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搜索题西林壁的内容为主写一篇庐山游记日记
自己整理对你有用的,素材在下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苏轼写的庐山,它形成了我对庐山最初的印象。我第一次上庐山,庐山的公路弯而盘旋,庐山的树木苍翠而挺拔;庐山的山连绵而起伏,庐山的雾茵蕴而缭绕;庐山的风轻柔而舒爽;庐山的建筑错落而有致;庐山的景色秀丽而迷人。这副美丽的画卷真实的呈现在我眼前,这是我眼中实实在在的庐山。
我们驱车直接到了山叠泉,从泉口往下一步接一步的台阶大概有一千多级,从阶梯向下好象直指庐山的心脏,到了谷底,向上望去,真有坐井观天的感觉,三叠泉的瀑布倾泻而下,我想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出在此处,三叠泉的水非常的清澈,尝上一口格外甘甜,在谷底大声叫喊,余音萦绕,久久回荡在山谷,想从谷底回到上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去的台阶比较陡,走走停停还是气喘吁吁,很多肥胖的或者年级大的人都很难上去,只有请轿夫抬上去,还真有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从山叠泉上去就已经很累了,不想再玩下去了。在宾馆歇息,早上醒来,我早早出门去欣赏庐山清晨的美景,太阳好象离自己很近,山上一半被雾笼罩,仿佛自己在天上腾云驾雾,太阳的余晖在树林中穿越,真的印证了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要想真正的了解庐山,并不是一天二天,一两个景点可以真正的读懂,要慢慢地欣赏和体会。
2. 望庐山瀑布写日记200字
我观赏过云台山瀑布,欣赏过黄果树瀑布,却从没见到过庐山的瀑布.庐山的瀑布真美啊,美得让你感到像是在天堂,庐山的瀑布太清了,清的可以看见瀑布里的山,庐山的瀑布打着岩石,这是哪个音乐家都奏不出来的自然音乐,庐山的瀑布像是我们走进了仙境一般.
庐山不但瀑布美,山也美,我攀登过很多山,非常有名的泰山,还有红叶似火的香山,但和庐山一比,又远远不及,庐山可高了,一个个高大的山像巨人在排队,再加上天上的太阳放射着光芒,瀑布流了下来变成了小河,小船在上面游,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庐山啊庐山!你的瀑布是天下第一美的瀑布.我想,你以后一定会更美
3. 庐山所有的景点 写作文要,急
石门涧
石门涧是庐山僧俗最早开辟的旅游景点。东晋时东林寺高僧慧远及庐山道人曾游览石门涧,并写下了吟咏石门涧的诗及序。随后,唐代江州司马白居易曾到此觅古揽胜,他在诗中感慨:石门涧的山水“清辉如古昔”,知识由于道路的险峻,这个庐山早期开发的景点“自东晋以后,无复人游历”。明万历46年(1648年),旅行家徐霞客“知石门之奇,路险不能上”,遂攀藤附葛,考察了石门涧,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庐山日记》,称赞石门涧瀑布,”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
含鄱口
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庐山观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东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含鄱亭为最佳地点。清晨,只见鄱阳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轮红日射湖而出,金光万道,霎时湖天尽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 雄伟、瑰丽、云浓雾密,莽莽苍苍,状如鱼脊的含鄱岭,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庐山的东南方。
芦林湖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故又称东湖。 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 美
丽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
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庐山五老峰南约十公里处的后屏山之阳,于群山绿树之中,掩映着一组楼阁庭院式的古建筑,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
4. 望庐山瀑布写日记200字
我观赏过云台山瀑布,欣赏过黄果树瀑布,却从没见到过庐山的瀑布.庐山的瀑布真美啊,美得让你感到像是在天堂,庐山的瀑布太清了,清的可以看见瀑布里的山,庐山的瀑布打着岩石,这是哪个音乐家都奏不出来的自然音乐,庐山的瀑布像是我们走进了仙境一般.庐山不但瀑布美,山也美,我攀登过很多山,非常有名的泰山,还有红叶似火的香山,但和庐山一比,又远远不及,庐山可高了,一个个高大的山像巨人在排队,再加上天上的太阳放射着光芒,瀑布流了下来变成了小河,小船在上面游,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庐山啊庐山!你的瀑布是天下第一美的瀑布.我想,你以后一定会更美。
5. 苏东坡游览庐山的日记
苏轼游览庐山总共留下了五首诗。
由《自记庐山诗》北宋苏轼的一篇散文,此自记为苏轼把庐山作为事物以及人生感悟的象征,指出了人生的苦楚与价值的转换;同时提出了在庐山心灵感触与超越思想。以独特的辨证方法来看待、处理自身的欲望,不断强化超越自我的人生信念。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日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而哂前言之谬,复作两绝句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开先寺主求诗,为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二诗。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仆庐山之诗,尽于此矣。
6. 庐山从远处近处高处底处观看的景色写二百字日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描绘了人间仙境——庐山。
绕过399道弯,终于来到庐山半山腰。庐山透着一种秀美,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姿态,郁郁葱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庐山的第一奇观便是三叠泉。泉水自悬崖峭壁中流出,分三级而下。
走近一看,泉水从高处落下,经过两道岩石,分三叠而落,溅入池中。再看,它犹如万根银丝垂直坠落,又仿佛白鹭万只上下争飞。
若是夏季多雨,飞瀑就更似玉龙发怒,冲破青天,凌空而飞,令人叹为观止。 庐山还有很多景色:石牛山,双溪桥,九叠屏……每一处都是天然的瑰宝,那青山绿水就像沾满了天地之灵。
美丽的庐山雄奇秀美,让人流连忘返。
7. 用唐诗写一篇关于庐山的小短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题西林壁 》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8. 腾云驾雾日记怎么写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流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那些弥漫在山谷的云雾,像是茫茫的大海。。。。。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有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雾笼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