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茹”是一个姓氏吗
一、姓氏源流 茹(R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古代柔然部族。
北魏时郁久闾氏建立柔然国,称受罗部真可汗。柔然国也称做蠕蠕、茹茹,源出东胡,为游牧部落,常居于阴山一带。
西魏时,柔然部族为突厥所破,遂并如突厥,其部族后人多以族名茹茹为姓。一部分入中原后,以茹为氏,称茹氏。
2、出自如姓。汉代有如淳,其后代子孙在“如”字上加草字头为茹姓。
3、出自鲜卑族。南北朝时,后魏时代北有三字姓普六茹氏(一作普陆茹氏或普陋茹氏),入中原后改为茹姓。
得姓始祖:蠕蠕。据考证,茹氏一姓传自古代北狄蠕蠕族。
《通志·氏族略》记载,北狄蠕蠕族人迁入中国,自称为为茹氏,望出河南。我国的茹氏家族除了源自蠕蠕的一支之外,同时期另有一支外来的种族即普陋茹氏改姓茹,《河南官氏志》也有“普陋茹氏必变茹。”
的记载。这支茹氏也是以河南为他们的开基之地。
望族居河内郡(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茹氏后人尊蠕蠕为茹姓的始祖。
4、茹氏先代族谱序 尚书公茹瑺原始旧序 老夫今幸谢职家居,盘桓松竹于衡云湘水间矣。顾范文正公有言:“祖宗来积德,百余年始发于吾,得至大官,根本之地,亦熟不梦寐永怀也哉。”
粤稽我茹氏,唐虞三代,书缺有间,春秋时,魏有如姬;越西汉,厥有如纯,原名敬避,后加草为茹,亦犹郭公夏五,甲戌己丑之例。南齐有茹法亮,官中书舍人。
唐有茹荣,幼岁以至孝闻。宋有茹孝标,少负气节,而才中抡选。
茹瞻为杨愔所器重,究亦或隐或显,无容遥遥华胃,漫相牵引。迨宋末,兴公初任河南开封府尹,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文献始有可征。
子二:长从善,次从政。善公籍河南,不具论。
我二派祖从政公,诗书传家,联登科第,擢衡山县今。解组后,喜衡山名胜,遂家于衡之东隅。
三传祖,一征公,一身开二房。松坡其长也,竹轩其次也。
松公克绍箕裘,通经术,任儒学教谕,生子三:长兰、次荛、三芷,天不延祚,俱早卒。兰公幸生一子珪,官库大使,亦中年卒。
庭坚忽诸,惜哉!系我竹公,承家学,仆元儒学生员,潜德增植。诞生子六:曰均宾、曰均正、曰均化、曰均誉、曰均直、即先君子曰均美。
六公中,华、誉二公早丧,无传,余皆克昌厥后。某也生元末造,恭际圣朝龙兴,天清日朗,万国更新,猥以微贱,荣膺两爵,朝跻五等。
长男鉴,忝仪联戚畹,天恩殊绝,旷古罔有,高厚罔报涓滴。近荷恩全始终,赐归衡霍,每瞻阙廷,昊天罔极。
缅维君恩祖德,忠孝同揆,既详出身始末,复叙先代渊源,凡我子姓,当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念尔祖修厥德,他日移孝作忠,不负本朝金书铁券,与国咸休之盟誓。我祖我宗,自当默相。
余身非文正之身,心仍文正之心,即以此作息壤之盟可也,原始云乎哉。 明永乐六年岁在戊子三春月既望谷旦 归山老人恕庵茹瑺手录 茹氏先代族谱旧序 族谱之作,其来远矣。
古有大宗小宗之法,先王所以序天伦、系人心、明教原、敦政本者也。由汉以下,宗法废而门第盛,于是谱牒兴焉。
族之有谱,其亦宗法之遗意也。近代所言族谱,则有欧苏二家,其取法立例虽不同,然而尊尊亲亲之义,未始少异也。
故后之作谱者,往往因之以为法焉。观衡山茹氏家谱,历年绵远,载籍无征,系序承传,支属分异,未免失于传疑。
今断自宋金紫光禄大夫,河南开封府尹为初祖,其所知者详,所不知者盖阙如也。其亦深得作谱之要也。
由宋历元,世代相传,或隐或显,文人才子,硕德重望,不为不多矣。传至国朝,少保忠诚伯,历跻显宦,位极人臣,功纪太常,名垂汗简,古今罕及。
诞生令子,尚长安郡主宗人府仪宾,名注玉牒,亲联戚畹,光前启后,其尊荣何如也。由是观之,非其祖父积累之所致欤?余知自兹以后,子孙绵衍,累叶繁盛,更自有光大门闾者矣。
虽然,此特序其作谱之由,及先代簪缨相继者而言之耳。若夫宗族之次,昭穆之辨,尊卑之叙,支派之分,亲疏之别,名公钜卿,老师宿儒述之详矣,奚待余言而增益也哉。
秦府伴读海虞严敬序 茹氏先代谱序 茹之有氏,莫究其所始。自三代汉唐无显者,至齐中书舍人茹法亮、制局监茹法珍、魏骁骑将军茹皓,乃着于南北史。
而隋唐宋元之世后,隐德弗耀。逮皇明受命,统一天下,搜贤举能以图治,而尚书公以炎虚之秀,由邑庠业成,进登胄监。
仪观修伟而恢其行义,奋其材猷,夙受券知,以跻抚仕。自承敕郎擢通政司参议,累迁通政使、副都御使,拜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佐太祖皇帝临御,立纲陈纪,以丕变风俗;锄奸屏蠹,以昭宣治化。
百辟庶尹,夙夜祗惧,而奏对献纳,惟恐不足以当上意。公于是时,数被嘉奖宠锡,便蕃优异,特出群臣之右,所言无不听,所谋无不行,未尝忤旨以获戾。
而从容谋议之间,辨诬释枉,以免谴诃,款密之言,简在宸衷,非外廷所得闻也。某忝厕词林,与公有同朝之雅。
一日手具世谱一编,俾为之序。窃惟姓氏攸始,盖以生人之初,圆颅方趾,盈乎两间。
苟无以别生分类,则亲疏贵贱、尊卑长幼之礼,相与混淆莫辨矣。是以古因生以赐姓,胙土以命氏,而彝伦之叙,典秩之兴,率由于是矣。
然千载以来,凡赐姓受氏之苗裔,载诸世本、洎作之篇者,往往夹于煨烬而无所考。故历代。
2. 历史上有姓茹的人物吧
有
茹法珍
茹法珍,南齐时东昏侯的宠臣,与梅虫儿一起,误国弄事,最后被萧衍斩首。
茹法亮
茹法亮(435—498),南朝齐权臣。吴兴武康人。宋大明中初为小吏。孝武末年,出家为道人。明帝初为兖州典签,累官至齐高帝冠军府行参军。元徽初,除殿中将军,为晋王熙郢州典签。齐高帝建元初,除奉朝请,补东宫通事舍人。永明元年(484),除龙骧将军。永明二年,封望蔡县男,食邑三百户,转给事中,羽林监。七年除临淮太守,转竟陵王司徒中兵参军,巴东王子响于荆州杀僚佐,上使法亮宣旨,慰劳安扶。高宗即位,建武旧人鲜有存者,法亮以主署文事,故不见疑,位任如故。永泰元年,王敬则事平,法亮复受敕宣慰,出为大司农,卒官。
茹皓
茹皓,北魏文帝的著名冠军将军,他不但武艺高强,还知书识礼,聪敏而待人谦和,十分受朝廷的器重,既参与国家大政,又能折节下人,受当时人称赞。
茹瞻
茹瞻,字孝博,北齐时东安人。南州举秀才,历官侍郎。清朗刚直而见称。据说,当他举秀才之时,皇帝就亲口说过:“今日之选,不可无茹生”的话,可见茹瞻的才华,卒于侍御史。
茹让之
茹让之,南北朝时北魏人,曾任兖州阳平太守。
茹汝升
茹汝升,唐朝水利家。
茹孝标
茹孝标,宋朝官员,宋代天圣进士。负气节,好学不倦,以都员外郎出知江州,有治声。
茹洪
茹洪,明朝大画家和大书法家。他因为楷书写得好,名气传到京城,王公贵族都收藏他的墨宝,他于是进京,写字作画。他善于画山石竹木,并且因为受古车的薰陶,作画气韵高古,名重一时。
茹瑺
茹瑺,明代兵部尚书。建文帝时奉诏至龙潭见燕王朱棣议和。后明成祖即位,封为忠诚伯。
茹连
茹连,明朝官员,曾任长沙知府、刑部员外郎。
茹太素
茹太素,明朝官员,曾任户部尚书。
茹棻
茹棻,清代乾隆状元。官至兵部尚书,有诗集。
茹敦和
茹敦和,清朝进士、学者。
3. 姓茹的名人有多少
茹 皓:后魏文帝的著名冠军将军,他不但武艺高强,还知书识礼,聪敏而待人谦和,十分受朝廷的器重,既参与国家大政,又能折节下人,受当时人称赞。
茹 瞻:字孝博,北齐时东安人。南州举秀才,历官侍郎。清朗刚直而见称。据说,当他举秀才之时,皇帝就亲口说过:“今日之选,不可无茹生”的话,可见茹瞻的才华,卒于侍御史。
茹 洪:明朝大画家和大书法家。他因为楷书写得好,名气传到京城,王公贵族都收藏他的墨宝,他于是进京,写字作画。他善于画山石竹木,并且因为受古车的薰陶,作画气韵高古,名重一时。
茹冠鑫:明朝名将之儿,年仅16岁的他跟随父亲茹关西参加朝鲜战争,在稷山带兵大败黑田长政。
茹 瑺:明代兵部尚书。建文帝时奉诏至龙潭见燕王朱棣议和。后明成祖即位,封为忠诚伯。
茹 棻:清代乾隆状元。官至兵部尚书,有诗集。
茹孝标:宋代天圣进士。负气节,好学不倦,以都员外郎出知江州,有治声。 南齐有大司农茹法亮,明代有刑部员外郎茹连。
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1925-1998)、初旭。浙江绍兴人。从小家境贫困,3岁丧母,父弃家出走,随祖母辗转于上海、杭州两地。祖母去世后,曾进上海基督教办的以马内利孤儿院,半年后由其兄领出,进上海妇女补习学校就读。民国32年(1943年)在浙江省武康县武康中学初中毕业。后随兄参加新四军,历任苏中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组长等。民国36年加入中国**。1949年,茹志鹃写的歌词《跑得凶就打得好》获军区文艺创作二等奖。1950年,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何栋梁与金凤》问世。1952年创作话剧《不拿枪的战士》,获军区颁发的文艺创作二等奖。1955年,茹志鹃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文艺月报》编辑,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被选为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58年在《延河》上发表了代表作《百合花》,《人民文学》曾转载,后被改编成电影。1960年起从事专业创作。先后任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上海作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等。1977年后,又陆续发表了《剪辑错了的故事》(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草原上的小路》等。
4. 茹姓的历史起源:茹姓有哪些历史名人
茹姓主要源于古代如姓、古代柔然部族、鲜卑族等。
主源出自古代柔然部族,柔然国也称做蠕蠕、茹茹,是匈奴、鲜卑之后的第三个草原帝国,并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后来的突厥等是在其基础之上改变的。西魏时,柔然部族为突厥所破,遂并如突厥,其部族后人多以族名茹茹为姓。
一部分入中原后,以茹为氏,称茹氏。历史名人:茹法珍,南齐时东昏侯的宠臣,与梅虫儿一起,误国弄事,最后被萧衍斩首。
茹法亮(435—498),南朝齐权臣。吴兴武康人。
宋大明中初为小吏。孝武末年,出家为道人。
明帝初为兖州典签,累官至齐高帝冠军府行参军。元徽初,除殿中将军,为晋王熙郢州典签。
齐高帝建元初,除奉朝请,补东宫通事舍人。永明元年(484),除龙骧将军。
永明二年,封望蔡县男,食邑三百户,转给事中,羽林监。七年除临淮太守,转竟陵王司徒中兵参军,巴东王子响于荆州杀僚佐,上使法亮宣旨,慰劳安扶。
高宗即位,建武旧人鲜有存者,法亮以主署文事,故不见疑,位任如故。永泰元年,王敬则事平,法亮复受敕宣慰,出为大司农,卒官。
茹皓,北魏文帝的著名冠军将军,他不但武艺高强,还知书识礼,聪敏而待人谦和,十分受朝廷的器重,既参与国家大政,又能折节下人,受当时人称赞。茹瞻,字孝博,北齐时东安人。
南州举秀才,历官侍郎。清朗刚直而见称。
据说,当他举秀才之时,皇帝就亲口说过:“今日之选,不可无茹生”的话,可见茹瞻的才华,卒于侍御史。茹让之,南北朝时北魏人,曾任兖州阳平太守。
茹汝升,唐朝水利家。茹孝标,宋朝官员,宋代天圣进士。
负气节,好学不倦,以都员外郎出知江州,有治声。茹洪,明朝大画家和大书法家。
他因为楷书写得好,名气传到京城,王公贵族都收藏他的墨宝,他于是进京,写字作画。他善于画山石竹木,并且因为受古车的薰陶,作画气韵高古,名重一时。
茹瑺,明代兵部尚书。建文帝时奉诏至龙潭见燕王朱棣议和。
后明成祖即位,封为忠诚伯。茹连,明朝官员,曾任长沙知府、刑部员外郎。
茹太素,明朝官员,曾任户部尚书。茹棻,清代乾隆状元。
官至兵部尚书,有诗集。茹敦和,清朝进士、学者。
茹夫一(1916年—2007年10月20日),山西省猗氏(今临猗)县人。成都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少将军衔。
5. 跟茹同姓的名人有哪些
茹法珍茹法珍,南齐时东昏侯的宠臣,与梅虫儿一起,误国弄事,最后被萧衍斩首。
茹法亮茹法亮(435-498),南朝齐权臣。吴兴武康人。
宋大明中初为小吏。孝武末年,出家为道人。
明帝初为兖州典签,累官至齐高帝冠军府行参军。 元徽初,除殿中将军,为晋王熙郢州典签。
齐高帝建元初,除奉朝请,补东宫通事舍人。永明元年(484),除龙骧将军。
永明二年,封望蔡县男,食邑三百户,转给事中,羽林监。七年除临淮太守,转竟陵王司徒中兵参军,巴东王子响于荆州杀僚佐,上使法亮宣旨,慰劳安扶。
高宗即位,建武旧人鲜有存者,法亮以主署文事,故不见疑,位任如故。永泰元年,王敬则事平,法亮复受敕宣慰,出为大司农,卒官。
茹皓茹皓,北魏文帝的著名冠军将军,他不但武艺高强,还知书识礼,聪敏而待人谦和,十分受朝廷的器重,既参与国家大政,又能折节下人,受当时人称赞。 茹瞻茹瞻,字孝博,北齐时东安人。
南州举秀才,历官侍郎。清朗刚直而见称。
据说,当他举秀才之时,皇帝就亲口说过:"今日之选,不可无茹生"的话,可见茹瞻的才华,卒于侍御史。茹让之茹让之,南北朝时北魏人,曾任兖州阳平太守。
茹汝升茹汝升,唐朝水利家。茹孝标茹孝标,宋朝官员,宋代天圣进士。
负气节,好学不倦,以都员外郎出知江州,有治声。茹洪茹洪,明朝大画家和大书法家。
他因为楷书写得好,名气传到京城,王公贵族都收藏他的墨宝,他于是进京,写字作画。他善于画山石竹木,并且因为受古车的薰陶,作画气韵高古,名重一时。
茹瑺茹瑺,明代兵部尚书。建文帝时奉诏至龙潭见燕王朱棣议和。
后明成祖即位,封为忠诚伯。茹连茹连,明朝官员,曾任长沙知府、刑部员外郎。
茹太素茹太素,明朝官员,曾任户部尚书。茹棻茹棻,清代乾隆状元。
官至兵部尚书,有诗集。茹敦和茹敦和,清朝进士、学者。
6. 女孩子写什么字最好看
八字起名的用字讲究:1、起名用字规范化,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经过大量统计,确认并编制了一、二级汉字库,共有国家标准汉字个,正在逐步推广,起名必须在此范围的字,才能户口!、清新,有美好的含意,巧妙地与姓氏巧妙搭配更好;在中国人看来,起个含意深刻、讲究字义的好名字是个起码要求。
、易读易写,读起来铿锵顿挫,其谐音也要考虑。生僻字并不能代表有文化内涵,所以说笔划不宜太多,更不要起个连电脑都无法输入的名字,否则会带来诸多不便!、要避免与别人重复。
单名容易重名,国家也在限制单字名户口,用双名较好。、要不落俗套。
男孩子不要只是英雄豪、雄才伟略、大富大贵,一味跟风求 “天、宇”等似乎大气的名字,这样也容易重名。也不要坦、路易、保罗、迈克、约翰、伊丽莎白类似英文名字。
女孩不要老是柔芬婀娜多姿,也最好不用优、子等日本名,还是给孩子一个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和习俗的名字。安娜 安妮 安娴 荌荌 贝莉 碧莹 碧玉 彪蔚 宾柔 宾星 冰芸 冰蓝冰莹 才艺 才英 唱明 唱晓 唱吟 唱月 朝荣 晨蓓 晨菲 晨萱 诚若澄宁 春芳 春荷 春荣 春英 锻英 凡宇 芳蔼 芳草 芳辰 芳春 芳芳芳菲 芳馥 芳华 芳洁 芳苓 芳茗 芳卿 芳荃 芳蕤 芳润 芳香 芳心芳馨 芳信 芳颜 芳茵 芳泽 芳芷 芳洲 芳姿 菲菲 菲仪 芬菲 芬芬芬馥 纷若 葛菲 莞尔 莞然 海宁 海荣 海容 海若 唅唅 唅蕾 涵菡涵容 涵蓄 好慕 荷珠 荷紫 衡芷 宏爽 荭草 焕若 季萌 霁芸 嘉宝涧芳 京花 菊芬 紫蕙 紫薇 自若 菊华 菊月 菁菁 菁英 晶茹 隽英 施诗 世敏 世英 世韵 书慧 书桃 书文 书萱 书仪 书艺 书意 书语书云 抒怀 姝好 姝惠 姝丽 姝美 姝艳 淑华 淑惠 淑慧 淑静 淑兰淑穆 淑然 淑婉 淑贤 淑雅 淑懿 淑哲 淑贞 舒畅 舒方 舒怀 舒兰舒荣 舒扬 舒云 帅红 双文 双玉 水晶 水悦 水芸 顺慈 顺美 丝柳丝萝 丝娜 丝琦 丝琪 丝祺 丝微 丝雨 司辰 司晨 思嫒 思宸 思聪思迪 思恩 思凡 思涵 思慧 思佳 思嘉 思洁 思莲 思琳 思美 思萌。
7. 茹茹公主墓的墓志文
茹茹公主墓墓志铭,字迹清秀,刀法简练,字体楷隶兼备,属于由魏碑向隋唐楷书过渡性的作品。有重要价值。现将墓志文标点小注如下,以加深对该墓艺术品的理解。小注以括号加以分别。
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长广郡开国公高公妻茹茹闾氏墓志铭。(茹茹,又作柔然、蠕蠕,为北方匈奴的一支。因蠕蠕系蔑称,故此处用茹茹。根据《魏书·蠕蠕传》和《北史·蠕蠕传》 ,蠕蠕姓郁久闾氏,简称闾氏。高公指北齐世祖武成皇帝高湛,东魏时封长广郡开国公。)公主讳叱地连,茹茹主之孙(茹茹主即敕连阿那瑰,叱地连即敕连之音转,叱地反切为敕,如不可为叵,之于为诸之类。)、牛俑、谙罗臣(即庵罗辰(可汗之女也。源远广远,世绪绵长。雄朔野而扬声,跨列代而称盛。布卷前书,备诸历史矣。公主体弈叶之休征,禀中和之淑气,光仪婉嬺,性识闲敏,四德纯备,六行聿修,声穆闺闱,誉流邦族。若其尊重师傅,访问诗史。先人后已,履信思顺。庶以为模楷,众媛之所仪形。皇魏道映,寰中霸君,威棱宇县,朔南被教,邀外来庭。茹主(即敕连阿那瑰)钦挹风猷,思结姻好,乃归女请和,作嫔公子。亦既来仪,载闲礼度,徽音岁茂,盛德日新。方享遐期,永结难老,与菩徒言,消亡奄及。以武定八年(550)年四月七日薨于晋阳,时年十三,即其年岁次瘐午五月已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釜水落石出之阴齐献武王(即北齐高祖高欢,东魏时为宰相,封齐献武王)之莹内。天子(即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下诏曰:长广郡开国公妻邻和公主,奄至丧逝,良用嗟伤。既门勋世德,光被朔野,送终之礼,宜优常数。可敕并州造辒辌车,备依常式礼也。乃铭石壤阴,永传余烈。其词曰:
祁山发祉,蒙野效灵。雄图不兢,世载民英。於惟淑女,膺庆挺生。
德兼柔仪,质俪倾城。皇德远临,霸功遐震,紫塞纳款,丹邀思顺。
有美来仪,作嫔世携。惠问外扬,贞情内峻。思媚诸姑,言齿同列。
衾帱有序,大小胥悦。方享遐期,仪范当世。如何不吊,兰催玉折。
卜云其吉,将窆玄宫。荣哀总备,礼数兼崇。轻辌转毂,飞旐从风。
清晖永谢,彤管无穷。
按,阿那瑰乃服于东魏的蠕蠕主,墓主邻和公主的祖父。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都争与之结为姻好。先是西魏文帝将元翌之女封为“化政公主”,嫁给阿那瑰兄弟塔寒为妻,又自纳阿那瑰之女为后,加以金帛诱之。兴和二年(540),阿女病故。东魏宰相高欢借机挑拨离间,首先揭穿“化政公主”之假,又云西魏文帝与周文合谋杀害魏孝武及阿那瑰之女。答应为阿那瑰雪耻,并允诺“以天子懿亲公主结成婚##”,终使阿那瑰倒向东魏。阿娶了东安公主(后改封兰陵郡长公主),阿大喜。自是朝贡东魏。
兴和四年(542)阿那瑰请以孙女号邻和公主妻神武第九子(即高欢的第九子高湛)长广公湛,东魏静帝诏为婚焉。阿派人将孙女邻和公主送晋阳。武定四年(546)阿又将女儿嫁给时为东魏宰相的高欢。天保三年(552)阿那瑰为突厥所破,自杀。( 《北史蠕蠕传》 。天保五年(554)三月,奄罗辰判,文宣(高洋)来讨,大破之。奄罗辰父子北遁。
《北史·齐本纪》云:“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高欢)第九子,孝昭皇帝(高澄)之母弟也。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神武方招怀荒远,乃为帝(即高湛)娉蠕蠕太子庵罗辰女,号邻和公主。帝时年八岁。元象中(539)封长广郡公”。时邻和公主才五岁。双方结成娃娃婚,完全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十三岁的公主病逝,要如此破费,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