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告诉的告怎么组词
告诵、
传告、
告慰、
告发、
告警、
原告、
告退、
敬告、
告贷、
告终、
告密、
告借、
告绝、
诬告、
告劳、
文告、
通告、
告竭、
讣告、
告负、
正告、
告捷、
奉告、
祝告、
告竣、
告饶、
电告、
告示、
告茶、
告聘、
谢告、
长告、
类告、
策告、
讦告、
辨告、
告身、
告疾、
告戒、
告事
2. 告诉的告能组什么词
劝告、
央告、
告辞、
告诫、
宣告、
警告、
祷告、
告罄、
禀告、
告禀、
告罪、
被告、
上告、
告假、
告病、
告知、
告送、
告便、
函告、
告白、
求告、
告急、
密告、
首告、
无告、
告语、
告老、
告成、
控告、
告诵
3. 告诉的告的成语
自告奋勇、
谆谆告诫、
无可奉告、
大功告成、
不可告人、
告老还乡、
告朔饩羊、
上求下告、
奔走相告、
龟厌不告、
不敢告劳、
买上告下、
乞哀告怜、
三告投杼、
行词告状、
哀告宾伏、
死告活央、
三求四告、
恶人先告状、
悬车告老、
堪以告慰、
嗷嗷无告、
首战告捷、
告哀乞怜、
哀告宾服、
告贷无门、
户告人晓、
无头告示
悬车告老: 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同“悬车致仕”。
无头告示: 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内容的官样文章。
三求四告: 指再三求告。
三告投杼: 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谆谆告戒: 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
无可奉告: 没有什么可以告诉对方的。
死告活央: 指苦苦恳求。
首战告捷: 第一仗就取得胜利
乞哀告怜: 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求亲告友: 请求亲友救济。
买上告下: 贿赂上司,央告下人。
堪以告慰: 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
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黄牌警告: 指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示黄牌以示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
告往知来: 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告贷无门: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告老还家: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还:回,返;家:故乡、故里。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告朔饩羊: 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龟厌不告: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告老还乡: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告老在家: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乡、故里。指因年老而辞职在故乡安度晚年。
恶人先告状: 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
东央西告: 指到处恳求。
大工告成: 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不敢告劳: 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哀告宾服: 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自告奋勇: 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谆谆告诫: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大功告成: 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4. 前面一个告诉的告,后面一个鸟是什么字
鸿鹄(honghu)
鸿是指大雁,而鹄则是天鹅。大雁和天鹅是近亲,均是鸟纲,雁行目,鸭科,雁亚科。鸿鹄是古人对大雁、天鹅之类飞行极为高远鸟类的通称。又名鹄、鸿、鹤、白鸿鹤等。
在汉族的神话传说中,鸿鹄则是白色的凤凰。在古时发音中,鸿与黄的发音,及鹄与鹤的发音很容易混淆。故而鸿鹄也常被误读成黄鹄、黄鹤等。
成语:鸿鹄之志
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史记·陈涉世家》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那燕子、麻雀怎么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因新《三国》的热播,更因为《陈涉世家》为初中课文,所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已被广为流传千百年的话。
5. 三点水加一个告诉的告念什么
这个字念“浩”,即hao四声。
浩 hào
〈形〉
(1) (形声。从水,告声。本义:水势浩大)。
(2) 同本义 [onrushing]。
浩,浇也。从水,告声。虞书曰:“洪水浩浩。——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5633939东汉·许慎《说文》。按,浇者,许以声训。”
浩,遶也,水大也。——《字林》
浩,浩流也。——《广雅》
浩浩沅湘。——《楚辞·怀沙》
浩浩瀚瀚。——《淮南子·俶真》
曰浩泽。——《淮南子·地形》
(3) 又如:浩波(大波,洪波);浩汗(浩浩,浩然,浩瀚。水盛大的样子);浩洋(水流广阔洪大的样子)。
(4) 广远;盛大 [vast;grand]。
浩浩,滔天。——《书·尧典》。传:“盛大。”
陈竽瑟兮浩倡。——《楚辞·东皇太一》。注:“大也。”
(5) 又如:浩壤(广阔的土地);浩渺(广阔无边);浩然(盛大纯一的样子;不可堵塞的样子;浩然之气的省称);浩烦(浩大繁多);浩滂(盛大)。
(6) 丰富,众多 [numerous]。
丧祭有余曰浩。——《礼记·王制》。注:“犹饶也。”
(7) 又如:浩博(广大众多);浩漫(众多的样子;广阔的样子);浩穰(盛大众多的样子);浩侈(繁多)。
(8) 远;无边无际 [faraway;boundless;limitless]。
心飞扬兮浩荡。——《楚辞·河伯》。注:“志放貌也。”
(9) 又如:浩乎无际(广大无际);浩浩漫漫(大雾无边无际)。
(10) 通“傲”。傲慢 [arrogant]。
浩倨者则不亲。——《孔子家语·三怨》
(11) 又如:浩居(浩裾,浩倨。傲倨,怠慢不恭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