体,也有未变。用笔有圆有带长方的,那种字当时又称之为何名?这种“半篆半隶”的字形从秦昭襄王时代开始一直到西汉初(秦云梦简到汉马王堆帛书,吴文有详述可参阅)还存在,始皇帝以前,字还未有“体”的区别,可是到汉初,肯定那种字已经归入隶体,二者合起来考虑,那么对吴先生的区别篆体之名,是否有些矛盾了呢?事实上结构之变,光讲象形不象形,定然不够全面。

我估计区别问题,在当时——在字体初变时一般人肯定还不太严格的,那种“蝙蝠式”的字形,大都随着新名称而名之——也称为隶,其中稍为保留些旧结构也是可以的。因此我认为如果设身处地来推测当时的命名,和今天用学术研究来区别的命名是可以有些距离的,是无足为怪的。

明确地讲,篆与隶的不同除形象变为符号以外,还有笔法变化一方面的区别,例如∶生(篆)、上(变笔法未变结构)、之(笔法结构全变)。三字的名实异同,决非单论结构,其他相似的情况也很不少,可以类推。

西汉中期以来,隶书的脱去篆体(包括结构、笔画的写法)而独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所见有代表性的例如本世纪出现于西陲流沙中的西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成帝河平元年(前28)、新莽始建国天凤元年(14)的书简、乐浪汉墓出土的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的漆盘上的铭文等等,不但结构全变,从字形来讲也全成方形或扁方形,笔势则长波更自然横出,和接近篆体的直垂形大大不同了。

相像的字形还能在东汉的碑刻中见到很多。最著名的如桓帝延熹八年(165)的《华山庙碑》、灵帝建宁二年(169)的《史晨碑》、中平二年(185)的(曹全碑)、又三年(186)的(张迁碑)等等,其他不再一一例举了。

同时在西汉的碑刻中也还有一些面积大都方正或个别字带长形,又仅有极短的波势的字体,其有代表性的所见如∶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的《鲁孝王刻石》、东汉安帝元初四年(117)的《祀三公山碑》、顺帝永和二年(137)的《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灵帝建宁三年(170)的《郙阁颂》摩崖石刻、以至明帝永平九年(66)字形不大规则的《开通袖斜道》摩崖石刻等等。以上那些基本上已消灭篆体而形式稍有小异的“正体字”,一直流行于两汉、三国间,而且几乎独占了石刻碑志中的位置。

近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出土了东晋谢鲲的墓志,还能见到用的仍是这样的字体。这种字体应当说都是隶,因为其形式自秦到汉,虽有些变化,但并不太大。

从字形的面积上讲∶先带长方,后变方扁,有些地方还交叉互用着。长波、短波,也同样是交叉互用不分前后的。

因此决不能说它是一种字体彻底变为另一种字体的新旧二体,而是一种字体在前前后后中间的个别量变罢了。 编辑本段隶书的发展 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秦隶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

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

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 汉隶 西汉初期。

3. 龙楼凤阁古体字怎样写

龙楼凤阁 小篆:

龙楼凤阁 大篆(金文):

龙楼凤阁 古隶书:

4. 写隶书比较有名气的书法家是

我找的 我觉得这是对隶书的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希望能帮助你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秦初,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

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

《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到了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隶书笔画比篆书丰富,有点、横、竖、撇、捺五种,各有特定的形态;而篆书笔画只有短线条与长线条之分。

写隶书,笔画有向左、向右、向左下、向右下四个方向;写篆书,运笔可以转变方向,主要是纵、横两个方向。隶书的笔画形态似乎比篆书复杂,但是一笔只写一个方向的笔画,并且形成了「笔顺」规则,反而便于书写,提高了书写的效率。

标准的隶书,还出现了装饰笔画端部的波挑,尤其是横画的「蚕头」和「燕尾」,成了隶书体的显著标志。 隶书结构的特点是横平竖直,横向笔画靠得很近,字形方整,像迭起的「崇台重宇」。

隶书的撇笔、捺笔向左右舒展,横向的笔画又很显眼,字势是横张的。 东汉时期的碑刻隶书,有质朴的《开通褒斜道刻石》、秀丽的《曹全碑》、方厚的《张迁碑》、严谨的《乙瑛碑》、俊逸的《石门颂》,美不胜收。

20世纪出土了大量汉简,我们看到了汉朝人书写的小字隶书,用笔爽利,笔画生动,千姿百态。 书法名家: 欧阳询,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能写一手好隶书。

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

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

"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

父子均名声着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其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 发现泉水之事。

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楷书24行,行49 字。

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 稳健。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隶书作品介绍: 1)马王堆帛书 秦代末期和西汉初期的墨书手迹。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包括《战国策纵横家书》、《老子》甲本和乙本等,它是研究西汉书法的第一手资料,使前人争论不休的西汉有无隶书的问题迎刃而解,所谓西汉无隶书,西汉无分书等说法不攻自破。

《马王堆帛书》用笔沉着、遒健,给人以含蕴、圆厚之感。它的章法也独具特色,既不同于简书,也不同于石刻,纵有行、横无格,长度非常自由。

有强烈的跳跃节奏感。总体反映了由篆至隶的隶变阶段的文字特征。

2)西狭颂 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在甘肃成县天井山摩崖。

此石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杨守敬评论说:“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

碑文末刻有书写者“仇靖”二字,开创书家落款之例。 3)埔阁颂 全称《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埔阁颂》,与《西狭颂》为姊妹篇,建宁五年(公元172年)二月刻,在陕西略阳县白崖。

此石字体多含篆书意味,笔画圆润,波磔不大明显,但字形结体多取横势,方折突出,章法茂密,风格古朴中含沉郁,所以清代万经曾说字样险怪,下笔粗钝,而康有为评云:“吾尝爱《埔阁颂》,体法茂密,汉末已渺,后世无知之者。惟平原(颜真卿)章法结体,独有遗意。”

《广艺舟双楫·本汉》,可见此石对后代书坛的影响。 4)张迁碑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在今山东东平县。字体严密方整而多变化,于朴厚中见劲媚。

用笔。

5. 隶书是什么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 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6. 楷书,隶书,草书,行书

编辑词条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

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

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

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

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

兹分别简介如后: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

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

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

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

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

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

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

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

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

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

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

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

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

还。

隶书阁字怎么写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隶书阁字怎么写

知识

怎么了英语单词怎么写

阅读(1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么了英语单词怎么写,内容包括1到30的英语单词怎么写,1至100的英文怎么写,英语1到100的全部单词怎么写。1 one11 eleven21 twenty-one2 two12 twelve 22 twenty-two3 three13 thi

知识

15万小写怎么写的

阅读(2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5万小写怎么写的,内容包括15万小写怎么写,15万元大写怎么写,十五万小写怎么写。

知识

苹果id地址怎么写

阅读(2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苹果id地址怎么写,内容包括appleid地址怎么写,苹果AppleID的格式是什么样呢,苹果手机id格式怎么写。苹果Apple ID 格式概括为邮箱账号+@+邮箱域名的扩展名。苹果官网给出的格式是name@example.com,用户一般可以用QQ

知识

高考小说怎么写

阅读(1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考小说怎么写,内容包括高考作文如何写小说,怎么写高中小说类作文,高考语文作文有想写小说的打算..怎么来写好。你好。本人不推荐你去看新概念作文,太多的情爱故事和意识流文章,如果文笔不到那个境界一味的模仿并不能达到好

知识

公文的落款日期怎么写

阅读(6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公文的落款日期怎么写,内容包括公文日期落款怎么写,公文的落款日期是指什么,公文写作中落款和日期规范的格式是什么谢谢。2012年7月1日后,党政公文的落款日期都是统一按照“2016年12月1日”阿拉伯数字进行标注,具体怎么编排,

知识

希望合作怎么写

阅读(1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希望合作怎么写,内容包括合作意向书怎么写,关于合作的作文怎么写,以合作为题的作文怎么写。合作意向书(样本) 甲方:xxx投资策划有限公司 乙方: 为发挥各自优势,搞好招商引资工作,根据乙方申请,甲方初步考察论证,本着自愿、平

知识

微商简介怎么写

阅读(2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微商简介怎么写,内容包括微商个人简介怎么写,怎样写个人微商简介,微商个人简介怎么写,微商化妆品怎么写简介。微信营销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朋友在朋友圈卖货,竞争愈来愈激烈。今天来谈谈如何做一个不被拉黑,受欢迎的成功的微

知识

遗孀申请怎么写

阅读(1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遗孀申请怎么写,内容包括遗孀生活困难申请范例,遗孀生活困难申请范例,农村退伍军人遗孀低保申请示样怎么写。个人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照搬不能反映你奶奶的实际状况,今给你附上一份真实的困难申请书,你可以修改使用。困难补助

知识

客户备注怎么写

阅读(23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客户备注怎么写,内容包括客户备注是什么意思,淘宝客户备注是什么,发票备注怎么写。快递的备注可以填写也可以不填写,如果有特殊要求的时候可以填写。如果自己是发件人,则根据收件人的情况或者备注填写,若没有则不填写;2、如果

知识

转房申请书怎么写

阅读(1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转房申请书怎么写,内容包括店面转让申请书怎么写需要写一份店面转让申请书给上级,该怎么写,职工租转房申请书,户主变更申请书怎么写。店面转让协议范本 转让方(甲方):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 顶让方(乙

知识

劳务起诉书怎么写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劳务起诉书怎么写,内容包括劳动纠纷起诉状怎么写,劳动争议起诉状怎么写,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劳动合同纠纷起诉状怎么写。劳动关系产生纠纷,必须先进行仲裁,仲裁要去劳动局领表格,填写即可。如果对仲裁不服,可起诉。实例: 民

知识

小票票尾怎么写

阅读(1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票票尾怎么写,内容包括超市小票,票头和票尾,应该怎么设置才能完整打印出来一张小票,超市小票结尾怎么写,超市小票结尾怎么写。收款收据和发票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收款收据是款项往来凭据,可以由商户自己购买或印制,而发

知识

不能韩语怎么写

阅读(1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不能韩语怎么写,内容包括不可以用韩语怎么写,现在不能走韩语怎么写,不行,韩语怎么写。在韩语里【吗】有多种意思和表示。(我给你简单地说明一下,请参考。)助词;1.(一)구말(句末)에 사용하여 의문을 표시함=》(在句末里

知识

长寿花的寿怎么写

阅读(2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长寿花的寿怎么写,内容包括描写长寿花的句子,怎么描写长寿花的,长寿花的作文怎么写,长寿花写一片作文15o字。长寿花是由肥大、光亮的叶片形成的株丛,叶片边是波浪状锯齿,翠绿色,有光泽,像涂了蜡一样,叶边略带红边,听说那叶片终年

知识

炎字隶书怎么写

阅读(19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炎字隶书怎么写,内容包括炎隶书怎么写,炎暑的炎字怎么写,ps哪种字体能读出燚字。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

知识

隶书的安字怎么写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隶书的安字怎么写,内容包括安字的隶书怎么写,安字的隶书怎么写,安隶书怎么安隶书怎么写。“安”字的2种草书书法:

知识

隶书广怎么写

阅读(1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隶书广怎么写,内容包括"字"用隶书怎么写,隶书在字怎么写,隶书的用字怎么写。"字"隶书,有很多种写法。如:

知识

隶书的也字怎么写

阅读(1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隶书的也字怎么写,内容包括隶书的之字怎么写,隶书的用字怎么写,隶书字体怎么写。“之”字的隶书写法如下:

知识

与字的隶书怎么写

阅读(1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与字的隶书怎么写,内容包括“和”的隶书写法,"字"用隶书怎么写,隶书的之字怎么写。"字"隶书,有很多种写法。如:

知识

陆字隶书怎么写

阅读(1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陆字隶书怎么写,内容包括陆字行书怎么写,陆字草书写法,陆字草书怎么写。“陆”字行书写法:

知识

革隶书怎么写

阅读(13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革隶书怎么写,内容包括巧字用隶书、行格、楷书、篆书、革书怎么写,“革”字的行书与草书写法是什么,运的隶书怎么写。“革”字的行书与草书写法分别是:百如图。释义:1.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履(皮鞋)。度~囊。 2.改变:~新

知识

隶书落字怎么写

阅读(32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隶书落字怎么写,内容包括隶书适合什么字体落隶书适合什么字体落款,书法落kuan字怎么写,隶书字体怎么写。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