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字草书
“合”字的草书写法如下:基本字义:1、将离散的部分聚集在一起。
与「分」相对。 2、关闭。
3、全部、整个。 4、相符、不违背。
5、折算。 6、应该、应当。
7、交配、交媾。 8、共同、一起。
9、和谐、融洽。 10、配偶。
组词:不合、相合、合法、合同、合上、合眼、综合、合唱、合作、合好、合格、百合、组合、场合扩展资料字形演变文言版《说文解字》:合,合口也。从亼,从口。
白话版《说文解字》:合,口相合。字形采用“亼、口”会义。
词语解释:1、合唱 [ hé chàng ] 释义: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歌曲。如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
2、场合 [ chǎng hé ] 释义: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3、百合 [ bǎi hé ] 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下有鳞茎,夏季开花,花呈漏斗形,有红黄、黄、白或淡红等色。鳞茎多为扁圆形,鳞片肉质肥厚,供食用,可入药。
也指这种植物的花。4、合格 [ hé gé ] 释义:符合标准。
5、合作 [ hé zuò ] 释义: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2. 合国说文解字如何解释,草书怎样写
您好:合国说文解字这样解释:
草书这样写:
3. 草书为字怎么写
“为”字草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怀素。
怀素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怀素的草书以篆书入笔,藏锋内转,瘦硬圆通,用笔迅疾,气势宏大。从笔迹学的角度看,怀素一生的书法线条,质地上都倾向于瘦细,和禅修苦寒的美学有很大关系。
2、第二种:书家——米芾。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
3、第三种:书家——祝允明。
祝允明书法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草来自怀素、张旭,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扩展资料
“为”字行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黄庭坚,出自——教审帖。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受苏轼书风的影响。其行帮手札墨迹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
2、第二种:书家——李邕,出自——云麾将军碑。
李邕工文,尤长碑颂。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名重一时。其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书法的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提倡创新,继承和发扬古代书艺。
3、第三种:书家——唐寅,出自——落花诗册。
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用笔凝重,圆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极富力度。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书
4. 草书市字怎么写
1、揭傒斯
善书。正、行书师晋人,苍古有力。书法名重当时,国家典册及功臣家传赐碑,遇其当笔,往往传诵于人。四方释老氏碑版,购其文若字,袤及殊域。存世书迹有《千字文》、《杂书卷》等。
2、欧阳询
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3、陆游
亦工书翰,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书论有《论学二王书》。草书出自张旭,行书源于杨凝式。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6461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
4、孙过庭
书法用笔的特点,唐吕总说他“丹崖绝壑”可谓一语道出精髓,他的书法笔势坚劲,能够兼融飘逸与沉着婀娜与刚健的不同艺术特点,做到质、妍的统一。孙氏的用笔特点是:点画之内给人以丰满圆转,轻重映带,变化无穷的直观印象。正如他自己所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5、赵构
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入神韵,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其书法影响和左右了南末书坛,后人多效法其书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草书
5. 张字的草书怎么写
“张”字草书写法如下:
释义:
张zhāng
1.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2. 商店开业:开~。
3. 拉紧:紧~。~力。
4. 扩大,夸大:夸~。
5. 放纵,无拘束:乖~。嚣~。
6. 料理,应酬:~罗。
7. 惊惶,慌忙:~惶失措。
8. 看,观望:四处~望。
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11. 张姓。
张zhàng
1. 通“帐”,帐幕。
2. 指陈列帷帐等物。
扩展资料:
来源:
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
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张
6. 草书“会”字的写法
草书“会”字的写法会的读音huì释义:1 聚合,合拢,合在一起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 3 重要的或中心的城市 4 彼此见面5 付钱 6 理解,领悟,懂7 能,善于8 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
9 一小段时间10可能,能够11 恰巧碰上。12 为祭神而组织的活动:香会。
13 应当,一定‘造句1、你衣冠楚楚的,要出去约会吗?2、今晚我要去约会,权借西装一穿,明早一定完璧归赵。3、我受不了她每次约会总是姗姗来迟,所以分手了。
4、他衣冠楚楚地走出门,我看他不是去舞厅就是去约会。5、经过上次同父亲的约会我已经是杯弓蛇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