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开大门对联怎么写
太平不用敲更鼓;
盛世无须掩闸门。
屋后松竹添秀色;
门前梅兰吐幽香。
窗含青山鸟衔翠;
门垂碧柳燕语枝。
春到门上增瑞气;
日临窗台起祥光。
春发南枝新栋宇;
名高东里大门庭。
春风拂槛温如玉;
好日当窗刻似金。
春涵瑞霭笼仁里;
日拥祥云护德门。
大厦飞宏添锦绣;
门庭委毓换新颜。
光前振起家声远;
裕后留贻世泽长。
吉祥草茁深闺暖;
富贵花开满室春。
金门映日新大厦;
玉柱擎天展雄才。
门前有水地不俗;
宅后靠山春常新。
平安即是家门福;
孝友可为子弟风。
人间锦绣藏金屋;
天上笙歌送玉麟。
室有芝兰气味别;
胸无城府天地宽。
天经地义无今古;
智山仁水有性情。
芝兰自启山川秀;
松柏长留天地春。
家居绿水青山畔;
人在春风和气中。
2. 请将你家门的对联写下来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3. 新建房安门对联
新屋落成三代喜
全家和睦万般兴
兰室犹然仍旧址
槐堂又喜庆新居
桂馥兰馨子孙永保
竹苞松茂天地皆春
华构落成千年计
小筑安居四时春
玳瑁连云开甲第
霜毫离藻富春华
高桥落成千载重
华堂永奠万年春
物华焕彩
天宝呈祥
春风化雨艳桃李
瑞霭盈屋旺子孙
喜建华堂春风入座
乔迁新居佳客盈门
阁上金龙腾紫气
堂前彩凤映丹霞
美奂美仑大启尔宇
肯堂肯构长发其祥
堂构森严绳祖武
天葩彩发焕人文
虎踞龙蟠地
夏凉冬暖家
庭辉联树彩
檐影接云光
门对青山龙虎地
户纳绿水凤凰池
玉堂金马家声老
画栋雕梁物色新
鸟革翚飞麟凤起
竹苞松茂桂兰香
华堂建新六亲力
玉宇落成百匠功
日月耀辉光画栋
山川秀丽映雕栏
映日红标五色云中飞彩凤
凌霄画栋万花丛里耸虬龙
堂构初成千载业
坦墉已筑万年基
雅室前朝笔架高峰地势钟灵预卜财源广进
新居后倚文头大岭天然毓秀定占瑞气长来
华堂瑞绕喜光辉栋宇
兰室香生贺锦绣阳春
香阁聚秀帘霭瑞
奎壁联辉户纳祥
文明开景运
栋宇绕彤云
山环水绕
人杰地灵
祥麟臻圃
鸣凤栖梧
杰构地乃幽水如碧玉山如黛
庶民居不俗凤有高梧鹤有松
画栋倚云呈异彩
花灯映月放光辉
瑞彩盈庭山聚秀
祥光当户斗联辉
五色祥云笼甲第
三多景福集门闾
累仁积德根基厚
对宇望衡光景新
栋拂云霞绕紫气
家传诗礼足春风
映月红标洁谋清白
凌峦画堂卜胜山川
瑞霭佳地
福蕴新居
龙蟠虎踞福乐宅
凤巢鹤乡安宁居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