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铁字大写行书的写法
铁tiě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2.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
3.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
4. 形容刚正:~面无私。
5.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
6. 黑色:~骊。~青。
7.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
8. 姓。
1、褐铁矿
造句:目前,已发现具实际应用价值的特态矿物是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和褐铁矿,其形成的物质是来源于油气藏的H2S和沉积地层中的二价铁。
解释:主要铁矿的一种。褐色或黄棕色,有葡萄状、块状等。
2、球墨铸铁
造句:由于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耐冲撞装卸性能,及热学和物理性能,所以长期以来,化工厂和石化企业就特别爱好使用球墨铸铁。
解释:铸铁的一种,在铁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镁或镁合金等,使结构中的片状石墨成为球状,因而大大地增加了强度、韧性和延性。主要用来代替钢铸造重型机械和农业机械的零件。
3、铁氧体
造句:同样,也要模拟一些使用了较老的和较新的填充了铁氧体的环氧树脂涂层,使用4毫米厚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基体来对飞机蒙皮进行建模。
解释:一种新型的、氧化物烧结成的磁性材料。由于涡流损耗小、工艺比较简单,在无线电技术中广泛应用。也叫磁性瓷。
4、铁环
造句:丹尼尔克雷格扮演扎克朗尼根,1875年亚利桑那州的一个持枪歹徒,在沙漠中醒来,手腕上带着神秘的铁环,他的记忆也荡然无存。
解释:一种玩具,是用细铁条制成的环,直径约五十厘米,玩的时候用特制的铁钩推着向前滚动:滚~。
5、黄铁矿
造句: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使富集在碳酸钙沉积物中的金以及部分伴生在黄铁矿和方铅矿中的金暴露,有利于金的回收。
解释:矿物,成分是二硫化铁,金黄色,硬度大,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加高温时能放出二氧化硫,是提取硫磺的重要原料。中药学上叫自然铜。
6、磁铁矿
造句:凯瑟?托马斯?凯波塔(KathieThomas-Keprta)领导的美国宇航局研究团队在这颗陨石中发现了盘状碳酸盐和微小的磁铁矿晶体。
解释:主要铁矿的一种,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灰黑色,磁性很强。
7、赤铁矿
造句:由于大小事关。强调过大的传动器,美化与喷气机赤铁矿水晶小条。这台黑被打褶的羊皮传动器是时髦,年轻和大胆的。运载它与态度。
解释:主要铁矿的一种,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土红色,带磁性。除用来炼铁外,还做颜料和镜片等的研磨材料。
8、铁心
造句:为对变压器铁心发生的多点接地故障进行准确定位提出了高频法和行波法两种检测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解释:2指下定决心:~务农|这回下去他可铁了心啦。
9、铁心
造句:为对变压器铁心发生的多点接地故障进行准确定位提出了高频法和行波法两种检测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解释:2指下定决心:~务农|这回下去他可铁了心啦。
10、苏铁
造句:这表明银杏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时与苏铁类植物可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两者之间可能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而是在各自的演化路线上平行发展。
解释:常绿乔木,叶子聚生在茎的顶部,有大形的羽状复叶,小叶条形,有光泽,花顶生,雌雄异株,雄花圆锥形,雌花有褐色绒毛,种子球形。产于温暖的地区,生长得很慢。通称铁树。
2. 德字的草书怎么写
“德”字草书写法: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始于汉初。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等。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不拘章法,笔势秀丽流畅,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擅长今草;
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等,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草书自狂草起开始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扩展资料:
草书十二条用笔细节
1、草书不见横画。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可用虚、细线替代。
2、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墨淡无神。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
4、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间一行是作品重点。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这也叫“书眼”。
6、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
7、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8、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9、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10、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
11、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
12、中侧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厚处用侧。
3. 声字的草书怎么写
不同类型的声字草书写法如下:声 (声 ) shēng 【名】 1、(形声。
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
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sound;voice〗 3、声,音也。——《说文》 4、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礼记·乐记》 5、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6、凡声阳也。
——《礼记·郊特牲》 7、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8、有闻无声。
——《诗·小雅·车攻》 9、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10、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1、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12、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形容人语音响亮,有如大钟的声音);声振林木(形容歌声的高亢清远,足以使林木摇动);声动梁尘(形容歌声洪亮动人) 音乐;诗歌〖music;poet〗 1、不大声以色。
——《诗·大雅·皇矣》 2、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声音不足听于耳与?——《孟子·梁惠王下》 4、又如:声色货利(音乐、女色、货物、财利。
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声诗(乐歌);声尘(音乐)。又专指古代指挥作战的钲、铙、鼓等乐器的声音 5、变非声章,弗能移也。
——《国语》 6、声望,声名(名声)〖reputation〗 7、文王有声。——《诗·大雅·文王有声》 8、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 9、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吕氏春秋·过理》 10、又如:声气(名声;名气);声名煊赫(名声显赫);声芳(美好的声名);声施(名声流传);声烈(显赫的名望);声名人(有名望的人);声位(声望与地位) 口信;消息;传说〖information;news〗 1、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汉书·赵广汉传》 2、又如:声传(传闻之事);声论(犹舆论);声闻(音讯,讯息) 3、声威;声势〖renown;prestige〗 4、声威天下。
——《战国策·齐策》。注:“势也。”
5、又如:声教(声威与教化);声焰(声势气焰);声振寰宇(名声威势振动天下。形容声威极盛);声乡(犹声势);声张势厉(声势煊赫);声势重灼(声威气势逼人);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
多含贬义) 6、汉字的声调〖tone〗。如:声病(诗、词、曲的声调、平仄,不合于规定的律则、标准);声颡(腔调);声律(诗赋文章的声韵与格律);声比(音调相谐);声文(泛指音调);声曲(音声曲调);声度(犹声调);声客(犹言声调) 言语,口音〖speech〗 1、与人罕言,语类楚声。
——明·魏禧《大铁椎传》 2、又如:声嗽(言语) 指汉字的声母。汉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initialconsonant(ofaChinesesyllable) 声 shēng 【动】 发声〖makeasound〗。
如:不声7a64e59b9ee7ad9431333431336662不响;声张(作声;张扬);声哄(哄闹);声咳(咳嗽声);声唤(呻吟,因痛苦而叫喊);声屈(喊冤) 声称,宣扬〖claim〗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2、又如:声云(犹声言);声兵(宣布出兵);声述(声明陈述);声叙(明白陈述) 3、吟咏;乐歌〖sing〗。
如:声伎(指歌舞等技艺) 听〖hear〗 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清·谭嗣同《仁学》 1、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time〗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又如:几声抽泣;几声鸟鸣。
4. 张字的草书怎么写
“张”字草书写法如下:
释义:
张zhāng
1.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2. 商店开业:开~。
3. 拉紧:紧~。~力。
4. 扩大,夸大:夸~。
5. 放纵,无拘束:乖~。嚣~。
6. 料理,应酬:~罗。
7. 惊惶,慌忙:~惶失措。
8. 看,观望:四处~望。
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11. 张姓。
张zhàng
1. 通“帐”,帐幕。
2. 指陈列帷帐等物。
扩展资料:
来源:
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
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