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英语可以升级
英语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想一下就能提高的。
敢说,敢于面对说错,错误中进步是最快的。 阅读是语言学习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一本英文书,随时随地可以阅读。通过阅读积累的词汇、语法、习惯表达和英语思维对听力、写作和口语大有裨益。
此外,阅读是思维的体操,是人类智慧传承的重要途径,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Reading makes a full man.”本文将从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方法和应试阅读的提高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合理阅读材料选择 课内阅读:新版教材和教材同步补充阅读自然是高中阅读学习的重中之重。
课外阅读: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课外阅读量累计应达到23万词以上,除去各种英语竞赛、考试的阅读试题,补充阅读必不可少。虽然“兼读则明,偏读则暗”,阅读材料应涉及各个领域,不能偏食,但考虑到中学生时间和英语水平有限,暂时无法通过英文阅读学习所有知识,所以博大不如精深,先通过英文阅读了解社会时事和英美文化;同样的原因,大部头的英文名著不如短小精悍的英文短篇,以下是笔者推荐的一些精彩课外书目: 1《新编循序渐进美国英语》(一至七级)(New Reading Skill Builder) 内容涉及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循序渐进,适合各种水平的同学;并配有阅读速度测试和丰富的练习;印刷精美,阅读舒适。
2《美国语文》(1-3)(American Literature) 精选美国中学教材,优美的英文传递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书后练习集实用性与趣味性一身。本书不仅给出美国人优秀表达能力的来源,而且让我们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方法管中窥豹。
3《心灵鸡汤》系列—豆蔻年华 (Chicken Soup for Teenage Soul) 欣赏美国畅销书作家的品位,体会美国同龄人的生活。 4《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1世纪报(英文)》、《英语沙龙》、《英语周报》 用英文讲述中国,紧扣时事,流行时尚,是知识和休闲娱乐的完美结合。
5《纽约客》网络版 内容主要是文学评论、原创小说、漫画等。学有余力的高水平同学可不要错过哦。
二、阅读方法 1持之以恒 英文阅读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一种说法,词汇量超过一万之后,英语水平才不会因为短期停止使用英语而下降,而绝大多数中学同学的英语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所以必须“阅读天天见”。
2精泛结合 精读重在精确理解词汇、语法、习惯表达和英文思维模式。词汇学习重点在体会词语在文章背景中的含义,推荐英汉双解辞典,因为中英词汇有时无法一一对应,造成中文释义有时无法精确传递英文单词的含义,而中英对照更容易精确学习单词。
语法学习重点观察重点语法现象在文章中的应用。习惯表达指英文中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比如用“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表达成语“四面楚歌”。
我们阅读时碰到单词认识,语法理解,就是句子不理解的情况,多数是因为不熟悉某些习惯表达。很多词汇、语法基础非常好的同学,说写英语却不够地道就是因为不熟悉习惯表达(即所谓的“语感”不强)。
习惯表达和词汇一样需要积累,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途径。英文思维模式的学习要揣摩阅读文章中作者提出和展开观点的方式。
泛读重在积累词汇和习惯表达,了解英美文化。泛读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和习惯表达会自然而然的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尤其是在感兴趣的特定领域中广泛阅读,能迅速扩充专业词汇,喜欢音乐的同学一定不会对R&B (Rhythm and Blues:节奏布鲁斯)或OST(Original Soundtrack:电影原声大碟)这样的缩写表达感到陌生,探其原委,拜平日经常涉猎英文音乐文章所赐。
泛读不用字典相伴,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随时记录优美的英文表达,并“学而时习之”。如前所述,课外泛读是了解英美文化的窗口。
如果说英文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丰富的英美文化则是海面下十分之九的巨大冰体。地道的英文表达,只有洞悉其背后的文化,才能真正理解,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阿甘正传》中的台词“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 bu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如果不知道在美国,一盒巧克力中每块味道都不同,又怎能理解话中深义呢? 精读重“质”,泛读重“量”,各有重点,不可偏废。
有些同学走入“泛而不精”的误区,把全部精力放在课外阅读上,这种做法是丢西瓜,捡芝麻,教材是一切考试的基础,通透教材才是在中考、高考中取胜的基础。与之相反,有些学生精读有余,泛读不足,把宝全部压在英语教材和同步阅读上,这些内容虽好,但语言素材和练习终究有限,不足以保证高分。
3 纠正不良阅读习惯 1)“文曲星”阅读法:“文曲星”手边放,见到生词就用上。 分析:扰乱阅读节奏,影响阅读速度。
对策:摒弃文曲星,容忍生词,练习推断生词能力,为阅读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2)回读:频繁反复阅读文章中某个难句或段落,踯躅不前。
分析:破坏阅读节奏,影响阅读速度,过分重视细节而忽略文章整体理解。 对策:阅读中的重点句,可以回读一遍;但切忌习惯性反复研读文章中句子或章节,应大胆跳过,多数情况利用文章其它信息仍可理解全文。
3)唇读:小声或者无声的读出每个单词。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