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自己熟悉的桥的说明文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
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伸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
中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是个桥梁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技术,还是桥梁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千百年来,桥梁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自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条件和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遂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桥梁形式,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特点:地域性;多种多样性;多功能性;群众公益性.
按主要材料分
木、石、砖、竹、藤、铁、盐、冰、纸桥
按结构及外观分
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种基本类型。
山水自然美,向为我国文学家和艺术家情有独钟。正如明代大艺术家董昌其所说“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为诗为境。”桥,是架设于山水之间的建筑物,它长期屹立于大自然之中,也就成为点缀和美化大自然的一员。有山有水自然也就会有桥,桥梁本身也是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桥梁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影等,原来就摇曳着艺术的风采。故英国李约瑟先生说:“没有中国桥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
我国桥梁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造型风格和装饰工艺。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曲线柔和、韵律协调和雄伟壮观上。而江南水乡的一些小梁细桥,则更使人联想到“小桥 流水 人家”的诗情画意。
桥艺术与实用的结晶!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对桥情有独钟!
2. 小学四年级作文《熟悉的桥》怎么写
我熟悉的桥
桃林河,在我们这个地方,大多数人都知道它。它的存在给我们这个地方增添了许多的精彩。
有河,当然就不能少桥啦!在桃林河上横架着两座桥,一座是大桥。它的长约6米,宽约3米,两旁用石砌的栏杆挡住,上面可供一些卡车,货车行驶。当桃林河涨水时,站在桥上向下望时又有一翻新滋味。“水吹水动桥也动”,不记得哪个学者说过“站在桥上看水时,心随水波一起动,而烦恼也就随着水波飘走了。”有了大桥,剩下的当然就是小桥了。小桥和大桥一样长,它们平行地架在桃林河上,它不像大桥一样宽,它的宽度仅仅只能容下三辆自行车并排而过,它的两岸也有石砌的扶手,可它的出现也给这个地方增添了光彩。从远处看,这两座桥就像是一个大人带着她的小孩一样,桥的两岸则是碧绿的草坪。桃林河时的水供人们饮用,灌溉而桃林河上的桥则供人们行驶,参观。
桥,她曾与这片土地共存,她记录着这里人们的生活;她,融进了多少人的血液……所以,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桥。
3. 写写自己熟悉的桥350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无形的桥,这座桥给了我们无穷的动力和希望,让我们在困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坚强.这座桥,它通往理想的彼岸,承载着我们的希望.这座桥可不是平坦的大桥,而是一座凶险的铁索桥,它就好像一只拦路虎,或者它更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只要我们不畏惧困难,勇于向困难挑战,相信我,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轻松不流汗得到的成功没有太大的喜悦,只有经历千辛万苦得到的成功才会有成就感.对于成功者来说,桥并不可怕.每个人,只要你不认输,顽强抵抗,你就能跨越它,成为胜利者.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理想,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踏上铁索桥,和大风大浪搏斗,打败铁索桥,让它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我相信我们的心血不会白费,我们的汗水不会白流,我们的青春不会遗憾. 铁索桥,我们来了……。
4. 我最熟悉的桥600字作文,要素材怎样写
在我的家乡——酒泉最大的小区“康盛花园”里有一座人人知晓的“大桥”,这不但是我最熟悉的一座石拱桥,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座桥。因为,在那里我把我最天真、无邪的幼年的快乐留在了那里。
这是一座无名的石拱桥。桥的底下是一个很大的水池,有喷泉。春天,我常常穿着薄毛衣,套着小外套,扎着两个小辫子跑去桥上看老爷爷给池子里面放水。夏天,我又穿着漂亮的连衣裙,蹦蹦跳跳地跑到桥上看喷泉,有的时候,一股水就突然喷了过来,吓得我拎着湿乎乎的裙子哭着就去找妈妈了。而秋天呢,我又小心翼翼地走在桥上,生怕像夏天一样忽然又有水喷过来,可是年幼的我哪里知道,不知早在哪一天喷泉已经不喷水了,而我却还小心的张望一下,然后快速地跑了过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我那时很“笨。”咦,雪花怎么这么快就飘下来了!肯定是冬天到了。在我那小小的脑袋瓜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于是,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来到桥上,我调皮地坐到桥的最高处,然后快速地滑了下去,滑到下面的亭子里时,就会摔一个大跟头,但是,小时候的我是一个不知道疼痛的小娃娃,所以,摔倒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爬起来,拍掉身上的雪,生怕被妈妈发现又对我唠叨一番。可是现在想起来,我才会感觉到那是妈妈对我的关心与呵护。
哦,幼年的我把美好、快乐的时光留在了石拱桥上,可是不知为什么,当我再一次走上大桥的时候,一点也找不到以前的一切了。当我春天去大桥时,对放水一点也不感兴趣了;当我夏天去大桥时,早已知道喷泉会喷到哪里了;当我秋天去大桥时,再也不会怕那些不会喷水的喷头了;当我冬天去大桥时,一点也不想玩小时的“滑梯”了……
哦,幼年的记忆,我不是让你乖乖地呆在桥上了吗?你们怎么可以这样不听话,难道就这样消失了吗?
5. 我熟悉的桥作文300字
在成都这个大城市,有许多的立交桥,有人南立交桥、双桥子立交桥,南天立交桥。。我比较熟悉的立交桥是永丰立交桥。
永丰立交桥位于成都西南方向,二环路口。它与1994年通车。桥共分三层,底层是南北的车辆通行,要想从南到西或者到东行驶的话,就要上二层的转盘调转方向。东西方向行驶的车辆在第三层。搜索
永丰立交桥层次分明,它让车辆自由的行驶,大大的缓解了交通堵塞。他像一个大转盘但我觉得它更像一个玩具四驱车赛道。桥上车水马龙,一切井然有序。
桥不但环节交通堵塞,而且还很美观,桥上的花台里种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桥下绿化带里种许多树木。它们一年四季翠绿。
夜幕降临,桥栏上的路灯亮了。一颗颗明亮的灯像珍珠镶嵌在上面,乳白色的桥变成了金黄色, 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永丰立交桥静静的承受着车轮的碾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贡献者。我从它身上的身上学到做人也应该脚踏实地。不计较个人得失
6. 写写自己熟悉的桥350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无形的桥,这座桥给了我们无穷的动力和希望,让我们在困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坚强.这座桥,它通往理想的彼岸,承载着我们的希望.
这座桥可不是平坦的大桥,而是一座凶险的铁索桥,它就好像一只拦路虎,或者它更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只要我们不畏惧困难,勇于向困难挑战,相信我,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轻松不流汗得到的成功没有太大的喜悦,只有经历千辛万苦得到的成功才会有成就感.
对于成功者来说,桥并不可怕.每个人,只要你不认输,顽强抵抗,你就能跨越它,成为胜利者.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理想,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踏上铁索桥,和大风大浪搏斗,打败铁索桥,让它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我相信我们的心血不会白费,我们的汗水不会白流,我们的青春不会遗憾.
铁索桥,我们来了……
7. 以总分总的形式写一座自己熟悉的桥(说明文),谁能给点资料
梁桥是我国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桥,古时叫作平桥,它的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价格低,修建容易,历史悠久,形式优美。
它的种类繁多,有版梁、平梁、竹平梁、钢架梁、空心版梁、石梁、系桥闸结合式梁桥和堤桥结合式多跨石梁桥。 八字桥 位于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始建于南宋嘉泰以前,宝佑四年(1256)重建。
主孔桥下第五根石柱上正书题字云:“时宝佑丙辰仲冬吉 日建”。为我国现存最古城市桥梁。
主桥为单孔石梁桥,桥东端沿河岸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 ,西端向西南两个方向落坡,宋嘉泰《会稽志》云:“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 ”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净宽3.2米。
桥处于三街三河交错处,结构特殊。专家谓为“古代立交桥”。
三接桥 又名三脚桥。位于绍兴县坡塘乡栖凫村丁字交叉河道上。
桥同时跨三段河道,为一桥代替三座 桥的特殊梁桥。净跨4米、2.5米、2*3米,均采用3块并列的石板桥面。
舆龙桥位于绍兴县袍谷洋江,为堤桥结合式多跨石梁桥。 桥由5孔天佑桥(4.30米,5.25米,7.75米, 6.40米,5.12米)和3孔舆龙桥(4.80米,5.40米,5.15米)组成。
天佑桥长28.2米,使河堤与东岸接;舆龙桥长5.35米,使河堤与西岸接。两桥之间用较矮 四孔石梁桥相连。
全长99.29米,宽2.20米,主桥桥 墩宽0.80 米。 以上这三座桥皆属于石梁桥,且都是古代建造的桥,具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梁桥代表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快发展,现在我国已能自行建造各种不同类型的桥梁,我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 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为37.37米,是一座由28道独立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在大桥洞顶左 右两边拱肩里,各砌有两个圆形小拱,用以加速排洪,减少桥身重量,节省石料,这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
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在结构上,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一种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
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隐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在主拱顶上雕有龙头的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
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则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创造,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在大拱的两肩,砌了四个并列的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
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安济桥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河之上。 赵州桥“敞肩拱”的运用,实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
1883年,法国在亚哥河上修建的安顿尼特铁路桥,揭开欧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桥的序幕,但它比安济桥晚了1400年。西方学者承认,安济桥敞肩拱建筑,成了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
赵州桥以其非凡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1961年3月4日,赵州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9月4日,又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遐迩闻名,甲于天下。 赵州桥又是一件建筑艺术的珍品。
它横跨河,宛如一道长虹,气势雄伟。弧形平坦的主拱线上,对称地轻伏着四个小拱,仿佛四个巨型玉环,装饰在桥身两肩。
巨身空灵,线条明快,在恢宏之中,透出矫健、轻盈的美感。大桥顶部,塑造出想象中的吸水兽,寄托了人们祝福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无疆的良好愿望;栏板上和望柱上雕刻着各式蛟龙、兽面、花饰、竹节等,其中尤以蛟龙最为精美。
蛟龙或盘踞游戏,或登陆入水,变幻多端,神态极为动人。雕作刀法遒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中国赵州桥作为第十二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为中国石拱桥增添了新的光彩。 赵州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6)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修造。
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古代敞肩型石拱桥。赵州桥主拱由28道拱券纵向并列砌成,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在主拱背上加设了四个两两对称的小拱。
这种建桥法,不但节省材料,减少桥身自重,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宣泄流量,削弱其对桥身的冲击,拱上加拱,使桥体显得玲珑剔透,更加美观,的确是世界建桥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古代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吞齐跨赵”,地处兵家必争之咽喉要道,肩摩击轱的行人车马日夜不息,加上地震水患,战争兵燹,屡有损伤,自唐至今已曾经8次修缮。
我们现在看到的赵州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1958年全面、彻底整修后的,这也是建桥13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 1000多年来。
8. 我想问你一下,用我自己最熟悉的一座桥写作文,怎么写,我没有看过
这问题是专门问我的?
大致的作一下桥的外形描写,即客观方面的,主要目的是以桥来完成一种意境升华,即你想表达的东西。这两点需集合起来,否则就是篇烂文。
若还不懂,请看此例:石头砌成的桥或者是钢筋筑成的桥,有着怎样的外形,尽量描写特别的地方;然后引入主题,比如桥是连接的枢纽,可扩展为心灵的枢纽,成功的必经之路等等。同时也可以根据其独特之处来引入主题,比如历史悠久,或者有着怎样的奇特事由,再来感叹。
看作文要求就大致可以推测高分的标准,切记要融入情感并升华,单一的事物描写只能算一篇说明文,而这绝对不是命题者想要的,就像各种药品里面的药物说明,有意思?
9. 我熟悉的一座桥作文四百字
我的家在一个小村子里,村口有一座通往公路的小桥。小时候,爷爷经常带我到小桥上看鱼,渐渐地我便喜欢上了这座小桥。
小桥并没有风雨桥典雅,也没有玉带桥精致,只是古朴、淡雅,不声不响地为人类服务。
小桥是一座石桥, 桥面上早已有了深深的“皱纹”,好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奶奶,正弓着腰默默地注视着流水。 每当行人走过她的“脸面”,她的脸面上就会留下一道痕迹,这些痕迹久了就成了一块块难看的疤痕。因为有了这些疤痕,桥更显的 质朴坚韧 。桥的中间是用石头铺的,石头和石头之间有许多小疙瘩,人骑自行车走在上面,就像骑马一样颤。小桥啊,你真像一位劳累的农民。
桥的左右两侧各有十根石柱,算是桥栏,桥栏的中心是一根铁柱,把桥栏牢牢地钉在桥面上,看鱼的人倚着桥栏观赏鱼儿的嬉戏,钓鱼的人顺着桥栏垂下钓竿,还有劳累的农民坐在桥栏上吸烟。小桥就像一艘浮在小河上的小船,把两岸幽静的风光送到人们眼前。
10. 有关于一座我所熟悉的桥的一篇作文
一.灞桥最出名,历史悠久(这个你自己用这个材料写一下吧)古桥文化中国桥文化的特色是十分鲜明的。
它是大众的文化。桥由大众建造,大众使用,桥文化也由大众创造,大众欣赏,大众发展。
它是实用文化。桥是实实在在的客观构建,因此以它为载体的文化也是可视可感可使用的文化。
桥文化是不断创造的发展中的文化。桥是静止的,但使用它、歌咏它、观赏它的人是不断的,有人用诗画描写;有人用影视表现它,有人用故事传播它,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文化的积淀越来越丰厚,这是桥文化无限生命力之所在。
桥文化是一种多功能的综合文化。它是实体物质与抽象意念结合的产物。
在桥这个实体上产生了某种文化意念又由这个文化意念丰富和提高了桥这一实体价值。中国桥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多种形式的特点,不是内容单一停留在某一层面上的文化,它的丰富性和综合性为人们所惊叹。
中国桥文化的意念是十分深奥的。我们的先人为我们记录了许多桥的材料,文人诗家们写出了许多咏叹桥的诗文碑画,在我国,不管在山区还是在平原,现在还保留着大量造型别致、千姿百态的桥,这是桥文化所在的基石,是最优越的条件所在。
中国的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并不是交通工具这一简单含义,它的内涵深广无限。 “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荡长河中”。
我国造桥历史悠久,最早的桥梁是浮桥,《诗经》记述,公元前1134年,周文王娶亲,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桥,这是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浮桥。在我国现存的古桥中,仅石桥据说就有10万座以上,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的就有十几座。
我国古桥,重视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一桥飞架,点缀了自然环境,而那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衬托出桥的雄姿,北京卢沟桥,西安古灞桥、洛阳天津桥、西湖白堤断桥等,都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卢沟晓月”、“灞桥折柳”、“津桥晓月”、“断桥残雪”等一幅幅优美动人的图画,充满诗情画意。我国石拱桥,蜚声中外,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苏州城南的宝带桥、北京丰台区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是我国久负盛名的3座古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年间,是杰出工匠李春设计的,此桥在河上没有桥墩,是世界第一座敞肩式石拱桥,1000多年来,历经无数次洪水和多次地震考验,至今完好无损,堪称世界罕见的造桥技艺的典范。像这样的敞肩式拱桥,欧洲19世纪中叶才出现,比中国晚1200年。
古桥,亲见了历史沉浮,沧海桑田,默默地数着这脊背上溜过的无数幼年,中年,老年……它在清晨薄雾中慵睡,它在正午骄阳下疲倦,它在黄昏长长的投影中寂落.不知不觉已是苍老,一梦,梦过多少年华。古桥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忘在钢筋水泥的夹缝中,忘在仰面走路的人群里,忘在历史残骸的记忆里.它应该被遗忘吗 不!你是历史的明证,是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你是一种叫做怀念的情愫,是一种叫做奉献的精神.你是历史的丰碑,也将是未来的功臣;你过去被人遗忘,但如今应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你是一种财富,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是你载着文明,步步前行.古桥,不该被人们遗忘,这份文明,理应源远流长,古桥虽古,也有未来。
现今的桥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又加上了高新科技,创造了雄伟壮观的现代化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还有繁华都市里繁复的立交桥,无一不展现了现代城市的风貌,桥文化将伴随着人类文化不断发展,不断丰富。 二.大唐芙蓉园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之侧,以“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
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 早在历史上,芙蓉园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隋文帝开皇3年(公元483年),就于此修建了“芙蓉园”。[现今的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米,亭、台、楼、阁、榭、桥、廊,一应俱全全园景观分为十二个文化主题区域,从帝王、诗歌、民间、饮食、女性、茶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科举、歌舞、大门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
[园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包括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等众多景点。 内唐式古建筑在建筑规模上全国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集中了唐时期的所有建筑形式,简直就是一本完整的唐代建筑教科书大唐芙蓉园遵循古建筑应是延年益寿,不是返老还童的原则。
建筑材料设计均采用砖瓦混凝结构与木材结构相结合,既保存了唐代建筑的原貌,又能使古建筑长久不受损害。 芙蓉园内各景点每天上演各种精彩节目,包括祈天鼓舞、“教坊乐舞”宫廷演出、“艳影霓裳”服饰表演、少林武术表演、舞狮、高跷、杂技等。
每晚上演的全球最大水幕电影,集音乐喷泉、激光、火焰、水雷、水雾为一体,带给游客震撼的立体感觉。园区主题演出大型梦幻诗乐舞剧《梦回大唐》恢宏大气,如梦亦幻。
每逢节假日,还有各种应景主题活动。 此外,大唐芙蓉园利用各种表现形式来充分、自然地展示盛唐文化。
既能领略到神圣恢弘的皇家文化,又可看到“百帝游曲江”那规模盛大的大唐仪仗队,更有杏园探花、雁塔题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