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漫画作文的格式是什么
一、观察漫画:1、按照方位(上下、左右、前后等)、主次的顺序认真观察画面,切不可草率、遗漏;2、看文字——2113标题、人物语言等。
作用: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环境)、概括内容、揭示中心5261等。3、看图片——看人物;看环境。
单一画面:看关系,找联系。多个画面:作比较,看变化。
二、确定中心:1、由结果推原因(揭示事情的本质);2、由图画到生活(把握漫画的寓意);3、选角度定中心(符合题意彰显个性);三、结构成篇:1、描述画面。4102(1)用记叙性文字描1653述画面。
(事情:六要素;人物:四种描写方法)(2)用说明性文字介绍画面。(按顺序介绍)(3)合理地联想和想象,将漫画内容情节化,故事化。
2、议论画面。(1)观后感: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
(2)评、议画面:“评”是就图评图,对所给画面本身的现象、行为进行分析、评论。3、拓展画面。
要联系生活实际,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内,提炼概括中心。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容对象。
知识延展:题目要短小精悍,生动形象;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不要就事论事,应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进行思考。
2. 漫画作文怎么写
漫画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性。
画家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等手法,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某些事。第一步:观察漫画1、按照方位(上下、左右、前后等)、主次的顺序认真观察画面,切不可草率、遗漏;2、看文字——标题、人物语言等。
作用: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环境)、概括内容、揭示中心等。3、看图片——看人物;看环境。
单一画面:看关系,找联系。多个画面:作比较,看变化。
第二步:确定中心(寓意)1、由结果推原因(揭示事情的本质);2、由图画到生活(把握漫画的寓意);3、选角度定中心(符合题意彰显个性);第三步:结构成篇1、描述画面。(1)用记叙性文字描述画面。
(事情:六要素;人物:四种描写方法)(2)用说明性文字介绍画面。(按顺序介绍)(3)合理地联想和想象,将漫画内容情节化,故事化。
2、议论画面。(1)观后感: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
(2)评、议画面:“评”是就图评图,对所给画面本身的现象、行为进行分析、评论。3、拓展画面。
要联系生活实际,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提炼概括中心。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
3. 写一篇作文,不超过500个字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2007年全国高考卷漫画作文写作“重出江湖”,引起了师生的关注,下面我们就重点谈谈漫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 丰子恺说:“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漫画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漫画,虽然它与文字材料话题作文相比,增加了读图的难度,但由于漫画本身的形象性,使联想和想像有了生动的形象依据,从而也就降低了作文构思的难度,因此,漫画作文的写作并不可怕.漫画作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读懂漫画的意思.这是漫画作文写作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只有读懂了画意,明确了画旨,才不至于偏题跑题.漫画的构成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要抓住漫画的形象特征.具体说来,在分析画面时,要注意画面突出了什么,夸张了什么,或画错了什么只有抓住了漫画的形象特征,才能把握住漫画的本质所在,正确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 3、要善于联想和想像.在写作时,要联系自己生活周围的人和事,运用联想和想像加深对画意的理解,并获得大量写作材料. 漫画作文写作的一般思维模式: 1、描述画面.拿到题后,首先就要仔细的读图,细心审阅,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不要看到一点就草草而作,从而漏掉了主要信息. 2、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3、根据题目要求,议论画面,综合构思成文.议论画面有两种常见的样式: (1)观后感:写观后感要联系生活实际,跳出画面,由此及彼,展开议论,其写法与“读后感”的写法差不多. (2)评、议画面:“评”是就图评图,对所给画面本身进行分析;评的内容主要是画面的思想和艺术技巧.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漫画作文的写作技巧.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了解画意:第一幅画反映的是在开展增产节约活动中,某单位一位员工为响应节约号召而采取的措施.他为所有的水桶写上了“节约”两个大字,(这也是画面画错和夸张的地方)就算完成任务,至于水的大量浪费,他才不管. 第二幅画反映的是在贯彻《土地法》过程中,以完成书写多少条标语为满足,至于大片耕地被占,却置之不理. (2)揣摩画意,联想分析:两幅画的深层含义在于,揭露了充斥于我们各个领域、各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讽刺和鞭挞的靶子不在于某种具体的做法,而在于一种僵化的观念与浮华的作风. 联想一下,在自己周围发生过哪些与此类似的事情?联系画面分析这类人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心态;这种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受什么样的观念支配;这种观念和作风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危害.如以下现象: 1.某机关讨论重大问题,大家讲了很多好意见,“一把手”最后做结论,他不睬大家的意见,自己大讲一通之后问:“还有什么意见?”接着马上说:“如果没有什么意见的话就这样定了!” “民主”的程序一个步骤也不少,一个环节也不缺,是纯粹的掩人耳目的形式主义. 2.有些同学早自习看武侠小说,值日老师一来马上就用英语书盖在上面假装读英语,老师一走马上又步入“江湖”之中;有些同学暑期里把家庭作业抛到了九霄云外,开学时为了应付检查,竟然复印同学的作业,然后署上自己的大名. 这是典型的弄虚作假行为. (3)构思立意:从剖析批判角度立意,可以写形式主义的特征(只作表面文章给人看);可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上级的官僚主义,下级的应付检查或沽名钓誉);可以分析其危害(祸国殃民,害人害己);从克服形式主义的角度,可以探求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4. 散文如何写
我是感觉,谈如何写文章,是一件挺傻的事情,有装牛逼之嫌,挺恶心人的。
同时,万一说错了,也惹人笑话,不怎么好玩。不过,今天阳光明媚,心情突然好了起来,也就唠叨几句。
我想,我是不知道什么叫散文的,即便是我自己写的,有些东西可以叫随笔,可以叫咱问;叫一叫散文,也似乎没有什么错。把自己的文章界定为什么体裁,很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维,是很笨拙的做法。
同时,在我看来,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没有什么写作套路和教材完全适用于哪些人,否则,我们所看到的,不都是一些风格雷同的文章,何其面目可憎啊! 所以,你可以选择写任何类型的文章。你可以一本正经地写,你可以嬉皮笑脸地写;你可以絮絮叨叨地写,你可以惜墨如金地写;你可以写得很华丽,你可以写得粗糙得如同岩石;你的文章可以轻飘如柳絮,你的文章也可以沉重得骇人。
文章无定式,风格更无定式,比如说,优秀的交响乐自然可以震撼人心,可一曲温婉的《茉莉花》照样可以传世;密不透风的降龙十八掌可以杀人,那飘忽而犀利的小李飞刀照样可以杀人;那巨幅壁画可以叫人喘不过气来,而齐白石的几是小虾也令人神往……假如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用什么标准去要求别人,更不会约束自己。关键的是,你首先要想一想,你最喜欢创作交响乐,还是喜欢编唱小曲;你适合练习降龙十八掌,还是适合练习小李飞刀。
这就引申出另外一个道理,艺术不是因为中庸而迷人,而是因为极致而迷人。看看世界上的那些大师吧,他们的作品无一例外地在某个方面达到某种极致——海明威的简约,爱伦坡的惊悚,博尔赫斯的隐晦,莎士比亚的华丽……假如极致得偏执了,那也无妨,文学史上的另类大家,大多都是偏执狂。
想想吧,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电视?那是戏剧化的东西,把平凡的生活情节戏剧化了,而戏剧化本身就是对生活的极致的处理;我们为什么总可以在文学作品里看到边缘人,比如疯子之类?因为,那些人的身上可以放大我们内心的某些欲望。 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精彩。
我们所看到的,或许也经常令我们自己失望。其实,不是这样的。
比如,你是否在某个夜晚想起一件古怪的事情?你是否在某种氛围下产生了某种奇怪的冲动?你是否无意中看到了自己的欲望,并吓了一跳?这才叫真实。一个人写文章,首先要敢于面对自己——无论自己那瞬间的思绪是崇高或者卑微,是激昂或者淡漠,是纯洁或者龌龊——你想到的,首先应该是你自己。
假如连自己都不敢面对,你又怎么指望自己能真实地面对这个世界?假如你自己的文章都打动不了你自己,你又怎么指望能打动别人? 别跟着古人学写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散文是不存在的,那都是那句“文以载道”给害的;也别跟着老家伙们写文章,瞧瞧我们中学课本里的散文吧,买一本《散文》月刊看看吧——那些中庸的口吻,那些散发着棺材气息的文字,那些自以为持重超然的姿态,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有他们干这些事,就足够了;跟着他们屁股后面写这样字的人,也足够多了。咱可以不这么写,咱可以不介意那些傻乎乎的评论,咱首先写咱们最想写的。
要想写自己想写的,首先就得意识到一点——写字是件快乐的事,有的人写得愁眉苦脸,写得表情凝重,那真滑稽。举个不雅的例子,在我看来,那种写作方式更像是便秘,虽然执着,却写得艰涩而痛苦,别人也看得难受;而快乐地写作,更像是腹泻,不泻就难受。
所以说,刚一落笔的时候,别想着什么主题、什么立意,什么句式转换、什么用词——你一旦想了,这东西就不是你想要的东西了。你的文章完成了,你文章的主题自然有了;你行云流水地写着,你最倾向地句式方式自然就产生了;你莫名其妙地打出一个词,你就已经贴近了你最渴望的表达——正如你去买衣服,你不假思索地从一排衣服里面拎出了一件,恩,就是这件了,没有理由的。
有意思的是,我写文章从不构思,却有人认为我很刻意地寻找什么套路,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别试图用文章讨好每一个人。 当然,或许一开始你会失望于自己所写的东西。
没关系,你拼命写去吧,某一日,你必将找到属于自己文章的一切——风格,方式,逻辑的转换。(插上一句,对于文章而言,没有什么比语言逻辑更关键的了,这是不同文章最本质的区别,也是属于你的最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地方,就如同你的走路的架势、说话的腔调,就如同你的指纹。
千万别被别人影响了自己的语言逻辑。很多人的文章是失败的,是没人看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自己的语言逻辑,他们在重复着别人的东西,以至于我看到上句,就能猜到他下句要写什么,这很无趣,也很没价值。)
最后,想举个例子。刘翔刚进田径队的时候,表现得很差,跨栏动作歪歪斜斜,停停顿顿,可教练却发现他的独特的优势——足弓深,弹跳好;大脚趾比其他的长很多,有利于力量的集中;更难得的是,他跑步的节奏感很好。
这都是属于他个人的优势。跨栏技术不会,可以学;韧带不松,可以拉。
结果,没几年,事实证明,教练当时的想法是正确的。反过来说,假如换个笨蛋教练,没有意识到。
5. 写一篇漫画作文500字左右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我看了这样一幅漫画:两颗大柳树中间夹着一棵小柳树,两颗大柳树的枝叶完全包住了小柳树。
可以明显的看出:它们是它的“父母”。小柳树的父母为它风雨的袭击和阳光的炙烤,按常理说这棵小柳树应该是又粗又壮,可恰恰相反,这棵小柳树却又黄又弱,身材纤细,一副有气无力、风吹既倒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傍晚,我独自一人漫步在公园,突然看见几个特别明显的人: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由妈妈抱着、奶奶哄着、爷爷拿零食逗着、前面还有爸爸开路,真可谓是众星捧月、前呼后拥。
但是小男孩还是哇哇大哭,他们走到转椅旁,爷爷用不能再温柔的语气说:“宝贝,玩转椅吗?”小男孩嘟着嘴,挥动着手。奶奶说:“小宝贝,爬软梯吗?很好玩的哦!”“小皇帝”的头向上仰着,然后闭上眼,搂住妈妈的脖子,摆动着身子,说:“不嘛,不嘛。”
…… 看到这,我心里就像有一个东西卡住似的。我又想到了那棵小柳树,这个小男孩不就像那棵小柳树吗?他不就是温室里的鲜花吗?他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练,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没有受过锻炼就永远不具备坚强的性格,这种溺爱只会使他越来越懦弱。
有关芥末留学的问题,可以使用以下服务:自助问答 向TA提问 该链接由问题回答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