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的繁体字怎么写
历史的繁体字(史是简繁同体,史的繁体字就是史):
一、历史的释义: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人类的~。
2、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
3、过去事实的记载。
二、引证:
1、**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2、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扩展资料
历史的近义词:汗青、史书、史籍
一、汗青 [ hàn qīng ]
解释:古代用来记事的竹简,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时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样,所以古人称竹简为汗青。后用来泛指书籍史册。
二、史书 [ shǐ shū ]
解释:记载历史的书籍。
三、史籍 [ shǐ jí ]
解释:历史书籍。
引证: 瞿秋白 《跋》:“几世纪几千年的史籍,正象心血如潮,一刹那间已现重重的噩梦。”
2.民国时期的文字就是繁体字吗
民国时期的文字主要是繁体字。
但也在短期和特殊地区推行过简化字。详见下面的资料: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
《手头字第一期字汇》所收的300字大部分被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所采用。亦即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2400字中的324个,但遭到当时的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强烈反对。
1936年2月5日,由于当时的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强烈反对,教育部奉行政院命令,训令“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被收回。1936年10月容庚出版了《简体字典》,并且在燕京大学开设简体字课加以试验。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的《简体字表》第一表,业已收录简化汉字1700个,只是抗日战争爆发,汉字简化工作才被迫停止。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汉字简化运动在**的统治范围内推广,该区的报章杂志使用了既有的或创造的简体字,这些字又称为“解放字”。
但人们更热衷于新文字的创造。到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许多新文字方案在社会上流传。
其中以语言学家黎锦熙和赵元任创立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简称“国罗”)和瞿秋白与苏联汉学家合作制订的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影响最大。在吴玉章的倡导下,“北拉”在延安甚至一度取得了和汉字相当的地位。
许多目不识丁的农民通过这套拼音文字脱了盲,不但能读拼音报,还能写简单的信件。这更坚定了语言学家们对新文字的信心。
不过,连年战乱,新文字的实验和推广始终没有在全国铺开。网页链接。
3.繁体字怎么写(中国近代史)
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
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同时也明确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2013年6月5日中国**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含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为准。
4.一至十的繁体字怎么写
简体: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大写:零壹贰弎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
民国: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民国大写: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
明清:
明清大写: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陌阡万
5.民国时期用的是繁体字吗
是的! 现在台湾用的还是繁体字。
大陆现在用的简体字是根据民国政府老的间体字方案改进而来的。 1909年,?费逵在《教育杂志》??刊?上发表?文《普通教育?خ??裼盟? 体字》,这是?v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体字。
1922年,?费逵又发表?文《整理?h字的意?》,建议?裼靡言诿耖g流行 的?体字,?K把其他笔?多的字也?化。 1922年,钱玄同在?Z统一筹?湮?T?咸岢觥?p省现行?h字的笔?案》 ,得到?基、黎锦熙、??溥_的?署。
这是?v史上有关?体字的第一??具体方案, 主??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体字作?正体字?،渺兑磺姓?的?嬲Z。 它提出的 八种?化?h字的方法,??际上也就是现行?体字的产生依?绊?深远。
1928年,胡?谚〕霭妗逗?易字说》,收?体字300多??。 1930年,中央研究院?v史语言研究所出版?⒀}、李家瑞合?的《宋元以?? 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砗?体字的发展情?r。
1932年,?裾逃抗?殉霭?Z筹?湮?T???的《?舫S米?? 》,收入不少?体字,?K指出:“现在?؛?把它(?体字)推行,使????於约易 。” 1934年,中??D?^服?丈绯霭娑哦ㄓ训摹逗?字??首直怼罚蘸?体字3 53??。
徐?t敏在《?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Z统一筹?? 委?T?岢觥端鸭逃卸^适用的?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成《?体字谱》草稿,收?体字2400多??。同 年8月,?顸h政府教育部?裼眠@份草稿的一部分,公?选暗谝慌?体字表”,收 字324??,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竟是?v史上由政府公?训牡谝? ???体字表。
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手头字推行?保l起推行“手 头字(即?体字)”运?印? 1936年10月,容庚的《?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 草?M辏保痹拢?光?虺霭妗冻S煤?字表》,收字3150??,约一半本自草 ?话?碜运左w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l表《?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 ??。
抗日?馉?爆发,?体字运?硬疟黄韧nD,而主要在中共统治?^继续发展。共 产党取得政?噌幔⒓粗掷^续推行?化?h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逃揪?制《常用?体字登?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笆龆蛔鳌钡脑?t,?M出《第一批?体 字表》,收字555??。
1952年2月5日,中?淖指母镅芯课?T?闪ⅰ?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体字表》的基础上,?M出《?h字?化方案 〔草案〕》,收字798??,?化偏旁56??,?K?U除400???体字。 1955年2月2日,《?h字?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字 分3批在全?担岸喾N?罂显?用。
同年7月13日,??赵撼闪?h字?化方案?? ?委?T?M辏保霸拢e行全?淖指母?h,??通过《?h字?化方案〔修正 草案〕》,收字?p少?515??,?化偏旁?p少?54??。 1956年1月28日,《?h字?化方案》??h字?化方案???委?T????, 由??赵喝ów?h第23次?h通过,31日在《人民日?蟆氛焦?眩谌?? 行。
以后这??方案根?褂们?r而略有改?,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 化字?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不作偏旁用的?化字,第二表是132 ??可作偏旁用的?化字和14???化偏旁,第三表是?过偏旁?推而成的1754 ???化字;共2238字(因“?”、“?”?勺种匾?,??际?2236字),这 就是今天中?箨?的用字??省? 而在其他使用?h字的?遥?右苍诤?化?h字。 新加坡:1969年公?训谝慌?体字502??,除了67字(称?“?体? 化字”),均与中??训暮?化字相同。
1974年,又公?选逗?体字?表》,收 ?体字2248??,包括了中??训乃泻?化字,以及10??中?形春?化的, 如“要”、“窗”。 1976年5月,颁?选逗?体字?表》修?本,?h除这10?? ?化字和?体?体字,?亩c中?摹逗?化字?表》完全一致。
马?砦??:1972年成立“马?砦???化?h字委?T?保保梗福蹦瓿霭妗? ?化?h字?表》,与中?摹逗?化字?表》完全一致。 泰?罕?硪?定华文?W校一律不准用?体字教?W,在?合?院?体字??h字?? 准后,宣?讶∠?淼南拗疲叮保梗福衬甑淄馑械娜A文?W校都可教?W?体字 ,发行?繁?φ毡硎?裕?K在小?W课本上附加?繁?φ毡怼? 日本:日本使用?h字已有近?汕甑?v史,在民间也长期流行一些?体字。
1 946年日本?乳w公?选懂?用?h字表》,收字1850??,其中有131??是?体 字,与中??体字相同的有53??,差不多相同的有9??。 南朝鲜:1983年《朝鲜日?蟆饭?训谝慌?体字90??,在《朝鲜日?蟆? 上使用,与中?嗤挠校玻??,差不多相同的有4??。
?h字?化的原?t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步前进”,也就是说??量 ?裼靡呀?在民间长期流行的?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 种“?体字是**发明的”、“?体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淼摹钡男φ?,不过是 ?。