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七绝诗
一、培养兴趣,增加爱好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而诗词在中国文化史上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诗经到当代诗词,我们的前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作品,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的海洋。 来讴歌伟大的时代,咏颂祖国的大好山河。
二、学会欣赏、打好基础 写诗难,欣赏诗词同样难。欣赏诗词,是写好诗词的第一道门坎。
欣赏和写作诗词,能够寄托情志,交流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欣赏古典诗词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文化修养。
一首作品如何欣赏呢?首先,要反复吟诵,慢咽细嚼 四、勤观细察,积累素材 我们写诗词,一首作品,取什么材,是写事写景,还是写人写物。都必须经过作者认真仔细的构思和观察。
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这两句诗来看,作者对刚出水的小荷观察得非常细致,完全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成为千古名句。
又如“珠江三尺雪,月来泛寒光”,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蛮有诗意,但仔细一想就不对劲了。珠江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它从何而来的雪呢?这是作者失察了。
严重脱离实际,就像我们星子戏唱脱了板,结果全无,闹笑话了。在二000年,我应某杂志社《专家论作诗》栏目写的二首七绝,作了简明的回答。
其一“欲作诗词意境开,为寻腹稿久徘徊。闭门难遣生花句,妙语都从实践来”。
其二“熟读诗书铁锁开,平时积累少徘徊。勤观细察真情在,自有神工笔底来”。
五、不厌其改,推敲提高 如何提高诗词的质量,古人云:“好诗改百遍”。俗话又说:“乖孩子是哄出来的,好诗词是改出来的”,可见改诗对诗的质量尤其重要。
每一首作品,先应反复推敲,然后请别人提高,不要怕别人指出不足之处,不要怕丑。在这方面,我是有过深刻的体会。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写了一首《七绝.初夏》“杏卸残装藕叶青,西风瘦柳夜啼莺。桃花流水同春去,听取新蝉报夏声。”
写完后自我感觉良好,后给一个网名叫静夜诗语的人看,半天不说话,我就急了,问她怎么样,她摇摇头说“句子很美,诗味也足,总的来说不及格”。接着就指出了这首诗致命的缺点,因为红杏在二月开花,杏卸残装,藕叶还未长出,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应改为李卸残装藕叶青为妥。
这一改就符合客观了,整首诗就活了。真是一字之师,终生难忘啊! 再是推敲提高的问题,诗词是语言艺术,深刻的思想,充沛的感情,新颖的构思,需要善于运用优美、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所以作者遣词造句必须反复琢磨,反复推敲。
贾岛“推敲”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值得我们借鉴。
杜甫曾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苏轼说“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卢延让说:“吟妥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可见古人是何等重视对每个字的推敲,也就是“炼字”,字炼得好,一字传神,境界全出,诗也就活了。 六、相得益彰,功在诗外 首先要充实生活,学会做人。
人到中年以后,打拼的时代基本过去,业余时间相对较多,有些人把时间用在打牌、酗酒上去了,终日嬉游,无所适从,奉劝这些同志不如写点诗词,作为一种调节和享受,一种休息和解脱,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家庭和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次通过诗词创作可以调节情绪,修身养性。
当创作出一篇满意的诗词作品时,往往使人心旷神怡,兴奋不止,久久地沉浸在美的感受之中。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人的情绪便是自己疾病的良医”。
在写作诗词的过程中,专心致志,凝神静气,忘却烦恼和忧愁,这对我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享受。我的一个南昌朋友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说他写的每一首诗词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每每读来,当时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浮现,叫人感慨万千,那些浮燥的情绪,一下子烟消云散,使人心平气和,事实确是如此,于我心有同感焉。
再次写诗可以健脑强身,益寿延年。我国自古有“寿从笔端来”的说法。
为什么老年人的记忆力不如年轻人强呢?主要变化在脑细胞数量比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减少15%,脑的重量减轻8-9%,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0%左右,从医学角度来看,预防衰老,防止“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老年人一定要多用脑,勤用脑,使有潜力的脑细胞活动起来,代替已失去功能的脑细胞。我们作诗填词,主要就是用脑。
同时在写字时,能使肌肉关节得到锻炼,从而使心率均匀,血压平稳,呼吸顺畅,内脏各器官的功能也得到调整,使新陈代谢旺盛,反应灵敏,抵抗力增强,对于某些疾病往往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在有益处的。
2. 我要写一首七绝诗,但是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写
我也不知道你说的哪个,最起码说几句词嘛 先给你个麦词 昆仑颠 蛟龙困 把酒当歌与天论 麒麟臂 饮血刃 摆下降妖降魔阵 得山得河得名利 降妖降魔降天地 退居少年轻狂气 这首另类叫回忆 回忆 三年之前 回忆 起兵中原 回忆 战火连绵 回忆曾经的魅颜 转眼流年似水过 难忘当初的承诺 三年前我被埋没 三年后我再闪烁 为夺天下帅位称 为夺名利隐东风 为夺龙位杀戮中 残暴辉煌这一生 辉煌他来之不易 难忘我四位兄弟 你们给我的霸气 让我称王称皇帝 出征广发英雄帖 蛟龙困兽如何解 难挡杀敌心狂野 不败刻下风飘雪 当年伴我杀君侯 当年伴我战西楼 当年伴我诛蚩尤 有你我便我所求 另类时代四个字 随我辉煌破烈日 霸气难敌身上刺 谋得天下你刘逝 是你陪伴我左右 是你陪我与天斗 是你想好了以后 身旁有你已足够 那年一战紫禁颠 那年打下一片天 那年春风吹紫烟 那年有你诗小轩 是你陪我斩强敌 是你为我斗无极 是你被那冷风袭 我才能被称传奇 陪我辉煌投名状 陪我凯旋高歌唱 陪我被那世人遗忘 忘谁怎忘你刘浪 四个人从年少鲁莽 战场相伴杀敌勇闯 曾经疆场无人可挡 最后刻入封神之榜 这一路坎坎坷坷 这一路凯旋高歌 这一路东南风波 这一路已成传说。
3. 七绝诗怎麽作
任何一首七绝,都离不开以下四种格律形式。其中,圈中带点是表示可用平声,也可用仄声字,判断一诗是仄起式,还是平起式,就看诗的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用的平声还是仄声,如果,第一句第二个字用的是平声就是平起式,相反是仄声就是仄起式。首句押韵还是不押韵,是看第一句末字是用平声字,还是用仄声字,因用《平水韵》写诗 ,第一句末字是平声表示押韵,仄声表示不押韵。一旦押韵后,整首诗就要用平水韵中同一韵部的韵,不能平仄混押!
依格律填写七绝诗!必须明确:合不合律,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表达的内容是否合情合理,能否感动读者!不要内容空动,让别人看不懂写的什么事?《诗题》是诗的中心点,四句话要围绕这个中心,要有一定联系!内容好,句势美妙,合律押韵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勤学苦练是成功之道!
第一,要把握七绝格律,第二,要把握《平水韵部》,第三,要把握每个字的读音平仄! 七绝格律如下
四种最灵活的押平韵的七绝格律如下:
〈1>;仄起式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2>;仄起式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3〉平起式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4〉平起式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另外有两种押仄韵的七绝格律
<;一>;平起押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二>;仄起押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4. 怎样去写七绝
七言绝句也叫“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七绝的平仄格式有四种 附:( )中 可平可仄, 注意韵脚。
第一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三种: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逢二、四句押平韵,句首不用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编辑本段]词牌的来源
词牌的分类: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5. 请问七绝诗有哪些写作规范呀
七绝:是由律诗演变而成。七言绝句的结构是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四句押为两韵,二、四句入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其平仄格式有四种:
即:平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仄起首句不入韵四种。
平仄律源于唐代以前的“双换头”。其主要规律是:格律诗的一句之中平声字与仄声字交替,相对的两句(对句)之中平声字与仄声字相对立。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要相粘。如一首七言诗,其第一句如果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本句之中平仄交替),第二句则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即第一句与第二句的平仄对立。第三句必须是“平平”,起首,以与上一句相粘。另外,格律诗还讲究首句是用两平声字起首还是用两仄声字起首,前者称为“平起式”,后者称为“仄起式”。还有,人们作格律诗时对平仄声宇的运用可以灵活掌握,一般的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一句之中,第一、第三、第五个字可以平仄不拘,而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因为是节奏点之所在,则必须严守原格律平仄的规定,要做到“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