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允字上面什么字
贠(貟)
“员”的异体字,写法不同 贠(yùn)
员【yuán】
1.指工作学习的人:演员、职员、学员、员工。
2.指团体或组织中的成员:党员、会员、队员。
3.[量词],用于武将:一员大将。
员【 yún】
用于人名,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人。
员【yùn】
姓
郑码:ZSLO,U:8D20,GBK:DA4F
笔画数:6,部首:贝,笔顺编号:542534
本字来源:前人在用行书和草书书写有带有“口”字的字时,由于运笔较快,“口”字常常是用“厶”一笔写成(当然手写时没有棱角,而是略带圆形的),当这些手写体被不同的印刷坊方块化以后,就形成了异体字。如“兖、兖”“滚、滚”“句践、勾践”。“貟(贠)”和“员(员)”的情况也是正是这样,“貟(贠)”字头上的“厶”,其实就是“员(员)”字头上的“口”。
当姓氏讲时读yùn,不读yuàn,由伍子胥伍贠(yún)而来。全国贠姓都习惯写贠,贠在全国8155个姓氏中属分布较广,各省、市、自治区都有。
2. 允字上半部怎么念
sī ㄙ
“私”的古字。自营。为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去营求。与“公”相对 [private]
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韩非子》
郑码:ZS,U:53B6,GBK:DBCC
笔画数:2,部首:厶,笔顺编号:54
(2)厶
mǒu ㄇㄡˇ
古同“某”。
郑码:ZS,U:53B6,GBK:DBCC
笔画数:2,部首:厶,
示例:么、云、允、去、台等
3. “彦”字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一、彦在田字格的写法是:
二、彦字的基本释义
古指有才学的人:硕彦。
三、彦字的笔顺是点, 横, 点, 撇, 横, 撇, 撇, 撇, 撇。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美彦、往彦、诸彦、彦圣、秀彦、哲彦、群彦、贤彦、伏彦、隽彦、才彦、宿彦、儒彦、昔彦。
一、美彦
[měi yàn]
才德出众之士。这位就是民间相传的美彦之士,真是闻名不如一见。
二、农彦
[nóng yàn]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彦哲
[yàn zhé]
贤智之士。彦哲之士真的是非常的让老板赏识。
四、茂彦
[mào yàn]
晋李毅,字茂彦,淹通有智识,与以清尚见称的李重同为王戎所选,任吏部郎,各得其所。后因以“茂彦”指代优异之士。
五、彦语
[yàn yǔ]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4. “写” 字的田字格怎么写
田字格各个部位的名称: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使用田字格写生字时,要弄清生字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起笔和落笔(收笔)的具体位置,才能把字写得工整、匀称.
(1)点:起笔在中点左上靠近横虚线,落笔在横虚线靠近中点处.
(2)竖钩:在上半格竖虚线中间起笔,沿着竖中线行笔,到下半格竖虚线中间,再向左上角方向写出钩.
(3)竖:从左上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起笔,向下穿过横虚线写直直的竖,到左下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落笔.
(4)竖撇:从左上格中间靠近竖虚线处起笔,向下穿过横虚线写直直的竖,过横虚线后向左下角撇出去,在左下格中间落笔.
(5)小横:顶着竖,从中点处起笔,压着横虚线写短短的横.
(6)横折:在竖的起笔处起笔穿过竖虚线写横,竖虚线左右两边相等,右边折肩处稍高于起笔处.折笔略向里收到横虚线停笔.
(7)横:左上格中间靠下一点起笔写横,穿过竖虚线到右半格中间收笔,收笔处略高于起笔处.
(8)横:左半格横虚线中间靠右靠上,贴着横虚线写横穿过竖虚线到右半格横虚线中间靠左靠上收笔,收笔处略高于起笔处.
5. 化字田字格怎么写
“化”,读作:huà或huā ,在田字格中的正确格式如图所示。
基本解释:
化[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 :变~、分~、僵~、教(jiào)~、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 :~缘、~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丑~、绿~。
4. 习俗,风气 :有伤风~。
5. 特指“化学” :~工、~纤、~肥。
化[huā]
同“花”。
相关词汇:
组词:文化、变化、净化、化学、化装、美化、化石、绿化 、化肥 、融化
同音字:华、桦 、摦 、嬅 、夻、桦、崋 、划 、槬 、画
同部首:伊 、任、供、什 、似 、信 、佚 、休 、仙 、何
同笔画:中 、予、方、不、云 、为 、火 、分 、什、手
6. “丿”在田字格怎么写
“丿”在田字格写法如下:
解析: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丿,pie,古同"撇",汉字主要笔画之一,自右上向左下斜。
1、意为"不"。在汉字中多有使用,如"戊"为"不动之戈"。
2、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至今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境内仍有以"丿"命名的乡镇,如东台的曹丿镇、华丿镇。在广东话中迄今还保留其"不"的读音,意思与"舀"相同。
含有“丿”的字:九、久、丸、乏、丹、册、乎、乐、乍、丘等。
扩展资料:
按统一码标准,汉字有8种基本笔画:横、竖、点、提、撇、捺、钩、弯。基本笔画互相搭配产生29点复合笔画,共37种笔画,最新版本收录笔画数为36个。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折(乛)、弯()、钩(亅)",又称"永字八法"。
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类基本笔画:横类、竖类、撇类、点类、折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