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语文作文的教案怎么写
一、说什么就写什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万花筒,像七彩阳光。校内、校外,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说话都说些什么呢?无非是向别人讲述自己每天的所看所思或亲身所经历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自己所说的这些内容,只要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是作文,就是文章。
二、写生活中的真实情景
《“你必须把这条鲈鱼放掉”》一课记叙了小汤姆和他爸爸在湖上钓鱼的情景,小汤姆从这个事情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文章选材新颖,内容充实,深受学生的喜爱,特别是当汤姆钓到一条大鲈鱼后,作者用了浓重的笔墨来描写汤姆、爸爸的对话,特别是对话时的动作、神态刻画的惟妙惟肖,非常值得学生借鉴。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后,充分引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变枯燥的训练为轻松的享受。
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写法后,并不要马上让学生动笔写,而是观看一段两分钟的录像,然后要求学生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用语言表达出来。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得非常清楚,其中的人物一下子鲜活起来。课后,要求学生写出吃晚饭时一家人的对话,第二天,大家一起交流欣赏。出乎意料,就连班上最怕写作文的同学,都写得很好。
三、怎么说就怎么写
人在平常说话时,除爱有意模仿他人之外,一般都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由于性别、年龄、性格、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所致,所有人说话的特点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说话的个性和“棱角”。这就好比人的长相,是各有特别之处的。
作文呢,也是如此,提倡:嘴上怎么说,手就怎么写,即“我手写我口”;写自己想说的话,爱说的话。这样,由于写了自己想写的情景,说了自己喜爱说的话,贴近了现实生活,抒发了真情实感,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就容易做到内容具体,生活气息浓厚,语句表达顺畅,有特色。
可以这样讲:只要老师能以学生为主体,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定能激发他们向困难挑战的勇气,给他们带来成功的乐趣
2. 小学生作文教案怎么写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3. 小学作文教案怎么写
小学作文教案十篇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
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8 如何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
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
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
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
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
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9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
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
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
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
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10如何做到“凤头豹尾”(一) 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
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
4. 正规的作文教学如何写教案
您好!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作文重点:学写童话(训练学生选材能力,学会写童话)
课前准备:学生重温经典童话故事,把握童话的特点,并创作童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安徒生童话名篇《皇帝的新装》,又借机重新浏览了古今中外的童话名篇,把握了童话的特点,唤醒我们心中埋藏已久的童话情怀,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把你看到的童话故事说出来。
二、教师利用大屏幕以“MTV”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一些童话的形象画片。然后让学生说出作者及童话名称,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及理由。
三、找三五名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及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精彩点评。
四、师生共同归纳童话的特点
纯真的童心 大胆的想象
理想的寄托 美好的愿望
五、讲评学生的童话(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
1、学生以自荐或推荐的方式读自己的童话(三到五篇为最佳)。
师:同学们在前段时间阅读了童话,又创作了童话。今天,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同学们也看看我班“谁最有才”谁能获“作文天才”的称号?
2、一学生读自己创作的《一条牛仔裤的自述》。
3、师:我来采访你,你能把你的创作动机谈一谈吗?
4、该生谈自己的素材选择源泉(来自网上)及自己创作童话的动机:以一条牛仔裤的所见所闻披露大学生奢侈浪费之风。
5、师生点评。
(教师可提示从内容、风格、特点几方面讲评)
6、第二个学生读《狼爱上了羊》。
7、师:我知道你这篇作文选材取自网络歌曲,你想通过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什么?
8、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要执著地追求下去,哪怕需要我们冲破世俗的城墙。
9、师:我希望你成为你作品中的狼的形象,有坚定的信念,而且还有为自己的理想而执著追求的意志。
10、第三名学生读《岁月•年轮•钟鼓楼》。
11、学生评:
甲:本文构思精巧,开头巧用题记,引领全文,语言精美含蓄。
乙:本文集童话的特点于一身,有完美的语言,完美的结构,完美的内容,我认为本文的作者应该成为我班的“作文天才”。
六、小结
看了同学们创作的童话,又听了几篇童话,老师惊喜的发现,我的孩子们长大了,你们的作文能力在潜滋暗长,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也在关注现实,也在思考生命的方式与价值。我们知道童话是假的,但童心是真的;我们也知道现在喜欢童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而童话带给人们的意义却是恒久的。愿同学们带着童话的情怀上路,因为纯真是永恒的。
七、布置作业
将自己的童话再修改,把成稿写到作文本上。
课后反思:
这是初一上学期的一节作文讲评课,这节课学生欢呼雀跃,积极发言,踊跃地展示自我风采,他们主动推荐自己的作品,也能客观而公正地评价别人的作文,他们能坦率地承认别人作文的长处,也能公正的指出别人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课堂上洋溢着孩子们积极发言的气氛,对学生来说,这是一节精彩的作文课;对教师而言,这也是一节成功的作文讲评课,它让孩子们快乐习作,又让他们在习作中认真思考,将文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从文本到人本,体现了课标新理念。
祝您工作顺利
5. 作文课《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生动》教学设计
总体思路: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起步阶段,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作文,更不可能只是通过写法训练(比如列题纲,审题,范文引导)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再加上一二年级几乎没有正式训练过,所以,要从句子入手,先把句子写好,再写好段落,然后再写好一整篇文章.另外,训练还要注意分散.不能指望几堂作文指导课就能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还要把训练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之中,通过领悟、欣赏、积累、观察等训练,把学生的作文基础打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生动具体;什么的样句子才是生动的句子,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的句子.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领会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本节课,具体要求能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方法把句子写清楚;并且明白,要把句子写具体,还要学会仔细的观察,找准特点才行,至于想像,感受,是以后训练的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学会欣赏句子,打好作文基础.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想写出好文章吗?文章是由一段一段组成的,段是由一句一句写成的,所以,把句子写好,是写好文章的基本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而生动.二、领会句子的具体与生动.(一) 课件演示,出示句子.⑴春天,柳树舒展开了枝条.⑵春天,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⑶春天,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二)比较领会①第一句和第二句比较,写出了柳枝的哪个特点?(颜色)② 这两句哪一句优美?(这就是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