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鹂鸟的鹂字怎么读
读音:lí
基本字义:
鹂,鸟名,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嘴淡红色。鸣声动听悦耳。
部首:鸟;四角码:17227;仓颉:mbpym
86五笔:gmyg;98五笔:gmyg;郑码:ALLR
统一码:9E42;总笔画数:12;笔顺:125425435451
组词如下:
鹂鹠、鹂鹒、鸮心鹂舌、鹗心鹂舌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同音字:
1、离
离,甲骨文中,鸟在上,网在下,表示鸟逃脱网。篆文中,草、网、隹为离,造字本义,草丛中捕鸟。鸟被罩住为离,兔被罩住为冤。大部分以上就是离开、分开的意思。
2、黎
黎是一个汉字,读音是lí,属于上下结构。黎字原义是众,众多的意思,如:~民;~庶。古通“黧”,黑色。如:黧黑。古国名,姓。黎是中国姓氏。
2. 描写黄鹂的样子
身似葫芦尾似琴
颈如削竹嘴如钉
再加一对牛筋腿
一笼打尽九笼赢红色的爪子在黄色羽毛的衬托下更加突出了黄鹂的美丽。怪不得说“红配黄,亮堂堂”呢!
黄鹂鸟儿连睡觉都不跟别的鸟儿一样。每当夜幕到来时,黄鹂就飞到杆子上,把它那金黄色的毛绒绒的身子卷成一个大圆球。这个时候,你就会看到一个“小毛球”立在杆子上,我不说,你还真不知道那是小鸟黄鹂在睡觉呢!
黄鹂鸟的歌声也是远近驰名的。每天早晨,人家从不睡懒觉,早早的起床,还“叽叽喳喳”的把我也叫了起来。“叽叽喳喳”好像是在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呢!每当我放广播的时候,小黄鹂也争着说、唱,把一家人都逗笑了。
我喜欢的小动物—黄鹂鸟儿可爱吧!其实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动物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我们要和它们做朋友啊!
鹂是一些中等体型的鸣禽,是黄鹂科黄鹂属29种鸟类的通称。体羽一般由全黄色的羽毛组成。雄性成鸟的鸟体、眼先、翼及尾部均有鲜艳分明的亮黄色和黑色分布。雌鸟较暗淡而多绿色。幼鸟偏绿色,**具细密纵纹。黄鹂也是文学作品中常描写的对象,其中徐志摩的同名诗非常有意蕴。在中国黄鹂也用于人名,其中有土家族出身的上海中华旅游纪念品总公司工艺美术师、四川大学副教授、安徽大学副研究员等。
黄鹂科鸟类的通称。羽色鲜黄。共有2属29种。中国有6种。为中型雀类。嘴与头等长,较为粗壮,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翅尖长,具10枚初级飞羽,第1枚长于第2枚之半;尾短圆,尾羽12枚。跗跖短而弱,适于树栖,前缘具盾状鳞,爪细而钩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1]
3. 鹂的繁体字怎么写
“鹂”的繁体字如图 简体部首: 鸟 ,部外笔画: 7 ,总笔画: 12 释义◎ 〔黄~〕鸟,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嘴淡红色。
鸣声动听悦耳。亦称“黄莺”、“仓庚”、“黄鸟”。
◎ (鹂)组词鹂黄 lí huáng动物名。鸟纲燕雀目。
鹂鹒 lí gēng黄莺的别名。黄鹂 huáng lí黄莺的别名。
鹂鹠 lí liú黄莺的别名。鹂鷬 lí huáng鸟名。
即黄鹂造句1、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5、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4. 黄鹂鸟的学名
外形特征 金黄鹂黄鹂科鸟类的通称。
羽色鲜黄。共有2属29种。
中国有6种。为中型雀类。
嘴与头等长,较为粗壮,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翅尖长,具10枚初级飞羽,第1枚长于第2枚之半;尾短圆,尾羽12枚。
跗跖短而弱,适于树栖,前缘具盾状鳞,爪细而钩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
幼鸟具纵纹。[1] 淡色鹂 黑枕黄鹂为典型代表 。
黑枕黄鹂又称黄莺,体长22~26厘米,通体鲜黄色 ,自脸侧至后头有1条宽黑纹,翅、尾羽大部为黑色。嘴较粗壮,上嘴先端微下弯并具缺刻,嘴色粉红。
翅尖而长,尾为凸形。腿短弱,适于树栖,不善步行。
腿、脚铅蓝色。雌鸟羽色染绿,不如雄鸟羽色鲜丽;幼鸟羽色似雌鸟,**具黑褐色纵纹。
[14] 分布范围 黑枕黄鹂 该科鸟类主要分布于除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以外的东半球热带地区,计有2属29种。中国有1属5种另4亚种。
广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欧洲唯一的种为金黄鹂(O. oriolus),黄色,眼周及翅黑色,体长24公分(9.5吋),向东分布至中亚及印度。
非洲金黄鹂(O. auratus)与之相似。栗色黄鹂(O. traillii)产于亚洲,分布于喜马拉雅至印度支那,体色深红,有光泽。
绿黄鹂(O. flavicinctus)产于北澳大利亚,仅以果实为食。[15] 生活习性 菲律宾黄鹂主要生活在阔叶林中。
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
黄鹂胆小,不易见于树顶,但能听到其响亮刺耳的鸣声而判知其所在。主要见于温暖地区,于林地、花园觅食昆虫,某些种亦食果实。
非洲黄鹂 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森林地带或村落附近的高大乔木上,树栖性,在枝间穿飞觅食昆虫、浆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动。
[1] 栖树时体姿水平,羽色艳丽,鸣声悦耳而多变。飞行姿态呈直线型。
生长繁殖 绿裸眼鹂雄鸟在繁殖期鸣声清脆悦耳。在高树的水平枝杈基部筑悬巢,雌雄共同以树皮、麻类纤维、草茎等在水平枝杈间编成吊篮状悬巢。
多以细长植物纤维和草茎编织而成,结构紧密。每窝产卵4—5枚,粉红色具玫瑰色疏斑,卵壳有光泽。
由雌鸟孵卵,卵的孵化期13—15天;育雏由两性担任,雏鸟在巢期14—15天;雏鸟离巢后尚需双亲照料15天左右。[1] 黄鹂种类 (2属,29种)[2] 01 . 白眼先黄鹂 Oriolus albiloris 02 . 非洲黄鹂 Oriolus auratus 黑头黄鹂 03 . 黑耳黄鹂 Oriolus bouroensis 04 . 西非黑头黄鹂 Oriolus brachyrhynchus 05 . 黑枕黄鹂 Oriolus chinensis 06 . 绿头黄鹂 Oriolus chlorocephalus 07 . 白腹黄鹂 Oriolus crassirostris 08 . 绯胸黄鹂 Oriolus cruentus 09 . 绿鹂 Oriolus flavocinctus 10 . 灰领鹂 Oriolus forsteni 11 . 黑鹂 Oriolus hosii 12 . 淡色鹂 Oriolus isabellae 13 . 东非黑头黄鹂 Oriolus larvatus 14 . 绿褐鹂 Oriolus melanotis 15 . 鹊鹂 Oriolus mellianus 16 . 黑头林黄鹂 Oriolus monacha 17 . 黑翅黄鹂 Oriolus nigripennis 18 . 金黄鹂 Oriolus oriolus 19 . 山鹂 Oriolus percivali 绿头黄鹂 20 . 暗褐鹂 Oriolus phaeochromus 21 . 绿背黄鹂 Oriolus sagittatus 22 . 菲律宾黄鹂 Oriolus steerii 23 . 褐鹂 Oriolus szalayi 24 . 细嘴黄鹂 Oriolus tenuirostris 25 . 朱鹂 Oriolus traillii 26 . 黑喉黄鹂 Oriolus xanthonotus 27 . 黑头黄鹂 Oriolus xanthornus 28 . 白腹裸眼鹂 Sphecotheres hypoleucus 29 . 绿裸眼鹂 Sphecotheres viridis 保护等级 山鹂 黄鹂科鸟类以其艳丽的羽饰和悦耳的鸣声,构成大自然的点缀,历来备受人们的喜爱。
加以主食昆虫,有益于园林。近年可能受到农药残毒影响,数量锐减,应研究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