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可以开收据吗
个人或私人是否能够开收据问题,要做具体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或私人开收据,是很平常也很正常的事情。
只要是属于个人或私人的事务,个人或私人开收据是合情合理也合法的。
例如,收回个人的财、物,应对方要求开具收据,是很正常,是合法的。
再如,收到他人给予的财、物,应当给他人开具收据。
但是,如果涉及到是单位财、物或其它违法事项,就不能以个人或私人名义开具收据。
例如:收到单位的货款或单位的其他款项,就应当以单位名义开收据,落款应是单位,个人签名的前面应写:经办人。
当然,在收到单位的财、物,私人开具了收据情况下,但及时与单位沟通了情况,及时下账,也不属于违法行为。
2. 收据怎么写才合法,具有法律效力
收据包含很多,书写具有法律效力的收据:
1、借款时宜写“借条”,不宜写“欠条”
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
而欠收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实际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关系。因此借款时宜写“借条”,而不宜写“欠条”,以省去诉讼中解释“欠”款原因、用途的举证责任。
2、借款时双方约定的利率宜写入借条中
实践中有不少债主误解民间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头约定,而没有写进借条中。事实上,法律规定民间借款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约定利息。
3、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
借款在诉讼时效内受法律保护,实践中却有很多出借人往往不知道“诉讼时效”的概念。理论界对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问题理解不一,有人主张适用2年诉讼时效,也有人主张适用20年诉讼时效。各地法院对此问题的把握也不尽相同。
因此,从债权安全回收的角度考虑,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如借款人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出借人应当在借款到期后2年内向其主张权利(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由借款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确认)。
4、借款时借条宜写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实践上,出借人与借款人往往关系较密切,也不泛亲戚关系,借款时将日常习惯称谓写入借条,如将出借人写成“张叔”“张兄”;将借款人写成“阿三”“四妹”之类等等,万一借款人逾期还款,出借人想到法院起诉借款人,往往会因债权、债务人不明确而被法院拒之门外。
扩展资料:
收据可以分为内部收据和外部收据。外部收据又分为税务部门监制、财务部门监制、部队收据三种。内部收据是单位内部的自制凭据,用于单位内部发生的业务,如材料内部调拨、收取员工押金、退还多余出差借款等等。这时的内部自制收据是合法的凭据,可以作为成本费用入账。
单位之间发生业务往来,收款方在收款以后不需要纳税的,收款方就可以开具税务部门监制的收据。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使用财政部门监制的收据。单位与部队之间发生业务往来,按照规定不需要纳税的,可以使用部队监制的收据,这种收据也是合法的凭据,可以入账。
除上述几种收据外,单位或个人在收付款时使用的其他自制收据,就是日常所说的"白条",是不能作为凭证入账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收据
3. 收据怎么开
收据是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使用的原始凭证,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印制的盖有财政票据监制章的的收付款凭证,用于行政事业性收入,即非应税业务,一般没有使用发票的场合,都应该使用收据。它是重要的原始凭证,也是一种收付款凭证。至于能否入账,则要看收据的种类及使用范围。
4. 收据怎么开
1.借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张三 10000
贷:现金(银行存款)10000
报销时还2000元
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8000
现金 2000
贷:其他应收款——张三 10000
报销时没还2000元
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8000
贷:其他应收款——张三 8000
2.借:其他应收款——张三 10000
贷:现金(银行存款)10000
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12000
贷:其他应收款——张三 10000
现金 2000
公司员工借款时走其他应收款账户,报销时再冲销,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如果是单纯的借款,后来又还款,借:其他应收款——某某人
贷:现金
还款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 某某人
5. 收款收据怎么开
69"一个完整的收条,通常应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写在正文上方中间位置,字体稍大。标题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构成,另一种是把正文的前三个字作为标题,而正文从第二行顶格处接着往下写。
(二)正文正文一般要写明下列内容,即写明收到的钱物的数量、物品的种类、规格等情况。如果是收到的钱,还要写上收钱的原因。
(三)落款 落款一般要求写上收钱物的个人或单位的名称姓名,署上收到的具体日期,一般还要加盖公章。是某人经手的一般要在姓名前署上“经手人:”的字样。
是代别人收的,则要在姓名前加上“代收人:”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